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圍攻味縣

第370章 圍攻味縣

高定不肯投降的原因其實很容易理解。

他是夷人。

夷人造反,在漢代,基本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如果只是協同造反的夷人,那麼漢人爲了表達自己的寬宏大量,大概是會赦免罪行,但對於夷人頭領,肯定是不會放過的。

同樣是死,那倒不如再拼一把。

所以高定是寧死不降的。

可這會兒張溪是有些猶豫的。

平定南中其實不難,但治理南中,卻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

歷史上諸葛亮平定南中,不留軍隊,用夷人治理夷人的方式管理南中,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諸葛亮自己都說了,剛剛殺完了人家的父親兄弟,回頭再留下來治理地方,人家能心懷感激的接受纔怪呢。

而且以益州之地的兵力條件,最大的敵人肯定是曹魏,諸葛亮沒有那麼多的兵力留下來看住南中這個地方。

所以最後諸葛亮決定,不留兵卒,也不用益州流官,除了郡守是自己人外,其他的地方,都是讓夷人自治。

這確實是最省事兒的南中治理辦法但張溪的目的,可跟諸葛亮不太一樣啊。

張溪是打算好好的開發南中的。

南中開發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瘴氣和疫病,但這些東西,雖然張溪沒辦法完全克服,但有了《傷寒雜病論》的指導,張溪覺得漢人兵卒在南中,也不是活不下去。

再加上南中有着足夠多的銅礦,鐵礦,金礦,銀礦,鹽礦這些東西太過於誘人了,實在不能輕易放棄。

所以,對張溪來說,開發南中,他最缺少的,其實是人力。

而整個劉備集團,最缺少的,也是人力。

張溪不可能說服劉備集團,遷移益州的人口來充實南中,加大對南中的開發力度,因此,這些本地夷人們,張溪是不想放過的。

但對夷人,張溪有點吃不準,到底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他們。

懷柔的策略,還是高壓的策略。

懷榮的策略見效慢,雖然大規模反叛不會有,但小規模的鬧事肯定會出現,至少需要個十幾二十年之後,才能真正看到效果。

而高壓的策略雖然見效快,但不得南中人心,搞不好一旦有個外界因素變化,南中又會大規模反叛,到時候鎮壓起來又得費事。

這就導致了張溪在是否殲滅高定的問題上,有些猶豫。

張溪拿不定主意,而馬謖,倒是看出了張溪的猶豫。

這位新任庲降都督,一直以來都是相當沉着穩定的,用兵雖然謹慎,但絕無大錯,現在的進展也很順利。

眼看着就要平定一部叛軍了,怎麼這位現在反而給人感覺心神不定了?!

馬謖猶豫了一下,覺得還是去問問好了。

“都督,如今高定就在眼前,旦夕可滅.不知都督是否還有其他疑慮?!”馬謖小心的,向張溪提問。

經過前幾次建言被張溪“教導”後,現在馬謖也變得小心謹慎的多,不敢隨便出言建議,而是認真的詢問張溪,想看看是不是還有自己想不到的地方。

張溪看看馬謖這位雖然在軍事上的實操水平很拉胯,但好歹歷史上也是當過越巂郡太守的,應該對南中的局勢,有一定的思考吧?!

張溪就把自己的想法,跟馬謖說了。

馬謖略微的思考了一下,就對張溪說道,“都督思慮深遠,謖不及也.只是,如今之勢,高定卻萬不可留。”

說完,馬謖開始跟張溪分析,說必須殺高定的理由。

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理由,高定已經造反了。

造反不殺,絕對是說不過去的,也會給夷人造成一種錯覺,那就是漢人不敢拿夷人怎麼樣。

再者,高定造反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殺官造反,對越巂郡內的漢人百姓也沒有放過,這說明,高定本身對漢人充滿了仇視,這樣的人要收服他的心,讓他乖乖聽話,實在是太難了。

所以,高定是必須要死的,不存在任何收降的可能性。

至於張溪的想法,馬謖認爲,思考的對象不應該是高定。

如果雍闓活着,以雍闓漢人的身份和在夷人中的威望,說不定還能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對象,但現在雍闓掛了,那麼退而求其次,孟獲也不是不能考慮。

