第146章 黃人張氏

張輒問話一出,身邊的二郭和唐叔心情陡然一驚,唐叔甚至繃緊了全身肌肉,惟恐曾季猝然發難。不想走在後面的曾季,卻連面色都未變,道:“公子何問也?”

張輒道:“久聞曾氏俠義,故相詢也。”

曾季大喜道:“公子亦聞賤號乎?”

張輒腹中不值,口裡卻道:“素聞曾氏勇武俠義,卻未得相識。”

曾季道:“如公子不棄,某願爲驅使。”

沒想到這位就這麼順竿爬上來,張輒一時語塞,只得轉換話題道:“曾氏何出?”

曾季道:“亡國餘人,焉得出!”

張輒道:“何學?”

曾季道:“無學。但恃勇氣耳。”

張輒道:“聞善劍,可得一觀?”

曾季道:“劍者,君子所佩,豈小人輩可持。鄉人言善劍者,蓋好勇鬥狠之謂也。”

張輒見曾季咬牙不認賬,道:“文質彬彬,豈無學小人哉!”邊說邊轉過身,稍退一步,躬身行禮道:“某無狀,輕於貴人,罪何逭也!黃人張氏,素聞曾子名,今幸相值,謹以禮見!”

張輒的舉動似乎也出乎曾季意外,他張皇地後退一步,避過一旁,道:“無知庶民,不敢勞公子之禮。”

張輒道:“某孑然來此,欲往啓封。敢請相助。車馬之費,不敢少也。”

曾季道:“公子之命,某不敢辭。此鄉天明有車往啓封,敢請同行。”

張輒道:“吾聞秦人在啓封,貴鄉車往啓封何爲?”

曾季道:“秦人於啓封設軍市,糧石值六十錢,四鄉轟動,紛紛備糧而往。鄙鄉亦此也。”

張輒道:“何人主之?”

曾季道:“尉氏所主也?”

張輒道:“尉氏何人?”

曾季道:“公子黃人,少知樑事。啓封南,尉氏最大,故鄭尉之後也。”

張輒恍然省悟,這裡的尉氏是指尉氏邑,非指大梁尉或其他尉府。尉氏是大梁周圍名邑,張輒自然不陌生,只是倉促間未能反應過來。尉氏邑是故鄭國流放犯人的邊地,主管獄事的尉官世居於彼,百年間竟成大邑,就以尉氏名之。鴻溝從大梁城外,流過啓封,就到了尉氏。印象中的尉氏尚在啓封之南五六十里,哪裡想到,其影響竟能及於此。一念及此,張輒順口道:“敢結交於尉氏。”

曾季道:“尉氏本族尚遠,居此者,尉氏遠族也。雖然,士族也。公子可自訪之,庶民何敢間焉。”

張輒道:“尉氏遠族,何德而能一呼而四鄉皆應?”

曾季道:“非幹德也,利也。糧石六十錢,凡有餘稔,孰不思糶之。尉氏但出一語,四鄉響應,又何怪焉。其無餘者,又有他說。啓西鄉長即無與焉,故尉氏集車於館驛之外,蓋通衢也。”

經過這一番交談,張輒驚異地發現,他對曾季的觀感有了很大轉變:曾季不再是一個猥瑣、矮小的人,他的形象似乎高大起來;但也不是那種好勇鬥狠的俠士。他似乎能從不經意間,讓人有一種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猥瑣和俠士,這些標籤都不適合他,他應該是……士人。

於是他直接問道:“君與豕三有舊乎?”

曾季終於變了臉色,並下意識地挺直了腰,一時間,一股威勢自然而成。他盯着張輒看了半餉,冷道:“公子何來?公子何問?”

