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

司馬懿這時候,確實不在南門城樓上指揮戰鬥。

不是司馬懿不想去,而是中途出了變故。

在司馬懿集結好自己手頭的三千預備隊,趕往南門指揮作戰的中途,突然接到了情報——西門失守。

是的,司馬昭終究沒能在一刻鐘的時間內奪回西城門,被王平撐到了自己的主力部隊來援。

三千五百無當飛軍對攻一千魏軍普通郡兵.別說是司馬昭來指揮,就是司馬懿本人來,除了撤退外,也沒有第二個選擇。

因此,司馬昭眼見敵軍勢大後,不得不簡單判斷了一下,臨時往西北糧倉方向後撤,連城牆上留守的那一千士卒也來不及招呼。

其實也不用司馬昭招呼,那一千士卒看到城下城門失守,也肯定不會繼續呆在城牆上找死的,一定會順着城牆撤到其他城門去。

但這麼一來,司馬昭一撤,城牆上的守軍一撤,西門就徹底失守了。

可司馬懿卻被這個當頭悶棍給打的,半天沒緩過勁來,趕緊詢問來報信的斥候,西門到底是怎麼失守的。

當司馬懿得知,蜀軍是通過偷襲奪取西城城門,同時內外夾擊導致西門失守後,差點沒當場罵出聲來。

最後還是忍住了沒辦法,西門守將,那是自己親兒子。

能怎麼說?!自己教子無方,教出這麼一個混蛋玩意兒來?!

現在是說這個的時候麼?!

而且吧,司馬懿也有點想不明白,以昭兒之能,再加上自己提前做出的各種防備安排,怎麼還能讓蜀賊給偷襲了城門?!

自己不是再三要求,一定要加強對城門洞的防守,防止城內潛伏的蜀賊“細作”偷襲的麼?!

可惜,來報信的斥候現在給不了司馬懿答覆,相反,使者給了司馬懿一個更糟糕的消息——司馬昭攔截蜀賊失利,蜀賊主力往宛城西北方向突進。

好嘛,乍一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司馬懿是真的有心要“揮淚斬親子”了可惜,司馬懿沒有那麼大公無私,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但於此同時,司馬懿也在認真的思考,自己是不是有點高估自己的這個次子了。

其實司馬懿也知道,別看世家大族們一直對自己的兩個兒子大肆吹捧,但這裡面有不少是蜀賊細作在推波助瀾,當不得真。

但是呢,自己的兒子,司馬懿還是有所瞭解的,確實是相當不錯的將相之才,對比起其他世家一幫只知道誇誇其談的蠢貨,要強的多。

自己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在軍略上跟擅長一些,而次子司馬昭,更擅長政略和人心.但司馬懿也沒想到,司馬昭的首次指揮作戰,居然能拉胯成這樣。

現在司馬懿真的開始懷疑,自己的兩個兒子,是不是真的有自己認爲的那種才能.別是平時在自己眼前裝出來的,一到正經實戰就不行了吧?!

現在是戰況緊急,司馬懿沒法考慮太多,但等這次戰事結束後,司馬懿覺得自己還是要認真考教一下兩個兒子的能力。

在這個亂世裡,眼高手低的家族繼承人,對一個世家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不過,那都是之後的事兒.現在,司馬懿優先要考慮的,是他現在該怎麼辦。

是繼續去南門指揮作戰,阻擋荊州軍主力的進攻,還是趕緊率兵去救糧倉,防止蜀賊攻破糧倉守軍,燒燬糧倉軍械。

很快,司馬懿就做出了選擇。

蜀賊主力往西北方向進軍,不用問,肯定是去進攻糧倉了,而一旦糧倉和軍械庫丟失,即使司馬懿最終守住了南城門,阻擋蜀賊主力入城.在沒有糧草支撐的情況下,司馬懿也堅持不了幾天。

是,在城內仔細搜搜的話,還是能搜出一些糧食來的,但這年頭,還能在戰爭時期囤積糧草的人家,必然是南陽世家大族。

司馬懿要是強徵這些人的糧食財物的話.後面會發生什麼,司馬懿自己都不好說。

他自己就是世家,對於世家的德行,還能不知道?!

