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議事(二)

宛城和許昌鎮守將軍的問題是解決了,但事情還遠遠沒有到徹底解決的地步。

沒兵啊。

現在曹丕不僅缺時間,他手裡還沒有可用之兵。

如今長安局勢並不明朗,曹真和郭淮到底能撤回多少士卒拱衛長安三輔,這點曹丕根本不知道,南陽方面又經歷了一場大敗,三道防線基本可以確定就只能剩下一道,兵力損失肯定也不在少數。

雖然張遼在疏奏裡說,他已經讓張虎領軍兩萬回防宛城,但這兩萬士卒都是敗軍之卒,軍心士氣如何誰也不知道,就算司馬懿有通天之能,也不能依靠一幫敗軍去作戰。

再一個,關羽的荊州軍團,如今已經增兵到八萬了,宛城守軍撐死了不過兩萬餘人,兵力對比四比一從紙面實力上來看,司馬懿要守住宛城,也會非常的困難。

“子揚,這援兵,卻又從何而來?!”

曹丕再次向劉曄問計。

現在曹丕對劉曄,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的,畢竟之前劉曄確實給曹丕解決了很大的難題。

曹丕當時心裡就咯噔了一下。

對啊,屯田民啊,我怎麼沒想到呢?!

當初曹操執行屯田制度,一方面,是爲了安置無地流民耕種,充實府庫,另一方面,也是爲了在必要的時候保證兵源。

而孫資和劉放來了之後,放下書冊,也沒說話,只是侍立於一側,隨時等着曹丕發問。

不是沒有辦法,只是這個辦法吧劉曄怕自己提出來了,下半輩子自己恐怕就沒有安生日子過了。

曹丕一聽這話,臉色頓時一黑。

因此吧.劉曄琢磨了好一會兒,決定爲了自己的下半輩子生活,稍微迂迴一下。

雖然長安和三輔都非常的重要,但畢竟有潼關和武關擋在前面,這兩地方都屬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就算讓蜀賊佔據了三輔長安,他們也很難繞過潼關和河東地區,進入中原。

劉曄趕緊的說道,“上策者,天子可遣使江東,行武皇帝故事,割青徐,淮南之地以誘江東,令其攻荊州之後,以解南陽之圍。調徐晃等將回軍長安,助曹子丹拱衛三輔,以抗劉備。”

長安方向守不住,倒還不是太大的問題。

這事兒,簡單不了。

還讓我這個當天子的親自去跟這些世家們商議大魏天子的臉面可就徹底丟盡了。

這幫貨色,指不定會提出什麼無理要求出來呢時間久了,這個天下,到底是世家的天下,還是他曹氏的天下?!

這下可把劉曄,孫資,劉放三人都給嚇壞了,趕緊的讓內侍去叫御醫來給曹丕看病。

曹丕心裡略微一思量,心裡大概有數了,命侍從去取洛陽一地的屯田民文冊過來,他要親自翻閱。

曹丕的身體一向是很不錯的,怎麼今天突然就算被氣的,也不至於要被氣成這樣吧?!

但曹丕終究還是能沉住氣的三策呢嘛,這才第一策,還有兩策沒聽呢。

而且就算這些世家們都把麪皮扯下了,大家都只講利益——大魏要分出多少利益來,才能讓這些世家們滿意,讓他們答應出兵幫忙守衛長安和南陽?!

這個劉曄,是今天早飯吃多了,撐到腦子了吧?!

是,當今天下,世家大族大多隱匿丁口,私藏部曲,但這種事兒,是能拿到檯面上來說的事兒麼?!

別說拿到檯面上來,就是官面上的太守,刺史去詢問,他們也會一臉無辜的表示——“我等皆耕讀傳家之良人,豈會做此違背國家法度之事?!”

這個中策,曹丕聽完了,臉色又黑了三分。

如今中央禁軍和中原地區的地方郡兵都已經捉襟見肘了,但屯田民基本沒動啊,這不正好用來應急嘛。

曹丕頓時大喜劉曄居然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想出三策來。

劉曄也不意外要不是爲了擺脫自己的嫌疑,傻子纔會把這個策略當上策用。

真的,要不是劉曄姓劉,是正兒八經的漢室宗親出身,又素來對大魏有功曹丕都忍不住懷疑,是不是劉曄是世家們推到前臺來的一個代表,一枚探路的棋子。

因此,曹丕沒忍住的看了劉曄好幾眼,這才勉強忍下內心的氣,繼續說道,“此策.再議,請卿試言三策。”

只是這個兵力的問題,劉曄卻也十分的爲難。

“中策者,可與河東,司隸諸世家商議,令其等出族中子弟,爲國效力,共抗蜀賊.南陽,長安等地,事關世家福祉,世家大族當不會坐視蜀賊佔據,必會與陛下同心同德,共抗賊軍。”

曹丕一聽這個策略,眼睛都亮了。

“荒唐!無恥!斯文敗類!!!”

這麼好的主意,這個劉曄,怎麼嗯?!不對!!!

