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白零三章 全面發展

多謝書友panggeyu的打賞

從1907年的七月份到年底的這斷時間裡面,一直坐鎮京師的王賓,將自己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政務的處理、政府的改制以及內部整理當中。

七個省的地盤,讓王賓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時間來坐在執政府裡面,即便是在行政院接過了一部分的文件之後,王賓每天在執政府裡面的時間還是高達八個小時。

在這數個月的整頓當中,王賓逐漸的替換掉了一些毫無作爲的前清官員,加強了對下層的掌控力度。

並且還完成了對七省裡面滿清產業的清算,這些產業在滿清大臣倉皇的離開京師之後,便一直都處於無人管理的狀態。

在這種條件下,王賓便派出熊希齡以政府的名義接管了這些產業,進一步的整合了北方的產業。

政務上面除此之外,王賓自己還重新組建了執政府,隨着執政府的重新組建,一批行政功能重複的機構也是隨之被裁併。

於此同時爲了順應新的時局,王賓還建立的一系列的行政機構,徹底的奠定了政府的軍政體系。

從執政府自下先是成立了侍從處擔當自己的秘書功能,至於爲什麼不成立秘書處,這個理由對於王賓來說十分的簡單:有事秘書幹,沒事那啥大家都懂的。

雖然自己的老婆不明白這些,但是王賓還是儘量的取消了秘書處,轉而建立了由一羣大男人組成的侍從處。

每天行政院送過來的公文,都是經過侍從處的手上再遞到王賓的面前。

再有就是建立的監督處和教育處,這兩個部門由王賓直接節制,不受任何一方的領導,即便是各個總長所組成的內閣也沒有權力指揮監督處。

監督處的處長便是馬自楷,監督處的職能也是十分的簡單,收集情報以及對自有的軍政體系進行監督,防止內部出現間諜和貪腐現象。

教育處的處長便是顧晨,負責所有軍隊的思想教育,讓這些士兵知道,當了兵就可以在前線保護自己的家人以及灌輸效忠執政的念頭。

自此,一個完整的政治體系纔在王賓的手中,逐步逐步的打造了出來,從內部的政務整理到監督體系,無不體現出這是一個頗爲現代化的政權。

軍事方面,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面,陸軍部下轄的十一個師已經全部補足了空缺的兵額,還通過行政法令建立了完備的後備兵役制度。

這個兵役制度中規定了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有着服兵役的義務,在當軍隊發出徵召令之後,任何身心健康且成年的男子都不得迴避其該有的軍事義務。

當然在宣佈這一行政條令的時候,王賓還讓下面的人着重的宣傳了當兵的好處,比如吃皇糧,餉銀高等等好處。

這十一個師在補足了兵額之後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日以繼日的進行實戰訓練,並且不時的打擊在境內不斷流竄的土匪,肅清地方匪患。

隨之而來的還有已經組建完畢的三個滿編陸軍師,使得王賓手中的軍事力量已經達到了十四個滿編師。

在經濟方面,憑藉着前清的國庫所建立起來的中央銀行,也是開始逐步發行自己所鑄造的銀幣以及紙幣。

小額的以銀元代替,大額的則是紙幣,推行新的經濟體系的同時,在民間政府則是在大力的推動傳統的錢莊、票號轉型爲銀行。

在民生王賓還以政府的名義在東北這片肥沃的土地上面大肆的發展農業,提倡老百姓種植產量極高的土豆。

除此之外小麥以及玉米在王賓的倡導之下開始了大範圍的種植,這些農作物都有着極高的產量。

可以充分的改變糧食短缺的情況,使老百姓的存糧更加的多起來,不至於捱餓,要知道社會穩定的第一要素除了治安之外,那就是充足的糧食。

於是東三省在王賓的倡導之下大範圍種植高產量的農作物,使得東北開始逐漸的成爲北方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政府糧食儲備量也是在不斷的增加。

