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都城風雲

島上正殿中宇文樑正一臉嚴肅聽着屬下稟報,自己不在皇都的這段時間內發生的所有變故。

越聽臉色越難看,而在堂下稟報的屬下,也由剛開始敘述時聲音的平靜無波到後來竟也有了些怨憤難平之意了,可見都城局勢已經糟糕到極點了,而且對他們極爲不利。

原來,在宇文樑遭刺殺忍不住外出搬救兵之後不久,就聽聞皇上病情突然加重,而且下令暫由大皇子監國。

當然,這只不過是表面的說辭,實際情況卻是他們夥同宮內宦官挾持了皇上,而且懷疑就連皇上病情加重也是他們動的手腳。

大皇子監國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堂堂一國宰相宇文樑的岳丈上官飛大人給下獄了,給出的罪名竟是一個子虛烏有的叛逆之罪,據說是在右相府裡搜到了謀反的證據。這當然在朝堂掀起軒然大波,多數大臣怎麼也不肯相信,要求與大理寺卿共同審理此案,並想要所謂的證據一觀時,卻遭到了拒絕,而且大皇子本人也在朝堂上聲明誰在爲上官一家請命,就是其同黨,一起問罪。但還是有一些正義感的諫臣不畏強權勇於上書直言,要求徹查,但卻被監國的大皇子二話不說就以鐵血手段下令抄家問斬了。一時間朝堂人人自危,敢言者亦無。

而隨後頒佈的一項政令卻使大臣們忍不住了,因爲大皇子竟下令,所有成年皇子即刻搬往他給他們指定的封邑,不得有誤。

他所分給皇子們的封邑都是在極其偏遠之地,當然對此有異議的皇子也是不少,但當他把帶頭的幾個強烈抗議拒不去的皇子們也斬殺後,剩下的人也迫於無奈只好前往了。至此,整個皇都除了大皇子的胞弟五皇子和遠出在外無法接旨的九皇子外,再無一個成年皇子留都。

本來,大皇子也想以抗旨不遵之罪,下令逮捕和緝殺九皇子的,但由於九皇子平時對皇位並沒有顯出野心,更重要的是他在都城百姓間素有賢名,若是冒然行事,恐有不妥,畢竟衆怒難犯。只好在明面上不予追究,暗地裡卻是加緊了僱買殺手刺殺的行爲。

而在聽聞其娶了武林盟主的女兒時,更加堅決了大皇子要除掉他的心思,竟不惜假傳聖旨讓其即刻回京,以便在回城中除掉他。

而這些大臣們雖然不知道,但是卻也不能眼睜睜的看着皇家子嗣一個個毀在大皇子手中啊,而且他這種鐵血的手腕作風也讓大臣們爲國家的將來的擔憂。

但是就在他們打算不顧自己的老命,也要強諫皇上而非大皇子時,卻傳來家裡的夫人子嗣被黑衣人劫持的消息,已經走在去皇帝養病的怡心殿路上的大臣們都慌了神。他們可以不顧自己的老命,卻不得不顧及自己這麼做,會不會真成了是家族斷子絕孫的罪人啊。

於是,他們退縮了,在家人的命還在大皇子手中的時候,他們只好唯唯諾諾。雖然,大皇子承諾等他登基以後,就會放他們的家人回家與他們團聚,但那時也是大局已定,再無挽回之力了。至此,整個朝堂成了大皇子一人說了算的地方。

都城的百姓被這一段時間血雨腥風的弄得惶惶不安,整個暮城也不復往日的熱鬧與繁華。百姓都是腳步匆匆,生怕自己聽到什麼不該聽得被抓起來。而店鋪酒樓也是關店的時間長於開店的時間了,整個都城也呈一片蕭條冷瑟之態,這在他們回府的路上就已經感覺到了,卻沒想到造成這一切的會是大皇子一人而已。

