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偷襲城門

杜約的計劃,實際上很冒險。

司馬懿早就有過自己的預判,再加上擒獲的蜀賊俘虜的證實,知道潛入城內的“細作”軍有可能對城門發動偷襲。

因此,司馬懿早就下令各城門加強防備,同時給每個城門洞內,都加派了人手。

南門那邊威脅最大,因此司馬懿要求保持有五個什值守在城門洞內,輕易不準擅離。

西門這邊因爲城外有一幫擅長爬牆的蜀賊存在,因此也不能輕視,同樣是五個什在守衛。

其他兩個城門洞內也稍微加強了一個什的兵力.畢竟那倆門身處後方,也沒有發現實質威脅。

至於爲什麼只有五個什,五十人的規模.城門洞就這麼大啊,人再多就變成人擠人了,真要發生戰鬥,反而會影響自己人作戰。

至於藏兵洞.藏兵洞當然有,也能往裡面塞個幾百人,但正常來說,城門不面臨被攻破的危險,誰會把兵力提前佈置到藏兵洞裡去?!

司馬懿本來就嫌兵力不夠用呢,哪有多餘兵力專門分出幾百人來去躲在藏兵洞裡,就爲了防止蜀賊不知道會不會出現的奪取城門計劃?!

以司馬懿想來,蜀賊潛入城內的“細作”軍數量本來就不多,撐死不超過三百人的樣子,就算全都集結起來去偷襲城門,五十人的部隊也許無法退敵,但也足夠阻擋一陣子了。

而從發現遇襲,到城樓上的士卒集結下來支援城門洞,甚至都不需要半刻鐘的時間.五十人的部隊,總不能連半刻鐘都撐不住吧。

所以,看似城門洞內的守軍不多,但司馬懿已經考慮過完整的防備方案了,而且從理論上講,這套方案還是很完整的。

嗯,僅限於理論。

到了實際操作的時候,就滿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首先,是司馬昭對局勢出現了誤判,下令全軍戒備城外的蜀賊攻城.這時候,不僅城樓上的守軍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城外,城門洞內的士卒們,也在忙着給城門加裝頂木,防止敵軍有衝車衝擊城門。

城門洞內的士卒,注意力也都集中在城門這一邊,對於身後的情況,並沒有太多的防備。

其次,現在是凌晨時分,天色也只有矇矇亮,視野多少受到了一些影響,再加上杜約也很有耐心,西北角那邊都火起快二刻鐘時間了,杜約依然按兵不動,繼續等待時機。

一直到守衛城門洞的士卒們把注意力都放到去加固城門的時候,杜約這才率兵突然殺出,殺了城門洞內的守衛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真要說起來,也是杜約的運氣很好。

杜約突然殺出,雖然說殺了一個出其不意,但也不代表城門洞內的魏軍沒有反應的時間。

守衛城門洞的魏軍校尉發現身後有敵軍殺來,雖然驚嚇猶豫了一下,但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他立刻下令,城門洞內的魏軍集結,列陣待敵。

如果真的讓魏軍組成陣列的話,就是以無當飛軍的戰鬥力,一百士卒要在短時間內擊潰五十魏軍,也很困難。

畢竟不是遊戲,魏軍不會站在哪裡讓你砍,而且列陣後利用軍陣協防,跟單兵混戰也不是一回事。

最要緊的是,因爲是突襲,無當飛軍可沒有列陣的時間,他們只能是以散兵的方式,爭取儘快進入城門洞,跟魏軍亂戰。

所以,肯定不能讓魏軍順利的列陣待敵。

這是杜約此時的第一反應,而很幸運的是——杜約衝在了隊伍的最前面,魏軍負責指揮的校尉,現在就站在城門洞出口的地方。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杜約直接拎着無當飛軍特製的短刃,就衝着那個校尉衝了過去。

這時候,就是個人武勇的對決了。

而很顯然,作爲王平養子的杜約,在王平的教導下,他的個人武勇,肯定不是一個魏軍校尉能比的上的。

杜約一個閃身,躲開魏軍校尉劈來的環首刀,然後快速近身,用短刃刺入了魏軍校尉的胸膛。

一擊秒殺,杜約的個人武勇,在這個時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杜約身邊的無當飛軍看到杜約這麼猛,頓時跟受到了鼓舞一樣,而魏軍方面,看到校尉被人一擊斃命,卻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混亂。

明明是有實力可以跟無當飛軍硬剛一下的,魏軍手裡的環首刀,也比無當飛軍特製的短刃要長一倍,在近身格鬥中佔據優勢但這年頭的士卒就是這樣,一旦指揮官遭遇突襲後,無人指揮之下,就會陷入到無主亂戰的境地。

別說大規模的軍陣了,就是三五人互相結陣協作都做不到。

而面對這種亂戰,卻是無當飛軍最擅長的,畢竟論起個人武勇,無當飛軍顯然要比魏軍的普通郡兵要強的多。

很快,魏軍開始陷入了各自爲戰,並且被無當飛軍抓住機會,一下子斬殺了十餘人,並且把剩餘的魏軍逼迫散開,留出了通往城門的通道。

而看到這種情況後,杜約立刻冷靜的指揮,分出三十人跟自己一起留守城門洞口,五十人負責圍剿剩下的殘餘魏軍,剩下的十人左右,讓他們去挪開頂木和城門閂,打開城門,通知城外的王平主力入城。

