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

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

李三七萬萬沒想到,將軍竟然在張士誠那邊安插了自己的人。

根據姚祭酒所言,將軍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提前佈局了。

嘶!

將軍也太高深莫測了。

這,將軍還是他從小到大一起玩到大的那個德哥嗎?

李三七心中萬分疑惑。

若是依照他認識的以前那個德哥,雖然也很聰明,但絕不會像現在這樣,令人感到恐怖。

彷彿裡裡外外變了一個人似的。

最後, 他將程德發生這麼大變化,都歸咎於程德的爹死了,才讓程德才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與之前判若兩人。

想到這裡,李三七在心中又對程德充滿了敬畏。

這種提前佈局的手段,令人感到駭然。

他不知不覺中, 又想起了以前羅茂的叮囑, 在程德面前不要僭越,以免埋下禍根。

好在他很聽話,都聽了進去。

一直規規矩矩,並未作出什麼僭越之事。

現在的大哥程德,他李三七是越來越看不透了。

他所能做的,便只有儘量爲大哥程德打下更多的城池,完成大哥程德口中所說的驅除胡虜、恢復中華。

一想到大哥程德給他起的名字李定國,他這些日子讀過不少書,自然對這名字有了新的認識,也能感受到大哥程德對他的期望有多高。

根據姚祭酒信中所言,這鹽城裡面,便有一位是泗州軍的人。

此人,名劉仁。

而鹽城守將名爲張士義,是張士誠,也就是現在大周誠王的親弟弟,身份尊貴。

劉仁給張士義做副將。

張士誠給他這個弟弟配了兩個副將, 還有一個副將是樑五。

明面上, 張士義是鹽城權力最高的。

但實際上, 真正管事的還是劉仁和樑五這兩個副將。

可想而知,鹽城似乎基本落在泗州軍手上了。

此事, 大有可爲。

一想到這個,李三七面色一喜。

他根據姚祭酒在信裡提到的書信密文,翻找出《泗州律法》,然後他開始翻看了一會兒,便在書信中寫道:“194 282 137 37 82 49 57 101 201 93 62”

