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九連城之戰(二)

日本人緊隨火炮聲的停止便發動了攻擊,從陣地上面一眼望去滿山遍地的都是不斷靠近的土黃色,好似這天底下只有這一種顏色似的。

當這些浩浩蕩蕩勢不可擋的土黃色往前面衝鋒的時候,終究是遇到了對手,土黃色的身影開始不斷的倒下。

但是這些土黃色的身影不斷的倒下也是沒有阻止其他的土黃色身影前進的步伐,這些日士兵堅決的執行上面的命令:衝鋒!

面對這樣的舉動,九連城陣地方向的火力也是開始不斷的提高,這些日本士兵越往前衝所收到的傷亡就越大,不過在龐大的衝鋒隊伍當中這些士兵的前赴後繼,終究還是在距離陣地大約七八十米的距離之間匍匐了下來。

隨着日軍接近陣地並且匍匐了下來,段祺瑞這一方的守軍便不得不將火力分了開來,一部分要對付匍匐下來的日本士兵,一部分則是在封鎖後面日軍衝鋒的路途。

但是因爲守軍的火力分出了一部分用來對付在陣地的不遠處匍匐下來的日本士兵,對於之前的火力封鎖力度自然是降低了許多。

源源不斷的日本士兵通過了段祺瑞的火力封鎖線,縱然是代價無比的巨大,這些日本士兵還是緩慢而又堅定的越過了火力封鎖,朝着段祺瑞的陣地不斷的前行。

此刻已經身處前線戰地指揮部的段祺瑞自然也是看到了這一情景,不過此刻在段祺瑞的臉上並沒有看到因爲日軍靠近陣地的緊張之感,由此看來段祺瑞必然是早早就準備好了他的後手。

“傳我的命令,讓城池裡面的炮手發起兩個基數的炮擊。”

基數這玩意的優點就在於簡單化、規範化,便於計算、供應、記憶和保密,方便部隊指揮和保障,便於上級下達軍事命令、指示和其他行文,以及便於各級軍械部門計算彈藥數量,報告彈藥保障程度。

其實最開始的時候王賓也是沒有想到基數這詞語的,直到後來王賓知道了統計部門在統計軍火的時候出現的種種困難,王賓纔想到了基數這個詞語。

因此王賓便對基數做出了一個規定,一個基數的步槍子彈是120發、機槍子彈是200發

炮彈則是12發。

這樣一來王賓這裡統計彈藥以及發佈命令的時候便開始對彈藥的數量使用基數這一詞語,對於保密性則是提高了許多。

這個時代誰知道基數這個詞語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即便是知道了他也不知道一個基數的彈藥是多少。

“大人,不知道是迫擊炮還是火炮?”一旁的傳令兵問道。

佈置在九連城裡面的有迫擊炮和七五生的火炮,傳令兵不知道段祺瑞是想讓那種火炮朝日軍開炮。

“嗯,這一次攻擊就不讓迫擊炮參與了。”段祺瑞對傳令兵說道。

迫擊炮是被段祺瑞看作一個奇兵的,現在的局勢並不是十分的危機,暫時是不需要迫擊炮出現的。

段祺瑞的命令很快就傳到了九連城裡面的,負責火炮的吳佩孚也是立馬讓火炮發出了屬於它自己的聲音。

在炮兵對火炮的仰角以及射程做出了調整之後,九連城裡面頓時響起了陣陣的火炮聲,炮彈呼嘯而過落在了前線的陣地上面。

炮彈落下之後的第一時間,段祺瑞便拿起了手中的千里鏡朝陣地的前面看去。

火炮打擊還是相當奏效的,一輪的火炮覆蓋頓時減輕了前線守軍不小的壓力,日本人瘋狂的攻勢也因爲火炮的攻擊而暫時停了下來,轉而開始躲避火炮的攻擊。

其實這一次火炮的攻擊對與段祺瑞來說雖然打擊了日軍進攻的態勢,但是並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在見識過迫擊炮的射速之後,段祺瑞對於這種中等口徑火炮就有些嫌棄了,當然了並不是討厭這種火炮,而是對與這種火炮的射速上面的不給力感到嫌棄。

