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裡應外合奪鹽城,程瑩再奪清河城

第157章 裡應外合奪鹽城,程瑩再奪清河城

鹽城文清苑,觥籌交錯,舞影貼身。

劉仁、張士義、樑五都左擁右抱,各個喝得面紅耳赤。

尤其是張士義、樑五兩人,都已經開始上手了。

劉仁身旁的兩個女子,一個身穿紅裙,一個身穿綠裙, 愁眉苦臉地望着劉仁。

劉仁急於脫身,並未往她們身上看去,心不在焉地盯着酒杯看。

“這位老爺,莫非是嫌棄我不夠漂亮嗎?老爺怎麼不看我一眼呢?”

劉仁:“.我,那方面不行。”

紅裙女子、綠裙女子:“.”

張士義、樑五兩人聞言手中的動作爲之一頓,紛紛張大了眼睛看着劉仁, 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

劉仁見到張士義、樑五兩人目光投來,便胡說八道:“哎, 我自小命苦啊。我那個被老鼠咬過, 終生不能做那種事情。”

張士義、樑五看着劉仁時,都露出同情的目光。

男人啊,沒了那玩意,活在世上還有什麼意思呢?

這個,當然是張士義、樑五內心的真實想法。

不過,他們並沒有當場說出口。

這種得罪人的蠢事,他們可不幹。

而且,這次花費,還都是劉仁出的。

既然得了他的好處,這種傷男人顏面的話,還是不要說了。

紅衣女子、綠裙女子聞言,皆都愕然無語。

她們都想着,既然那方面不行,那還來這裡幹嘛?

能看能摸不能做?難道這是有錢人的特立獨行?

她們心中暗暗鄙視着劉仁。

劉仁此時有苦說不出。

他怕真做那事會誤了時辰, 畢竟, 還有半個時辰,就要到了戌時時分。

爲了完成任務,他已經豁出去了。

隨後, 劉仁望着張士義、樑五道:“我去方便一下,馬上回來。”

張士義、樑五兩人互相對視了眼,心情都很沉重。

這劉兄,也太慘了。

下次,有機會再來這兒,還是不要帶他來了,免得刺激他了!

他們終於明白之前邀請劉仁來這兒瀟灑的時候,這劉仁爲何拒絕了。

原來,竟然是因爲這個原因。

他們忽然想到這劉兄聽到他們邀請他時,心裡應該很痛吧?

張士義、樑五兩人互相望了望,又看到劉仁匆匆離去,兩人都沉默了,但手中的動作卻沒停,他們兩人左右兩邊的女子緊咬嘴脣,臉龐通紅。

嘿嘿,真他孃的得勁!

可惜了,這劉兄,無福享受了。

劉仁出了文清苑後,目光冷冷地望了一眼文清苑裡面的方向, 隨後朝着一個方向快速行進。

走到一半時,出現了十幾人。

這些人一見到劉仁,便朝着劉仁行禮道:“參見劉將軍!”

劉仁快速掃了他們一眼:“東城門、南城門、西城門、北城門,都已經換了我們的人沒有?”

“回稟劉將軍,南城門那邊是張將軍的親信,屬下已經用盡各種手段,他們都不爲所動,依然駐守在南城門面前。至於東城門、西城門、北城門的人,則全都被我們給收買了,已經換上我們的人。”

劉仁聽完後,目光看着其中一人道:“就由你去知會李定國李將軍一聲,讓他繞開南城門,從東城門、西城門、北城門進來。此外,你們都交代清楚了沒有?”

“回稟劉將軍,都已經交代清楚了,戌時開城門,迎李將軍入城。”

劉仁滿意地點了點頭,看着這些人道:“你們都是我的親信,這一次的事情若是順利的話,你們到時候持我的書信去拜見將軍的話,將軍肯定不會虧待了你們。”

在場衆人紛紛詫異地看着劉仁道:“劉將軍,難道你不和我們一起去拜見徵虜將軍?”