事情到了這裡,奪取城門的任務,成功了一半,還有一半,就看能不能守住這個城門洞,一直撐到王平領軍前來。

按照杜約的估計,王平在看到西門異變,帶兵衝入城門需要的時間,可能需要兩刻鐘左右沒辦法,這事兒又沒有提前通知,王平應該是不會提前有這樣的準備的,集結兵力出擊總需要時間,兩刻鐘,已經是杜約最樂觀的估計了。

但是呢,根據杜約這幾天的觀察,從城門洞遇襲,到城樓上的守軍得知消息來援,大概率不會超過半刻鐘的時間。

因此,接下來,如何堅守住這個城門洞,不讓魏軍重新奪回並且關上城門,纔是最關鍵的。

事實上,無當飛軍剛剛拆除頂木,還沒來及拆城門閂的時候,城樓上發現異樣的魏軍士卒,已經在校尉的帶領一下,下城樓來救援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這次來的兵力不多,應該是應急部隊,只有一百人左右。

但即使如此,三十人組成的城門洞防線,在一開始,就面臨着三倍兵力的挑戰。

而此時的無當飛軍,大部分還在跟參與的魏軍搏鬥,看到有人來援的魏軍到底是爆發了一把求生慾望,一時間還無法立刻結束戰鬥來援,杜約只能靠這三十人應戰。

無當飛軍雖然是精銳,個人作戰素質不見得比大漢北軍這樣的精銳要弱,但他們更多操練的是滲透戰,奔襲戰,亂戰,對於正面結陣對決,杜約心裡也沒多少底氣。

不是士卒戰力不足,純粹是缺乏這種結陣對敵的經驗而已。

以一對二的話,也許無當飛軍還能抵擋的住,但一比三的軍力對比,杜約是真沒有信心能擋住這些魏軍。

所以,還是得想其他的辦法。

然後吧,杜約又瞄上了那個帶隊的校尉。

真不怪杜約只會這一招,而是在現在的情況下,這一招非常的有用。

率領百人隊的校尉嘛,放在大軍中就是個底層軍官,他們更多的依靠個人武勇來帶隊,而不是縮在後面指揮作戰。

因此,百人隊的突襲,校尉肯定是身先士卒,跑在最前面的。

而杜約這邊.因爲是潛入作戰,因此杜約現在的穿着其實跟普通的無當飛軍士卒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明顯的身份識別標記。

也就是說,在魏軍校尉眼裡,杜約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敵軍士卒而已。

這就給了杜約機會。

而最要命的是,杜約這個人,跟王平的性格脾氣還不太一樣,他不太喜歡這種面對面的硬拼,當魏軍校尉率軍衝殺過來之後,杜約沒有想着跟魏軍校尉直接應戰,而是讓開了位置,讓自己的同僚頂上。

杜約自己,則裝成一個普通的士卒,往這個校尉的身側移動,然後瞅準了魏軍校尉一刀劈向自己同伴,來不及收刀的時候,直接閃出,一刀直劈魏軍校尉的頭顱。

而這名魏軍校尉,在戰場經驗上明顯要比前面那個守城門洞的校尉要強,面臨杜約的偷襲,硬生生靠着經驗一縮頭,躲開了致命一擊。

但問題是,杜約這一刀不是橫砍,而是斜劈魏軍校尉避免了身首異處的下場,但躲不過一刀被人劈在背上的結局。

雖然沒有當場戰死,但也是重傷失去了作戰能力。

杜約還想補刀,但能做到校尉,軍中肯定有幾個過命交情的兄弟,齊心阻攔之下,這名魏軍校尉還是被人給搶了回去。

有點小遺憾,但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第二名校尉被杜約重傷倒地,無法指揮,來援的魏軍再次陷入了羣龍無首的地步,一百人的戰鬥力完全發揮不出來,讓三十名負責攔截的無當飛軍,壓力小了不少。

而隨着城門洞內的廝殺慢慢結束,越來越多的無當飛軍可以過來支援阻截部隊,漸漸地,這一百來支援的魏軍,反而被人數劣勢的無當飛軍給打的,有些節節敗退的意思。

杜約的壓力,頓時小了不少。

就在這個時刻,派去拆門閂的那十個無當飛軍,終於是拆掉了六塊頂木,三道門閂,開始慢慢的打開城門了。

杜約頓時一陣狂喜。

但隨即,杜約又笑不出了。

支援城門洞的第二批援軍,已經到了。

這次,不是來的一百人,而是兩支五百人的方陣士卒,總計一千人,往城門洞的方向趕來。

甚至,意識到上當的司馬昭,親自領兵來救了。

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729章 空城計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363章 議策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57章 三顧茅廬第398章 出兵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215章 劉循第149章 約定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214章 勸降?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212章 投石車第251章 調人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131章 攻城(二)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586章 險計第35章 酒之事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477章 改制第1005章 勸降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620章 潰敗第757章 離間計第91章 準備退路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37章 一顧茅廬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228章 戰與和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70章 江夏太守第645章 議事(二)第1102章 追擊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589章 試探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945章 撤軍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935章 互換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1054章 水戰(二)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187章 治病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938章 求戰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910章 水戰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225章 處置第328章 陣前嘴炮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556章 諸葛誕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73章 調令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1035章 攪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