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射程

西洋歷1月5號,直隸提督聶士成在佈置完津門防禦以後。

帶着淮軍宿將,記名提督梅東益統帥的2000蘆勇(鹽商王益齋,請命捐募新招的新兵),還有衛戍古北口兩營練兵和一哨炮兵,匆匆抵達山海關。

聶士成隨即召集衆將商議軍情。

在會議上,身爲一個優秀將領的聶士成,一眼就看出了關外三城兵力的薄弱。

賈起勝部1500人,徐邦道部加上何長纓的一營共計1900人,分別守着長寬都是400米的東羅城,西羅城。

何長纓部1700人,獨守長400米,寬200米的北翼城。

假如倭夷選擇集中兵力攻擊一城,指着關外三城這點兵力,肯定會顧此失彼,很容易就會失陷城門。

兩百五十年前,大明吳三桂守衛山海關時,東西羅城都有城牆連着長城,如同山海關伸出的兩臂,護住關城。

而處於最前面獨立的北翼城,則是關城最前分洪的錐子頭。

這兩百五十年的光陰過去,那兩道城牆早已被拆的乾乾淨淨,作爲關城內鱗次櫛比的房屋的屋磚,不見原先的一點痕跡。

假如現在那兩道城牆依舊,那麼聶士成就會重兵佈於北翼城,然後其餘大軍在東西羅城,關內主城,歡喜嶺,角山之間,來回流動禦敵。

現在這關外三城,成了三座孤城,哪一座都得守,哪一個丟了都會使得倭夷以此爲據點,繼續加深戰果,攻擊其餘兩城。

“夏青雲,你率兩營蘆榆防軍進駐東羅城,由賈總兵暫統;聶鵬程,沈增甲,你們兩營進駐西羅城,由徐總兵暫統;何將軍,你在西羅城的一營,調回北翼城防守。”

聶士成這麼安排下去,關外三城的兵力都達到了2300人以上,在他看來面對倭夷的集中攻擊,應該能夠勉強的支撐下來。

聶士成從關外帶回來的一千蘆榆防軍,從古北口調撥過來的兩營練軍,手裡都是一等一的西洋毛瑟快槍和北洋局精工的快利槍。

可以說,關外三城,集中了山海關防區接近一半的兵力,而且都是真正的精銳老兵,是防衛山海關的核心。

其餘後方白濟的兩營旗兵,也就是平時欺負欺負過往的商人,百姓還成。

看那些旗兵人人腰上彆着一杆煙槍,說打仗,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王連三的六營,三營老兵還算勉強頂事,手裡拿着都是以前北洋諸軍淘汰下來,中堂批給了魯東的陳舊單發步槍。

不過他這三營老兵,一營放在長壽山北的九門口長城,兩營放在後面的石門寨長城,剩下的三營新兵才用來警衛角山。

對於盛軍老將賈起勝的這種安排,聶士成還是十分滿意的,假如日軍長久突破不了山海關,就很可能選擇繞道突破。

而九門口長城,石門寨長城,是倭夷最近最佳,而且也似乎是唯一的選擇。

現在兩百里外的古北口,倒是兵力空虛,只有一個營把守。

不過倭夷兵假如有勇氣翻山越嶺的過去,估計到了古北口,不但也明年開春了,去一百個倭夷兵,在這冰天雪地裡攀爬山嶺峭壁,能活下來三十個,都算他們能耐。

至於連順的兩營新兵,唐仁廉的三營霆軍,梅東益的2000蘆勇,不但都是新兵,而且槍支大量缺乏,基本都沒有太大的戰力。

關外三城,總計7100人,7100條好槍,十分之七八都是多年的北洋老兵。

關內諸地,總計8500人,近4500條各式步槍,其餘的都拿着擡槍,鳥統,甚至弓箭,長毛,大刀片子。

大半都是新兵,3000老兵裡面,有三百一路從平壤逃回來的奉軍,一千大煙旗兵。

“幾位將軍,山海關能不能守住,就看你們關外三城;糧食,彈藥,我管夠,還需要什麼,只管找我批條子,去周大人那裡去領。”

聶士成誠懇的望着何長纓幾人,目光裡全是殷切的希望。

何長纓對於聶士成這種做法顯得有些意外,再一深想,作爲一個清末暗世有名的良將,自然應該有着他的不凡之處。

之前何長纓一直就是頭疼兵力太少,抱怨唐仁廉私心太重,沒有魄力和決斷。

現在聶士成來了,而且上來就給關外三城補充了兩千精兵,不由得何長纓不刮目相看。

他在心裡默默算計,只要能守住這開頭的一段時間,頂住日軍第三旅團和重炮聯隊的攻擊。

後續正在趕來的各地增援,還有大量的西洋北洋局的槍械彈藥,這場山海關防禦戰,似乎真可以好好的打一打。

當天會議以後,聶士成就開始逐一檢查各個防禦陣地,除了太遠的九門口長城,石門寨,其餘的聶士成都是一一走到。

最後,聶士成來到北翼城的時候,夜色已經降臨。

“安之你把大炮撤下來是對的,紅衣大炮勝在近處轟射,倭夷的炮兵肯定會集中火炮先打垮這些大炮;不過唐軍門他們收集火炮也不是全然無用,——”

