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張默去倭國

倭國的使者自從184年慶功宴的時候見過,之後還真沒有聽說有倭國使者到來。

別看倭國距離華夏也不算太遠,關鍵這年頭不僅要先經過對馬島抵達三韓之地,然後才能進入遼東前往雒陽,這一去一回,便是一年的時間。不過大漢給出的賞賜卻很有價值,用於籠絡地方的土人,還能提升自己的文化和工業水平。

趁機收購一批練炁之法,也是倭人必然會做的事情。同時倭人掌握的道法,道家的那些傢伙,也希望能收購一些,雙方也算是互通有無。

“徐福遺留的先秦道法啊……說起來雷法也只是殘本,戲志才都沒東西可練了!”李明仔細權衡了一下,倭國副本或許可以考慮去刷一刷。

主要戰利品是大量的道術書籍,關鍵是能徹底奴役甚至滅絕這個民族,也不錯。歸化也可以,只是要全民遷徙到華夏大地再說,缺乏監督又長期孤懸海外,一旦國內動亂立刻又故態復萌,或許民族滅絕才是最省事的處理辦法。

關鍵還是,如今南越國的餘孽,很有可能已經去了倭國。誰也不知道它們是否會在倭國,從頭再把越國建立起來。最後帶着一幫倭人,直接殺回來什麼的。再說就算他們沒有這個想法,它們把造船的技術傳授出去,倭人要來往華夏就變得更加簡單。

說真的,這年頭倭人的生存空間還非常充裕,本州島、四國島和北海道島都沒什麼人。況且就算是九州島,倭人也主要是在北部活躍,南方還有非常寬裕的生存空間。

李明也想不通,爲什麼神武天皇非要東征,明明南方的都還沒有徹底開發出來。算起來神武天皇似乎是卑彌呼的孫子……話說卑彌呼成親沒有?也不知道神武的父親出生沒?

“絕對不行!”李明把郭嘉等人叫了過來,他表示自己打算去倭國一趟,誰知道剛把話說出來,結果一個兩個都跑上來高呼,並且做出一副要死諫的姿態。

“反應那麼大?”李明也是被他們嚇了一跳,只覺得他們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

“家主,這件事情可沒得商量。”張默在其他人的示意下嘆了口氣,然後上前,“今時不同往日,您如今家大業大,若是出了什麼事情怎麼辦?再說這海上的天氣變化莫測,就算是蔣欽都不敢離開太遠,更別說這一去一回沒有好幾個月沒辦法完事,難道這軍政事務,全都放到一邊去了?”

“主公估計也不希望,去了海外幾個月,結果回來發現,地盤沒了吧?”郭嘉笑道。

這事情的確有點讓人犯難了,李明的確有想要去刷倭國副本的意思,不過要讓他離開幾個月的時間,估計也的確夠嗆。畢竟這年頭可沒有電話,相隔多遠都能瞭解這邊的情況,若回來發現劉廷一統華夏了,那估計得把腸子給悔青不可。

“南越國餘孽就這樣放在一邊不管了?到時候它們日益壯大,漂洋過海來報仇,我們豈非會被打個猝不及防?”李明頓時就抱怨起來。

“家主,記得前幾個蔣欽彙報過,他已經探明瞭兩條航線。一條是經青州前往濟州島,然後走對馬島,進入九州島;另外一條航線,是從夷州北上,經過那個叫做琉球島的地方,然後一步步北上進入九州島。如今兩條航線,都有我們的巡邏船隊,若南越國餘孽真的北上,必然會經過某一條航線,我們的人也能第一時間發現。如今他們那邊還沒有彙報情況,南越國的餘孽是否北上,還不得而知,不若我們再等幾天看看?”張默提議道。

李明覺得也有道理,卻不想兩天後蔣欽已經發回消息。言夷州北上九州島的航線上巡邏的船隊,有一支失去聯絡,同時在琉球附近的海域,發現了船體的殘骸。

“看來它們的確是去了倭國!”李明已經可以肯定,南越餘孽們的去向,這才把衆人又召集過來,向他們說明此事。

“如果南越餘孽真的去倭國,那麼相比我們,袁紹和朝廷他們其實比我們更加緊張。不妨派人過去,與他們商量一下……”張昭覺得,這件事情不能讓李明一家出力。

“不妥!”郭嘉搖了搖頭,“這樣會暴露運兵船的存在!”

