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

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

味縣的孟獲,現在的心情也很複雜。

悔不當初啊。

早知道劉備集團的人平定叛亂的速度那麼快,當初就不該跟雍闓一起造反要是跟建寧李氏一樣站在劉備集團那邊,說不定現在得利最多的,還得是自己。

現在好了,有些騎虎難下了。

甚至孟獲都召集自己的族人開會,商量是不是發揮一下南中夷人的傳統藝能,先投降算了。

南中的夷人嘛,反了降,降了反,這也算是看家本事了。

再加上對面的人數確實多,軍械裝備和訓練上也佔據絕對的上風,這種情況下硬打是絕對沒有任何勝算的,投降了也不丟人。

只要先把這些成都來的軍隊糊弄走,剩下的事情,不還是自己這些地方豪族說了算的。

但這次,孟獲想要投降的想法,遭到了族兄孟琰的反對。

孟獲對這個族兄的反對,就很詫異。

孟琰是孟氏的智者,同時也是孟氏家族中漢化的最深的一位,基本就跟漢人沒有任何區別了。

而當初孟獲起兵配合雍闓的時候,孟琰是持反對態度的,認爲不能跟劉備集團翻臉。

雍闓是腦子被銅礦給堵了,已經看不清現實了,孟家不能跟着雍闓瞎胡鬧。

但當時孟獲沒聽孟琰的。

可現在,孟獲要投降,怎麼孟琰還是要反對?!

難不成.孟琰就是爲了反對自己而反對的?!

很顯然孟獲想多了。

孟琰可是孟氏的智者,怎麼可能爲了反對而反對。

而且說實話,孟琰也不是反對投降,是認爲現在不能就這麼直接投降。

以往的南中,沒有任何利益可言,就算偶爾產出一些金銀礦,但實在稀少,對漢人來說,吸引力不大。

甚至還因爲南中的可耕種土地太少,糧食產量有限,如果長期佔據南中,漢人政權可能還要倒貼補助南中糧食,因此漢人對南中的興趣實在不大。

這才造成了南中的土著可以降了反,反了降,因爲人家根本不在乎你這個地方誰說了算,只要你不搗亂就行。

可現在,以滇池爲中心的幾乎半個建寧郡,都發現了大量的銅礦銅這個東西,在漢人那邊就是錢,就是實力。

這種情況下,漢人怎麼可能還會放過南中這個地方。

其他地方不好說,至少在建寧郡,人家是不可能放棄的。

如果當初孟氏沒有造反,那麼現在倒是可以跟漢人坐下來商量一下,如何分配這些礦產,利用地頭蛇的影響力獲取最大的利益。

但現在,孟氏已經造反了,別說漢人容不下,就是建寧郡其他的世家豪族們也容不下孟氏。

蛋糕就這麼大,少個人來分,總是好的。

所以,基於以上的理由,孟琰當初就堅決反對孟獲起兵,現在又同樣的反對孟獲立刻投降。

因爲立刻投降的話,孟氏也不見得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即使要降,那必須讓漢人看到孟氏的實力和能力,這樣才能在戰後爲孟氏爭取到在南中重新立足的機會。

孟獲聽完後一陣感慨.你們漢人的心思可真髒,一個投降居然能藏下這麼多彎彎繞繞的,還得展現實力後才能投降。

孟琰一陣無語——特麼老子是你的族兄,我要是漢人,你是個什麼玩意兒?!

但不管怎麼說吧,孟獲聽從了孟琰的勸告,決定暫時堅守味縣,同時派人前往張溪的軍營挑戰。

勾心鬥角的事兒,孟獲不如孟琰擅長,但是說道排兵佈陣,行軍打仗,孟琰絕對不如孟獲。

孟獲很清楚,就現在的局勢,他根本不可能贏,早晚是被人攻破的結局。

既然這樣的話,倒不如按照孟琰的思路,先展現一下自己的軍隊實力,然後體面的請降,以此來爭取戰後孟氏的地位。

因此,孟獲領兵出城,在弟弟孟優的幫助下,尋求跟張溪野戰。

雖然夷人的戰力薄弱,但孟獲這種南中大家族,自己的私兵部曲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孟獲覺得自己不見得能輸。

而張溪這邊,對孟獲的出戰,那是真心求之不得。

也沒讓那些訓練不足的士卒們上陣,直接派出了張嶷,領着五千換裝過苗刀的劉軍老兵出戰,爭取一戰破敵。

事後,張溪非常的慶幸自己的這個決定。

因爲啊,孟獲的私兵部曲,戰鬥力真的不差,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強悍。

也許戰陣上的熟練程度沒法跟張溪帶來的中軍相比,但是在個人單兵素質和作戰慾望上,孟獲部曲的戰鬥力,恐怕還在張溪帶領的中軍之上。

再加上雙方人數相近,這一場對戰,一直從中午,廝殺到了傍晚,足足打了兩個多時辰。

最後,張嶷指揮中軍精銳,以近兩千人傷亡的代價,終於擊潰了孟獲的私兵部曲,把孟獲給打的重新據城死守。

張溪和孟獲兩人,都心疼壞了。

張溪心疼的是自己的兩千中軍損失.這簡直是南征以來,最大的戰損了。

要知道,這兩千中軍,可都是跟着劉備打過漢中之戰,跟曹軍對抗都不落下風的百戰老兵,而且還都是換裝了新式武器苗刀的百戰老兵。

居然傷亡了近兩千人?!