劉仁瞥了他們一眼,平靜地說道:“我還有更大的謀劃,我會繼續跟着張士義他們。你們就不需要繼續跟着我了,在泗洲軍,你們的作用更大,而且要打的仗也會很多,說不得,到時候我們再相見,你們一個個都是將軍了。”

在場衆人紛紛搖了搖頭,齊聲道:“無論如何,劉將軍始終都是我們幾人的將軍。我們幾人的命,先前都是劉將軍救下的,這輩子認定了劉將軍,就絕不會背叛。”

劉仁笑道:“你們的意思,我都明白。但是,將軍那邊更需要你們。我這邊,你們又不是不知道,在大周這裡,朝廷上有徐英傑可以護着我,我這兒過得挺滋潤的。”

忽然有人提出質疑道:“劉將軍,你之前在興化城時對張士誠不是說那方面不行嗎?這還能滋潤得起來?”

劉仁目光帶着不善看向說話的人,瞪了他一眼:“我那是對他們虛與委蛇,我說了你們就信了。還有,張士誠賞賜給我幾個貌美女子,難道你們就沒想過這是張士誠想要監視我?老子不拒絕了,那張士誠肯定將我老底都扒開了。老子那方面的能力,你小子肯定比不上我。”

此人訕訕地笑着,不說話。

其他人紛紛憋着笑。

劉仁見此,便擺擺手道:“你們按計劃行事,開城門後,直接向李定國投降。然後,你們手持我的介紹信,相信這李定國看在我的面子上,不會虧待了你們的。”

“好了,事不宜遲,諸位按計行事。將來,我們都還有再見面的時候,到時候一定要一醉方休。”劉仁說完後,便又原路返回了文清苑。

其他人紛紛對視了一眼,便各自離去。

當劉仁回來的時候,張士義醉眼醺醺地對劉仁說道:“劉兄,我大哥認識一位醫術極高的大才。等有機會了,我和大哥說一聲,到時候將那位大才請過來,爲劉兄治一治。劉兄,我跟你說,這大才在治這方面,那可是妙手回春。我相信,到時候劉兄肯定能一展雄風。”

樑五也跟着道:“是啊,劉兄,跟着張將軍混,有肉吃有錢賺.還能來文清苑找找樂子!”

看着樑五身體左搖右晃的模樣,劉仁的眼裡閃過一絲不屑。

但劉仁將這個掩飾得極好,他笑着應道:“要不說,我被大王分到了張將軍名下呢,這就是緣分啊!張將軍放心,有我劉仁在,今後有什麼危險,有我老劉在,就算我老劉豁出命去,也能將你救出去了。”

張士義聽到這話很開心,他醉眼迷離地拍着劉仁的肩膀笑道:“哈哈,我今日高興極了,你知道嗎?劉兄,爲了等你這句話,我可是等了好久了。”

劉仁沉默了。

看來,這張士義倒還是有點眼光,知道自己是個有本事的人。

張士義見劉仁沉默着,便拉着劉仁的手,目光充滿了真誠:“劉兄,你剛剛的話,跟我大哥之前說的一句話很相似。叫什麼,士爲知己者死。你放心好了,今後大周,有我護着你,誰也害不了你。我大哥在將我派到鹽城前,對我說過,說你劉仁是一個知兵的人,讓我在軍事上有什麼不懂的,就向你多請教一下。”

“我大哥在識人這塊,我是很相信,也很佩服的。我自己不過是庸庸碌碌之人,因爲我大哥的緣故,驟然高居高位,壓在了劉兄身上,還望劉兄不要多想。等將來大哥打下的地盤越來越多,那麼,只要劉兄能夠多立下功勞,我一定能爲劉兄爭取到與功勞相應的賞賜。”

聽到張士義這番真誠的話,劉仁一怔。

這張士義這個義字,倒是配得上他。

可是,終究我們不是一路人。

想到這裡,劉仁心中感到有些沉重。

將來,若是將軍擊敗了張士誠,到時候,我會去求將軍饒你一命的。

正好將軍身邊缺個太監,就到時候推薦你好了。

想到這裡,劉仁的臉上重新恢復了笑容,他看着張士義說道:“那就多謝張將軍了。”

張士義連忙擺擺手:“不必如此,客氣了。來,我們繼續飲酒。”

“幹!!”

