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刺探

郭先生一路不怎麼說話,但衆人都知道,這位正牌的信陵君門客纔是衆人中最後拍板的人;呂氏兄弟只是由於久歷商行,又有信陵君和大梁尉雙重供奉的身份,被推到前臺,冒充老大;唐叔和曹叔目前還是客卿,算不得心腹;須伯岸身份最尊貴,其父是魏國中大夫,主持王室一應供應,但明顯與信陵君不親近;鄭安平、麻三更不過只是小小的武卒,尊稱聲“公子”“麻兄”,是給江湖上的面子。至於芒申,人們幾乎忘了他身後顯赫的家族。

幾個時辰前,唐叔就派了一人簡短回報了秦人在啓封開軍市的事,讓郭先生有了些思想準備。夜間一衆人回來,揀了棟草房門口,避風坐下,武卒在周圍散開警戒。大家向郭先生報告了華陽城下的所見所聞,提出自己的疑慮:白艮可能與華陽尉有交結,設局陷害。

郭先生沉默地聽着,偶爾插一兩句話問一問細節,待衆人把話說完,不置可否地說道:“君言是也。白行久在華陽,自然上下通達,無足怪也。孰於啓封有故舊?”

呂伯久在商行,自然在啓封有舊;唐叔也提了幾個啓封城中可靠的人。郭先生道:“身願隨車先入啓封,以觀其詳。再定大計。”

呂伯道:“君上何意?”

郭先生道:“先時已遣卒往報,待其回也。”

呂伯道:“計以何時當歸?”

郭先生道:“此處距君上不過三十里,一時可至,一時可回。恐當歸矣。”

呂伯道:“敢問先生,旦日啓動,計當安出?”

郭先生仍不置可否,道:“且待君上旨意。”呂伯、唐叔等皆覺得不受信任,心裡有些不爽。郭先生似乎看出了他們心中的困惑,主動出言解釋道:“秦人軍市但聞人言,未得親切,難以定計。華陽尉孤車出城,雖爲冒險,但僅在城外,又與白行舊識,未必另有用心。華陽之糧萬石,非百乘所能盡載,必三數反覆,別出心裁,難免爲人所察。究竟何爲,要在諸卿用心體察。吾之計,百乘可分數陣,首陣的赴啓封,探時虛實,並勘察沿途要勢,軍營所在。歸時而計,可得勝算。”

正說間,散處在外的一名武卒突然道:“信使歸!”

衆人立起身來,果見遠處有黑影向這邊移動,但卻不只一人。爲防意外,幾名武卒迎了上去。兩處在田野中相聚,合爲一處。衆人知道,的確是信使回來了,其他人必是信陵君派來增援的。大家心中似乎放下一塊石頭。

來的人是張輒,以及其他五名門客。前往報信的武卒也隨之歸來。張輒見了衆人,先讓引路的武卒去休息,自己和其他門客喘了喘氣,就在場中坐下,接着議事。

唐叔讚歎道:“魏武卒天下聞名,半日行百里,竟不敵諸先生。”

張輒道:“非吾之能也,彼輩前已行三十里,故不敵也。”

唐叔道:“先生徒步半日行百里,亦非難也。”

郭先生道:“豈足道哉!君上門上文武分途,而張先生兼貫之,無不臻其極。”又指其他五名門客道:“此皆武道之魁也,而張先生與之匹。”

呂伯道:“君上何旨?”

張輒道:“軍市既開,實出意外。非實行打探,難得其詳。君上遂命臣等助郭先生連夜往赴啓封,打探詳實。”

郭先生道:“正合吾意,旦日正要與諸先生同車往赴啓封。”

張輒道:“華陽之事若何?”

呂伯遂將華陽之事一一細敘,唐叔、須伯岸於一旁補充,還說了自己的疑慮:恐華陽尉與白府勾結,設下陷阱。

張輒也和郭先生一樣,默默聽完介紹,道:“餘者尚可,階父卻難解。似狂似癲,似有隱情。”

郭先生聽了,也贊同道:“難解,難解。如有隱情,所隱者何?”

