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密謀

第372章 密謀

張溪率軍進城後,佔據了孟氏原本的宅邸,作爲自己的臨時府邸,同時也是整個南征大軍的核心。

而抓到孟獲後,張溪並沒有第一時間把孟獲斬首。

理論上講,在接連平定了高定,孟獲,朱褒三人的叛亂,雍闓又內訌被殺後,南中的叛亂,應該就算是平定了。

但這只是張溪南征的第一步,並不是結束。

這次南中叛亂,除了高定算是正經的夷人,但其他三位,都算不上什麼正經的夷人。

雍闓和朱褒都是純正的漢人,雍闓祖上還是什邡侯雍齒,老牌漢朝貴族。

孟獲雖然是夷人血脈,但從孟氏的宅邸就能看得出來,純粹的漢地建築風格,家中用具和字畫也全都是漢人風格,漢化已經非常的深入了。

所以說到底,南中的這次叛亂,還是漢人內部的爭權奪利,即使平定了南中的漢人叛亂,但夷人的問題,依然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因此呢,張溪打算放了孟獲。

不過在放了孟獲之前,張溪糾集了孟獲,孟琰,李恢,馬謖,再加上自己一共五個人,進行了一場密議。

關於如何徹底安定南中的密議。

其實很簡單,就是饒恕孟獲這次叛亂的罪名,但條件是讓孟獲當帶路黨,把南中各洞夷王一一都引出來,然後逐個擊破,徹底毀掉夷王在南中的統治,解放那些被夷王綁定在自身利益上的夷人們。

說實話,孟獲不想當這個帶路黨。

畢竟一旦事敗,那他就徹底身敗名裂,南中孟氏不管是漢人羣體還是在夷人羣體中,都會沒有立足之地。

但.張溪給的實在太多了。

張溪答應孟獲,不僅可以饒恕孟氏這次反叛的罪行,甚至可以讓孟氏重新加入到建寧郡的銅礦礦產分配中來,並且保證孟氏得到的收益分配,不會比這次南中立下大功的李氏少太多。

這簡直是出乎了孟獲和孟琰的預料.生死且不論,跟銅礦的利益比起來,那些洞主夷王什麼的,算個垃圾?!

李恢雖然對孟氏重新加入劃蛋糕的行列有些不滿,但他現在是站在劉備集團的立場上的,張溪的地位和決策,不是他能動搖的。

更何況,張溪也已經明白的表態了,建寧李氏,可以在這次建寧銅礦的分配中,佔據除了劉備外最大的比重。

甚至什麼焦氏,爨氏,張溪卻連提都沒有提。

這還用想?!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恢迅速調整了自己的想法,當即跟孟獲交換了一個默契的眼神,兩人瞬間達成盟約.這兩家,有多遠滾多遠。

再然後,張溪和馬謖這倆蔫壞的貨,開始引導的詢問孟獲和李恢——如果建寧郡大規模開發銅礦的話,兩家的人手是不是充足,能不能快速的開展采礦工作。

如果他們開採的速度太慢,而南中其他家族又通過某些渠道跟漢中王搭上關係的話,那他張溪就算想照顧孟氏和李氏,到了那個時候,估計也攔不住。

孟獲還沒反應過來呢,孟琰已經明白了。

甚至李恢都在想,要不要自己索性也“反”了吧?!

很明顯啊,配合張溪前面讓孟獲當帶路黨的行爲,張溪這是打算把南中的夷人全都引出來.到了那個時候,不就有足夠的人手可以參與到採礦中來了麼?!

誰當帶路黨,這個人口紅利誰就吃的最穩.李恢都有點心動了。

但李恢到底是漢人,知道自己的核心利益在哪兒。

銅礦當然想要,這是家族傳承百年的基礎,但李恢同樣知道,李家是漢人,不能揹負一個“叛逆”的名聲,這對李恢以後在劉備集團的發展沒有任何好處。

說到底,李恢如果在劉備集團爬到高處了,那得到的利益補貼,就不是幾個銅礦能彌補的過來的。

再者說,以李家在夷人心裡的聲望和地位,還真的當不了這個帶路黨,只能是便宜了孟氏。

三方密謀計議已定,孟獲去當帶路黨,李恢和張溪則率領大軍跟在孟獲後面,等到孟獲把南中夷人全部引出來後,挨個解決那些蠻王,收編夷人部衆。

不過張溪也沒忘了跟孟獲和李恢強調,這次咱們的目的是人口,針對的只是各洞洞主,他們手下的夷人,還是要好好對待的,不能有太大的殺戮。

不然人家以後也不會乖乖的聽你話的。

關於這點,其實孟獲和李恢都不需要張溪去吩咐。

夷人不會耕種,在以前的南中豪族眼裡,這些人大概就只能責其青壯,編爲部曲而已,死多少他們都不會心疼。

但現在,採礦這事兒吧,只要你有把子力氣,那就是一個壯勞力。

夷人存活的越多,他們的人口紅利就越大,而沒有那些洞主,這些夷人不還得依附他們才能活下去麼。

兩個人可是比張溪更在意這些夷人的死活。

密議完畢後,爲了方便孟獲當這個帶路黨,張溪還得配合着孟獲,演一場戲。

首先,還是把孟獲給綁了,帶到大軍面前,讓孟獲看看自己的軍容雄壯。

然後炫耀的對孟獲表示,你看看我的軍隊這麼厲害,你以後還要謀反麼?!