這是書信密文,明文翻譯如下:明日戌時開城門裡應外合。

當然,關於明文,李三七將它默讀在心中,反覆默唸了幾遍,覺得並無什麼問題後,他便令人找來絕聲衛,然後讓絕聲衛想方設法將此信送給鹽城副將劉仁。

做好這一切後,他的心神卻是被淮安城所牽引,目光裡閃過擔憂。

根據他派出的探子探查得知,這淮安城已經被脫脫大軍圍個水泄不通,仿若鐵桶一般。

按理說,大哥程德應該早就馳援淮安城了。

這一次, 卻遲遲沒有大哥程德的消息。

莫非大哥程德那邊遇到了什麼麻煩。

一想到這兒,李三七的心裡多了一重陰霾。

良久。

李三七輕嘆了一口氣,如今他所能做的便是, 儘快將鹽城拿下。

至於淮安城那邊,他有心無力。

只能在心中暗暗祈禱淮安城早日脫困了。

這個時候,淮安城城外二十里一處密林中。

何三五帶着一萬人馬就藏在這片密林之中。

他帶着大軍來到密林,已經四天了。

他並沒有走那條由汝中柏把守着的必經之路,而是另闢蹊徑,走了一條鮮有人知的小路,纔來到這處密林潛伏着。

這四天,他都想找機會能幫淮安城解圍。

只是,他根本找不到什麼機會。

他手上的一萬大軍,跟脫脫那近二十多萬的大軍相比,實在是相差太多。

而且,脫脫這支元軍的火銃大炮、騎兵也很多。

他完全沒有任何勝算。

貿然襲擊脫脫大軍,只會讓自己這支一萬人馬白白犧牲。

他想要在適當的機會,給予脫脫大軍當頭棒喝一擊。

只是,這種機會他並沒有尋到。

反而,他這幾日,倒是目睹了淮安城攻城戰的慘烈。

尤其是淮安城這幾日兩次攻防戰,他雖然沒有靠近戰場,但是從那大戰的場面來看,這一次淮安城泗州軍必然犧牲不小。

他甚至擔憂,如今的淮安城,已經沒有多少泗州軍了。

他已經在心中決定了,若是脫脫下一次再強攻淮安城,他一定要瞅準機會,給予脫脫元軍一次重擊。

想到這裡,何三五看向了一旁自己的左膀右臂:吳國興、吳國寶。

這兩人,都是定遠人。

而且,他們還是親兄弟,都是憑藉殺敵的功勞當上了小都統。

這兩人,也深受何三五重視。

只因爲這兩人,在打仗方面腦子很靈活,也很有想法,常常會啓發到他。

最重要的是,他們作戰勇猛。

幾次在戰場上救過他性命。

想到這裡,何三五望向吳國興、吳國寶道:“.淮安城之圍是一定要解的。”

吳國興:“一定要解!”

吳國寶點了下頭。

“現在的問題是,該如何解淮安城之圍?”何三五的目光瞥向淮安城方向,顯得有幾分憂心忡忡。

吳國興:“是啊,該怎麼解呢?”

吳國寶:“這幾日,我們都查探了附近地勢,也都摸清了脫脫元軍大帳的兵力分佈。只是,我們根本找不到什麼下手的地方。若是我們貿然發動奇襲,恐怕.我們全都喪於脫脫元軍之手。最重要的是,即便我們真的喪於脫脫元軍之手,依然沒有解了淮安城之圍。”

何三五聞言,頓時沉默了。

吳國興也沉默了,眼睛看向吳國寶,沉默着不說話。

“張士誠那邊,最近也似乎不太安分。”何三五忽然轉移話題說道。

吳國興:“高郵城那邊有姚祭酒盯着,這張士誠想必翻不起什麼浪花。”

何三五詫異地看向吳國興。

吳國興見何三五的目光投來,便解釋道:“何將軍有所不知,高郵城之所以能夠順利拿下,這種手筆,便是出自姚祭酒。”

何三五對此事自然也是有所耳聞,他看着吳國興道:“張士誠也不是等閒之輩。不過.有姚祭酒坐鎮高郵城,想必那張士誠想要對高郵城有圖謀,怕是要落空了。”

吳國寶:“這一次,張士誠趁着我們泗州軍被元軍大軍拖住,而打起我們泗州軍治下的主意。這樣的行徑,與小人何異?本以爲,他作爲反元起義勢力的首領,當明白眼前的形勢——整個天下起義軍的敵人是那龐然大物元朝。卻沒想到,在這種時候,這張士誠拖我們起義軍的後腿。簡直是見小利而忘大義,當得上一句鼠目寸光!”

何三五笑道:“你說的話,還真是一針見血,若是那張士誠聽了,肯定會氣得吐血。根據我對將軍的瞭解,這張士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我相信將軍對張士誠這次打高郵城的主意絕對有什麼佈置。或許,在不久後,將軍的手筆,恐怕要再一次震驚世人了!”

吳國興、吳國寶紛紛目光一亮,緊緊地望着何三五。

何三五搖了搖頭,並未再作出什麼解釋。

吳國興、吳國寶兩人的心中則是更加好奇了。

或許,正如何將軍所言,將軍對張士誠的反擊,應該就會展現在世人眼裡。

對此,他們都期待着。

一晃的時間,曙光照亮了整個泗陽城。

泗陽城街上,重新恢復了往日的秩序。

而這個時候,郭興、程瑩兩人,都在程德的書房中。

在程瑩來到書房之前,郭興已經將昨夜程瑩詐開宿遷城一事前後,都與程德說的一清二楚。

聽了郭興所說後,程德心中對這郭興便多了幾分信任。

他心裡對程瑩的警惕與戒備,也少了許多。

而當程瑩來了後,程德沒有先開口,只是看着程瑩。

程瑩卻沒有保持着沉默,他則是先向程德躬身行了一禮,這纔不急不緩地說道:“末將程瑩,於昨夜,已經詐開宿遷城城門。如今,宿遷城正由李小將軍守着。”

