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又見火力試探

在虎山大捷後的第三天,平靜無比的九連城防線終於出現了一絲的波瀾,宛如一粒石子落在了這個平靜的水面上面,擊起了不斷散開的漣漪。

九連城在璦河流入鴨綠江的河口之西,城建於小丘上,璦河流過丘下,老龍頭和虎山聳立於城之東西,頗具形勢,故此段祺瑞便以之爲根據地對付日軍。

虎山守軍雖然已經撤退,但是佔據虎山的日軍想要從虎山至九連城就比須要通過璦河。

而璦河自栗子園分爲兩支水流,一寬百丈,一寬70餘丈,“河深及馬腹”,“河底石滓水急,甚難渡”,因此段祺瑞在璦河西岸有佈置了一道簡單的防線,防止日軍從這裡發起攻擊。

可惜立見尚文並沒有從虎山反動攻擊的**,而是想從正面朝段祺瑞發起攻擊。

日軍開始陸陸續續的出現在了九連城的防線面前,日軍出現在九連城防線之前後,便開始分成三路以扇形向九連城下的防線發起了攻擊。

在日軍發起攻擊之後,防守九連城的守軍也是不甘落後的開始對日軍進行反擊,這一次九連城的守軍終於嘗試到了之前徐大軍手下的士兵的痛苦了。

這一次日軍只是純粹的爲了試探一下陣地的火力分佈而已,自然是不會衝上來的,只是在衝到距離陣地還有一二百米的時候,便開始全部匍匐下來,一邊匍匐前進一邊開槍射擊,在後面的軍官則是在對火力的分佈情況進行統計。

日軍這一次的攻擊目的,身爲陣地上面的士兵那裡懂這些,即便是一些中層的軍官也不懂這些,雖然說這些軍官多多少少也是在奉天講武堂呆過一段時日了。

但是對於從戰略層次上面看待問題,這些普通的中層軍官是遠遠不懂的,這些中層軍官們往往會的只有在進攻的時候相互支援以及一些淺顯的戰術佈置。

所以在日軍開始試探性的進攻之後,這些軍官自然是下令對日軍的攻勢進行抵抗,而這些士兵所想的內容就更爲簡單了。

敵人打過來了,自然是要全力反擊了,反擊這個詞語在這個時候已經是深深的烙印在了這些普通士兵的腦海當中。

九連城內的總指揮部,段祺瑞在聽到外面突然響起的槍聲之後便知道日軍開始了攻擊,聽到槍聲的第一時間段祺瑞便來到了陣地的後方,從一處堡壘裡面通過千里鏡來對戰場的局勢進行觀察。

一看到戰場的局勢,段祺瑞就知道這一次必然不是日軍發動的大規模進攻。

從戰場上面的局勢來看,這一次參與攻擊的日軍雖然分成了三個方向來進攻,但是在仔細的觀察一下日軍的攻勢之後,段祺瑞便發現其中的門道了。

雖然看起來日軍是從三個方向發起了攻擊,但是在細細看去之後卻又發現參與進攻的日軍數量是極不對頭的。

九連城防線上面集結了一共兩個鎮加部分的巡警總計三萬多人的兵力,但是日軍卻只出動了一個聯隊的力量實在是有些不太正常。

段祺瑞在略微的思考一番之後,便知道這是爲什麼了。

此前徐大軍防守虎山的時候,便和段祺瑞通過電報告訴了日軍的這樣戰法是爲了試探自己這一方的火力點以及陣地的薄弱之處。

徐大軍正是因爲利用了日軍盲目的相信虎山左面的陣地防守最爲薄弱才貿然發動的攻擊,沒想到現在日軍又開始故技重施。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段祺瑞又豈能讓日本人的如意算盤打的好好的,當即便命令了下去所有在陣地上面的士兵停止如此密集的火力,對於輕機槍段祺瑞更是直接命令輕機槍手停止對日軍發動攻擊。

其實說實話日本人的確是不怎麼長腦子,一種戰術被敵人識破了一邊之後,卻還要施行第二遍,搞的這羣日本人以爲天底下就自己最聰明,至於其他人都是傻子一樣。

段祺瑞的命令下去之後,很快就有不少的士兵停下了火力輸出,而是不時的打出一顆子彈,輕機槍更是全部停下來,只有重機槍還在不斷的攻擊。

這一情況被日軍後面負責觀察的軍官看到之後,並沒有在意而是十分簡單的認爲是因爲此前九連城陣地上面的守軍突然遭到了攻擊,這些士兵慌亂之下自然是不計成本的將手中的子彈打出來。

