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九章強弱逆轉

————

泉浦,宣正門前!

聞淵明神色肅然,朝中文武矗立兩旁,皆是一副神思不屬,心事重重的模樣。

這些大臣僚屬深知,荀少彧證道天人之劫,可謂兇險萬,事關一國國運走向。

身爲一國之君,荀少彧若證道,則呂國國勢大昌,荀少彧若身死,呂國就是倖免,也難以恢復今日榮光。

這些臣僚們無論才幹如何,再是庸碌無能,也都極爲清醒的知道。他們是依附於呂國,方纔有着現今的作爲,方纔有着今時今日的顯耀。

呂國若是一朝倒塌,作爲依附呂國生存的他們,要是被人清算,自家性命定然難以保全。

故此,就在荀少彧與幾大天人且戰切走,打出呂國疆土之際。

這一整座呂國國都遽然震動,數十位上大夫自覺調集重兵,身先士卒鎮守國都要害。更有先天高手飛騰萬里,召集衆多武功大夫備戰。

只在短短數日光景之內,整個呂國讓這些臣僚,打造成一座龐大的戰爭堡壘。

一旦荀少彧歷劫失敗,周邊諸侯有所異動,呂國能在最快時間反應過來,進而調動百萬甲士支援各方。

此刻,在這一方國都城邑周匝,十萬黑甲精銳整裝待發,一面面旌旗獵獵當空,一位位先天大將站在陣列前,一身的精氣神蓬勃昂揚。

這十萬黑甲強軍,赫然就是呂國精銳【黑水銳士】,是呂國的現存底蘊之一。將這一支大軍列在國都,這些重臣臣屬們在戰略上,就處於可進可退的優勢地位。

只是荀少彧十日都沒有消息,讓這些重臣心中不免忐忑,雖然呂國軍備依舊堅銳,但沒了荀少彧這個主心骨在,還是讓羣臣失去了底氣,都有一些焦躁不安。

上陽朝面上焦躁不安,看着面無表情,立於羣臣之上的老太師,低聲道:“太師,君侯正與幾大天人血戰,吾等身爲國君忠臣,不能爲君侯分憂,已是不該之極。”

“如今,吾等有在此一直按兵不動,卻不知何時纔是時機?”

對於荀少彧現在的處境,呂國一方也是茫然不知,根本不知豫州幾大天人已然重創。

幾大天人除了姒玉疆傷勢稍輕,其他天人只餘一絲元神靈光不滅,勉爲其難的苟延殘喘。

而孽龍無餘與荀少彧大荒一戰,荀少彧屠龍於大荒之野,讓九州道果大能爲之矚目。

只是,呂國雖是豫州大國,但除了荀少彧之外,整個呂國上上下下,就沒有屹立天人之道的人物,自是不可能知道此事的。

老太師聞淵明冷冷看了一眼上陽朝,輕聲道:“上陽太傅,君侯的天人劫數,非是吾等可以摻與的。吾等既然奉君命鎮守呂國基業,就該以呂國基業爲重。”

“吾等應該相信君侯,君侯定然可以衝破劫數,身證天人不死大道。”

看着尤自不甘的上陽朝,聞淵明嘆了一口氣道:“天人的對手只有天人,吾等臣子只要做好本分之事,也就無愧於心矣!”

上陽朝低聲自問:“這……天人,莫非真不能力敵?”

天人神魔鎮壓一州之地,何止千載萬載歲月,除非有着’地元’級數道兵,否則不入天人神魔級數皆爲螻蟻。

呂國如今雖有一支’人元’級數道兵,可一支’人元’道兵強則強矣,也只能鎮壓武道聖人,對一尊天人神魔就力有不逮了。

或許不計代價之下,一支’人元’道兵也能抵擋天人神魔,卻必然會致使損傷慘重,嚴重一些甚至能導致道兵除名。

這等慘重的代價,莫說荀少彧不願承受,就是荀氏公族也不願承受。

咻——

淒厲迴響乍然而起,一道金光自遠方遽然而來,掀起一道道氣浪翻騰,氣浪隨生隨滅,眨眼間衝到聞淵明身前。

聞淵明見着金光不驚反喜,一把接過金光,手掌捏碎金光,看着掌心中的玉符,喜道:“君侯傳訊了……”

只此一言,周匝重臣側目,幾位上卿紛紛上前,一位位上大夫落後半步。

諸瑜行連忙問道:“君侯有何訊?”

