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

杜約沒打算攻糧倉,真的,他不傻。

王平這個人,雖然大字不識一個,打仗全憑經驗和自己的天賦悟性.但對下一代的培養,王平一直是很上心的。

如今的王平,也不是歷史上那個一直到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還是裨將的卑微賨人武將,他早在十年前就是昭烈皇帝陛下看重的親軍將領,率領着大漢僅有的兩支特戰部隊之一的無當飛軍。

昭烈皇帝駕崩後,白毦兵被收編進入大漢北軍,但無當飛軍卻被諸葛亮力主保留了下來,同時還把王平升爲討寇將軍。

這是雜號將軍沒錯,但對於一個賨人來說,這已經代表着王平進入了漢人的統治階層。

因此,王平對自己子女的教育,那是更加上心了。

杜約在王平眼裡,其實跟王訓是差不多的存在,因此,王訓的老師,那就是杜約的老師,兩個人一起上課的。

要不杜約是怎麼會讀到《史記》的。

王平對杜約的培養,沒有任何私心,不僅讓人教授學問,也經常給兩個小的開小竈,傳授他們一些戰陣經驗。

畢竟,王平是靠着一身武勳打拼出來的家業,後代可以不用,但不能不懂軍陣之道。

所以,杜約多少還是有點謀略的,不可能犯最基本的錯誤。

既然魏軍都已經加強了城內巡邏,嚴密搜查潛伏入城的無當飛軍士卒了,那麼有幾個地方,肯定是嚴密防衛的。

糧倉肯定是其中之一。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杜約還是懂的。

而之所以選擇在糧倉附近集結,杜約也有自己的想法。

首先,糧倉雖然在宛城西北角,這個地方,其實是更加靠近西門的位置。

這裡,是無當飛軍當初翻過城牆進入宛城的地方,同時,也是潛伏無當飛軍最多的地方畢竟是潛伏嘛,不太好大規模的行動挪地方,所以越是靠近西門,潛伏的無當飛軍就越多。

在這裡集結,比較方便。

其次,西門城樓上雖然巡查嚴密,但主要防備的方向是城外的無當飛軍大營,主要觀察的是有沒有從城外翻上城牆,對內城的戒備,反而沒有那麼嚴格。

這屬於是燈下黑,在這裡集結的話,並沒有那麼容易被發現。

其三糧倉確實在這裡。

杜約不打算進攻糧倉,但不代表不會對糧倉乾點什麼。

在大概集結了兩百人左右的無當飛軍後,眼看着天色已經開始慢慢轉亮,即將迎來凌晨後,杜約決定,不能再等下去了。

一旦等到天亮,兩百人聚集在一起,傻子纔會察覺不到。

也許城內還有其他沒有接到集結命令,或者接到了集結命令,暫時還沒有趕來的無當飛軍士卒,但現在,時間不夠了,杜約必須立刻行動。

杜約下令,分出一百人,在西北角附近開始放火,製造動亂,同時開始往糧倉方向前進。

一路上不要求進攻速度,只要求製造出最大的聲勢,擴大放火面積,製造出大規模往糧倉進攻的假象,吸引魏軍的注意力。

而杜約自己,則率領剩下的一百人,偷偷潛伏到西城內門附近。

等到西北角糧倉吸引魏軍注意力,往那邊增兵後,杜約就會率領這一百人突襲西城內門,爭取擊殺這裡的守衛,打開城門,迎接王平入城。

這個策略吧,是屬於那種放在張溪面前直接被斃,放在王平面前也會被臭罵一頓的作戰方略。

先不說僅靠一百人能不能奪取宛城西門,並且在敵軍的反撲下堅持到王平領兵入城就說那去放火佯攻糧倉的一百無當飛軍,被魏軍優勢兵力包圍後,只有戰死這一個下場。

也就是說,杜約是狠心拋棄了一半士卒的生死,然後帶着另一半士卒去執行一個稍微出點問題也可能全軍覆沒的任務。

但.杜約沒得選啊。

就像他說的那句“等死,死國可乎”一樣,他們反正早晚都會死,倒不如搏一把大的。

不成功不過也是死,但成功了,王平能及時領兵入城來援的話,他們中的人,說不定還有活下來的希望。

再說了,無當飛軍乾的活,大多就是這樣的活,從上戰場的第一天開始,無當飛軍都應該有這樣的覺悟。

某種程度上來說,杜約的決斷力相當的出色,而且該狠心的時候也狠得下心來,已經有了一個將領的基本素質了。

而且從行動效果上來看,其實還有點歪打正着的,正好讓守衛宛城西門的司馬昭,有些判斷失誤了。

戰略發動的時間點,還是在凌晨前的那段時間。

雖然經歷了一次夜襲後,司馬懿再三強調了對凌晨時分要提高警惕,加強防備但人的生理機能,不是一兩句言語命令能改變的。

這年頭又不存在三班倒的值守制度,入夜值守的士卒本來就很辛苦,生物鐘這東西也不是一天兩天能調整過來的,在勉強撐到凌晨時分已經很累了,自然而然的就會放鬆警惕,再強調也沒用。

