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五章 封賞

“一國之強,在於國土遼闊,坐擁海內之地,四夷賓服,萬邦來朝。這纔是泱泱大國的強盛之氣。故而莫看安西之地遠離中原,但卻是我大唐在西域諸國眼中的依靠。剛纔有人說了,我大唐需得在安西鎮駐紮重兵保護西域諸國。沒錯,這便是我大國必需要做的事情。天下歸心萬國來朝,憑的是什麼?憑的是我大唐的強盛足以給這些小國以足夠的威懾和保護。憑的是他們臣服我大唐而我大唐有絕對的能力保護他們的安全,憑的是宇內最強之國的實力。”李林甫侃侃而道,話語中滿是自豪之意。

羣臣紛紛點頭,爲李林甫之言激發了胸中身爲唐人的自豪和激動。玄宗面帶微笑也緩緩點頭。

李林甫續道:“再者說,安西鎮是我大唐國土,一個強大的國家的標誌是什麼?那便是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的每一寸國土。不但要保護國土,還要開疆拓土,讓我大唐的疆域蔓延到天邊。若以安西遠離中原便不管不問的話,那我大唐還有今日的威望麼?恰因安西鎮遠離中原,故而才需要良將駐紮,而高仙芝便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不僅讓安西鎮固若金湯,而且在幾年時間裡開疆拓土讓西域小國臣服,大大揚我大唐之威,這是極爲重要也是極難做到的事情。畢竟朝廷並不能給予及時的支援。”

“說的很是啊,安西那麼遠,什麼都要靠自己,沒點本事可不行啊。”

“是啊,這高仙芝確實有些本事。他的前面三任安西節度使都沒幹成的事情都被他幹成了。確實有些門道。”

“……”

羣臣低聲嗡嗡議論着,對着高仙芝指指點點。高仙芝倒有些窘迫,被當朝右相在大殿上如此誇獎,還當着陛下的面,這讓高仙芝有些不知所措。

李林甫繼續道:“以上說的這些如果你們還不明白的話,我便說些你們都能聽明白的。簡單而言,吐蕃突厥契丹是我大唐的勁敵。蠻夷之族覬覦我大唐之心不死。這其中最大的敵人其實便是吐蕃國。安西鎮存在的戰略意義便是在吐蕃國的腹背插上了一把刀。而這把刀還不時的在剜吐蕃人的肉。原本西域諸國都是依附於吐蕃國的,現在他們都轉而投向我大唐的懷抱,這給吐蕃人是多麼大的打擊。吐蕃國再也不能從這些小國獲取兵馬和物資的支援,他們的國力也自衰弱了。此消彼長,這道理大夥兒都該能聽的明白了。”

羣臣紛紛點頭,這道理並不難懂,安西鎮在吐蕃西邊的拓展其實等於在吐蕃的後院放火。吐蕃人當然極爲難受。

“戰略格局上而言,安西鎮在吐蕃西北,河西隴右在吐蕃北方和東北,劍南在吐蕃正東。依附於我大唐的南詔在吐蕃西南。整個格局上吐蕃國是被我大唐包圍了大半,整個吐蕃因爲有安西鎮的存在而

變成了籠中之獸。此次我大唐三路大軍攻擊吐蕃,便是因爲有着這樣的戰略格局上的優勢,我們想攻吐蕃何處便攻何處,主動權盡在我大唐手中。”李林甫撫須慨然道。

經過李林甫這麼一分析,很多人瞬間覺得豁然開朗起來,原來一個小小的安西鎮竟然起着這麼大的作用。畢竟是大唐相國,看的清清楚楚,分析的明明白白。

“不知聽了本相之言後,還有人覺得安西不重要嗎?還有人認爲在安西鎮駐紮重兵是毫無必要的事情麼?若還是不能理解,便想一想你們平日吃穿用度上的便利吧。你們喝着西域的葡萄酒,家裡用着西域的駝絨氈毯,使喚着忠誠的崑崙奴,聽着西域胡姬的輕歌曼舞,等等等等,這些都是怎麼來的?可都是要拜安西鎮所賜呢。當然也有河西道連接安西鎮,打通這條通向西域諸國的商道有關。安西之地並非無用,而是大大的有用呢。”李林甫撫須呵呵而笑,結束了他的長篇大論。