而孟獲那邊,都快要氣的跳腳了。

自己一共就只有四千餘私兵部曲,這一戰損失了一大半,跟着自己退回城內的私兵部曲不到一千人這個損失,基本就意味着孟氏這些年的積累,徹底毀於一旦了。

這些漢人,未免也太能打了吧?!

但今天的戰鬥,孟獲還真的不能怪任何人,畢竟是他自己親自指揮的,而且對方也沒有欺負他人少,而是用同等兵力跟自己對抗。

這場敗仗,純粹就是硬碰硬,自己沒能打下來,那能怪誰?!

只是現在損失了三千人的部曲私兵,孟獲手下的士卒們,就剩下一些收攏的高定軍和雍闓軍的敗兵了.這個仗,真的沒法打了。

因此,孟獲再次召集家中族老開會,商量是不是投降的問題。

孟琰現在也沒話說了。

本來是想向張溪展現一下自己一方的能力,如果能小勝對方一陣自然是更好,這樣再體面的投降,至少能保住孟家在南中的地位。

現在好了,孟獲領兵出戰,雖然給對方也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損失最大的,還是孟氏。

到了這個情況,就算孟琰一點都不懂軍事,也知道根本不可能再守住了,現在再不投降,那麼孟氏就真的完蛋了。

只是就這麼投降的話,孟琰也有一點擔心——萬一那個新任的庲降都督張溪是個狠人,不接受孟氏的投降,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孟琰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發揮從漢人世家那邊學來的傳統藝能.我去投降,你孟獲趕緊帶人跑。

至於跑去哪兒,這個不是問題,南中那麼大,孟氏的影響力也不小,到哪兒都會變成別人的座上賓的。

實在不行,還可以去祝融部,找孟獲的老婆祝融夫人尋求援軍嘛。

孟獲一尋思,大概也就只有這個辦法了,當下依計而行。

只是吧,孟獲帶領幾百人的私兵部曲,趁着天矇矇亮能看到路的功夫,纔剛剛離城不到三十里,就讓李恢帶兵給圍了個水泄不通。

都是一個郡裡的老狐狸,李恢還能不知道孟氏在打的什麼鬼主意?!

早在孟獲敗退回城的時候,李恢就想到了孟家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因此早早的通知了張溪,自己領兵在城南的位置埋伏着,就等着孟獲出城,來個一網打盡。

而張溪那邊,也同樣做好了準備,同時還通知東面的馬忠也布好口袋,絕對不能讓孟獲就這麼跑了。

至於孟琰的投降.張溪當然接受了啊,又不是真的要滅了孟氏,只是想打到孟氏心服,認真跟劉備集團合作而已。

因此,孟琰還是跟計劃中一樣,在孟獲出城後就派遣使者去張溪的大營內請降,在張溪同意後,親自打開味縣城門,迎接張溪入城。

張溪領兵入城,掌控防務後,正常的張榜安民,同時等待李恢把孟獲和孟優兩兄弟,一起送到城內。

孟琰在見到被人綁住的孟獲和孟優後,頓時叫苦不迭.完蛋,這次真的要完蛋。

孟氏可能不會亡,畢竟有自己投降的情分在,張溪不可能這麼快的就卸磨殺驢。

但孟氏這次肯定會受到極大的打擊和傷害孟獲和孟優大概率是活不了的。

孟琰也是沒辦法,都到了這個程度了,孟琰只能咬着牙,做出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當面訓斥孟獲和孟優兩人背信棄義,背叛大漢,實在是孟氏之恥辱,孟氏之叛逆。

孟獲和孟優兩個人聽的一陣懵逼.特麼不都是按照你的計劃在做事情的麼?!

孟琰當然知道這倆在想什麼,但問題是,現在這種情況下,我能怎麼辦?!

承認跟你們倆是同流合污?!

那孟氏還能不能活過今天?!

只有跟你們倆劃清界限,這樣才能保全孟氏啊!!!

孟琰是無愧於心的,雖然翻臉的是快了點,但他到底是爲了孟氏。

而孟獲和孟優則是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頓時也開始對着孟琰破口大罵,說他是無信小人之類的。

這裡面,固然有孟獲和孟優的不滿,但某種程度上來說,孟獲和孟優大概也猜到自己活不了了,這時候跟孟琰吵的越兇,孟琰活下來的機率就更大。

都不是傻子,雖然性格脾氣不同,但能做到一個家族決策層的人,絕對不可能是一個無腦的莽夫。

但就一點吧張溪有點看不下去了。

這場戲,演的有點假。

再說了,誰想讓你們孟氏完蛋了?!

(本章完)

第27章 論將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1100章 撤軍第1242章 應對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631章 單挑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95章 議戰第577章 接應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741章 教子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652章 雪橇第98章 劉表病重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518章 二將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589章 試探第137章 中箭第810章 勸降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167章 攤牌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273章 開山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第204章 名分第343章 調整第79章 巡視防務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539章 追擊夏侯楙第1055章 水戰(三)第1135章 接應第539章 追擊夏侯楙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30章 對比第76章 鄧艾去留第297章 不合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91章 準備退路第588章 山路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269章 清閒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77章 練兵衝突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1097章 壞消息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645章 議事(二)第704章 挑明第256章 鍊鐵第884章 戰後第185章 應對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458章 設伏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358章 戰與和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894章 撤離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95章 議戰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