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零章機會難得

————

大荒之野,日夜顛倒,四季逆亂,不知時序。

幾千丈龍屍盤踞一方,龍血馨香瀰漫千里,一滴滴晶瑩剔透的龍血,猶如寶石珍珠一般凝固在地上。

荀少彧盤坐一處斷崖旁,渾身天人氣機交感天地。

以冥冥中的精神,截取大荒一縷蠻荒之氣,以太古蠻荒氣機摧伐肉身諸大竅,以期明悟肉身大密之機。

須知,主世界煉體之道與煉氣之道,二者前路風景不同,煉氣到了天人之後,需要元神感悟大道,締結一顆大道之果,寄託虛空天地,自此萬法不沾身。

而所謂武學天人之道,則是一步步打磨肉身軀殼,直至肉身不死不磨,萬載不朽與世,唯有臻達如此境地,纔可稱得上肉身成仙。

一旦肉身成就仙道,再進一重境地,肉身一竅通達百竅,一十二萬九千六百穴竅凝鍊圓滿,直入滴血重生之境,介時肉身不增不減,一滴血也可演化一尊法身。

荀少彧雖然直入天人之道,固然一身戰力大進,持之足以馳騁一方天地。但是知道的越多,整個人也會愈發的知道敬畏。

武學天人之道,只是修行之路尚的一個起點,就連大神通者也不敢說是到了修行終點。他只是一初入天人之道的小輩,更是距着終點尚有不知多少萬里的差距,豈能現在就心有懈怠。

“君侯,君侯……”

此時,一道道呼喚聲飄搖天際,十數道遁光衝散雲霄,將陷入冥冥定境的荀少彧驚醒,他擡頭看向天際飛來的遁光,眉宇間微微一蹙。

“老臣,參見君侯,”

上陽朝帶着十數元神高人,自遁光中一一落在龍屍旁,也不顧着地面龍血,先是躬身見禮。

自荀少彧證道天人之後,只要荀少彧不主動手斂,其氣機如狼煙一般貫通雲霄,一身武道氣象極爲驚人。

上陽朝等元神高人都有着法眼,對天地氣機變化極爲敏銳,荀少彧盤坐斷崖之上,整個人就如火炬一般顯眼之極。

荀少彧俯瞰着上陽朝等十數元神修士,淡淡道:“爾等都來了?”

上陽朝沉聲道:“臣等自得君命之後,萬分火急生怕誤了君侯之事,於是自內府中領了幾分恢復元氣法力的寶丹,就匆忙趕了過來。這一路上臣等不敢休憩片刻,只是……其間有三位元神高人,因法力修爲不濟而落隊。”

看着上陽朝眉宇間說不出的疲憊,荀少彧撇了一眼幾千丈的龍軀,問道:“乾坤袋帶了幾何?”

上陽朝直接道:“稟君侯,臣等將國中乾坤袋,都帶了出來,共有一千七百二十二件。”

荀少彧沉吟了一會:“一千七百二十二件,寡人倒是不知,國中積存的乾坤袋倒是不少。”

這龍屍關乎着荀少彧強兵之策,若非爲了這幾千丈的龍屍,荀少彧也不會在大荒之野,生生的滯留了一日一夜。

щщщ⊙тт kan⊙¢Ο

雖然,荀少彧不是沒有能力,直接拖着龍屍返會呂國。只是幾千丈龍屍目標太大,若是如此招搖過市,就是他自找麻煩了。

龍族畢竟是太古霸主,荀少彧如此打龍族的臉,以龍族的驕傲秉性,就是有龍族道果級數,亦或大神通者出手干涉,荀少彧都毫不意外。

因此,荀少彧只能用乾坤袋等法器,一塊塊分割龍屍血肉,再一點點的搬運回呂國。

荀少彧開口:“以所攜乾坤袋的容量,龍屍或往返幾回?”