玄宗哈哈大笑道:“相國果然好口才,朕很久沒聽相國這麼慷慨陳詞了。話說當年相國接任相位時,朕經常聽到你的長篇高論。這幾年朕都很少聽到你的高論了。”

李林甫拱手道:“陛下,老臣老了,那裡還有那麼多的激情長篇大論。再說陛下耳朵也聽的起老繭了。今日是見了高仙芝高將軍,這纔有感而發。似高將軍這等將才,朝廷該大力的嘉獎纔是。他可是以一己之力在安西鎮開闢了大好局面的。”

玄宗笑道:“那還是自然,今日不正是要給這兩位功臣嘉獎麼?”

王源面帶微笑冷眼旁觀,李林甫今日這一番表現是不同尋常的,聯繫到剛纔在大殿外他主動邀請高仙芝會面的情形以及高仙芝即將身兼兩節度使的位置,李林甫今日這番做戲確實是煞費苦心。很明顯他是要博得高仙芝的好感,一邊進一步的接近拉攏高仙芝。像高仙芝這樣地位的人,一旦加入某一陣營,那麼在朝中說話的份量便不可同日而語了。

玄宗心情很高興,站起身來笑道:“這二位你們應該都清楚他們是誰了吧,朕也不囉嗦了,二位功臣怕是等的已經心焦了吧。力士。”

高力士趨步躬身道:“老奴在。”

“宣讀聖旨吧。”玄宗擺手道。

“老奴遵旨。”

高力士將拂塵搭在臂彎之中,從袖子裡伸出蒼老的手指抖動了數下,一旁的內侍忙將捧着的錦盒打開呈上,高力士從錦盒中捧出聖旨來邁步走到階下。

“王源,高仙芝接旨。”高力士高聲道。

王源和高仙芝忙跪倒在地,垂首聽候聖旨。殿中羣臣也鴉雀無聲,靜靜等候陛下會給這兩位凱旋之臣什麼樣的封賞。

“大唐煌煌、威名遠揚;功臣昭

昭,分封四方。安西軍節度高仙芝、劍南軍節度王源,領軍伐寇,戰果爍爍。今領軍凱旋,當予嘉獎,以示皇恩。經朕同政事堂左右相,六部御史臺百官共議,特進安西鎮節度使高仙芝冠軍大將軍銜,兼領河西道節度使。加兵部侍郎。授開國縣公爵,賜食邑一千二百戶。賞錢十萬,布百匹。進劍南節度使王源鎮國大將軍、兼隴右節度使。加御史中丞。授開國郡公爵,賜食邑兩千戶。賞錢十萬,布百匹。欽此。”

聖旨並不出人意外,最重要的兩個職位便是河西節度使和隴右節度使的兼領,這一次也順理成章的到了手。而略有些意外的便是高仙芝被加授的兵部侍郎職位和王源御史中丞的職位了。雖然兩人在外牧守一方,根本不可能履行兵部侍郎和御史中丞的職責,這兩個職位也是象徵性意義大一些,但地方大員一旦被授予這種核心的職位,便是指明瞭方向。亦即是說,這兩人隨時可能被調往京城進入朝廷權力的核心,這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暗示。

而王源也的武官級別被授予鎮國大將軍之後,也正式進入了正二品的行列。若不論文武官職的區別,正二品的職位便已經是同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等人並列了。而六部尚書的官職只是正三品上而已,比之王源還差了一級。高仙芝也是官職直線飆升,雖然他是正三品上的冠軍大將軍,但之前高仙芝還只是個三品下的歸德將軍,這次連跳三級不說,還被授了縣候爵位,有了食邑。這已經是超出高仙芝的意料之外了。