現在經過了適應之後,纔開始慢慢的經攻擊的速度放了下來,這個負責記錄的軍官一邊記錄還一邊在自己的心中想道。

支那的清軍果然沒有受過什麼基礎性的訓練,一開戰便只知道將子彈打出去,完全不像帝國士兵懂的判斷局勢。

隨着清軍的火力開始降低之後,這個負責記錄的軍官頓時將自己之前所記錄的紙張撕下來,這張紙所記錄的內容在這個軍官看來完全是九連城的守軍因爲驚慌才導致的如此密集的火力。

這樣的內容與緩過來的北洋軍火力分佈有所不同,萬一傳了上去,上面說自己沒有盡力怎麼辦,於是這個軍官便開始重新觀察記錄。

最重要的是這個軍官自己一個人這麼做也就罷了,可這個軍官還十分好心的將自己所想的和其他幾位負責記錄的軍官說了一下,其他的幾位軍官在聽了這個軍官的話之後,都紛紛覺得十分的有道理。

便一個個都按照這個軍官的方法,重新開始對九連城陣地的火力進行記錄。

要是立見尚文知道這個軍官的舉動的話,估計是會吐血三升,無怪乎日軍在虎山會栽個大跟頭。

日軍的火力試探整整進行了一天時間,把九連城陣地的方方面面都試探了個遍,就連士兵的疲憊問題都考慮到了,上午一個聯隊負責進攻,下午一個聯隊進行進攻,輪流試探。

而段祺瑞這一方,一直都是在壓制自己這一方的火力輸出,甚至爲了真實性,這一整天陣地上面無事可做的士兵都是拿着槍在戰壕裡面裝模作樣的對日軍進行攻擊。

夜晚上日軍的軍營裡面,關於今天對防守九連城的北洋軍火力評估放在了立見尚文的桌前,開始了對進攻方案的討論。(。)

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第6章 步兵訓練方針第308章 王賓的打算第12章 錦州新軍(一)第253章 安平渡口的陷落第272章 那年那人(上)第67章 戰後總結三十四章 遭遇伏擊第313章 解圍(下)第116章 改革第194章 複製軍火(續)第239章 帷幕第313章 解圍(下)四十一章 無題二十七章 老爺子的用意第169章 收服段祺瑞(一)第65章 迫擊炮的威力(一)第108章 改變第122章 笑話般的遼陽戰場(一)第235章 失算的立見尚文第228章 又見火力試探第58章 迫擊炮的出現第71章 願歲月靜好第141章 樸次茅斯和約第315章 東平州的危局第254章 圖謀九連城第109章 遼陽對持第96章 事後第321章 長驅直入第182章 黃雀與螳螂(三)第98章 141的建立(二)第17章 訓話第240章 無題第96章 事後第181章 黃雀與螳螂(二)第19章 錦州的洋行第181章 黃雀與螳螂(二)第106章 二零三高地(二)第171章 剿匪(二)第126章 駐軍奉天(二)第73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一)第113章 盛京將軍第49章 招安(一)第77章 一方來使第175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三)第257章 日本政府的決定第86章 夜談(二)第269章 收繳日本人的武器第110章 絞肉機第235章 失算的立見尚文第243章 二選一二十九章 募股建廠一第58章 迫擊炮的出現第241章 王賓的反擊第243章 二選一第276章 肺癆第48章 軍閥生活第171章 剿匪(二)第214章 撤退第135章 來自朝鮮的請求(二)第164章 天下大勢第135章 來自朝鮮的請求(二)第188章 決斷第109章 遼陽對持第10章 戰爭的車輪第110章 絞肉機第283章 慈禧真的病了第91章 軍費第171章 剿匪(二)二十二章 王青天很忙第122章 笑話般的遼陽戰場(一)第147章 一年的發展第314章 王賓的想法第84章 袁世凱的視察第314章 王賓的想法第279章 治療肺癆第55章 來自東瀛的拜訪第161章 東三省的野望第220章 虎山之戰第100章 挑選(二)第309章 戰端啓第291章 謀其國(一)二十四章第178章 黃雀捕,蟬螳螂在後(一)第152章 密談(二)第269章 收繳日本人的武器第181章 黃雀與螳螂(二)二十二章 王青天很忙第100章 挑選(二)第248章 查探結果第219章 立見尚文的異動第9章 駐防錦州第149章 倒黴的岑春煊五十四章 新式火炮二第82章 出乎意料的客人第318章 投降主義第111章 機遇第321章 長驅直入第226章 誰人得利?第2章 叔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