劉仁、張士義、樑五幾人手中端着的酒杯撞了撞,一口飲盡。

一杯又一杯下肚。

不知不覺間。

戌時到了。

此時,月明星稀。

鹽城的東城門、西城門、北城門,都開了。

李三七帶着一萬人,按照劉仁給他通的消息,分三路從東城門、西城門、北城門而進入。

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動地,打破了鹽城寧靜的夜。

還在文清苑的劉仁、張士義、樑五三人,都在喝着花酒。

這花酒顧名思義,便由花和酒組成。

當然,這花並不是真的花。

也不知是何人,將女人比作花,然後這花便代指女人了。

三人中只有張士義、樑五得到了充分的滿足,而劉仁則是憋得難受。

爲了證明自己那方面真的不行,他時不時地暗中用手狠狠地掐着大腿,試圖讓自己四大皆空,表現出一副對女人不感興趣的模樣,自顧自地喝着酒。

就在這時,劉仁耳尖地聽到驟然響起的喊殺聲,嘴角露出一絲笑紋。

“什麼聲音?”張士義忽然問道。

突然,門外闖進來一個士兵,這士兵是張士義的親兵。

“將軍,不好了,鹽城被那泗州軍李定國攻進來了。”士兵急忙對張士義說着,也沒有顧上在場的情形。

張士義聞言,面色一怔,手中的酒杯“砰”地一聲掉落在地。

忽而,張士義面色有些慘白,酒也已經醒了三五分。

“這李定國怎麼可能會攻進來呢?鹽城如此高,難道他李定國插上翅膀了不成?”張士義指着士兵怒道。

士兵沉默了。

“將軍,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而是我們要儘快逃命而去。要不然,再過不久,等鹽城完全被那李定國佔據後,將軍性命不保,這樣的話,我們無法向大王交代。”樑五的酒意,早已經被嚇沒了,此時他有些六神無主,只想離開這鹽城危險之地。

不過,這樑五倒也是聰明之人,不說是自己貪生怕死,倒是說成了無法向張士誠交代。

嘖嘖,真他孃的是個人才。

劉仁在心中腹誹着樑五後,便也出聲道:“張將軍,現在我們要儘快出城去。在這裡多待一會兒,便意味着危險多增加一分。至於這鹽城如何被李定國拿下,只能等以後再查了。”

張士義緩過神來後,也急忙說道:“劉兄說得對,我們現在就撤。”

隨後,劉仁帶着張士義、樑五,朝着東城門方向而去。

只是,跑到半路時,撞見了李三七的一支人馬。

劉仁見此,便對張士義、樑五說道:“我留下來斷後,你們趕快朝着附近南城門而去,或許那邊是我們的逃生之路。”

張士義心中極爲感動,他正要說些什麼的時候,被樑五扛着,朝着北城門狂奔而去。

劉仁看着李三七這支人馬,輕嘆了口氣,因爲他看到了自己原先的屬下,劉仁暗暗給他使了一個眼色。

於是,劉仁力戰數百人,身中十刀,手臂中了一支箭,搶奪泗州軍一匹馬,揚長而去,直奔北城門。

劉仁離去後,留在原地的士兵,紛紛看向最前面的那個人,目露疑惑。

只見那個人,緩緩轉過身來,環視在場衆人:“剛剛那個人,你們要全都忘了,這是李定國李將軍下的命令。”

衆人聞言,心裡頭疑惑更深了。

但他們知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便沒有再繼續追究下去,都道:“遵令!”