張輒道:“軍市之言,似聞之於二子?四行曾無一言道及。”

唐叔似恍然大悟,道:“怪道此前心中不爽,敢道在此。鄉中腐儒尚知啓封軍市,奈何四車行曾無一人相告?其皆無所知乎?”

張輒道:“非止此也,秦敗魏於北邙,魏軍設壘於城外,已歷三日,四行得無所聞?奈何無一字相詢,任由先生等自認出於洛?”

郭先生道:“無一字相詢者,乃篤定諸君必出於魏!”

呂伯大悔,以手擊膝道:“不意竟入其罟中。”一齊往華陽的諸人也都有些變色。

張輒道:“此軍國大事也,呂先生何干!諸先生奉命備軍糧者也,一旦事變,即報君上,功在家國矣。”這一解釋,令呂、唐、須等人面色稍霽。

張輒道:“打探軍情,素由郭先生總司。今君上仍請先生總領,某等六人悉聽號令。”

郭先生道:“豈敢僭越。君上所欲何爲?”

張輒道:“敵前設軍市,兵家所忌。穰侯者,知兵者也。現掌秦兵,而開軍市,意欲何爲?啓封守備有隙可乘不?君上屯兵啓封得計不?”

郭先生沉默片刻道:“只此五人乎?”

張輒道:“夜來倉促,只得五人。且事涉機密,人多恐賁事。”

郭先生道:“本欲旦日隨車而行,恐難矣。願今夜早行,乘月色觀城守備可也。旦日城開即入城。”

張輒道:“先生之策正合君上之意。願先生斟酌行之,某等領命。”

郭先生環視四周,道:“張先生等自然同往。吾子仲謹久在啓封城下爲驛卒,可與同往。呂伯與唐叔在啓封有舊,願相助。此間之事全託麻兄主持,須公子助之。鄭公子與曹叔分在兩邊,曹叔且助麻兄,鄭公子赴啓封。唐叔、鄭公子可選唐氏及武卒精細者三五人隨往。”

曹包道:“某亦願往啓封。”

郭先生道:“華陽、啓封不可偏廢,唐叔既往啓封,願曹叔往華陽;麻兄赴華陽,故鄭兄赴啓封。”衆人聽得其中竟有如此深意,不再堅持,皆拱手應喏。鄭安平心裡有些叫苦:今夜又不能睡覺了。

張輒道:“此去啓封,必要行蹤隱秘。今吾等十餘衆,郭先生可有妙策?”

郭先生擡頭看天,月色皎潔;四下望望,視野通透,若登高而觀,十里範圍不難盡收眼底,嘆道:“秦人出兵,何得天時若此。”

張輒道:“秦人正十月,年以五日爲歲日,故出兵每每月明。”

第60章 餱糧第372章 巴姊第244章 慰功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183章 陰險狡詐信陵君第133章 呂太公第177章 點軍第243章 伐兵第136章 宴前第334章 訪友第237章 圖秦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22章 豕三第79章 掌兵第297章 會魏齊第337章 祭禮之問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50章 防民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79章 掌兵第50章 防民第15章 升帳第270章 賞罰第70章 蔡澤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77章 點軍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4章 信陵君第298章 離華陽第79章 掌兵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34章 又見屍身第100章 仁義之士第87章 武將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43章 等待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5章 升帳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129章 草舍第11章 離城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369章 賜婚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298章 離華陽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1章 鄭安平第303章 韓襲第87章 武將第171章 信用第7章 圃田第42章 失機第43章 等待第294章 陰謀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80章 司馬堂第59章 拜將第159章 啓封令尉第1章 鄭安平第320章 封賞第155章 共其利第15章 升帳第298章 離華陽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233章 次日再戰第65章 梁氏賈米第21章 籌謀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51章 棄民第237章 圖秦第144章 訪老第二章 戰警第87章 武將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77章 點軍第10章 麻三第250章 盤點情報第42章 失機第202章 倉城第31章 陷城(二)第164章 失散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71章 吹臺第67章 交酒第297章 會魏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