所以,當西城樓上的守軍和城中的巡邏士卒察覺到西北角糧倉附近房屋着火的時候,西北側的火勢已經有蔓延開來的跡象了。

此時的司馬懿,已經被人叫醒,站在府內,聽從麾下士卒的報告了,而值守西城門的司馬昭,這時候也被人叫醒,正站在城樓上,思考着什麼。

司馬昭在考慮的問題是——要不要派出西城門守衛士卒,下城樓去救火。

本來這個問題是不需要考慮的,起火的地方是糧倉方向,除了糧倉的守軍外,自己這邊是距離糧倉最近的救援隊伍,而保住糧倉的重要性,司馬昭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這個火,它起的,太過於蹊蹺了。

怎麼就那麼巧的,在凌晨時分,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起了這麼大的一場火呢?!

是不是,有人故意在製造混亂,想要讓自己領兵去救火,從而放鬆對西門的防衛呢?!

不得不說,一直到這裡,司馬昭的分析和判斷都是對的,這就是杜約的聲東擊西之計而已。

但接下來,司馬昭的判斷,就拐了一個彎的出錯了。

司馬昭根本沒想到杜約是要趁亂襲擊西城內門,他的判斷是,城內蜀賊主動製造混亂,是爲了接應城外的蜀賊進攻的。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信號,也許要不了多久,西城門外的蜀賊就會主動發起攻城。

故此,司馬昭立刻下令全軍戒備,不許任何人下城牆去救火。

糧倉那邊已經加強了防守兵力,也有父親劇中調度,自己去和不去,差別不大。

現在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全力準備,應對蜀賊可能的來犯。

畢竟西城門外的蜀賊,可是有過一次凌晨攻城的前車之鑑的,現在天還沒完全亮,視野和能見度很差,弓箭能派上的用處不多,最後搞不好還得是用近身肉搏戰來阻擋蜀賊的攻城。

在司馬昭的腦補下,王平這時候應該已經整隊完畢,開始往西城城牆進發了。

但實際上,這會兒的王平,也纔剛剛被屬下叫醒,看着宛城西北角冒出的火光,冷靜的思考着什麼。

王平駐紮西門時間不長,宛城內的細作還沒來及想辦法給王平送來他需要的城內佈防情報,所以王平並不知道西北方向其實是魏軍的屯糧所在。

但王平肯定知道一點——這麼大的火光,肯定不是魏軍嫌守城無聊,自己放着玩的。

這必定是潛入到宛城城內的無當飛軍們,製造出來的混亂。

但問題是,混亂時間發生在凌晨時分左右,而從火光的大小來看,這也不像是小規模無當飛軍能做出來的動靜,肯定是有人集結了一部分無當飛軍,主動製造出來的聲勢。

這好像跟自己在之前佈置的,分散製造混亂,配合南門荊州軍攻城的策略不太一樣。

很顯然,城內肯定是出現了自己不知道的變故,導致了無當飛軍有一部分士卒冒着風險,集結放火進攻了。

有一說一,王平雖然本人沒有讀過書,更別說什麼兵法,但他本人對戰場的嗅覺和臨場決斷力,確實在頂尖的。

不然也不可能以一個賨人的身份,在大漢軍中混到現在的位置。

很快,王平就做出了自己的應對決斷。

叫醒全軍,整理軍備,隨時做好作戰準備。

而王平自己想了一下,覺得這麼做還不太保險,他決定親自帶着三百無當飛軍,趁着夜色的掩護,儘可能的靠近西門城牆,進行觀察。

而隨着城外的無當飛軍營地傳來大量的聲響,這樣的反應,也更加坐實了司馬昭對自己的判斷——蜀賊果然是要凌晨攻城。

司馬昭這下也放下了心,讓士卒提高戒備,堅守自己的位置,但對準的目標,卻是城外的王平軍。

就在這個時候,在西城內門附近潛伏了很久的賭約和一百無當飛軍,終於是行動了。

毫不猶豫,殺向西城內門,趁勢奪取西門!!!

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802章 援兵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1113章 失算第401章 突襲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367章 花關索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931章 勸說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423章 鏖戰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126章 絕北道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1111章 劃紅線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752章 收留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735章 決議第31章 商討第59章 諸葛出山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92章 疲兵之計第322章 疑兵計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254章 冠禮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652章 雪橇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292章 軍令狀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47章 曹仁第217章 取名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1072章 丁口第700章 收尾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98章 劉表病重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33章 體能訓練第1135章 接應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1035章 攪混水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138章 油江口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506章 等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599章 突破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45章 初成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863章 突圍第657章 疑兵計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1234章 悲歡不定第608章 攻心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162章 賣馬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418章 疲兵計第15章 兄長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587章 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