如今袁紹和朝廷根本不把目光放在海上,甚至水軍都沒有組建。袁紹對李明麾下的水軍,最初還是很緊張的,後來看到船隻能運輸的東西並不多,而且船隊規模也不大,這纔打消了建立海軍的想法,只是在岸邊做好警戒手段。

運兵船是一種大型運輸船隻,極限運輸的情況下,可以運輸六百名士兵。正常的情況下運輸五百名士卒,並完成登陸作戰任務綽綽有餘。這樣的船隻,這兩年已經有六艘,一次可以運輸三千多名士卒登陸作戰,在遼東,甚至是遼西那一塊,三千精銳部隊,已經完全可以把兩郡佔領下來。

到時候,朝廷那邊姑且不說,袁紹只怕要徹底斷絕與李明的一切交易關係。甚至於,也開始投入到海軍的建設,這樣原計劃在今年六月份,也就是兩個多月後,發動的登陸作戰計劃,將被取消。

趙雲、徐晃、黃敘和陳橫已經準備妥當,先期的戰馬已經運輸到濟州島,那邊也有足夠的馬匹作爲替換。同時任峻已經帶着兩萬墾殖軍團做好準備,第一時間隨着大部隊進入遼東郡,迅速開展軍屯工作,第一批的耐寒小麥種子已經到位。

“其實也不必那麼急,南越餘孽不過剛剛前往倭國。要征服土著,後期是邪馬臺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爲什麼不完成了登陸作戰,穩定了地盤,然後再安排一支精銳部隊,從遼東,經對馬島進入北九州?”戲志才提議道,“也不需要多,就倭人的實力而言,屬下認爲只需要把近衛軍派出去即可,當然如果能說動郝浪道長一起過去最好。”

“爲什麼是郝浪?”李明看向戲志才,眼神似乎在問‘爲什麼不是你’。

“郝浪道長,一直希望有一個穩定,而且生態系統非常穩定的環境,來建設聚靈陣。華夏這邊主公估計也不會答應,不過放在倭國,問題則不大。不管除了什麼事情,總不能讓大妖飛躍大海過來找我們麻煩吧?”戲志才提議道,“同時屬下希望,在兩個多月的北上任務中,屬下能隨軍作爲參謀,爲徐晃將軍出謀劃策。”

“有心了!”李明看向戲志才,點了點頭。說是出謀劃策,未必沒有監視的意味,在外派的大將身邊,放置一個絕對忠誠的下屬,倒也算是一個保險手段。

“所以說,張默,你要做好出海準備了!”李明看向張默。

“回去之後要被蔡琰罵死了……”張默頓時嘆了口氣,不過依然欣然領命。

第171章 名師與高徒第46章 三尸腦神丹第45章 呂布鎮虎牢第126章 安置與演說第44章 進軍虎牢關第34章 誰來擔責任第28章 煽動與擴招第82章 李明稱楚王第20章 新郡尉王御第121章 背鍋俠許貢(下)第83章 吾一人足矣第117章 幹一票大的第91章 煽動與決然第97章 李明VS張樑第44章 閱卷進行中第57章 送達的軍令第55章 最致命錯誤第67章 最終的結果第10章 各自的成長(1)第110章 五秒即擊潰第21章 請戰與任命第14章 韓當的指點第23章 雖遠亦必誅第112章 入主丹陽郡第47章 內情與晚宴第69章 豐厚的嫁妝第55章 最致命錯誤第117章 幹一票大的第118章 亂了都亂了第152章 劉宏的最後第20章 《青囊書》初稿第179章 求助與聖旨第134章 絲路已打通第19章 實力的本質第38章 潁川多俊傑第65章 麪包與火光第8章 虎牢關崩塌第45章 呂布鎮虎牢第7章 論功與孫堅第99章 當一回新娘第54章 打斷與青睞第32章 詛咒的研究第11章 關羽的歸來第88章 進擊的鼉龍第142章 血染的修羅第16章 招攬與邀鬥第7章 呂奉先反叛第13章 討賊與交易第140章 李家的營生第51章 最後的絕招第33章 軍中大腹瀉第5章 都不是好人第70章 加點與怒吼第19章 大風破陣槍第50章 陽謀對陽謀第35章 連續升兩級第31章 吊睛藍黑虎第22章 殺豬與烹煮第21章 南中的異變第65章 關鍵的升級第102章 廬陵郡郡守第130章 要拉攏的人第6章 全面級戰爭第18章 時局的變化第90章 屍骸與存疑第8章 關羽的消息第10章 各自的成長(1)第77章 收服張文遠第87章 霸王衣冠冢第16章 圩集與戶籍第89章 方晟的算計第167章 文姬速記法第143章 董肥肥有請第149章 去留與新槍第115章 荀府的夜宴第40章 論如何裝X第157章 匈奴前鋒軍第44章 饞是種天性第34章 決戰函谷關第128章 幕後的黑手第75章 戰火擾年關第23章 有故人來訪第10章 處罰與隨軍第147章 暴風與敵情第55章 倉促中定親第82章 又沒錢用了第85章 獻上玫瑰酥第131章 吏治的問題第96章 新設福建郡第28章 散功與臥底第53章 天級存傳說第61章 硬抗到最後(上)第36章 寒門的無奈第102章 還有誰不服第20章 新郡尉王御第68章 李明的身世第4章 公元194年第37章 安排與邀宴第124章 驚天的消息第10章 各自的成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