就在大殿陷入一片靜寂之時,外面傳來下人的稟報說,九皇子的好友寧清遠來訪,說是有要事相告,還請一見。

宇文樑聽後一愣,清遠怎麼這時候來了?但是他又想到寧清遠並不是一個無的放矢的人,他說是有事那必然是有要事了。

他屏退屬下,請自去門口迎接:

“清遠兄怎麼來了,快請進,快請進。”

宇文樑一邊招呼寧清遠進去,一邊吩咐侯在門口的侍女說:

“你去給清遠兄沏一杯他最喜歡的‘遠山寒竹’來。”

那侍女顯然以前也是伺候過幾次寧清遠的,當然也是吟月公子的粉絲之一。只見她紅着臉害羞的看了清遠一眼,應答了聲“喏”就下去準備了。

宇文樑見此有些調侃的對寧清遠說:

“看看我們吟月公子的魅力有多大,把我們皇子府的小侍女都不聲不響地被你吸引了。”

遂又半開玩笑的道:

“清遠啊,你要是做起間諜來,肯定不費吹灰之力,看這些女人們的反應就知道,你什麼都不用做,只往那兒一站,那些爲你狂熱的女人們肯定會把什麼都告訴你,就連夜裡和丈夫的好事……嘿嘿”

宇文樑朝清遠暖昧的笑了笑,但是眼前的人始終是那副聖人的模樣,就連臉色也絲毫沒有改變。

他不由有些無趣的摸了摸鼻子,有些抱怨的道:

“清遠,你好歹給點反應好不好?你總這樣,是不會有人喜歡你的。”

剛說完,他就反應過來,就是他這樣還不是把全城女人的心給勾去了,就連他剛娶的妻子也是曾拜倒在他的容貌中了。可惜,唉……在心裡長嘆一聲,便面上卻是依舊是那笑嘻嘻的表情,

“莫不是清遠兄聽說,曾經宣佈非卿不嫁的莫落依嫁給了我,所以後悔了?”

宇文樑剛開始還是開玩笑的,但說到後來竟不覺有些緊張,連話裡也帶上了試探地味道,看來他比他自己想象的還要在乎莫落依。

可惜現在就連他自己也沒察覺到,又或許是察覺到了卻也不想承認而已,畢竟就算沒有皇子的身份,他宇文樑的容貌與才情也是一流的,可是那女人將對此不屑一顧,就連休書也提前寫好了,生怕他反悔似的。原來,宇文樑心裡還是對莫落依提出的事先寫休書這事很在意的。

此時的寧清遠只是隨意的坐在椅上,長髮如墨散落在白衣上,只稍微用一條白帶把前面的頭髮束在腦後,只留一額鬢前一縷隨意飄散在那潔白如玉的面旁上。容貌如畫,眼睛裡閃動着一種琉璃般的光芒。漂亮得根本就不似真人,這種容貌風儀,已經超越了一切人類的美麗。那是一種超越的男女,世俗的美態,竟是已不能用言詞來形容,吟月公子的確有讓月亮也爲之吟唱的魅力所在的。

就在宇文樑再一次爲他的絕世風姿所折服的時候,寧清遠卻是根本就不理他之前的那些調笑之言,開口說了一句:

“大皇子與幕慶國的某些人暗中勾結,欲圖謀帝座。”

就這麼靜靜的一句話卻把宇文樑給震翻了。

大皇子想登基當皇帝他早就知道,可是沒想到,他竟然會愚蠢到與幕慶國的人勾結,這與與虎謀皮有什麼兩樣。

幕慶國本就國力強大,一直對元武國虎視眈眈,歷史上曾數次發動邊疆戰爭想把他們國家給一舉滅,那麼整個大陸也就在他們幕慶國的統治下了。好在元武國的前幾代國君聖明,勵精圖治,養兵蓄馬,國力也漸漸強大了起來,在他們的祖父那一代,進行了大規模的幾次戰爭,並勝利以後,這才讓他們消了用武力吞併的雄心。

