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大肆封侯羣臣喜,徵夷將軍驚衆臣

程德回到勤政殿後,繼續埋頭處理政務。

至正十六年十一月二日,聖武三年十一月二日。

江浙行省被李三七率領二十萬大軍攻克,方國珍戰死。

聖武三年十一月七日,李三七領軍班師回朝。

至正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聖武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大周全境,被鄧友德領軍二十萬攻克。

聖武三年十一月二九日,鄧友德領軍班師回朝。

聖武三年十二月六日,大明舉行盛大朝會。

是日。

宣政殿。

程德高坐上首,環視羣臣。

“今日,大明終於南方一統,如今,整個天下,就只剩下北方了。”

程德話音剛落,羣臣紛紛開口道:“陛下萬歲,大明萬歲!”

程德面露大喜。

“南方今日能得一統,李三七、鄧友德等人居功至高,朕一向有功則賞。來人,宣朕旨意。”

恭候在程德旁邊的一個太監程忠,趨步走了幾步。

程忠,原名王狐,被程儒挑中跟在程德身旁,被程德賜名爲程忠。

然後,他快速攤開一個聖旨,念道: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朕上承天意,下順萬民,乃建大明。”

“茲有左軍都督府左都督、衛侯鄧友德,平定大周,以增大明國土,加三千五百戶食祿,享五千戶食祿。”

“茲有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國侯李定國,平定方國珍,收江浙行省,增大明國土資功,於國功勞甚大,加三千五百戶食祿,享五千五百戶食祿。”

“茲有右軍都督府左都督、英侯馮國用,運籌帷幄,知兵善用,於國有功,加兩千戶食祿,享五千戶食祿。”

“茲有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耿再成,先後滅陳漢、江浙行省,攻城略地,功勞甚大,特進耿再成之爵爲耿侯,享兩千戶食祿。”

“茲有大明第一先鋒常遇春,先後征戰數百,攻城略地無數,立功甚大,特進常遇春之爵爲鄂侯,享兩千戶食祿。”

“茲有右軍都督府都督同知李孝慈,先後伐元滅江浙行省,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李孝慈之爵爲李侯,享一千五百戶食祿。”

“茲有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劉重五,先後伐周滅江浙行省,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劉重五之爵爲安侯,享一千五百戶食祿。”

“茲有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楊威,守衛濠州,滅週一戰,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楊威之爵爲楊侯,享一千戶食祿。”

“茲有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魏曉,先後守衛泗州、南京後方,保後勤無礙,滅週一戰,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魏曉之爵爲齊侯,享一千戶食祿。”

“茲有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程瑩,先後討元滅大周,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程瑩之爵爲高侯,享一千食祿。”

“茲有前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徐達,先後討元滅陳漢滅周,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徐達之爵爲魏侯,享一千食祿。”

“茲有水軍前軍都督湯和,先後討元滅陳漢滅周,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湯之爵爲中山侯,享一千戶食祿。”

“茲有五品忠武將軍周德興,先後討元滅江浙行省,攻城略地,立功甚大,特進周德興之爵爲江夏侯,享一千食祿。”

聖旨唸完,滿朝羣臣歡喜,紛紛跪地磕頭謝恩。

無論文臣,或是武將,皆有人爵封爲侯爵。

一時之間,滿朝文武大臣情緒激動,不能自已。

這可是封侯啊!

自古以來,誰能不激動。

各部尚書、軍機處大臣等,皆有所封。

程德環視了一圈衆臣,便開口道:“朕昔日言,侯爵可分世襲與非世襲,朕希望爾等再接再厲。朕希望的是,爾等之人中有人能夠得到世襲侯爵,甚至有人能夠封爲國公。”

話音落下,所有人紛紛激動不已。

還不待他們激動,程德繼續說道:“達六千戶侯爵者,則爲世襲侯爵。望爾等能夠再建新功。”

鄧友德、馮國用、李三七三人紛紛目光一亮。

他們可是文武大臣中離六千戶侯爵最近的人,如果他們成了大明第一批能夠世襲侯爵的人,想必史書上也會留下重重的一筆。

“此外,朕還有一事與爾等商議。那就是有關張士誠該如何處理?”