程德點了點頭,目光看向程瑩時露出一絲溫和:“此事,你辦得不錯。功勞先記着。等後面擊退了脫脫元軍,再一起封賞。”

程瑩點了點頭,他沒有反對。

他也知道,屬於自己的功勞,肯定跑不了。

眼下,還是要從大局着想,先擊退脫脫的大軍。

“回稟將軍,此次拿下宿遷城,末將拿下了宿遷守將赫斯虎赤。此人,是元朝大將,也是會打仗的。”程瑩忽然望着程德說道。

程德:“不錯。此人,我也略有耳聞,之前圍剿劉福通起義軍,被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給擊敗了。”

程瑩面色一滯,心中則是萬分震驚。

將軍的情報,竟然這麼厲害了嗎?

其實,程瑩並不知道的是。

有關赫斯虎赤之事,程德還是從韓伯高書寫的一份投名狀知曉的。

他之前派錦衣衛、絕聲衛都去核實過有關韓伯高那份投名狀的真僞。

好在,據前去打探的人傳回來的一個又一個消息來看,這韓伯高並未有所隱瞞,反而寫得很詳細。

不過,程德也沒向程瑩解釋。

作爲上位,適當的讓下面的人覺得高深莫測,也是一種必備手段。

程德隨即看着程瑩道:“宿遷城被你詐開了沉悶,那清河城、清江城,能否如法炮製呢?”

程瑩想了想,臉上有幾分猶豫,但還是開口道:“末將願意一試,不過,末將以爲,將軍還是不要對此事抱着太多期望。”

程德沉默稍頃:“盡力而爲。若是失敗,再另想它法。不過,能否說一說,爲何你對此事不抱什麼期望嗎?”

程瑩略微沉吟思索一番,目光的視線移到程德身上,正色道:“將軍有所不知,現在的清河城守將,與末將有些許過節。不過,清江城守將,末將倒是以爲可以詐開城門。”

程德沉默了。

清河城、清江城相距不遠。

若是強攻清河城,清江城勢必也會知曉,這會引起脫脫大軍的注意。

這不是程德所想看到的結果,他希望順利能拿下清河城、清江城,然後合淮安城、清河城、清江城、寶應城、建湖城之力,能夠擊退脫脫元軍。

“這清河城,到底能不能詐開,暫且試一試。若是實在不行,就強攻好了。”程德忽然開口道。

他知道,許多事情,並不會如自己的意。

既然如此,那就大不了一戰。

脫脫大軍遲早會面臨沒糧的困境,到時候,這脫脫大軍上下必然軍心浮動,而這便是自己擊退脫脫元軍的機會。

同時,還可以爲淮安城馮國用他們那邊吸引一部分元軍注意力,給淮安城減減壓。

念此,程德的心感覺一鬆。

程瑩聽了程德的話,點點頭:“那末將願意一試。”

“此外,回稟將軍,末將已經將六十萬石糧食運到了泗陽城。”程瑩忽然道。

程德:“嗯。此事我已知曉。”

程瑩一陣,繼續道:“末將從赫斯虎赤府邸中搜來三十箱財寶,一併押送了回來。如今,這些財寶,就在萬戶府門外,由我們泗州軍的人看守着。”

程德盯着程瑩打量了一陣:“你先下去好好休息,午時你便領兵出發,前往清河城。到了申時時分,我也會領着大軍前往清河城。這一次,必須拿下清河城。”

程瑩回道:“末將遵令!”

隨即,程瑩向程德告辭,便匆匆離去。

在程瑩離開後,程德目視着還在書房裡的郭興道:“我會給你留下三千人馬,由你擔任泗陽城守將,程能爲副將。那些糧食,還有三十箱財寶,務必派人嚴加看守。此外,謹防城內有人聯繫元軍。出於穩妥考慮,這泗陽城城門還是繼續關閉,不許進不許出。”

郭興:“遵令!”

