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八七

朝堂百官,京城百姓,已忘記該如何保持淡定。

顯赫一時的蘇氏一族遭遇覆滅之災。

堂堂的良親王妃投案自首,坦承刺駕大罪。

良親王與誠親王刀兵相向。

這近來的事,也太過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一樁樁,一件件,哪一樁不是足以改變朝政格局的大事?哪一件不讓靠天吃飯的百姓膽顫心驚?盼只盼,朝不變,天不變,日子不變吶。

“誠親王既有不軌之心,陷害忠良的事自然無甚稀奇,可奇怪得是,良親王妃乃主動投案,見沒有冤枉。既無冤枉,自然該按律法行事。各位大人爲了攀附權勢,一味爲良親王妃開脫,不覺得愧對聖人教誨,丟了讀書人的氣節麼?不覺有失道德廉恥麼?”

誠親王負案在逃,良親王重傷未愈,朝堂之上,皇上對兆郡王再三褒獎,爲良親王深示擔憂。羣臣見風使舵,交口讚揚起良親王的忠君愛國,併爲良親王妃罪責做無罪開辯。自然,任何時候,世上都不乏正氣堅守者,駁斥之音擲地有聲。

“馮大人你這是說什麼話?你只看得到良親王妃投案自首,怎沒有想過這極可能是出自誠親王的逼迫?以誠親王那等卑劣行徑,有什麼事做不出來?”

“這麼說,李大人你看到了良親王妃受人逼迫了?”

“你——”

元熙帝俯視殿下羣臣,那一張張最多看了幾十年多少也有七八年的面孔,每張面孔之後所打的算計,有多少是爲國?多爲爲君?多少爲己?

誠親王敗若山倒,勢力盡去,爲何心底隱憂非但未除,反有趨強之勢?癥結到底出在了哪裡?

“有關良親王妃案,交由刑部主審,宗司府從旁監審,按律按法推進即可,無須多有異議。太子恃昱與恃謙留下,退朝罷。”

——————————————————————

“持謙,你實話告訴朕,你是否認爲朕對誠親王的料理草率了?”元熙帝慢踱腳步,口中淡問。

柳持謙長身立定,俊臉沉肅,頷首道:“臣斗膽說一句。臣認爲,皇上確實是有些草率了。”

“說說你的見解。”

“誠親王得皇上倚重,平日爲人處事確有張揚跋扈之處,但他不是一個蠢人,不會不知道他的榮華富貴來自於皇上的賜予。他手下除了東越府的高手,不見自己貼身力量的培植,足以說明他對皇上沒有任何防備之心,反之,亦說明他認爲皇上不需要防備他。”

元熙帝眯眸不語。

柳恃昱聽得不以爲然,“兆郡王此話怎麼說的?難道那些由其府內搜出的信件還是假的了?若是嫁禍,也不至於盡拿番邦進貢的藥水來寫!”

“臣只是依據常理推斷,望請……”

“也許,你的常理纔是道理。”元熙帝道。

“父皇……”

元熙帝舉掌,示止太子下言,“持謙先回去替朕去陪着良親王,良親王若有好轉,速派人報與朕知。”

柳持謙恭身退下。元熙帝凝望這少年離去方向,一份歆羨,再度浮起,如果……

“父皇。”

元熙帝回過身來,望着自己的兒子,“恃昱,你若有……”持謙的一半也好。此時,不是說這樣話的時機。“將你派進誠親王臥底的人叫來,朕有話要當面問他。”

“父皇又要見何默然麼?”

“何默然?”元熙帝丕怔。“你差進誠親王府的,是那個書生?”

“就是他。誠親王府裡除了教習先生,不見任何職缺,兒臣認爲何默然有過在蘇府的前車之鑑可循,加之文才不俗,做個教書先生最是適宜不過,遂給他易了容貌,派了過去。他亦的確未辱使命。”

元熙帝眉結愈打愈緊,目色愈沉仍深。

“父皇,既然有了力證,眼下又已將誠親王勢力平定,您還擔心什麼?”

“何默然回到你府裡了麼?”

“該是回去了。兒臣這幾日尚未見着他,若父王要見,兒臣明日把他帶來。”

“……不必了。”元熙帝瞳心驟然一利。“你回去先要確定其人下落,若他在你府內,派人把他看好,一步不許離開。若他不在,速設法將其人尋回。”

“您……”柳恃昱微驚。“父皇懷疑何默然?”

“朕亦不想懷疑他。若與他無關倒還罷了。若當真與他有關,這個人便……”太可怕。“你切忌不要露了聲色,他若硬要出府,多找幾個人在暗處跟着。”

“兒臣已經屢次試探過他,並不見異常。遑論他雙親還住在兒臣賜給的宅子裡,一介書生,有些才氣,又迂腐至極,能有多大本事?”

“希望如此。”

“父……”太子還欲抗辨,卻覷父皇龍顏怫然,嚇得不敢。“兒臣謹遵父皇口諭。”

揮退太子,元熙帝回座龍案,持筆蘸墨,在雪色宣紙上飛飛點點,一條線逐漸連貫。

何默然,何默然,何默然……這個何默然,絕對不僅僅是何默然。

未寫之時,腦中思緒尚處於矇昧狀態。寫下來,方覺形態明朗。似乎每起大變,都有這身影出現。最早,他的名字出現在蘇家案裡,導致了蘇氏一族的傾覆。繼而,這人推出了誠親王,使長年倚重的重臣首度獲疑。爾後,此人潛入誠親王府,搜出有力罪證,令誠親王生死不明……

還有一個點,還有一個點而已,只須找到這個點,連上這個點,形成一條線,也許就能……也許……明明就要找到,明明觸手可及,明明……

“皇上,良親王府來報,良親王傷危,恐怕捱不過了。”

頓時,“點”灰飛煙滅。

“混賬!”他怒惱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