程德剛將問題拋出,已經被封爲宣侯且可享食祿爲兩千戶的李善長,便迫不及待地走出來,回道:“回陛下,微臣以爲可派一大臣前往說服張士誠降了我大明,若是張士誠願意歸順,那大周國土境內民心必然歸附大明。倘若他不降,那就殺,以絕後患!而大周國土可徐徐治之。”

程德瞥了一眼李善長,沉思須臾,方道:“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由宣侯去做吧。”

李善長心中大喜,面上卻沒有表露出來,連忙躬身行禮道:“微臣遵旨。”

呂不用等人自然是紛紛目露羨慕。

他們知道,若是李善長辦好此事,他就會立下一功,一旦等陛下一統天下後,這李善長必然先於他們封爲國公。

想到這裡,衆人心中泛起了檸檬味。

但是,此事已經定下,他們也無可奈何,只能眼巴巴地看向程德,以希冀還有其他的什麼事情。

程德掃了一眼衆人,才說道:“吾昨夜得上天啓示,在我大明國土之外,有幾種糧種,若能得之,則能保我大明萬民從此再無餓死之人。”底下羣臣紛紛一怔。

他們心中有些懷疑。

但這話卻是程德說的,他們心中即便是有懷疑,也不敢流露出來。

“故,朕欲派一人領水軍三萬前往該地。凡是願往此地之大明士兵,若是途中遭到不測,撫卹金一百兩,家中子女可免費上大明軍事學院,或大明學院,今後爲官爲將,朕必優待之,領先提拔。”

“至於爲將人選,朕早已選定。”

程德將目光看向程忠,程忠心領神會。

“宣三品徵夷將軍覲見!”

衆人紛紛朝着身後望去。

很快地,步入宣政殿之人,映入衆人眼眸。

程儒一身戰甲着身,看上去極爲英武不凡。

衆人心中紛紛大驚。

他們萬萬沒想到這領軍之人竟然是程儒,跟在陛下身邊的那個親信之人。

衆人對於程儒能成爲領軍之將,沒有任何人有異議。

雖然他是一個太監,而且這還是一個事實。

但有關這點,沒人提出異議。

畢竟,許多人都不想好不容易得到的侯爵,而因爲此事勸諫,而將侯爵弄丟了。

衆人紛紛沉默不語。

程儒走到宣政殿中間後,然後對程德躬身行禮道:“末將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回話!”程德對程儒說道。

“謝陛下隆恩。”程儒回道。

程儒起身後,程德就看向程儒:“程儒,朕沒想到,你竟然如此快的時間就從大明軍事學院以優異的成績畢業,這一點,朕深感欣慰。”

程儒:“末將的一切,都是陛下賜予。末將只能全力而爲。”

程德點點頭,滿意地看着程儒:“昨夜,朕交代你的北美、中美洲、南美一事,你可還記得?”

程儒急忙說道:“陛下所說,末將句句牢記在心。陛下昨日言,那北美有紅稻、玉米、南瓜,而中美洲有土豆,養鹿場,南美有藜麥,金雞納霜,羊駝,若是將這些都帶回來,則我大明必然萬世永昌。”

程德看向程儒說道:“程儒,朕就當着滿朝文武大臣的面,給你一個承諾。倘若你將這些東西都帶回來,朕給你一個可世襲的國公之爵,與國同享,與國同休。”

程儒心中激動不已,“末將萬死不辭,一定會爲陛下尋回這些東西。”

程德這才點點頭,繼續說道:“大明最新的新式火銃,可帶上一萬把,火藥多帶些,至於聖武大炮,就帶上一百尊。還有,朕昨日畫的那圖,你可都還記得?”

程儒連忙回道:“回陛下,末將都記得。”

程德:“很好。程儒,如果你途中遇到一些各種稀奇古怪的種子,也可帶回大明。”

程儒點點頭,“末將遵旨。”

“你且下去吧,半個月後,三萬水軍,大明船艦、火銃、大炮,還有乾糧、衣服等等,朕都會給你備好。”

“是。”

目送程儒離去後,程德心中有些期待。

宣政殿上衆人都恨不得自己代替程儒去。

只要尋回陛下口中說的那些糧種回來,就能賺一個世襲的國公爵位,這簡直是駭人聽聞。

想到這裡,李善長就走了出來,問道:“陛下,剛剛所言世襲國公爵位一事.”