孟獲在這個時代,是夷人沒錯,但卻是那種漢化程度極高的夷人,跟王平有點相似,雖然是夷人血脈,但行事舉止已經跟漢人沒有任何區別了。

而孟氏,也是南中大姓,影響力絕對比高定這個越巂夷王要來的大,跟這樣的人合作,纔是將來治理南中最好的選擇。

跟高定談,他對你只有仇恨,而跟孟獲談,他纔會跟你談利益。

三言兩語間,馬謖幫張溪分析清楚了利弊關係,讓張溪瞬間做出了選擇——攻滅高定。

做出決定後,張溪頓時鬆了一口氣就說諸葛亮用錯了人嘛。

這個馬謖啊,最適合他的果然還是複雜局勢的地方治理人才,把他放在南中當太守是最合適的了,沒事兒讓人領軍上戰場幹啥。

建安二十四年的正月,張溪率軍攻破了高定,高定在亂軍中被殺,越巂郡的叛亂平定。

再之後,張溪接到了來自李恢的奏報,表達他已經佔據了谷昌,威脅味縣孟獲的側後方,馬忠也派人出兵,威脅了味縣的東側,現在就等張溪領兵南下,徹底攻滅孟獲了。

張溪聞報後,立刻整軍南下,並且在正月中旬的時候,渡過了金沙江也就是瀘水。

諸葛亮五月渡瀘,張溪則是在正月渡瀘.屁的瘴氣都沒有遇到。

瀘水瘴氣之說,還真的不是《三國演義》裡杜撰的,《水經注》裡其實也有記載,說瀘水三四月份不能渡人,渡者必死.這個真的很神奇。

後人推測,所謂的瘴氣大概不是水中有什麼微生物,也不是什麼神奇的東西,可能就是蚊蟲傳播造成的瘧疾.農曆三四月的雲南,確實是蚊蟲最活躍的時期。

反正不管是瘴氣還是瘧疾,張溪選擇在正月渡過瀘水,那是一點影響都沒有,也沒有必要發明饅頭去祭奠河神,一路非常順暢的南下,經過一個月的行軍,在二月中旬的時候,包圍了味縣。

現在的局勢,對味縣的孟獲是非常不利的。

東,西,南三個方向,都有劉備集團的平叛大軍,總數有近三萬人,而孟獲困守味縣,兵力不過五六千。

往北倒是沒人包圍,但往北那是去成都的路,跑那兒去不是找死去的麼。

兵力佔據絕對的劣勢,建寧郡內的其他世家豪族,聽說劉備軍平叛順利,原本觀望的態度瞬間轉變,都跟孟獲撇清了來往,有的甚至出兵出資,協助張溪率領的西路軍主力,圍攻味縣。

倒是南中的一部分夷人,聽說孟獲被圍,紛紛起兵來救,只是這些人兵力少,又分散,沒有一個統一指揮的,根本不可能威脅到平叛大軍。

在這種情況下,張溪琢磨着,將來要跟孟獲好好的合作,尋思着不能直接把孟獲給一棍子打死了,所以張溪有心,讓人進城去勸降孟獲。

但馬謖這時候又冒出來陰人了。

合作是可以選擇孟獲,但必須讓孟獲服氣,不然將來合作的時候,這小子再起不該有的心思,有了銅礦產業的加持,他不是更加難制了?!

所以啊,還是得打,不僅要打,必須把他給打服氣了。

張溪納悶的眨巴了好幾下眼睛.所以這個七擒孟獲,還是得走這麼一個流程?!

這個事兒吧.張溪也有點拿捏不準,因此,他特地把李恢找來,詢問一下李恢的建議。

李恢的建議也就一個字——打。

特麼憑什麼要跟他孟獲合作,我們建寧李氏不行麼?!

好吧,李恢其實也知道,就靠建寧李氏,想要徹底安定南中,也確實比較困難。

因爲李氏是漢人,正兒八經的漢人。

李氏在南中漢人裡的影響力不用說,確實很高,但在夷人心裡的地位,還真的比不過他孟獲。

畢竟人家是夷人出身,雖然是漢化了的夷人,但血統還在,各處洞主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血緣關係。

再一個,李恢也知道,不管是張溪,還是坐鎮在成都的劉備,都不會希望看到南中這個地方是一家獨大。

所以南中,必須是幾家互相制衡,共同治理,這才符合劉備集團的利益。

因此,張溪不可能徹底滅掉孟獲,只會扶持孟氏.但即使如此,一個虛弱的孟氏,不僅符合劉備集團的利益,也符合建寧李氏的利益。

所以,李恢建議還是要打,必須打到孟氏心服口服爲止。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味縣進攻戰,開始了。

(本章完)

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609章 到來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1123章 撤軍第420章 天時不利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683章 影響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425章 尋仇第1012章 誘敵第1012章 誘敵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34章 榨油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60章 授徒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808章 添油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646章 議事(三)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13章 吹牛第1214章 聖裁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1165章 平策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753章 餿主意第573章 急行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265章 蝗災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698章 坦白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374章 滇馬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390章 雜章第665章 突圍第96章 周瑜退兵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533章 善後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883章 嚇退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807章 夜戰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1135章 接應第767章 安撫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686章 公平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685章 考題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054章 水戰(二)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358章 戰與和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72章 軍械第1123章 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