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退避三舍

賈詡可不是自己來的洛陽,他是被曹丕一封私人書信,給招到洛陽的。

這事兒,還得從滿寵離開洛陽,前往長安督軍開始說起。

本來呢,曹丕這次出征,至少從紙面陣容上來看,文臣武將是真的不少。

文臣方面,有蔣濟,劉曄,滿寵,賈逵,孫資,劉放等,武將方面,有曹真,張郃,郭淮,張遼,徐晃,曹休,司馬懿等,可以說是濟濟一堂。

但這個打仗吧,就是這樣,打着打着,曹丕把能派的人都派出去了,這才發現,好像自己身邊,連個像樣的謀士都沒有了。

武將倒還好說,畢竟這些將軍基本都是駐紮一地,而且明顯還都夠用,暫時不用着急。

但謀士這邊,曹丕發現自己身邊除了一個劉曄勉強還能出主意外,剩下的都是玩政治的。

軍略這個東西,跟政治是真的不一樣,孫資,劉放兩人雖然政務嫺熟,但終究對軍略的理解相當的淺薄,指望他們出主意給自己,那曹丕還不如問劉曄呢。

因此,曹丕發現自己謀士不足後,立刻給身在鄴城的賈詡寫了一封信,希望他能擇日南下,來洛陽這裡給自己參謀軍務。

而賈詡呢賈詡確實是個老狐狸,非常擅長渾水摸魚。

可也正因此,賈詡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摸魚,天子會覺得高興,什麼時候摸魚,會讓天子覺得難受因此,賈詡在接到曹丕的私人信件後,根本沒有多做準備,當天就直接坐車架離開鄴城,南下直奔洛陽。

這纔在這個關鍵時刻,來到了曹丕的面前。

曹丕看着已經七十多歲,一臉風塵僕僕,但依然趕到洛陽聽命的賈詡,心裡更是說不出的感動。

本來曹丕的意思,是讓賈詡先好好休息一下,恢復一下體力,明天再議事,但賈詡拒絕了。

“陛下,老夫來時,聞聽前方戰事頗緊,還請陛下細言之,軍情緊急,不可耽擱。”

賈詡這話說的,又一次把曹丕給感動到了。

看看吧,這就是你們這幫世家嘴裡的“無德之輩”.大敵當前,“無德之輩”想着爲國出力,你們這幫“有德”的世家大族們,就惦記着挖我的那點屯田民。

特麼誰纔是真正的“無德之輩”?!

曹丕感動之下,也不想駁了賈詡的面子.當下,拉着賈詡,趕緊說起了如今的前線戰況。

而賈詡嘛賈詡心說我就是客氣客氣,這麼說不顯得我一心爲國嘛還真的就直接商議軍情啊?!

可聽着聽着吧,賈詡臉色也凝重了。

戰況發展到現在的這個地步,確實是不能再久等的,耽誤一天的功夫,都有可能會出大事兒。

但有一點,賈詡是真的很好奇——前線的那幫將軍們,到底是怎麼了?!集體降智了?!怎麼能打成這個樣子的?!

賈詡是真的不理解,三線戰事,除了南陽張遼那邊是自家主君瞎指揮造成的後果,另外兩線的將軍們,對這樣的戰況,肯定是要負主要責任的。

尤其是關中方面。

固然,關中戰事失利的主要責任,是夏侯楙的不戰而逃,但這也僅僅是一個開始,後面的戰事之中,郭淮,曹真,張郃三個人,拖拖拉拉,猶猶豫豫,決斷瞻前顧後,這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深陷困境不思快速突圍,居然還幻想着反攻眉縣你們這幫人就沒想過萬一反攻失敗後,整個關中和三輔要承受什麼樣的損失麼?!

怪不得天子都不跟自己玩客套了呢,如今的戰事,確實已經到了非常緊急的關頭了。

而賈詡一邊皺眉,一邊詢問天子,對如今的局面,天子可有決斷。

如果曹丕有決斷了,那賈詡就不會越殂代皰,只會在曹丕決斷的基礎上,做出一些建議和修改,絕對不會去反對曹丕的決斷。

如果曹丕沒有決斷,這時候賈詡纔會選擇說出自己的決斷,給曹丕提供參考。

這就是老狐狸的生存之道。

因此,當曹丕說了劉曄的上中下三策,以及自己的想法後,賈詡只是簡單的瞄了一眼劉曄,對劉曄的上中下三策,卻沒有做出任何評價。

實話實說啊,雖然劉曄的策略裡包含了太多的彎彎繞繞,但賈詡一眼就能看出,劉曄的策略中,所謂的下策纔是真正的上策,曹丕如果執行這個策略,雖然有些風險,但也是一個不錯的應對方法但很顯然,曹丕對這三個策略都不滿意。

既然天子對這三個策略都有所不滿,那賈詡幹嘛還要去評價,這三個策略,到底哪個更好呢?!

