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放下屠刀

大和尚有大法力,大神通,亦有大貪心,大嗔念!

了通和尚,佛法高深,六神通已得其五。就算是在高人倍出的佛門第一寺正法寺,也有一席之地。

金身正果,距離他這般大德高僧來說,僅是一步之遙。

這世上,能再讓他動嗔唸的物什,絕然不多了。

可是,這作爲佛門至寶的舍利子,明顯就是其中一樣!

了通大和尚眼瞼低垂,聲音洪亮,道:“施主心意,太過厚重了,貧僧受用不得,”

“禮下於人,必有所求,貧僧法力淺薄,不敢妄自插手,干涉紅塵紛擾。”

“然,舍利子爲佛門至寶,與貧僧,與我佛門,都意義重大,不可輕乎怠慢,”

“故而,請施主勿要保留,將此中因果,一一於貧僧道來,讓和尚權衡一二,”

他手指撥動佛珠,顯得心中並非是,全無留戀之意。

只是是大和尚禪心似琉璃,佛性如金剛。

就算舍利子當面,這一樣佛門大寶在前,大和尚金剛禪心震動。

亦無法真正影響,這一大和尚的判斷。

王七二聞言,麪皮抽搐,隨即強行壓下心中不滿,嘴角浮起露出一抹苦笑。

一百五十兩銀子,是尋常百姓一輩子,都不可能積攢出來的傢俬。

王七二這位里正,想要拿出一百五十兩銀子,都要肉痛許久。

當世,一頭耕牛的價格,也不過五十兩銀錢而已。

一百五十兩銀錢,真是尋常農家,數代積累,都未必能有這些傢俬。能讓許多人,鋌而走險,丟了,都無法得到的一筆財富。

要知道,由於突勒人掌握政權,大肆揮霍中央威權。大小部落貴族,紛紛下場,刻印劣質錢幣,瘋狂聚斂財富。

由此導致大魏朝廷,官方發佈的角子錢,價值一跌再跌,幾乎跌落谷底。

按照大魏朝廷,官方規定來說,一兩銀子在民間,可以兌換三十角子。

但真實情況,卻是六十角子,甚至九十角子,都未必能真正兌出一兩銀錢來。

一百五十兩銀錢,着實是是一筆巨資。

然而,就這樣一筆巨資,在這位了通大和尚眼底,亦不過就是一塊敲門磚罷了。

事情成敗,盡在此朝!

“大師傅,真是慧眼如炬,七二慚愧,”

王七二收斂複雜心緒,臉上一邊苦笑着,一邊搖頭道:“七二出身不好,只是混混頭兒起家,僥倖得了些際遇,攪動風雨,才得一里正之職,”

“這中間,自然不乏些陰損手段,”

了通大和尚聞言,微微頷首,以示理解。

不要小看一方‘里正’之職的分量,這是一村之首,一方世界坐地虎。

在皇權不下鄉的時代,宗族勢力盤根錯節,在鄉在村一級,宗族勢力極大。

是真正意義上的,天老大,地老二,族老第三。

而里正,就是村社中,最大的一位族老。

能掀翻一任坐地虎,坐上‘里正’之位,這中間的門道,多着呢。

這了通大和尚,雖然看起來似是笑口常開,一副與人爲善,與己爲善的模樣。

但實際上,大和尚卻非是什麼好好先生、糯米糰子,亦有怒目金剛之相。

對這些個中門道,了通心中都是門清。

不過,一介混混頭兒出身的王七二,着實有着一番氣度。

能屈能伸,是個人物,不愧是淡赤本命。

讓了通和尚,都高看了一眼。

王七二拱手一禮,道:“大師傅既然明瞭,俺王某就直言不諱了,”

“您老人家四大皆空,是出家人,沒有俺們這些俗人的煩惱,”

“七二出身農家,僥倖成了一介里正,執上河村牛耳,”

“箇中手段,不甚光彩,俺就不一一詳述,免得污穢了您老的耳,”

說道此處,王七二話音一頓。

顯然,他仍舊在擔心,眼前這唯一的依仗。

若是知道箇中齷齪之後,改變主意,就這般揮袖離去。

然而,在人情世故這一點上,王七二到底有些小覷了,這了通大和尚。

大慈安寺,雖非一方大寺,稱著一州之地。

然而了通能穩坐監寺,爲主持右臂,地位僅在方丈主持之下。可不單單,是因爲其佛法高深,神通廣大之故。

此方之世,修行之人就是登臨巔峰,通陰陽,曉變化,證就真人位業。其力亦不過百人,一隊甲士便可圍殺。

所以,在這方世界,個人武力不是不重要,但絕非最重。

了通大和尚既然能登上一寺監寺之位,心思城府,自然不會似王七二,所想的那般簡單純粹。

“結果,就是俺坐上了‘里正’,前任里正……”

王七二猶豫片刻,道:“不甚摔倒,猝死!”

一句淡淡的‘猝死’,中間不知道夾雜着,多少不爲人知的晦暗陰私。

“南無阿彌陀佛,”

了通和尚神色不變,長長的道了一聲佛號:“施主所言,貧僧已是知曉,”

“吾佛門大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只需施主允諾,日後時時謹記,誠心向善,且佈施三千功德,貧僧願一力承擔,箇中因果罪孽,”

了通大和尚語氣,鏗鏘有力,幾如金石鳴起。

顯然是明白了箇中緣由,纔會開口許諾。

幾條人命的罪孽,他背的起。

更何況,窮山惡水出刁民!

