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老屋陰風

上河村,能讓一尊大德高僧駕臨玉趾,自然不會是看上去的那般簡單。

了通和尚,既然以‘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大無畏之念。

把王七二一世罪孽,都一力承擔下。

同時,亦代表着,這一方小小的上河裡正。

從此,就是他大慈安寺,紮在長治縣,乃至整個靖遠府上的一枚‘釘子’。

一枚屬於,他大慈安寺的‘釘子’!

了通大和尚深深明白,在亂世將臨,戰亂將起之時。

縱然他佛法高深,可舌綻蓮花,引經據典,辯論無數。

但是,在亂軍的鋼刀、箭矢之下,卻是無有道理可講的。

就算他大慈安寺,有四大金剛,十八羅漢,俱是武道一流人物。

蓄養五百比丘,八百伽藍,全是驍勇善戰之輩。

但是,一朝對比,各方亂軍的數萬、十數萬兵卒,就不免有些,微不足道了。

故而,他這纔不得不在此,預先埋下一道伏筆。

不求王七二大富大貴,封侯拜將,但求留下一絲變數,讓大和尚有着操縱餘地。

“呵呵呵,貧僧這就算是,未雨綢繆了,”

“只是期望,這小子爭些氣,不要讓貧僧的這一步閒棋,枉費一番辛苦,”

藤杖似如千斤之重,了通大和尚心寬體胖,坦露着的肚腩,微微上下顫動。

他目光凝重,看向東南方向。

運起天眼通,絲絲縷縷金芒,在瞳孔間,不住跳動。

東南方向,猩紅氣機,道道垂落。

匯聚一片黑紅雲藹,籠罩上河村周匝。

不詳、惡意、森然,諸般氣機,在其中醞釀、遊弋。

這些惡意,縱然似烏雲蓋頂。

但遲遲不落,只遊弋虛空,久久未動。

大和尚見狀,微微頷首,眸光開闔之下,順着諸般氣機交匯之處,注目許久。

“南無阿彌陀佛,”

“貧僧這一生之願,唯有大興,慈安香火,”

“此願不成,貧僧誓不證佛,”

了通的目光中,閃爍着堅毅,果決。

…………

同一時間,在了通目光投注落下之時。

荀少彧似有所覺一般,目光也望向東南。

看向那一片空無之處,他眸光開闔,似有精芒吞吐,閃爍不休不定。

他走出茅屋,背手而立,輕聲的囈語着:“會是誰呢?”

此時的荀少彧,看似平靜,但實際上,胸中就宛如一團火焰一般,在不住灼燒,似要焚盡一切。

先天祖竅之內,那一直讓他,珍視性命的崑崙石鏡,正在緩然甦醒。

霞光瑞氣,化作三千道炁。

此炁一生,恍如大道,玄妙不可思議,神妙不可揣摩。

每一道炁機,都浮動遊弋,環繞周匝虛無。

鏡身古樸莽荒,碎裂痕跡密佈,上銘神篆真言。

昆!侖!

神篆之間,每一筆,每一道,都展露絲絲神韻

這二字之間,筆畫勾勒,綻放毫芒萬縷。

一時間,讓這先天祖竅,渾渾濛濛之態,都在剎那須臾,明亮堂皇不知多少。

如此突兀的變化,若非是諸般異象,都在先天祖竅一一生成,不爲任何人所探知。

倘若是這些異象之中,流露出的一鱗半爪。

都足以叫那些,自詡太上忘情的修道人,道心破裂,癲狂欲絕。

同時,荀少彧似乎感受到一絲呼喚,一絲急切,自石鏡之中,徐徐傳出。

那一絲絲聯繫,猶如一根根絲線一般,雖然斷斷續續,但感覺上極爲清晰。

縱然,給荀少彧的感覺,就彷彿似輕輕用力,即可輕鬆扯斷一般。

但是兩者間的聯繫,卻在愈發清晰,愈發明顯!

就在荀少彧沉吟之時,這一股催促,這一股呼喚,更是幾乎,達至巔峰之際。

他幼小的身軀,宛如流淌着岩漿一般,喃喃道:“東南,有什麼?”

無時無刻的催促,讓荀少彧,幾乎無法抑制住,心中的渴望。

荀少彧不知道,這一方神秘石鏡,到底在渴望什麼。

但是,這種催促,落在荀少彧這般,心思深沉的人物眼中,不免升起幾分忌憚。

他至今都沒有忘記過,這方石鏡,在初覺醒時,就無視了他本身的意願,裹挾着他的真靈,遁入此方世界的經歷。

只是荀少彧,十數載內庭磨礪,喜怒早就不形於色。

就算是對這方石鏡,忌憚之意,從來不曾消去。

但,他仍舊不會,將心中所思所想,述諸於外。

…………

老屋舊址,

了通大和尚慢悠悠的,在一片灰燼廢墟中,鍍着步子。

六個月時間,間隔的不算短暫了!

距離一場大火,至今可是度過了一百八九十日,六月有餘的漫長時間。

基本上,該有的痕跡,也早就被,連日來的風吹雨打,給消磨乾淨了。

側面來說,荀少彧手腳做的,還算是乾淨徹底。

一把大火,將這一棟房屋,燒成白地。雖有些心狠手辣之嫌,但無疑讓他,省去了大半功夫。

了通看着眼前廢墟,右手輕撫着,自家坦露着的胸脯,略微肥胖的面容,帶着幾分玩味。

“原來……根源,是在這裡啊,”

在大成圓滿的天眼通之下,諸象諸機,盡在了通和尚眼前。

眼前一切,似乎都是黑白色,他不緊不慢的走入宅邸。

每踏出一步,一朵金色蓮花,悄然從腳心浮起,託着僧人。

隨即,崩解成絲絲流光,恍如火星一般,驟然消散。

漱!漱!漱!