聶士成之前已經和他的幕僚馮國璋談了這個事情:“關城離北翼城有兩裡,咱們這些老炮的射程大約有三粒;來山海關之前我特意諮詢過德國武官,克虜伯火炮場賣給倭夷的這批要塞炮,有效射程是七裡,這就正好能夠覆蓋到東西羅城的北城。”

聽到聶士成這麼一說,何長纓不禁眉頭使一揚,就連一旁作陪的李經方,也詫異的笑了起來。

“這個以前還真沒有想過。”

何長纓老實承認。

“不是你沒想過,而是你對他們有意見,也不看好他們會主動和你一起聯合作戰,所以在安之你的心裡,自然而然的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可能。”

聶士成一針見血的說道:“安之,還是你不相信他們。”

何長纓沉默,關城裡的那些老將,上來就一個個躲得遠遠的。

把自己和徐邦道,賈起勝硬推了出來,他不罵他們弄姑娘的比,就已經是很忍讓了。

怎麼可能信任他們?

“沒關係,只要你能信任我就行了;我可拿着皇上的尚方寶劍,真有不聽指令,貪生怕死之輩,我真敢祭王劍斬了他。”

聶士成的聲音裡,不見有一絲玩笑的意思。

這幾個月一路敗下來,聶士成幾乎都被自己的內心折磨得心力交瘁。

從奉天到山海關這千里路途,他一直反覆的在想,爲什麼佔着天時,地利,人和。

手裡的槍支,大炮也比倭夷的先進,軍隊也不比倭夷的少。

爲什麼就敗了呢?

而且還是一敗塗地的一敗再敗!

第七章 窮途第一百二十章 拜託了,宗主國第六百七十一章 辭別第二百九十五章 實話第三百零三章 晨談第三十九章 安之,真名士也第五百九十四章 九門口長城五第七百六十二章 直隸最後一戰五第三百零六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一第六十八章 誓言第三百六十二章 像龔照璵這樣的老實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句話,定人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行塘沽第五百三十五章 寂靜關外冷第三百零七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亂戰一第五百一十四章大島和山滿第四百四十九章 露頭就得敲打第四十六章 仰望美女第七百零三章 大沽口海戰七第一百零八章 去安東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四百三十九章 登陸點第六百二十六章 炮擊第二百零五章 是戰是和第七百六十五章 突襲戰俘營第五百二十二章 饒暈了的大山岩第七百零七章 津門旅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否第六百六十二章 薊州(三更三)第四百二十章 戰場多詭變第二百四十章 首炮第六百零九章 破關戰四第三百三十八章 暢飲一杯老茶爾第六百二十一章 浮雲第三十三章 口哨就是讚歎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吞併第二百四十九章 皇上聖明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雨困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金州防禦第三百六十二章 像龔照璵這樣的老實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內宅第五百七十六章 犯我強漢者第一百五十三章 去朝鮮第二百六十七章 穿越時空的漣漪第六百七十五章 驚聞,變局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暢飲一杯老茶爾第五百一十一章 寄希望於日軍的耿直第五百八十二章 城頭第六百八十三章 鴉鴻村第三百六十三章 漫長的一天一第七百九十五章 旅順戰役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平壤戰役三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七百五十八章 直隸最後一戰一第三十章 一起吶喊第四百零九章 爲何不鬥雞走狗第七百五十七章 李鴻章中彈第六百二十四章 砣磯水道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轉向第三百五十八章 七封電報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何長纓的選擇第二百九十四章 順安驛的後遺症第三百五十一章 菊一文字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當我女婿第六十九章 何爺純爺們,鐵血真漢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擊殺西京丸二第五百七十八章 祥和喜慶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要俘虜第一百六十三章 夜殺第六百三十九章 由我們抗倭軍擔待第十二章 你屬狗啊第二百七十三章 何長纓,你去死第五百八十六章 撲朔迷離的電報線事件二第三百零七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二第三十二章 時不待人第六百二十四章 砣磯水道一第七百五十七章 李鴻章中彈第二百九十二章 鹽州第三百三十七章 汪有文第一百零三章 薛迎春的眼淚第六章 小小的東洋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龍隱於九天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壤戰役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何長纓開始落子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舍人關頂的遙望第十六章 爺住在津門衛第七百九十八章 爭奪南關嶺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連灣二第六百五十七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沈兆合第五百八十章 虎倀(求訂閱)第六百七十五章 驚聞,變局一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三十六章 東方列強帝國第五十八章 租房和招募第六百一十一章 出關二第二百二十章 炮擊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