劉仁一路逃向南城門而去,在路上碰到了樑五和張士義。

接着,劉仁將張士義拉到馬上,指着前面的一個方向,對樑五說道:“前面那邊有一匹馬,正好你可以騎着它,我先帶張將軍遠離這危險之地。還有,我剛剛已經受了重傷,堅持不了多久。”

說完,劉仁拍打着馬,朝着南城門外逃去。

樑五看着劉仁的背影,沒有絲毫猶豫,連忙衝到前面的一匹馬前,趁着其他不遠處雙方忙着廝殺,顧不上他之時,迅速上了馬,也從南城門逃了出去,追趕着劉仁的背影。

從鹽城逃了出來後,劉仁一口氣帶着張士義奔了十里,就連馬都累癱了。

隨後,劉仁棄了馬,又揹着張士義走了數裡,往興化城方向而去。

可是,劉仁身上畢竟受着傷。

一路上又流了不少血,走着走着,他便暈倒了。

這一幕,嚇壞了張士義。

張士義用手摸了摸劉仁的鼻息,發現劉仁鼻子裡還有氣,心中一鬆。

他朝着四周張望了一眼,看到不遠處一個山洞時,猶豫了半晌,準備帶着劉仁往那個山洞而去。

就在這時,後面傳來了馬蹄聲,讓張士義嚇得面色慘白。

直到騎馬的人湊近跟前,張士義才認清是樑五,心中不由地一喜。

“樑五,劉仁暈倒了,劉仁爲了救我們,身上受了重傷。等到了興化城後,我一定要向大哥請功,給劉仁個大官做一做。我剛剛發現那邊有個山洞,我們將他擡到那邊山洞歇息一夜如何?”

樑五聽着張士義的話,本想說可以放棄劉仁繼續上路的話,一時間被堵在了喉嚨裡,只能悶悶地應道:“嗯,聽將軍的。”

隨後,張士義與樑五兩人合力,將劉仁擡到了山洞。

藉着天上的月光,張士義與樑五兩人這纔看清了山洞裡的情形。

他發現這山洞有些幽深不見底,心中感到有些膽怯。

樑五往山洞裡深處望去,他的心中也有些發毛。

“張將軍,我看,我們還是換個地方吧!我總覺得這山洞有些不安全,好像被什麼東西給盯上了似的。”

張士義聽到樑五的話,嚇得連忙點頭道:“我也有這樣的感覺,那我們還是將劉五放在馬上,我們繼續趕路吧!”

“也好!”樑五點了點頭。

之後,張士義與樑五兩人,將劉仁扶着送上了馬趴着,然後兩人各自站在馬的一邊,藉着天上的月光,繼續朝着興化城而去,沉默着不說話。

就在他們離去後不久。

原本那個山洞裡,忽然發出“嘶”的響聲。

一個如同燈籠般大的眼睛,在月光下,顯得有些猙獰、可怕。

原來,這可怕的眼睛,竟然是巨蛇的眼睛。

它的眼睛望着張士義離去的方向,閃爍着一絲遲疑。

盯了半晌。

隨後,它又繼續回了洞裡。

張士義他們並不知道,剛剛從生死關走過了一回。

李三七在拿下鹽城後,迅速控制住鹽城四個城門,並肅清了張士誠的人。

藉着絕聲衛的手,也清除了鹽城張士誠派來的探子。

時間,很快地來到了亥時。

李三七忙完手中事後,便呆在了原先張士義的府邸,處理着一些軍務。

同時,他還將鹽城拿下一事,寫了幾封信,並派人將信送往了泗洲城、高郵城。

另一邊,亥時時分,程德領着四千人,正好趕到了清河城附近。

他是申時從泗陽城出發的,大軍行進速度也不快。

到了這個時候,才趕到清河城附近,是想着慢一點,給程瑩一些時間,詐開清河城城門。

雖然這可能有些困難。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這清河城城上,此時掛着的是泗州軍旗幟,還有一面刻着程的旗幟。

也即是說,這清河城,已經屬於泗洲軍了。

見此,程德心中大喜,便派人聯絡程瑩。

時間不久。

程瑩帶着一行人,在清河城城外,迎接程德入了城。

程德看到程瑩出現後,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這清河城,你原先不是說,這守將是你的死對頭嗎?你是怎麼讓他開的城門的?”