張輒靜靜地迎着曾季的目光,回看過去。見問,也不轉移目光,靜靜地答道:“黃人張氏,素聞曾氏名,亦得聞於豕三。”

兩人不再說話,只相互視,彷彿要從對方的眼中找尋出什麼,又像兩柄劍在空中交鋒,雙目一眨不眨。二郭和唐叔對這相互對視的二人視若無睹,只安靜地站在兩人身後。

良久,曾季收回了目光,全身氣勢一空,再次猥瑣地蹲了下來,將頭伏在膝間,雙手抱膝。張輒則居高臨下地看着他,眼睛依然一眨不眨,全身氣勢竟然再度提高。其他三人也靜靜地站着,姿勢隨着曾季的下蹲,略略作了微調。

曾季又蹲了會兒,兩次站起身來,叉手當胸;張輒稍退一步,回了一禮。曾季冷笑道:“果然滴水不漏,公子定非俗人,敢聞名號。”

張輒道:“不敢相欺,吾黃人張氏,名輒。”

曾季想了想,道:“少聞公子之名,然定非凡俗。”遂於袖中出一劍,置於地上,道:“公子欲觀之劍在此。”

張輒正欲觀看,忽聽遠處傳來車聲。他臉色一變,道:“收劍!人至矣!”

曾季稍愣了愣,似乎明白過來,手一伸,地上的劍就消滅得無影無蹤。張輒道:“如實相告便可,但言結伴去啓封。”

張輒轉頭對二郭道:“既得曾兄相助,二子請歸,家中之事分別辦之可也。”

唐叔也道:“吾有朋輩數人在邑外稍息,願往召之。”

曾季眼中閃過一絲嘲諷,隨低眉順目道:“諸君且歸,公子吾自爲之。”

郭先生有些不放心,道:“吾自歸家,仲謹且留侍,備召喚。”

張輒道:“吾有曾兄照應,料無他事。郭仲兄久居此地,嫺熟地理,以歸家便。”

郭先生因有曾季在旁,不便深言,見張輒不允,便不堅持,與郭仲謹對張輒行禮而辭。唐叔則早已飄然而去。

大堂前的庭院中,只剩下張輒和曾季二人……

曾季上前一步,伸手欲攙張輒的胳膊,口裡道:“請公子上堂!”張輒略退一步,拱手在胸,恰恰躲開了曾季伸過來的手,轉到曾季的側方,道:“不勞曾兄。車隊將至,吾等就在庭前相候。”

曾季轉過臉來,再次與張輒相對而言,道:“公子遠來勞頓,堂上自有席薦,公子暫歇。”

張輒斜向前方上一步,再次轉到曾季的左側,道:“車隊將至,尚望曾兄成全。”

曾季見張輒進退有法,知其有備,遂不再試探,道:“公子孤身入亂地,真英雄也。”

張輒道:“全賴朋友成全。”

曾季道:“某見識短淺,曾不聞黃人張輒者何人。”

第135章 打探第229章 初戰第199章 歸華陽第36章 定奪第81章 換防第13章 芒家父子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365章 執帚第79章 掌兵第164章 失散第230章 司勝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57章 樑尉公子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260章 議連衡第44章 入城第14章 定計第122章 豕三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30章 司勝第12章 張輒第234章 旦夕評第82章 出城第59章 拜將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13章 贈劍第170章 遠迎第261章 秦箭第39章 列陣(二)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4章 調兵第240章 蓋聶第64章 布衣第11章 離城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8章 管城第6章 囿中第21章 籌謀第80章 司馬堂第42章 失機第168章 夜襲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46章 入國第52章 私議第263章 密議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80章 司馬堂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126章 傭車第129章 草舍第31章 陷城(二)第30章 陷城第129章 草舍第56章 計謀第213章 贈劍第168章 夜襲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13章 芒家父子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7章 圃田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351章 廢城工地第308章 救暴鳶第282章 疑雲第242章 撲空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93章 故地重遊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31章 陷城(二)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195章 覆命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98章 敵乎友乎第41章 備戰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334章 訪友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297章 會魏齊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4章 信陵君第286章 陳公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