上陽朝道:“君侯,老臣所帶的乾坤袋,都爲下品之數,少有中品乾坤袋,上品乾坤袋更是一件也無。以這龍屍的體量來看,臣等至少要往返四五次才行。”

這乾坤袋有着品階,下品乾坤袋內有一畝空間,中品乾坤袋內有百畝空間,上品乾坤袋內有萬畝空間。

因着內含空間之道,一件下品乾坤袋的價值,幾乎等若一口第九品寶兵,一件上品乾坤袋的價值,更能與一口神兵相若。

呂國建國八百載之數,如今雖是一方大國,但在底蘊上根本無法,與那些傳承萬載的大國們相提並論。

荀少彧思量了半響,輕輕道:“上陽,國不可一日無君,國中諸多事務都需寡人定奪,不能久在大荒之野駐留,這一具龍屍就由你代爲處理。”

呂國如今要對鄭、宋二國用兵,荀少彧身爲一國之君,在呂國如此重要的時刻,自該坐鎮呂國國都,以便調用各路大軍。

上陽朝與十數位元神高人躬身,道:“君侯且寬心,臣等定不負君侯之命。”

“如此,寡人去休!”

荀少彧周身金芒涌現,化作一道金色神光遠遠遁去。

…………

泉浦,掖庭!

“臣等,參見君侯,請君躬安!”

這一座華陽宮之內,衆臣立於殿中左右,神色間一片恭謹,躬身向上行禮。

荀少彧身着甲冑,徑直立於君位前,俯瞰着殿中衆臣,伸手不疾不徐道:“諸臣,免禮!”

衆臣再拜:“臣等,叩謝君恩!”

荀少彧淡淡看着殿中羣臣,自從他證就天人之道,就已入了仙佛神聖之流,生命層次上的不同,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盡相同,在他心中呂國江山社稷的重要性,已不似以往一般的重要。

只是對荀少彧而言,現在還不到將呂國棄如敝履的時候。一方大國之力倒底非同尋常,荀少彧雖入了仙佛神聖之列,這呂國也能或多或少的,能給予他一些修行路上的資糧。

除非有朝一日荀少彧證就道果,乃至於大神通者這一級數,介時後天資糧方纔對荀少彧可有可無。

因而,荀少彧如今最迫切的,就是藉着開疆拓土之機,得人道大氣運加身,成爲他天人之道修行上的資糧。

荀少彧注視羣臣,緩聲問道:“老太師,吾呂國各路大軍,可是都佈置妥當了?”

太師聞淵明挼了挼長鬚,躬身道:“稟君侯,老臣遵君侯之命,以命上將軍李廣嘯率五萬【吳回武卒】列陣南疆邊境,右司馬公愚望率十萬【黑水銳士】自【吳回武卒】之後駐紮營盤,隨時可作【吳回武卒】援兵之用。”

呂國以這兩支大軍直入南疆,勢必將會以雷霆掃穴之態,一舉掃平南疆之地毒蟲猛獸,以圖建立城邑關隘,將南疆之地納入呂國疆域,乃至於廣袤人道九州疆域之內。

孽龍無餘爲荀少彧所斬,萬里南疆無主,正是荀少彧入主之機。

而且,這兩路大軍駐守南疆,待到上陽朝搬運龍屍歸來,正該用在這兩支大軍身上,介時十數萬大軍晉升道兵,呂國又是一番新氣象。

聞淵明俯身又道:“上將軍樊達開率一萬二千【巨神兵】,現已入青殺口待命,只待大司空與四國約盟,五國齊入宋國,就可一舉行伐宋之事。”

“而吾呂國三十三位武功大夫,已於青殺口聚兵五十萬之衆,只待君侯上命一到,便合四國聯軍之力畢功於一役。”

要知道,這幾路大軍,已然是呂國目前壓箱底的力量,三萬【飛凰神兵】、五萬【吳回武卒】、十萬【黑水銳士】、一萬二千【巨神兵】,這近乎二十萬大軍的戰力,便是呂國戰力最爲強盛之師,足以當尋常百萬精銳大軍來用。固然衆位武功大夫的五十萬大軍,也都非是等閒之輩。但與二十萬精銳鎮國之師戰力,幾若雲泥之別。

二十萬鎮國精銳與地方五十萬甲兵,就是呂國當前能調用的全部兵力,堪稱是一場傾國之戰。

荀少彧遽然拍案,喝道:“好……諸軍調永,天命在吾!”