天子問自己的,是自己有沒有什麼謀略,可以解決目前的困境,而不是讓自己來幫天子在這三個策略中做出選擇。

因此,賈詡對着目前的形勢,各種情報分析文稿,認真的閱讀思考了好一會兒,這纔開始琢磨用詞。

“老臣倒是有一計,只是有些欸.”

賈詡這個吞吞吐吐的勁,給曹丕憋夠嗆。

“太尉有話,不妨直說,我自有判斷。”曹丕趕緊的許諾催促着,說道。

賈詡一聽這話,頓時瞭然,微微一笑,說道,“天子可知,春秋時期,晉文公退避三舍之典故?!”

“退避三舍?!”曹丕聞言一愣,然後默默的琢磨了起來。

很顯然,曹丕好歹也是一個文學家,還是個文學批評家,退避三舍的典故,曹丕不可能不知道。

這個典故不需要別人來提醒自己,曹丕需要考慮的,是賈詡提到這個典故的背後意義。

這是讓自己選擇一時的退讓,來換取更大的戰略活動空間?!

可問題是,向誰退讓呢?!

總不能是向蜀賊退讓吧?!

兩家可是不死不休的仇敵,一個號稱是禪讓代漢,一個是號稱延續漢室兩家的立國基礎就是互相矛盾的,根本不存在退讓的可能。

所以.太尉的意思,是讓我對江東小兒退讓?!

難道是讓自己選擇劉曄的策略,承認孫權小兒的帝位,然後用青徐和淮南剩餘的城池,換取孫權再次背刺荊州?!

實話實說,這主意,看着還行,但孫權小兒,會這麼容易上鉤麼?!

再一個,從內心上來說曹丕覺得膈應啊。

劉備當世英雄,如果不從他繼承漢室的行爲來看,他稱帝倒也夠資格.孫十萬,他憑什麼?!

曹丕心裡一陣扭曲,怎麼想都覺得這麼做憋屈。

因此,曹丕微微擡頭,小心的問賈詡,說道,“太尉之意,可是要我用子揚之計,誘孫權反攻荊州?!”

賈詡一聽這話,也是一愣,隨即嗤笑一聲,不屑的說道,“子揚之計雖好,卻也要對人用孫仲謀陰而無信,若用此計,不過是徒失土地城池爾。再者,江東鼠輩,徒仗酷烈橫行於世,我大魏堂堂之國,何須對其退讓,若如此作爲,豈不爲天下所恥笑?!”

不是,先不說江東那邊是不是這麼不堪.您老這意思,是讓我跟劉備退讓?!

曹丕真的不解了。

對江東退讓吧,多少還能落點好處,而且江東勢弱,尤其在平原之地,就算割給江東青徐之地,只要等長安這邊擊退了劉備,騰出手來了,轉頭收拾那幫陸戰弱雞的江東鼠輩,輕而易舉。

但你對劉備退讓.讓劉備佔領了關中,再想要打回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賈詡見曹丕不解,卻也只是微微一笑,然後開始講述自己的理由。

“方今天下,三足鼎立之勢已成,縱使我等不願,頃刻間,亦滅不得蜀,平不得吳。然江東之地,多爲守成之輩,本不足爲慮,今日所仗者,不過周瑜等輩一時之氣爾。西蜀之地,雖有勇略,然劉備終究是外人入主,且又年老,若其亡故,蜀地必然不穩,其勢必不久也。今我大魏,雄踞天下精華之地,只需保證中原,河北腹心不丟,養精蓄銳,待時日長久,蜀吳皆非我等對手也。”

“昔日天子下詔,征討江東,今日若輕而退兵,任由江東鼠輩據有青徐,必爲天下所笑,故此,青徐之地,天子當命諸軍奮起以退江東。南陽之地,乃中原腹心門戶,此地亦不可丟,故此天子當速派大將援軍前往駐守,且不可大意。唯有關中之地.昔日關中爲馬韓二賊所據,太祖武皇帝依然舉全國之兵南征荊楚,可見此地雖重,卻非不可丟失之地。天子只需遣一員大將鎮守潼關,待退南陽之敵後,天子可閉關以自守,休養生息,帶天下有變之時,關中可復奪也。”

“此臣所謂“退避三舍”之計,還請天子詳查。”

老狐狸賈詡,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第1184章 急襲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941章 誤判第171章 聯姻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1058章 過江第158章 送犁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354章 曹操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98章 劉表病重第272章 應對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581章 切入第706章 拖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1212章 考試第821章 主帥對決第173章 人才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894章 撤離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773章 刻板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81章 衝陣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143章 龐統第939章 相持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589章 試探第272章 應對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390章 雜章第863章 突圍第15章 兄長第702章 託孤第810章 勸降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772章 拖延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425章 尋仇第372章 密謀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862章 尾聲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1091章 孟津渡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697章 私宴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813章 撤軍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162章 賣馬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55章 劉備親臨第802章 援兵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323章 燒燬糧草第1231章 魏亡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263章 忙碌第139章 變故第78章 開始練兵第1180章 衛氏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381章 對外第502章 重想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487章 佔便宜第43章 輸了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954章 不對勁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781章 右扶風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