這些重臣們在宣正門提心吊膽,可是足足等了十日,其間多有些焦躁不安之人。

此時荀少彧的玉符,就如久旱甘霖一般,被這些重臣們視爲最後一線期望。

聞淵明也不理會周圍重臣,一絲神念浸入玉符中良久,幽幽道:“君侯玉符傳信,已然打破了天人劫數,一舉證得天人不死大道。”

“君侯,竟證得天人大道矣……”幾位重臣驟然聽着喜訊,心頭之喜溢於言表。

“嗯……”

聞淵明眸光閃動,沉吟了一會兒,道:“當賀,君侯證道之日,此爲朝野之喜。”

衆多重臣紛紛應和:“當賀,此爲朝野之喜!”

看着滿臉喜色的重臣們,聞淵明高舉玉符,道:“君侯上命,”

這些重臣俯身叩首,道:“臣等接命,”

聞淵明發號施令,道:“命,左司馬常雲明率三萬【飛凰神兵】,直出天南關關隘,取鄭國羅邑、醴陵、容陵三處大邑,進而大兵勢壓鄭國以西。”

聞着上命,羣臣都有些疑惑爲何伐鄭,但上命一下不容置疑,以這些老臣對荀少彧的瞭解,那是個能把石頭都能捏出油的人物,若非沒有八九成的把握,也不會急着出兵了。

左司馬常雲明不緊不慢,伸手舉過頭頂,道:“臣常雲明,恭請兵符,”

大殷有制,一軍大將用兵,無兵符爲信者,衆軍皆可殺之。

這是通行天下的慣例,沒有兵符在手,任是百戰老將出馬,說得天花亂墜,也動不得大軍一兵一卒。

尤其鎮國道兵一級數的大軍,從來都沒有明確的執掌者,典型的只認兵符不認人,

聞淵明自袖口中掏出一枚玉鈕釦,玉鈕釦間有插翅猛虎紋路,隱約間有猛虎長嘯,道:“兵符在此,常雲明接兵符!”

作爲如今呂國的頂樑柱,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荀少彧在歷劫之前,就將全國兵符盡託其手,甚至連鎮國道兵都歸入聞淵明執掌,可謂是全權委之。

常雲明立即上前,接下這一枚兵符,仔仔細細的大量了片刻後,頷首點頭道:“常雲明這就率【飛凰神兵】,兵出天南關關隘。”

聞淵明看着常雲命轉身而去,開口道:“大司空司子期,爾即可前往東虢、曹、許、杞四國,與四國國君建言,吾呂國欲聯盟諸國共伐桀宋,兵出險關青殺口,還豫州一個朗朗乾坤。”

看着司子期神情愕然,聞淵明堅定道:“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說動四國國君,將四國綁在吾呂國的戰車上,舉兵兵伐宋國。”

司空司子期肅聲道:“臣,謹遵上命!”

聞淵明一連兩道上命,讓重臣們無不神色一震,無論直取鄭國大邑,還是聯絡四國結盟攻伐宋國,都讓這些大臣們感到了呂國的大動作。

荀少彧一證道就將兵鋒直指豫州兩大強國,這讓衆臣們心頭有些不安。但如今上令已下,這些重臣們也無可奈何,只得傾盡全力支持呂國戰略。

“太傅,”聞淵明轉身對上陽朝,道:“君侯令太傅,親率朝中供奉的元神高人們,以及【巨神兵】前往大荒之野待命,君侯有要緊事吩咐。”

上陽朝頷首點頭,道:“太師放心就是,老夫這就帶着朝中供奉,率【巨神兵】走一遭大荒之野。”

荀少彧一證道天人之業,就有着如此大動作,這讓許多大臣感到了這位雄主的心氣。只是一連攻伐鄭、宋兩大強國,還是讓許多大臣心頭犯怵。

…………

大荒之野!