當然除了深入發展農業之外,王賓也是不會放緩在其他產業上面的進度,原本所固有的輕工業也是王賓所扶持的項目之一。

生絲和紡織業目前來說都是少有的能夠創造外匯的產業,雖然目前創造出來的外匯有限,但是甭管能創造多少的外匯,還是先能撈多少的外匯就撈多少。

除了這兩種之外,茶葉也是可以創造大量的外匯,茶葉自從在傳入了西方社會之後,很快就在西方形成了一種喝茶的習慣。

因此儘管西方人已經開始種植茶葉,但是更多的時候則是會從中國進口這種神奇的樹葉。

茶葉的種植也是被王賓所提上的日程,既能夠提高外匯還能夠讓茶農增加收入,這是一個雙贏。

其實如果不是現在北方的重工業基礎有些薄弱的話,王賓則是有些想發展重工業的,但是奈何重工業的發展是必須要要有一個大的市場。

且不說即便是有市場了,這生產出來的產品還需要有競爭力,不然的話王賓自己光發展重工業,卻競爭不過人家,這又算什麼?

所以對於重工業,王賓只是在小規模的發展,而且在這些裡面佔了大頭的還是鋼鐵廠。

這年頭王賓對於鋼鐵的需求還是比較旺盛的,別的就不說了,在軍工上面永遠都需要優質的鋼材,小刀槍支大到火炮軍艦等等都是需要優質的鋼材。

依託優質鋼鐵這一要素,王賓才建立的兩座鋼鐵廠以及一個大型的煤礦礦務公司,爲鋼鐵的生產保駕護航。

除了這些諸如造紙、釀酒、麪粉、礦產、化工、機械方面也是有着小規模的發展,不過規模都不是太大。

還有軍工業這一方面,有了七個省份的地盤之後,自然是接手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兵工廠,王賓自然是將前清的兵工廠整合到了一起。

極大的擴大了軍火的生產和研發能力,還爲軍隊建立的五個修械所,專門負責維修軍隊裡面產生故障的步槍。

這步槍壞了總不能直接讓士兵扔了吧,稍微的修一修之後還是能夠再用用的。

就在王賓鼓足了勁進行全方位的發展的時候,經過了半年休整的南方滿清政權卻是有些忍不住了。

對於他們來說,似乎北伐已經迫在眉睫。(。)

第231章 九連城之戰(二)第197章 會議(一)第89章 學堂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六十四章 新兵們的進攻第135章 來自朝鮮的請求(二)三十六章 反手一擊二第145章 結束第261章 忍讓中的日本人第133章 合作(四)第9章 駐防錦州第167章 陰謀(二)第211章 安平渡口攻防戰第308章 王賓的打算第294章 揮軍直隸第96章 事後第81章 匆匆數月第312章 解圍(上)第274章 戰後瑣事二十九章 募股建廠一第129章 改制第296章 南清朝第141章 樸次茅斯和約第233章 陰你一波(二)第292章 謀其國(二)第210章 安平渡口攻防戰(一)第144章 打他一票(二)第44章 會後第241章 王賓的反擊第284章 奉系第285章 天變了第200章 大烏龍第107章 再一次的交易第98章 141的建立(二)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152章 密談(二)第一百八十五章第53章 新式火炮(一)第197章 會議(一)第138章 挑釁第300章 平衡第76章 戰後反應第一百八十五章第284章 奉系第175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三)第147章 一年的發展四十一章 無題第55章 來自東瀛的拜訪第97章 141的建立(一)第18章 我也不知道該叫什麼標題第125章 駐軍奉天(一)第228章 又見火力試探第221章 坑的就是你第225章 俄國人的反應第6章 步兵訓練方針第290章 王英楷告密?第76章 戰後反應三十八章 到達新民第279章 治療肺癆二十八章 火炮與紗廠第274章 戰後瑣事第176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第120章 講武堂第281章 婚事第5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73章 那年那人(下)第48章 軍閥生活第228章 又見火力試探第300章 平衡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67章 戰後總結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161章 東三省的野望第117章 對馬海戰(一)第284章 奉系第268章 巡視鳳凰城第48章 軍閥生活第174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二)第200章 大烏龍第248章 查探結果三十五章 反手一擊一第175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三)第159章 東三省總督四十一章 無題第198章 軍事會議(二)第310章 人算不如天算二十二章 王青天很忙第264章 明治天皇的聖斷(下)第163章 土地的改革與利用第169章 收服段祺瑞(一)第138章 挑釁第124章 結束的戰爭第141章 樸次茅斯和約第48章 軍閥生活第271章 青黴素第70章 軍事會議(三)第85章 夜談(一)第144章 打他一票(二)第176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