程瑩聞言,沉默須臾:“回稟將軍,這件事,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剛剛纔知道,這是因爲前線丞相脫脫警告過他,讓他不得以任何理由攔住我。因爲前線缺糧了。所以屬下這才能詐開清河城城門。”

“這麼說來,竟然還是脫脫相助了。不過,既然如此,我覺得還能再奮進一次,這清江城,你說能不能順勢拿下呢?”程德目光盯着程瑩看。

程瑩略作思索,便點頭道:“啓稟將軍,末將以爲此事可行。”

程德沒有絲毫猶豫:“那既然如此,就還由你前去詐開清江城城門,我就在清河城等着你的好消息。等我的兩萬大軍到了後,到時候,我一併帶往清江城。”

“你拿下清江城後,派人傳令給我。我會暗中聯絡絕聲衛,讓他們把你死的消息先傳到他們耳中,然後我再把我設計找人假扮你詐開城門屢屢得手一事,傳到元軍軍中。”

“之後,你便緊閉城門,守好清江城。在我帶兩萬大軍趕至清河城前,你先不要露面,只需要守好清江城就行。”

程瑩躬身回道:“末將遵令!”

程德笑着道:“嗯。你現在就帶着你的那五千人出發吧!”

程瑩看着程德道:“啓稟將軍,清河城有俘虜三千人,他們全都被看押在城內校場裡,等將軍派人交接好後,我立即帶人前往清江城。”

程德滿意地看着程瑩:“此事,你做的不錯。現在我們就去交接吧。”

程瑩點頭以應。

一個時辰後。

程瑩領着一支五千人馬,出了清河城,朝着清江城而去。

(本章完)

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53章 整編俘虜,穩定軍心第164章 陳友諒:收我漢人之土,揚我漢人之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1章 重生在元末第52章 見敵之虛,乘而勿假第27章 仁義之道第89章 韓伯高低頭第244章 陳友諒:你要相信朕的眼光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7章 入世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27章 仁義之道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5章 賈魯退,圖魯亡第164章 陳友諒:收我漢人之土,揚我漢人之第136章 章溢談泗州港口提聯姻,何七一效仿第43章 日月所照,皆爲漢人第93章 朱重八跑了,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56章 大周勤政殿君臣論憂愁,劉仁決定繼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第231章 聯周抗明第96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二)第254章 黃州大戰(七)第171章 宋濂弟子張定生,未來大科學家倪瓚第11章 起事第87章 英雄何須問出處第174章 程德檢查義子四書功課,章溢書房夜第154章 程瑩夜下奪宿遷,馬秀英深夜召泗州第138章 李孝慈主動提出學兵法,淮安路八百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20章 救治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56章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第90章 韓伯高的投名狀第177章 沈萬三夜至泗州城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21章 攻克盱眙第36章 治蝗綢繆,火銃佈局第96章 以德爲本治理方略論(二)第258章 奪取陳漢地盤佈置與班師回朝第152章 論歷史定律與周禮,崔瑩歸心泗州軍第154章 程瑩夜下奪宿遷,馬秀英深夜召泗州第19章 泗州軍第239章 呂不用的轉變第141章 覺醒:施主看上去頗有慧根,與我佛第106章 商議反攻揚州路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242章 對外國策雛形第182章 高記酒肆第116章 張道陵後裔張邋遢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136章 章溢談泗州港口提聯姻,何七一效仿第165章 泗州城科舉試點選拔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56章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143章 戰火重燃在淮安,此去不勝絕不還第270章 大肆封侯羣臣喜,徵夷將軍驚衆臣第135章 我本農夫,深知民間疾苦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82章 李善長的謀劃,程德的憤怒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72章 泗州軍事學院第18章 人心難測,不如不測第16章 回村第231章 聯周抗明第7章 安排第15章 鄧友德第188章 真州大捷第283章 醉後吐真言,善農吳喜農第168章 和馬黎諾里的一場交易第123章 姚廣孝用雞鳴狗盜之徒,行離間計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110章 程德聞名天下,張士城欲起事第57章 淮安城半日遊第54章 何三五歸來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第77章 元廷詔令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49章 濠州之殤,初聞噩耗第27章 仁義之道第2章 成爲牌子頭統領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7章 安排第40章 夜襲洪澤,勢不可擋第23章 夜奪定遠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48章 東明之圍,蝗災初現第46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11章 起事第158章 脫脫的退意第160章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