龍血染遍千里,荀少彧將刀杵在一旁,端坐在一塊斷崖上,看着幾千丈龍屍橫臥,龍血順着斷首處,精華幾乎流失殆盡。

“可惜,真可惜啊!”

看着一滴滴龍血,仍舊保持玲瓏剔透的模樣,荀少彧打心裡感到痛。

須知,龍種一身是寶,何況這一頭龍種還不是簡單的龍種,那是經太古毒龍、上古孽龍結合分娩,孕育出來的天地一大奇葩。

有着兩大異種的天賦,一滴龍血就可稱得上是無價之寶,其血肉骨髓皆爲頂尖珍寶,就連鱗甲經過揉煉一番,都能成爲一宗防身護體之寶。

只是荀少彧雖然知道孽龍龍屍的價值,但他修行武道神通,哪怕證就天人不死大道,肉身不死不滅,也只是戰力上強橫一些。

因爲不通袖裡乾坤,亦或是壺中日月的精妙法術,無法將這一具幾千丈的龍屍搬運走,只得坐看龍屍神性一點點消磨,等着司子期帶人趕來收拾龍屍。

也正是這一具龍屍價值太重,才讓荀少彧愈發的不敢隨意走動。

畢竟,有他的天人氣機震懾,還能震懾住一些窺伺之人,但他的視野若是離開了龍屍,這具龍屍定然不保,給荀少彧剩下些龍骨,都是動手之人手下留情了。

“有着這些龍肉龍骨,若是將其全部熬煉,或許可讓【巨神兵】、【吳回武卒】【黑水銳士】入’人元’之境,再爲呂國成就幾支鎮國道兵。”

荀少彧對於這一具龍屍的處理,自是期望呂國再多上幾支道兵。

畢竟,呂國【飛凰神兵】固然極強,只是自從被共氏一戰擊潰之後,【飛凰神兵】神兵雖還是那一支【飛凰神兵】,但道兵以往的銳氣已十去七八,終究難以窺進’地元’級數,成爲鎮壓天人神魔的天下雄師。

“孽龍血肉有限,看似幾千丈龍軀很多,但幾萬甲、十數萬甲一分,也分不到多少血肉精氣,這就需要吾來衡量,讓哪一支大軍踏入’人元’,會讓吾更放心些。”

荀少彧心頭盤算着:“【巨神兵】是由着蠻人組建,忠心或許會有,卻不可不壓制一二,不能讓其成爲吾麾下最強勁旅。若不然蠻人桀驁不馴,勢必會與【吳回武卒】、【黑水銳士】相爭,影響呂國當前局勢。”

“看來,應該先讓【吳回武卒】晉升道兵,再看看能否讓【黑水銳士】晉升,【巨神兵】必須要排在最後。”

【吳回武卒】是荀少彧親信中的親信,這一支大軍歷經無數大戰,是荀少彧最信任的一支道兵,其舊有班底大多是從南蔡而來,可謂是一支潛邸功勳之軍。

一想着這幾支大軍,荀少彧又想到發出的上命,心頭暗道:“想必此時,吾呂國的【飛凰神兵】,應該佔據了鄭國西部三大要邑,讓鄭國上下如鯁在喉了。”

“南出青殺口,北上天南關,同時向兩大強國開戰,可是吾呂國自開國以來,從未有過之事。”

“手筆大是大了一些,只是不如此,吾如何才能試探一下,這些天人們的處境!”