因爲如果再發動大規模戰爭,最後的結果也是兩敗俱傷而已,這是幕慶國的國君所不允許的,因爲他們想的到的不只是土地,還有民心。

所以,他們開始轉變對元武國的策略,開始以陰謀的挑動元武國自己內亂,然後自己以幫助平亂的姿態順利入住元武國,這樣不但不費一兵一卒,百姓也沒有太強的逆反心理,然後在他們的慢慢影響下,元武國就會真的成爲他的附屬國,甚至不復存在。

這樣的心思和計謀不可謂不高明,直接就是一石二鳥之計啊。所幸的是以前的元武國皇帝都識破了他們的詭計,才使幕慶國至今也沒有得手。

誰知道,這次他們會利用大皇子宇文塔,那個只有野心沒有謀智的傢伙。不行,這次他一定要阻止,不僅僅是爲了自己的私心,也是爲了整個元武國不落於他人之手,這是他身爲就算一個元武國的普通子民的責任,更何況他還是皇族,就更有責任保護自己的子民不淪爲亡國奴了。

第四十三章 路遇鈴蘭第七十三章 試探傷情第七章 疑惑更甚第七十八章 心底陰影第六十五章 餘波未平第七十八章 心底陰影第九十五章 心思百轉第八十六章 離開都城第六十八章 往事如煙(一)第六十四章 一吻定情第一百一十四章 贈送丹藥第九十章 巧計救人第六十八章 往事如煙(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情到深處第三十一章 都城風雲第四十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三章 喜堂變故第七章 疑惑更甚第八十三章 圓謊解圍第七十三章 試探傷情第三十三章 秘訪將府第六十三章 不能放手第七十二章 心生猜忌第三十七章 皇宮爭鋒(一)第三十三章 秘訪將府第六十七章 決定赴約第九十四章 清醒道謝第三十七章 皇宮爭鋒(一)第十六章 各方來訪第一百一十章 過往記憶第八十一章 蓮兒心思第十三章 暗濤洶涌第六章 他們的故事第十八章 背叛心痛第三十六章 來得好快第二十四章 離別愁緒第六章 他們的故事第六十三章 不能放手第十二章 回府風波第七十四章 前往赴約第八十四章 落森來信第六十九章 往事如煙(二)第三十八章 皇宮爭鋒(二)第三章 外出市景第八十二章 身世線索第三十八章 皇宮爭鋒(二)第四十九章 水謠出題第四十四章 紅粉之智第五十三章 提出要求第十七章 暗影重重第四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一十五章 落依認父第四十二章 男裝魅力第八十二章 身世線索第四十一章 暫留皇府第二十九章 終抵都城第七十二章 心生猜忌第二百零三章 撲朔迷離第三十七章 皇宮爭鋒(一)第六十四章 一吻定情第八章 擦肩而過第九十六章 初次交鋒第六十六章 艱難抉擇第三十章 皇子妃蓮第二百零三章 撲朔迷離第九十四章 清醒道謝第三十三章 秘訪將府第四十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一十六章 敘說前情第九章 回府之前第五十五章 女兒心思第八十三章 圓謊解圍第八十一章 蓮兒心思第八十一章 蓮兒心思第二十五章 阻攔刺殺第四十一章 暫留皇府第一章 據說傳聞第一百一十三章 師父到來第七十一章 流觴身份第六十八章 往事如煙(一)第八十八章 除魔大會第二百零五章 曾經真相第三十一章 都城風雲第十五章 暗室密談第六十八章 往事如煙(一)第五十六章 二人情思第九十一章 深夜來客第五十七章 一舞心痛第五十六章 二人情思第七十一章 流觴身份第三十五章 進宮之前第三十八章 皇宮爭鋒(二)第三十三章 秘訪將府第七十六章 與怪過招第二百零三章 撲朔迷離第九十一章 深夜來客第九十九章 病發診治第九十二章 石破天驚第三十三章 秘訪將府第八十九章 有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