迫擊炮的射速比七五生火炮的射速可是快上十倍左右,但是還好的是七五生火炮的攻擊範圍比小口徑的迫擊炮大多了。

迫擊炮完全是在用極快的射速來彌補威力的不夠,但是相對而言極快的火炮射速是可以讓地方蒙受巨大的損失。

一個基數的火炮攻擊放在七五生的火炮上面,足足用了五分鐘的時間纔打完,不過在這五分鐘裡面也足以讓前線的守軍有足夠的時間來調整一下火力了。

在段祺瑞的命令之下,前線的守軍開始動用的部分的輕機槍來加強火力密度,此刻剛剛躲避完火炮攻擊的日軍便感到守軍的火力有些開始變的密集起來。

不過進攻的士兵完全沒有放在心上,畢竟自己這一方已經快要靠近的防守方的陣地了,如果火力不變的強大起來的話,反而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了。

在這些日本士兵的後方,立見尚文此刻卻真正對毫無作用的炮兵生氣,在立見尚文原本的計劃當中是希望在剛開始的時候,利用密集的火炮攻擊來消耗段祺瑞這一方的守軍的。

對於這一點炮兵是做到了,單思立見尚文並沒有看到因爲先期的火炮打擊而贏來的優勢,隨後段祺瑞一方的火炮發威了反而在立見尚文的眼中看來立刻穩定了前線的戰局,壓制住了自己這一方的攻勢。

於是立見尚文便開始要求炮兵對地方的炮兵進行火力壓制,但是炮兵所給出的答案讓立見尚文無比的氣憤。

炮兵竟然說無法判斷地方的火炮是從那個具體方向發射出來的,只知道是從九連城裡面發射出來的,但是具體位置並不知道無法進行火力壓制。

在炮兵的答案送過來之後,立見尚文結合之前早上的火炮攻擊好像對段祺瑞的陣地沒有造成什麼太大的傷害,愈發的感覺炮兵在這一次的攻擊上好像是多餘的一樣。

無奈之下立見尚文只好不再要求炮兵對敵方的炮兵進行火力壓制,而是對段祺瑞所防守的陣地進行火炮攻擊。(。)

第117章 對馬海戰(一)第293章 謀其國(三)第249章 一探究竟(一)第221章 坑的就是你第150章 明升暗降第46章 歷史的拐點(二)第309章 戰端啓第187章 小動作(續)第99章 挑選(一)第235章 失算的立見尚文第170章 剿匪(一)三十四章 遭遇伏擊第204章 王英楷的來訪第204章 王英楷的來訪二十八章 火炮與紗廠第19章 錦州的洋行第262章 毫不鬆口第178章 黃雀捕,蟬螳螂在後(一)二十七章 老爺子的用意第46章 歷史的拐點(二)第143章 打他一票(一)第二百零六章第102章 最後的比試(二)第310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44章 對策第234章 立見尚文的反擊第55章 來自東瀛的拜訪第9章 駐防錦州第284章 奉系第91章 軍費第63章 清剿匪患第299章 防務(續)第305章 南清的謀算(下)第63章 清剿匪患第一百八十四章第89章 學堂第14章 關外練兵大臣第188章 決斷第229章 定計第98章 141的建立(二)第308章 王賓的打算第82章 出乎意料的客人第149章 倒黴的岑春煊二十八章 火炮與紗廠第68章 軍事會議(一)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三十二章 錦州學堂第17章 訓話第138章 挑釁第84章 袁世凱的視察第235章 失算的立見尚文第265章 消息傳來第254章 圖謀九連城第302章 政體第171章 剿匪(二)第280章 視察新兵營第315章 東平州的危局第140章 訓練事宜第321章 長驅直入第122章 笑話般的遼陽戰場(一)第176章 佐藤一郎的陰謀第237章 擴軍第75章 差距懸殊的戰鬥(三)第272章 那年那人(上)第240章 無題第170章 剿匪(一)第210章 安平渡口攻防戰(一)第103章 旅順,旅順(一)第143章 打他一票(一)第160章 準備剿匪二十二章 王青天很忙第230章 九連城之戰(一)第190章 泄密第314章 王賓的想法三十二章 錦州學堂第155章 驟變第57章 資敵賣國(二)第322章 最後一戰第111章 機遇第115章 旅順陷落第254章 圖謀九連城第130章 合作(一)第158章 分崩離析的北洋第286章 雙雙離世第152章 密談(二)第52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41章 樸次茅斯和約第304章 南清的謀算(上)第273章 那年那人(下)第211章 安平渡口攻防戰三十三章 拉攏第282章 慈禧病重?第84章 袁世凱的視察第13章 錦州新軍(二)三十九章 擴協成鎮第296章 南清朝第一百八十五章第242章 朝鮮大起義第246章 重新恢復的補給線第136章 入朝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