“如今,正是吾呂國自建國以來,最大之機遇。宋、鄭二國天人折損,不復以往強勢。合該吾呂國,在此時建功立業,成就一世霸業之基。”

衆臣叩首道:“臣等,願爲君侯霸業,爲王先驅,粉身碎骨!”

看着朝中諸臣齊心,荀少彧眸光閃爍,心頭想着:“以現今呂國的體量,供養吾成就天人大道已是極限,吾若是想要證就天人道果,怕是力有不逮,道果之境難證。”

荀少彧心思一動,野望頓然滋生,暗道:“可是,呂國若以此爲基,不斷擴張再擴張,待呂國成就豫州第一霸主之時,或許對道果級數有用。若是吾此生有幸登臨九九至尊,一攬人道九州大運在身,不知能否爲吾證就大神通者,平添幾分底蘊根基。”

荀少彧心中遽然,有了一絲大逆不道的念頭。

自上古之世以降,人族歷經三朝,每一朝又有數萬載國運,其每一朝的開國至尊天子,得人道氣運青睞,都是橫行九州的霸主人物,其成就至少也是證就道果,甚至是半步大神通級數。

也是因爲,在這當中存在的好處着實太大,甚至不少大能人物都不惜自降身份,轉世投胎入了諸侯之家,以一方諸侯的身份爭奪天子大位,爲大神通之境鋪平道路。

天子之位!

荀少彧倏然一驚,就連他也不知爲何,會有這等大逆不道的念頭。

這可是人道至尊,在九州大地乃至於整個人族,都可稱爲最尊貴之人。

看着宮中羣臣,荀少彧心頭恍然:“看來,是寡人勢力大漲,其野心也不由膨脹了。”

殿中衆臣叩首齊呼:“臣等,願爲王先驅,粉身碎骨,百死不悔。”

荀少彧平定心神,緩聲道:“宋國欺吾呂國久矣,寡人與四國聯盟,就是要一雪恥辱,徹底將宋國心氣打落,進而震懾豫州諸侯。”

他看向聞淵明,道:“太師,”

聞淵明進前一步,拱手道:“老臣在,”

荀少彧道:“寡人慾率羣臣,領大兵入青殺口,介時勞太師坐鎮三浦之地,統和大軍糧草後勤調用,暫掌呂國朝政。”

老太師聞淵明聞言,沉聲應道:“諾!”

…………

甘泉宮,

荀少彧一身甲冑,要佩吳刀直入宮門。

這一間甘泉宮,目前除了是荀少彧寢宮以外,還是司琅嬛的養胎之所。

畢竟,在掖庭三十六宮之中,甘泉宮禁止最多、陣法最強、守衛最嚴密,司琅嬛如今身懷國本,可謂呂國朝野重中之重,自然要放在呂國最安全的地方。

司琅嬛見着荀少彧且驚且喜,罕見有了一絲柔媚,輕聲道:“君侯,您終於回來了?”

見着司琅嬛的嬌容,荀少彧急忙上前幾步,握住司琅嬛的玉手,難得有了幾分溫情,道:“寡人回來了,區區天人道劫豈能傷得了寡人,夫人萬事寬心就是,不用爲寡人擔心。萬一你勞心成疾,再傷了你的胎氣,卻是寡人的罪過。”

看着司琅嬛的小腹,荀少彧眸光中閃動着溫情。卸下了往日的冷酷驕傲,多了幾分人情味。

荀少彧也不是初爲人父,但在主世界只此一根獨苗,自是要百般呵護。

司琅嬛抿嘴一笑,道:“君侯寬心,琅嬛也是將門之家,沒您想的那般柔弱,琅嬛知道輕重緩急,切勿時刻憂心琅嬛。”

“這甘泉宮是君侯寢宮,守衛力量堪稱呂國之最,如果琅嬛在甘泉宮都能出事,那放眼呂國疆域,又有何處纔是萬全?”