上河村連年大旱,早就把這闔村上下最後一縷元氣,給榨乾榨盡了。

爲了水源,爲了生存,上河、下河兩村,械鬥頻繁,傷亡慘重。

這幾年旱情愈發嚴重,械鬥的次數,亦愈發頻繁。

兩村青壯,最少有幾十條性命,填在了水源的爭奪上。

兩村民風‘純樸’彪悍,可想而知!

六老那是能在上河數十載,都穩坐的坐地虎,看似孤寡可憐。

但在上河村混跡幾十年,沒有一定的心狠腹黑,也無法一帆風順,真正的執掌里正職權。

不要小看,這位置的流水進賬。

雖是半黑不白,三教九流沒有定論,但油水頗豐,足夠發跡一生,定下三代富貴的財資。

這位王七二,能從六老手中,強行虎口拔牙,又需要怎樣的手段?

不見血腥,幾乎不無可能。

只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們,纔會愛惜羽毛,重視顏面。

而底層小人物們的爭鬥,從來都是單刀直入,血淋淋開始,再到血肉模糊結束。

不流血,不添上幾條性命,就不要想着要停止。

王七二既然能奪取上河村裡正之職,既是他的際遇,也是他的手腕。

說實話,在這寥寥數語之中,了通和尚對這王七二,並未升起絲毫惡感,反而一度的印象尚佳。

王七二身軀微微一顫,顯然是沒有想到。

這一枚舍利子,能對這位‘活佛’,有如此之大的誘惑力度。

他不免有些遲疑,道:“大師傅,此言當真?”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了通大和尚,佛號誦出,聲音雄壯渾厚,正是暮鼓晨鐘,大雷音,大威嚴。

“出家人呢,不打誑語,”

大和尚淡淡的說道。

這話語,不吝是大和尚的承諾。

甚至了通,都沒有過問,那王七二是遭遇了何等麻煩。

以至於,讓這位初掌權柄,正該意氣風發的上河裡正,狼狽不堪。

了通雖是出家僧人,但在話語之中,恍然帶着三分凜然。

一百五十兩銀錢,在了通眼中,不過銅臭酸腐。

但又何嘗不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一道門檻,篩選個人實力的一次對比。

若非舍利子,是佛門至寶,亦是了通無論如何,都無法割捨之物。

了通大和尚,絕對不會去插手,干涉王七二的任何事情。

只是,爲了佛寶舍利的歸屬,或許亦是爲了上河村中的,某一位大氣運者;亦或許也有着,王七二本身氣運不弱,本命淡赤的分量。

了通神色不喜不悲,手指輕輕撥動念珠,一百零八枚念珠,枚枚圓潤無暇。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他雙掌合十,道:“施主既有悔過之心,貧僧之心足矣!”

“萬望施主,言必信之,行必果之,”

說罷之後,了通伸手,掌心握住藤杖,百衲法衣微微一抖,不顧王七二微變的臉色,轉身走出府邸,向東南而去。

第五七九章餘音未了第二三三章五雷天心第二五八章衆仙盈朝第五五一章今非昔時第七十五章風聲鶴唳(中)第五零九章成道契機第六三三章中央大日第五三四章了斷因果第六八五章大羅(下)第七十七章未來道身第三八五章離經叛道第二五五章不死丹朱第五零零章彗星掃尾第四八七章返本還原第四零一章披甲百萬第四三八章原始神魔【下】第七十章餘波二三(下)第九十七章投鞭斷流第三五一章太上三寶第二五零章法劍青峰第二二五章世界黃昏第二零五章蠻亂神州第六四八章以寶證道第六零三章貪字害人第一一八章虎兜出柙第四九一章脫繭化蝶第五二三章神鄉歸處第二九四章衆矢之的第七十章餘波二三(下)第四三三章天象禁忌第一二一章香火神道第二六一章煉百家言第二一八章長江儲君第四九八章天塌一角第五五九章人人如龍第二二三章玉石俱焚第二九六章殺盡餘患第二九十章仙道是非第四六九章餘波未了第二六二章茅山金壇第二四六章叩問心路第三九六章太古毒龍第三八五章離經叛道第六三六章玉石俱焚第三十九章內外剛柔第三九五章至強肉身第二十四章荀氏三老第五八一章時空亂入第六十三章棋盤內外第四九五章太平治世第三十四章香茗龍泉第五零一章崩盤之局第八十七章困虎(中)第三五一章太上三寶第六六四章阿修羅道第四四三章神魔道域【下】第五一三章北陰遺蛻第九十七章投鞭斷流第五五四章時勢造就第三七七章回天轉日第二零零章共氏血裔第二八五章重煉神兵第四六一章天地神人第六七零章破局之舉第五九二章殺身滅門第五九零章心黑手黑第三零零章南陽風雲第二零二章九雲驚龍第五九七章主神烙印第一九三章東嶽天廷第三九三章大哉乾元第五零四章溟海滔滔第六一五章太古因果第一五二章先天盡矣第五五四章時勢造就第一五八章以心印心第六一零章幽冥教主第二十九章老屋陰風第二六二章茅山金壇第六二六章時代之因第四零四章大夏龍雀第六一六章毀滅降臨第二一九章先手一招第一一八章虎兜出柙第一九八章徵兵重安第四一九章上元真王第二零四章磨刀霍霍第四四二章神魔道域【上】第三九五章至強肉身第一零二章勃焉忽焉第五九九章唯恐不亂第一一四章戰意沸騰(上)第二六九章誓師北進第一六一章滌盪蠻地第四三五章法天象地【上】第二四七章押注仙道第六四一章大勢難違第六八七章玉京(中)第五四七章二十四天第一八五章慘烈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