接着,孟獲立刻不屑的說道,“曏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陳,若祇如此,即定易勝耳。”

張溪頓時大笑,然後親自給孟獲鬆綁,一頓酒宴之後,把孟獲和他的那些部曲衆們一起,送出營門。

“汝且去收拾兵馬,來日再戰,定要汝心服口服!”

孟獲立刻哼氣,輕蔑一笑,告辭離去。

而張溪則回營,對不解的諸將士說道,“此欲收南中之心也。”

臺階搭好,戲臺準備就緒,張溪打算代替諸葛亮唱“七擒七縱”的戲碼了。

七擒七縱的戲碼,雖然看着是窮兵黷武,但拋開張溪的缺德主意不談,站在實用的角度來說,反而是一種比較實際的做法。

這次南中的叛亂,是南中豪強掀起的,意圖割據一方的叛亂,其實要平定並不難。

但南中不穩的根基,除了這些南中豪強外,最大的不穩定因素,還是在南中的各洞夷王的身上,在夷人的身上。

南中這地方,夷人可比漢人要多的多,而且漢夷之間,一直存在着大量的矛盾的。

今天平定了雍闓,孟獲的叛亂後,當然可以直接回師,但問題是,下次南中豪族再次叛亂,或者是夷王直接叛亂,成都再次出兵討伐的話,又是勞師遠征,到了那個時候,士卒一樣會有死傷。

倒不如趁着現在局勢在自己的掌握之下,一點點的把夷人都給引出來,徹底解決掉,這樣以後即使再有叛亂,規模也大不起來了。

這其實比起來那種來回平叛,要省力的多,也能減少軍隊士卒的傷亡。

孟獲走了,去當他的帶路黨了。

張溪和李恢也整理好兵馬,合兵一處,繼續“追擊”孟獲。

至於馬忠,張溪讓馬忠回到牂牁郡,好生治理地方,同時上書給成都的漢中王劉備,請求劉備任命馬忠爲牂牁郡太守。

張溪可不是諸葛亮,他只是庲降都督,沒資格直接任命馬忠爲牂牁太守的,必須上報。

但張溪相信馬忠能治理好牂牁郡,畢竟這位在歷史上,可是真正做到了讓漢夷俱服的庲降都督。

孟獲從味縣離開後,一路南下,先去了祝融部,找到了自己的夫人,同時也是祝融部的首領,祝融夫人。

祝融夫人不是名字,是一個稱號,每一代祝融部的首領,都叫祝融夫人。

因爲祝融部是一個女尊的夷人部落,部落首領都是女人當家。

即使是孟獲這樣的南中大家族家主,在迎娶祝融夫人的時候,也是要到祝融部完婚,不能把祝融夫人給娶回家。

而祝融夫人所生的男孩,自然是姓孟,由孟獲帶回家去撫養,祝融夫人所生的女孩,則是祝融部的繼承人。

風俗如此,倒不是說祝融夫人對孟獲就沒有感情,相反,兩個人的感情還是不錯的。

現在丈夫勢窮來投,祝融夫人自然是真心接納了孟獲。

而孟獲也沒有瞞着自己夫人的意思,在見到祝融夫人之後,第一時間拉着祝融夫人進了房間,然後把真實的情況告訴了祝融夫人。

本來祝融夫人還挺害羞,覺得自家丈夫都一把年紀了怎麼還這麼着急.但一聽完孟獲的講述後,整個人的臉色都變了。

祝融夫人也是一部族長,不是傻白甜,孟獲說的那些,她很清楚意味着什麼。

而且,孟獲第一時間開門見山的跟自己說這些,顯然不是要來坑自己的部族.因此,祝融夫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們部族能得到什麼好處?!

孟獲表示,有我一口吃的,難道還能少的了你的?!

可祝融夫人表示,我和女兒吃不吃的倒是無所謂,但我部族裡的兩萬多部衆,總得有個飯碗吧?!

你這事兒,弄好了收益很大,但弄壞了,我們祝融部難道還能在南中繼續生存下去麼?!

沒點利益保障,我也沒法說服族中長老一起配合你做事啊!!

現在的孟獲和祝融夫人,已經不是站在夫妻的角度在考慮問題了,而是兩個大族首領之間,在談判各自的條件了。

祝融夫人要給族人爭取到一個合適的條件,不然絕對不會輕易答應幫孟獲。

而孟獲呢,也不想輕易讓出屬於孟家的利益,畢竟本身自己能得到的也不會太多。

兩個人說着說着,就開始爭論,而爭着爭着,就吵了起來。

這讓好不容易能見到一次父親,趕着過來求見的花鬘很擔心。

聽說父親吃了敗仗,大概是來求助母親出兵.現在吵的那麼厲害,難不成是母親不同意?!

這個不好吧.

(本章完)

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651章 退兵第60章 授徒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546章 糾纏第72章 軍械第158章 送犁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374章 滇馬第1058章 過江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591章 大昌集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614章 亂戰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59章 聯姻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841章 甩鍋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165章 朋友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37章 中箭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343章 調整第69章 江夏變故第270章 江東第588章 山路第608章 攻心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580章 接應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222章 《蜀科》第614章 亂戰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1071章 重整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267章第1027章 一箭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724章 人選第93章 投石機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71章 博弈第867章 定性第888章 巡江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73章 調令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1214章 聖裁第60章 授徒第894章 撤離第573章 急行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