程德直接打斷了他的話說道:“此事,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不必再勸。等程儒將它們尋回來後,你們到時候自然會明白一個世襲的國公之爵,與那些東西相比,誰更重要?那些東西,倘若我大明有了,那麼,我大明萬民人人有衣穿、人人都能吃飽,人人都能有房住.這些,都將會實現。”

“朕,一直固守初心。”

衆位文武大臣紛紛不語。

“南方已經一統,北方那邊,暫時就不要管了。”

“等劉福通與元朝做過一場後,元朝勝而劉福通敗之時,便是我們大明北驅胡虜的時機。”

“在這之前,諸位臣工恪守其職,各盡其責,不可懈怠。”

程德剛說完,底下衆位文武大臣紛紛躬身回道:“臣等遵旨。”

程德瞥了一眼程忠,程忠立即高聲喊道:“退朝——”

程德率先離去。

“臣等恭送陛下!”一衆文武大臣紛紛躬身行禮。

……

程德直接返回了勤政殿,繼續處理着大明國事。

處理了幾個時辰後,他便往坤寧宮的方向而去。 

第165章 泗州城科舉試點選拔第146章 洪澤商人主動提議開港招商,汝中柏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氣,朕心甚悅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252章 黃州大戰(五)第87章 英雄何須問出處第80章 泗州英靈祠第8章 暗涌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第164章 陳友諒:收我漢人之土,揚我漢人之第261章 南孔北孔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99章 戰無強敵,攻無堅城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172章 爲科學院選才之研究院第101章 夜襲元軍,揚泗州軍之名第25章 賈魯退,圖魯亡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44章 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75章 程德欲應沈家人間醉之約,泗州城商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41章 洪澤之殤第264章 朝會佈置,滅張滅方第266章 沈萬三求見,國庫再進賬五百萬兩第138章 李孝慈主動提出學兵法,淮安路八百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64章 利之所在,無所不趨第74章 天作之合,賓主盡歡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58章 初談科舉,未來孤臣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281章 程儒回明第195章 和州終克第242章 對外國策雛形第20章 救治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77章 元廷詔令第98章 整備衣甲器械與戰前動員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29章 鴻門宴借糧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第202章 何九四之子何基第175章 程德欲應沈家人間醉之約,泗州城商第123章 姚廣孝用雞鳴狗盜之徒,行離間計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第57章 淮安城半日遊第144章 龔伯遂:既然丞相無情在先,那麼就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澤湖,羅茂的假戲真做第131章 拿下江都缺糧困境解,一番安排後返第92章 李善長教弟,雨夜說官場第128章 深夜商議攻江都,爲攻金陵招一萬水第163章 陳友諒:當我高高在上的時候,無人第189章 爲陳霆解惑第190章 陳兵樑縣,伺機奪廬州路第55章 元朝欲招安第186章 一步好棋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17章 入世第29章 鴻門宴借糧第132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66章 沈萬三求見,國庫再進賬五百萬兩第157章 裡應外合奪鹽城,程瑩再奪清河城第145章 哈麻:陛下是千古未有之皇帝第37章 淮安戰略定,將十萬衆現第62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33章 王霸之基第44章 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第108章 先攻其心,再採用圍師必闕和四面撓第149章 夜襲泗陽城,李孝慈斬殺達魯花赤第279章 何三五使計而劉張妥協,大魏吏部尚第244章 陳友諒:你要相信朕的眼光第7章 安排第180章 羅茂遭刺殺有驚無險第112章 馮國用的心病第232章 聖武元年第148章 請徵虜將軍三思第129章 脫脫:我定要讓那程德後悔不迭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120章 《泗州日報》之白毛仙姑第19章 泗州軍第220章 暗謀十萬紅巾軍第69章 返回泗州前的安排第157章 裡應外合奪鹽城,程瑩再奪清河城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215章 駭人聽聞的匿名舉報信第200章 計除徐壽輝第190章 陳兵樑縣,伺機奪廬州路第142章 方丈贈五徒,泗州軍再增五猛將第132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225章 天下何種人最爲快活?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