而最重要的是司馬懿也不知道曹真什麼時候能率領援兵趕到,也許五六天,也許七八天,又或者是拖拖拉拉十幾天纔到。

如果沒有足夠的援軍過來震懾住城內的世家,司馬懿再強徵糧草來補充軍需也許都不用等到自家士卒譁變,城內的那幫世家大族都能主動製造動亂出來。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嘛,又不丟人。

雖然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宛城世家爲了一點糧草就要跟大魏朝廷翻臉確實,在別的地方,比如潁川或者河東,這種事兒不太可能發生,但在宛城,是絕對有可能發生的。

宛城世家,有一個算一個,誰家跟大魏沒點殺父殺子之仇的曹仁屠戮宛城,距今不過十一年而已。

一代人都沒過去呢。

當年關羽進攻襄樊,宛城世家都能“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現在關羽都兵臨城下了,宛城世家能安分到現在,已經算是被曹仁屠殺震懾的後果了。

真到了宛城有失守的可能時,司馬懿絕對不相信這幫宛城世家會選擇跟大魏共存亡的。

所以嘛,司馬懿想來想去,還是覺得,糧草和軍械纔是重點,至於南門只要自己救援的快,儘快擊退蜀賊,再趕到南門去安定軍心,統一指揮,問題應該不大。

整個宛城的守衛,又不是隻有司馬懿一個指揮官,南門也有守將在那裡,潁川陳氏出身的將領陳穎就負責鎮守南門。

此人雖然能力很一般,但守城戰嘛,只要不浪,按照自己預定的守城策略堅守,堅持半天時間,應該不成問題的吧?!

比起保衛西北糧倉的緊急性來說,南門守衛,在這個時候顯得就沒那麼重要了。

所以,司馬懿只是稍微權衡了一下利弊,連一分鐘都沒用,立刻下令全軍轉向,救援西北角糧倉。

就這樣,司馬懿沒有去南門救援指揮,安定軍心,導致鄧艾在進攻中發現,魏軍的守衛非常的疲軟。

而更要命的是,攻破了西門的王平,此時也沒有領兵強攻魏軍糧倉,而是把主力交給了杜約指揮,佯攻糧倉,自己則帶着五百左右的無當飛軍,準備復刻一把杜約的戰術,偷襲南門。

不得不說,王平也不缺冒險的想法。

事實上,王平也知道,只要帶着無當飛軍攻破了魏軍糧倉,燒燬了糧草,魏軍必定軍心大亂,那時候他就算不攻城,轉而退出宛城,這個宛城都守不了太久。

一開始,王平確實想帶兵直撲糧倉的,但王平問了一下杜約,爲什麼這麼冒險的在凌晨偷襲城門後,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按照杜約的描述,宛城的守城主帥,是一個謀略出衆,極其難纏的傢伙,是他逼得在城內潛伏的無當飛軍無法繼續隱藏行蹤,不得不冒險一搏。 wWW ●ttкan ●co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對糧倉和軍械庫這樣重要的位置,加強防範?!

連杜約都能想到的問題,王平不可能想不到。

而如果王平帶兵去進攻糧倉,那麼很有可能面臨的情況是——既要對付糧倉的守軍,還有可能遭遇來援的魏軍夾擊。

一旦無法攻克糧倉,燒燬糧倉,那麼這次杜約冒險偷襲成功的戰果,就會毀於一旦,王平不得不帶隊再次從西門突圍出去。

所以,王平仔細想了一下,決定,還是沿用杜約的策略。

王平讓杜約帶着三千無當飛軍去進攻糧倉,儘可能的製造出大的聲勢,引誘魏軍往西北糧倉派出援兵。

而他自己,則帶着五百無當飛軍,趁着城中大亂的機會,儘可能的靠近宛城南門,打開城門,迎接關羽入城。

這事兒,是冒險,而且最重要的是,爲了儘可能的不被城中的魏軍發現自己的行蹤,王平不能帶太多的兵馬過去,五百人已經是極限了。

其實五百人的規模也不小了,一支五百人的軍隊在城內行進,如果城內秩序井然的話,一眼就能被人發現。

但萬幸,這時候的西門附近已經徹底亂成一團了,除了附近慌亂的巡邏魏軍外,還有不少躲避戰火而四散奔逃的百姓們.有這些人的掩護,王平趁亂靠近南門的概率,還是有的。

雖然不可能一直不被發現,但越晚被發現,自然是越好。

就這樣,王平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準備分兵奇襲南門。

第357章 東三郡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1047章 南征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1053章 水戰(一)第884章 戰後第358章 戰與和第400章 夜襲第423章 鏖戰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477章 改制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17章 糜竺第53章 蹴鞠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159章 聯姻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222章 《蜀科》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1073章 流民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64章 博望之戰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958章 試探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781章 右扶風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150章 蘄春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609章 到來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1012章 誘敵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367章 花關索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874章 杜約第888章 巡江第215章 劉循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81章 衝陣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935章 互換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15章 兄長第698章 坦白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348章 樊城守衛戰(一)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630章 勸關羽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322章 疑兵計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587章 處罰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38章 《隆中對》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533章 善後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