“這一次,攻打清河城,我會將郭英帶上,這幾日他盡職盡責,我很看好他,有意栽培他。若是攻打清河城,我會給他表現的機會的。”程德笑着對郭興說道。

郭興點了點頭:“屬下代阿英多謝將軍!”

程德搖搖頭:“你在駐守泗陽城期間,也要多加註意附近有無元軍的探子。若是有,就全都拔除,將他們全都留下,不要讓一個人逃了。”

郭興正顏道:“還請將軍放心,郭興一定不會讓元軍探子能順利離去的。”

程德見郭興堅定的目光,也就放下了心。

“對了,你挑幾個信得過的人。持我的命令文書,給張遇傳令,讓他準備好足夠的船隻,將還在洪澤城城外北城門駐紮的兩萬大軍全都運過來。”程德叮囑郭興道。

“遵令!”郭興應道。

“好了,就說到這裡吧!”程德擺擺手道。

郭英朝着程德躬身行禮後,滿懷心事地去安排事情去了。

程德目送着郭英離去後,又將目光接連放在了軍用地圖上的清河城、清江城、淮安城,沉默不語。

(本章完)

第235章 治國,就是治吏第11章 起事第55章 元朝欲招安第205章 開路先鋒耿再成第78章 防備計略定,程德教義子第267章 陳友諒親屬處理,水軍增至二十萬第131章 拿下江都缺糧困境解,一番安排後返第133章 張七九心甘情願做紅娘,程德計劃在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208章 泗州軍才下江寧縣,陳埜先便獻計攻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238章 張士誠的背刺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第233章 《大明醫典》第17章 入世第94章 一個和尚,能造成什麼威脅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91章 孔家子弟來相投,誓摘孔聖公名頭第172章 爲科學院選才之研究院第23章 夜奪定遠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177章 沈萬三夜至泗州城第1章 重生在元末第5章 狐假虎威第256章 黃州之戰(九)第153章 元軍再攻淮安城被擊退,泗州科學院第1章 重生在元末第63章 濠州士子,鬧將軍府第85章 大婚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7章 安排第112章 馮國用的心病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90章 韓伯高的投名狀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224章 佈局北方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66章 拒絕招安,城外刺殺第5章 狐假虎威第232章 聖武元年第12章 成功奪取泗州城第245章 程德:眼下有個揚名天下的機會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87章 英雄何須問出處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54章 何三五歸來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157章 裡應外合奪鹽城,程瑩再奪清河城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257章 黃州大戰落幕(陳友諒:今日我雖死第51章 千載一時,不可失也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32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225章 天下何種人最爲快活?第119章 你我有緣,十年後再見第35章 李善長的面試第107章 劉伯溫獻計,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第116章 張道陵後裔張邋遢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12章 成功奪取泗州城第138章 李孝慈主動提出學兵法,淮安路八百第283章 醉後吐真言,善農吳喜農第116章 張道陵後裔張邋遢第103章 洪澤湖決堤放水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119章 你我有緣,十年後再見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第274章 徵虜大將軍人選,東北王真實身份第2章 成爲牌子頭統領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259章 主帳議事,口頭許諾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47章 按計攻滁,直奔淮安第74章 天作之合,賓主盡歡第4章 泗州城東門守軍第270章 大肆封侯羣臣喜,徵夷將軍驚衆臣第67章 刺殺餘波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228章 安慶之戰與《大明日報》第33章 王霸之基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215章 駭人聽聞的匿名舉報信第22章 馮家寨收英才第79章 劉家認親第113章 羅茂贊程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第39章 病來如山倒第174章 程德檢查義子四書功課,章溢書房夜第54章 何三五歸來第94章 一個和尚,能造成什麼威脅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162章 驚現三十二個傳教士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第268章 高俸養廉,徹查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