王源和高仙芝高聲謝恩領旨,叩首感謝皇恩浩蕩。

玄宗微笑道:“你二人爲國立了大功,朕對有功之臣的封賞從不吝嗇。你們要再接再厲,不要辜負了朕的厚望。”

王源和高仙芝連聲應諾,叩謝不已。

“王源昨日所言,朕也想了很久。哥舒翰和李光弼雖有過失,但也是朕的忠臣良將。朕已經命人去河西隴右下旨給他們,寬慰他們二人,並給予嘉獎。其餘有功之臣,你二人的名單報給兵部,經政事堂審覈朕一概准許。總之,所有此戰有功之臣,朕都會給予嘉獎的。”

“多謝陛下,皇恩浩蕩,臣等替軍中將士叩謝陛下隆恩。”王源和高仙芝再次叩謝。

玄宗起身呵呵笑道:“罷了,今日便到此爲止吧,朕也有些乏了。你二人必要和諸位一起去慶賀,朕便不擾你們的興致了。”

高力士高聲道:“退朝。”

百官紛紛跪倒待玄宗下了寶座進入側殿之後,這才紛紛起身,殿中的氣氛也終於活躍起來。那些打瞌睡的官員一旦退朝立刻便精神奕奕,有的上前給高仙芝和王源兩人道賀,有的事不關己三五成羣約好去何處消遣,瞬間滿殿死魚變成了一塘水鴨子。

(本章完)

第一零三四章 夜探第二六一章 道觀第七四一章 馬嵬(九)第三五零章 西行第二零七章 分工第四零九章 畫餅第二九六章 夜詢第五八二章 訪客第一零五章 狼藉第二百章 折柳第四九九章 信心第十八章 賣傻第一零八五章 迷惑第三五六章 險途第五三九章 鹽事第四十章 場面第七七七章 消息第八零二章 比喻第七二九章 重逢第三二三章 恩怨第二三三章 嗅覺第一一二三章 破陣第六七零章 生意第八一零章 心跡第五九七章 驚喜第十八章 賣傻第二九六章 夜詢第五章 西市第一千零二章 解圍第六百四十三章 替罪第二二四章 圍攻第五二三章 三天第七四七章 試探第三六七章 激將第三八零章 現形第一零七四章 決絕第一一一章 心事第二五九章 道長第七六五章 主動第七三七章 馬嵬(五)第五六二章 夜戰第六五七章 凌辱第七五九章 喜日第四零六章 協定第二一七章 借力第七一八章 規勸第一七五章 花劫第一四九章 胡旋第六一二章 逾越第一一零章 綠袖第九章 刺客第一零一五章 驚情第八九零章 神離第七九三章 遊說(上)第一零一八章 覆滅第四八一章 和平第二二四章 圍攻第九四七章 揚州第六五七章 凌辱第八七四章 生天第六百四十二章 潰敗第一一一章 心事第五十八章 算賬第九十四章 勞力第四八七章 高手第八三五章 三城第二七八章 搜查第一二一章 多疑第十章 餘毒第四七四章 惡魔第七九九章 內情第八五六章 築壩第九五零章 城防第一一零八章 宣戰第二八一章 曝光第七六三章 再至第一一三五章 初定第四八零章 逼蠱第七六十四章 竹林第一一一六章 巨損第五五五章 單純第八四二章 希望第七九零章 彈壓第六八六章 病退第五六零章 流沙第七九九章 內情第五二四章 三天(續)第六百四十一章 殺器第二四九章 戰論第一零七六章 離心第四零七章 鬼主第二七零章 激將第二九六章 夜詢第四六六章 大局第三十三章 衆怒第六一九章 擾敵第六零四章 夜襲(續)第三一七章 分析第二零一章 路鬥第十三章 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