這麼好的主意,劉曄爲什麼偏偏最後一個說,還把它列爲下策?!

曹丕可不相信,劉曄是真的早飯吃多了,腦子被塞住了這其中,必有緣故。

曹丕到底不是缺心眼,他看看劉曄,發現現在劉曄一副眼觀鼻,鼻觀心,彷彿地板上的花紋很好看的樣子.這事兒,恐怕沒這麼簡單。

當真是當世奇才也。

曹丕思來想去,除非是問題出在了屯田制度本身上了。

但南陽方向要是守不住的話,那蜀賊真的就可以長驅直入中原,兵鋒直指洛陽了。

這要是結盟了,不就等於是承認了江東孫權小兒自立之舉.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麼?!

那意思吧,你劉曄要都是這種不靠譜的餿主意,那第二條,咱們再商量商量好了。

劉曄也知道曹丕的意思,但他也沒辦法,只能做出一副惋惜之色,對着曹丕說道,“下策者.徵召中原屯田民爲兵,以實西北戰事。”

曹丕呵斥着,想要站起來,但突然眼前一黑,再次跌坐了下去。

可這麼簡單的一個策略裡,能有什麼問題,讓劉曄不得不把這個策略,定爲下策呢?!

然後吧,曹丕就看到了孫資,劉放兩人,捧着一堆竹簡絹帛進來了。

然後曹丕就迫不及待的問道,“卿且說來。”

“此策不可行,卿且言他策。”曹丕沉聲的,說道。

可如果不提呢不僅僅是南陽方向,就是長安方向,恐怕也很難堅守住。

劉曄一聽這話,頓時心裡有了底.回頭那幫世家要是怪罪起來,可就不是我的問題了。

當初禪讓代漢之事,曹丕挾天子以令天下,又掌握着天下精銳之兵,也不得不用默許世家掌握一定的特權來換取這些世家們的支持.現在真正意義上求上門去了,這些世家們能那麼簡單的放過你?!

這特麼是上策?!

誰家上策一上來就要割地的?!

而曹丕看完了送來的竹簡絹帛後,給氣的,實在沒忍住,直接一把把竹簡絹帛全部掀翻在地。

還有啊,你是不是忘了,老子這次出兵,雖然是被人揍了不得不還擊,但一年前老子就下了詔書,是要討伐江東不臣之輩的。

當年太祖武皇帝南下荊州的時候,甚至連潼關都不在自己手裡,不一樣放心大膽的南下征討劉表,孫權,也沒見馬超,韓遂等輩在關中鬧出什麼大動靜來。

可屯田制度,是當初太祖武皇帝下令在全國各地普遍使用的一種制度,尤其是在中原地區,作爲太祖武皇帝的起家之地,這地方的屯田制度一直都執行的很好,屯田民的數量經過數次遷徙,也是人數最多的區域能有什麼問題?!

“臣有三策,請陛下決斷!”劉曄拱手說道。

只是一個簡單的文冊,隨便一個文吏取來即可.這兩位自己的智囊,怎麼跟着一起來了?!

曹丕真的有點丟不起這個人,剛剛從大漢手裡得來的天下,這才幾年啊,就被逼得要割地求和.這麼做,誰能相信大魏是天命所歸?!

我只出主意,選擇是天子做的,有本事你們懟天子去好了。

因此,劉曄是真的猶豫。

雖然說,徵召的屯田民不經訓練,戰力肯定堪憂.但這年頭的郡兵,其實比屯田民也好不到哪兒去吧?!

再說了,屯田民人多啊,如果真的要緊急招募的話,中原地區,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組建出一支十萬人的屯田民部隊出來。

而曹丕也覺得奇怪,自己剛剛怎麼就兩眼一黑了但也僅僅就是兩眼一黑而已,跌坐在地上沒一會兒的功夫,就已經緩過來了。

然後這個氣勁又上來了。

啥御醫啊,現在是看病的時候麼?!

整個洛陽地區,五年前登記在冊的八萬屯田民,如今就剩下五萬了.特麼誰來給我一個解釋?!

洛陽這個西都重地,居然都能有這麼大的缺額,其他各地的屯田民還能剩下多少人?!

特麼這羣不要臉的世家們,下手也忒快了些吧?!!

第270章 江東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1001章 亂局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477章 改制第108章 過江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17章 糜竺第1180章 衛氏第657章 疑兵計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715章 救災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34章 榨油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100章 接應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11章 鄧艾?!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940章 大變故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243章 爭議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1073章 流民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778章 舌辯第56章 學藝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645章 議事(二)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72章 軍械第498章 原因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945章 撤軍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553章 調兵第1056章 水戰(四)第131章 攻城(二)第631章 單挑第272章 應對第665章 突圍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107章 魯肅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619章 誤判第52章 軍中嬉戲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88章 被圍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1097章 壞消息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588章 山路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331章 燒營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69章 江夏變故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73章 調令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1054章 水戰(二)第773章 刻板第544章 小鎮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