荀少彧頷首道:“這是寡人關心則亂,寡人雖對甘泉宮防衛有信心,卻總是有一二擔心。”

他自大荒之野歸來後,直接換上甲冑,召集衆臣上朝,安撫朝野羣臣,進而穩定了朝中局勢。然而一刻不停來到甘泉宮,再看一眼懷孕的司琅嬛。

在這一來一回間,荀少彧連甲冑都未脫下,所謂關心則亂便是如此,

司琅嬛肚裡的子嗣太過重要,這既關乎於荀少彧自身的感情,也是關乎於呂國的利益,不容有一絲差池。

荀少彧撫摸着司琅嬛小腹,心緒暗動:“這個子嗣,不但是聞淵明、司子期二人完全歸心的關鍵,還是以後寡人與上清宮勢力,徹底連接上的橋樑。”

試想一下,一旦呂國下一代國君,已經實錘就是司琅嬛腹中的子嗣,聞淵明、司子期二人以後有何傾向性,簡直就是一目瞭然之事。

而有聞淵明不懈餘力的站臺,道門上清宮又如何能置身事外。就算不能全部扯上上清宮諸仙,只要聞淵明能說動其中的十之二三,就足夠呂國當前之用了。

第四三六章法天象地【下】第一二零章初來乍到第四六六章金剛無鑄第三零九章天人五衰第三三九章十絕仙人第三一一章亂象人心第三二五章且舍且得第一三七章圖謀虎皮第三八六章爭鋒不讓第四二八章入世軍侯第一五六章一刀難得第五八三章渾水亂態第五五一章今非昔時第一六零章天方八柱第一六五章見以顏色第三四五章斬禍除根第一七七章萬世一系第二八零章神力難擋第五零零章彗星掃尾第九章真形五嶽第二九四章衆矢之的第三零八章吳刀刀譜第四十六章囊中之錐(中)第二二八章根基已固第三五三章亂局開端第四三六章法天象地【下】第六八六章玉京(上)第四十二章驟然生變第三七二章天仙鬥法第三五五章太上感應第三二一章不死梧桐第一七二章治蠻三策第三十七章羅漢堂前第四四九章人王神念第二零一章波瀾初現第七十一章厲兵秣馬(上)第三零五章勢迫壓人第四三四章殘陽如血第六八五章大羅(下)第五四八章佛門大勢第二四一章雲龍血色第二四四章陰陽五雷第二七五章上古吳回第六八六章玉京(上)第五八九章火裡澆油第五三八章一炁三清第三一八章勢猛如虎第五五四章時勢造就第三四四章呂國名器第三一七章苦境佛徒第一七七章萬世一系第十四章石鏡終動第五一三章北陰遺蛻第六三九章混沌鐘身第六四五章朕既家國第三四九章克禍定亂第五一三章北陰遺蛻第四六零章五嶽真形第五一六章陰都天子第一七零章安放安屬第五十六章逐城(上)第一五五章橫縱連橫第二三四章鬥法第一第一二五章敕命(下)第四零三章蓬萊餘元第五七零章帝劍太阿第三零九章天人五衰第二五三章三十六屍第五一五章驚神一指第二三六章劍光雷音第五九四章噩夢任務第一一八章虎兜出柙第十八章磨牙吮血第五一零章倉皇血崩第三七零章舉世皆敵第四零六章人道長河第四八七章返本還原第四三零章烽火狼煙第五三五章崑崙廣大第四二零章註定一戰第一二三章夢中顯聖第二八七章純陽神仙第二二八章根基已固第五八二章猖獗忘形第六章腥檀濁世第一一六章武功大夫第六二九章天無二日第二四八章睚呲必報第五八八章甕中捉鱉第一四八章一敗塗地第五五七章人情債來第六十八章餘波二三(上)第六二八章洞玄天帝第二三七章骨墨畫皮第四一三章蛟龍覆海第五二六章先天道爭第一六五章見以顏色第五十九章骷髏寶幡第七章豪傑之士第四十一章五載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