荀少彧自始自終都沒忘記,那五大天人一路襲殺自己,若非孽龍太過狂傲,沒有與五大天人聯手,而是先讓幾大天人出局,給了荀少彧一線生機,讓荀少彧有機會斬殺孽龍,此刻的他早就敗亡了。

如今荀少彧沒死,那些天人反而個個遭受重創,只剩下一絲元神靈光苟延殘喘,簡直是天人們最虛弱之時。秉着趁你命要你命的心思,荀少彧自是想要直接斬草除根。

荀少彧一直自詡以直報怨,有恩他不一定會去報,但有仇卻一定要報復回來。

如此一南一北試探鄭宋二國,只要鄭宋二國一有了反應,荀少彧就會趁勢而上,以局勢變化見機而爲,便是藉此成爲豫州霸業也不可能。

“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幾尊天人身上都有傷勢,吾就是不能滅了他們,也要狠狠咬下一塊肉來。以他們的處境,亦必然不敢跟吾死磕到底,當中的危險是可控的,這就是吾的機會。”荀少彧坐在大荒之野,卻佈局豫州大地。

如今的荀少彧,終於證得天人大道,有了成爲九州預備役棋手的可能,再也不是任人拿捏的棋子。

“鄭、宋二國稱霸豫州久矣,現今強弱轉逆,沒了天人作爲底氣,就該是吾呂國大展宏圖的機會。此時縱然還不是滅了鄭、宋二國的時候,但吾呂國大可蠶食二國的大邑國土,以此奠定呂國強盛之機。”

第六十八章餘波二三(上)第五十章府城血雨(中)第二二四章天災滅世第二三五章道士下山第五三九章闡教霸道第二一八章長江儲君第四八六章風捲殘雲第六零四章金身佛血第四二二章虛空戰爭第六三七章氣運神宮第四八零章太平天國第五七四章萬天之天第四七五章一元初始第二二五章世界黃昏第五八八章甕中捉鱉第五十章府城血雨(中)第五九三章亂象叢生第三零六章自強之機第五七八章分神化念第四三八章原始神魔【下】第五八八章甕中捉鱉第三五三章亂局開端第六五二章三教掌故第五六三章行萬里路第四三六章法天象地【下】第八十七章困虎(中)第一零八章江寧嗣君第六三六章玉石俱焚第六二零章六道地藏第五六二章惡龍殺念第五五二章後天因果第二七八章人心如爐第四七零章各得所需第四五一章通寶金光第三三四章聞師老矣第四三二章鐵馬冰河第二八九章衆仙法駕第一八四章帝數太乙第四零三章蓬萊餘元第二零八章第一朝會第一八三章非正非惡第五五七章人情債來第一零一章白虎(上)第三二六章詭邪三刀第五五零章大仁不仁第一九七章以牙還牙第六一五章太古因果第一三五章靈肉合一第一四三章駭猴(下)第四十四章危急存亡第四七二章崆峒僞印第三六四章天外道境第五九一章第一滴血第三七八章治大國者第五一四章殺心自起第五七一章浴血如火第三七三章宇宙元磁第四六七章人榜第一第五九八章殺劫端倪第五四六章多寶如來第二三一章拳動八方第二四一章雲龍血色第二七七章天人斷指第一二四章敕命(上)第四零一章披甲百萬第一零五章勢若危卵第二五八章衆仙盈朝第五七三章忘情與世第二四五章天仙無法第一零二章勃焉忽焉第五八九章火裡澆油第七十九章驟然風雨第六三二章唯恐不亂第一五七章孽龍無餘第五五六章太古血脈第一三二章上古真血第五二二章天尊封號第五七一章浴血如火第六八七章玉京(中)第一三八章暗箭難防第一七零章安放安屬第四三零章烽火狼煙第三一四章重安舊人第二三四章鬥法第一第一三三章人道九州第三八零章無食我黍第三十九章內外剛柔第一一八章虎兜出柙第五零九章成道契機第四七零章各得所需第五六八章博浪驚濤第三二二章佛門索求第一三三章人道九州第三七七章回天轉日第一九三章東嶽天廷第五五一章今非昔時第六一一章交易一場第四四二章神魔道域【上】第九十七章投鞭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