不知從何出而來的陰風,陣陣席捲,刮動和尚的百衲法衣。

與此同時,這和尚的脖頸上,那由一百零八枚念珠,串連成的一串佛珠。不知在何時,亦然升起絲絲熱度。

藤杖愈發沉重,每一次落在地面上,都會發出沉悶的迴音,在周匝浮蕩。

了通大和尚,似乎對這些異常,全然不管不顧。只是一步步的,向着宅邸正堂走去。

“嚯嚯嚯……”

“又來一個,找死的,”

陰森森的氣息,撲面而來,讓和尚站住前進的身形,駐足不前。

一道道陰冷之意,環繞在了通周匝,不時間,那一絲絲纏綿之音,在大和尚耳畔響起。

彷彿是在這陰森可怖之地,倏然升騰起,一抹春意盎然。

了通大和尚,輕輕將藤杖插在地上,雙手合十,道:“南無阿彌陀佛,”

這一聲佛號,猶似九霄雷霆,至剛至陽。

剎那之間,這晦暗庭落,都在這一聲佛號之下,亮堂了許多。

然而,這一聲佛號,在盤踞於此的,一衆魑魅魍魎耳中,就全然不是如此了。

陰魅鬼祟之輩,一念純陰,最是恐懼,這至剛至陽之意。

這感受,就如同是,落入一鍋沸油般,生不如死。

“啊——啊——啊——”

“嗷——嗷——嗷——”

彷彿有無數的鬼哭狼嚎,在了通大和尚耳畔邊,不斷迴響千百遍。

讓這大和尚的臉色,亦稍稍有些下沉。

他嘴脣微微蠕動:“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些經文法篆,自了通大和尚口中誦出,就宛如實質一般,凝聚他周匝。

這一篇經文,共有二百六十字。

每一字,都是法篆真言所化,蘊含着大法力。

這些佛音,落在耳畔,仿若實質。

“夠了,該死的禿驢,”

“這是俺們,和那個卑鄙小人之間的恩怨,”

“你是出家人,講究四大皆空,何必於俺們爲難,”

陰氣之內,夾雜着,這麼一道生硬的聲音,粗獷渾厚的嗓音。

這一道嗓音,在語氣中帶着氣急敗壞的味道,似乎正在忍耐着什麼一般。

只是,了通和尚,仍舊不言不語。

只是默默的站在陰影深處當中,誦讀着真經佛法。

“和尚————”然而了通的這番做派,落在陰風中那幾道念頭心裡,儼然就是挑釁是非的模樣,徹底激起了這幾道念頭的火氣。

“不要以爲俺們是怕了你,俺們只是不想再造化殺孽,”

“你不要逼俺們……俺們,絕不怕事!”

這陰風內的幾道念頭,生前就不是良人,不說是橫行霸道,也絕非是良善之輩。

這些‘惡人,一朝成鬼,其體量暴增不知多少。

了通擡起眼瞼,慢悠悠,道:“貧僧,”

“願以一己之軀,送諸位轉生輪迴,”

第六章腥檀濁世第六零六章太白殺性第五五八章叩心之問第五三六章不立文字第八十七章困虎(中)第二一九章先手一招第五零三章剎那回眸第一零一章白虎(上)第五一九章殺劫重重第一三五章靈肉合一第一六四章東北起火第五十八章逐城(下)第一一五章戰意沸騰(下)第六四八章以寶證道第一四六章山君厚禮第五四九章掌教崑崙第三七零章舉世皆敵第四二六章東嶽神系第一八六章紫日現世第五一一章大勢必合第五七一章浴血如火第四四二章神魔道域【上】第二十三章石鏡衍武第二十九章老屋陰風第六五三章萬古執着第四二八章入世軍侯第一零七章新舊交替第六零二章翻臉不認第五十九章骷髏寶幡第五七五章神劍易主第二四六章叩問心路第二八一章半口神兵第二二六章仙道世界第四八五章坐山觀虎第六八三章大羅(上)第五二九章地上佛國第三十九章內外剛柔第二六五章斬斷禍根第三一九章寶體鎮世第二五九章爭名幾時第四四二章神魔道域【上】第三三零章攝政一方第六零九章不留餘地第二二六章仙道世界第四零八章聖賢氣象第二章祖竅石鏡第六六九章天外戰場第二五三章三十六屍第二四五章天仙無法第一三二章上古真血第三九八章大荒屠龍第三四三章宣武諸侯第二三零章八九金身第五七四章萬天之天第二二六章仙道世界第三九三章大哉乾元第一五九章天刀雛形第三九四章因果成劫第六八零章餘音第五零九章成道契機第三八七章唯吾獨尊第一章荀氏少彧第一九零章身入冥冥第五六六章世間四苦第三七四章三劍戮仙第一零二章白虎(下)第六零三章貪字害人第四二六章東嶽神系第四一四章玄都仙界第六六零章磨刀霍霍第五五三章生身恩仇第四六七章人榜第一第三六六章七大道宮第二四二章功虧一簣第一七一章嗷嗷待脯第五五二章後天因果第六七二章蛇吞象(中)第五八七章主神亂入第五七一章浴血如火第二六八章名分之諾第四二四章神通蓋世第二二八章根基已固第五十章府城血雨(中)第四四三章神魔道域【下】第五二七章虛空大夢第四五五章四象道劫第一七三章十載末劫第五三五章崑崙廣大第三八三章虎牢大獄第二七四章三目神將第三十八章出家無家第六二五章禍端苗頭第六六零章磨刀霍霍第五十一章府城血雨(下)第三二一章危局幾何第三一三章亂象紛紛第五一零章倉皇血崩第六五二章三教掌故第四十一章五載悠悠第三六九章太乙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