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位置

要協調人類的力氣和頭腦,當然,後者至今還很重要,前者則越來越不值一提,人類纔會構建複雜的關係網,用一層層的分治架構來將烏合之衆組裝成“社會”。

在這樣的體系中,管理員,決策者的數量,當然不少,一旦永生的機會出現,誰能抓到,的確很難預料。

然而隨着智能系統對人的取代,事情正在起變化。

這樣的取代,一開始,只是枯燥的重複勞動崗位,但遲早會四處蔓延,直到滲入人類世界每一個角落,到那時,“社會”這樣的東西,也將變得陳舊而不合時宜,因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已不再重要,算力超強的智能系統,將協調每一個人的頭腦,爲實現系統的目標而行動。

然而這樣的體系,其目標,就不再是一羣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妥協了。

而只能是系統管理員,事實上執掌這龐大體系的一個人,僅僅一個人的願望,和目標。

“只有能拿到的人,才能拿得到。”

當一個龐大的智能系統,滲透到社會方方面面、決定社會活動每一個細節的存在,被某人所掌控時,莫說永不下車的票,彼時彼刻,某人甚至能恣意妄爲,對系統做任何事,而不必擔心反抗;

因爲糾正系統的力量,只能來自外部,然而整個世界都被系統掌控時,

這外力,根本就不存在。

永生,永不下車,對抗死亡的手段會不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出現,方然並無十成把握。

但,基於此前的思考,他卻發現,自己已經找到了一個萬全的位置,能夠在永生之光照亮大地時,一把將其攫取到手上。

世界的發展,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爲轉移,智能系統遍佈世界的那一天,早晚會到來。

到那時,世界上唯一能百分之百確定拿到永不下車之票的人,就只能是系統的管理員,決策者,或者,用其他任何頭銜稱呼的“那個人”。

而誰又會成爲那個人呢。

……

在不同的人眼裡,世界的面貌,多少總會有些差別。

面對“永生”,阿爾貝*雅卡爾的雙眼,看到了爭奪、毀滅,看到了一條與世界爲敵的絕路,才選擇了放棄;

非但如此,大概是不想學生誤入歧途,他才隱晦的勸誡方然。

可是在方然眼中,憑藉多年來積累的知識和頭腦,站在科學的肩膀上,他卻窺見了社會的真相,甚至,提前望見了人類世界的盡頭,同時也粗略估計到,這一切,哪怕不會轉瞬即來,恐怕也將是有生之年就會目睹的預言。

那麼該怎樣做,結論,也就一望可知:

要想永不下車,成爲“那個人”,就是從今往後的第一要務,甚至,比永生不死的研究都更關鍵。

然而動一動念頭很容易,要成爲“那個人”,卻又要怎樣做呢;

繁重的學習之餘,時常陷入沉思,方然的表現正彷彿幸運的尋寶者,找到了一柄鑰匙,面對眼前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卻很迷惘,不知道究竟要怎樣做,才能從浩如煙海的建築裡,找到能夠開啓的那一扇門。

不過他並沒太多時間思考這些。

努力,不一定有回報,開學後的某天接到羅伯特*布朗的電子郵件,打開一看,方然就不出意料的皺皺眉。

回信中,教授對他的研究成果做了中肯的評價,指出不妥之處,換句話講,差不多就是大加置喙;第一次投遞,沒給布郎教授留下一個好印象,方然倒沒多大感覺,一方面,他不是非伯克利不去,另一方面,羅伯特*布朗既然花費這麼長時間寫郵件,斧正自己的報告,至少說明他對此還有點興趣。

於是他修改了一稿,完善實驗數據,在寒假剛開始時發送到布郎教授的郵箱。

回執顯示發送成功,卻遲遲沒有迴音。

一開始,方然還有些忐忑,以爲羅伯特*布朗漠視了他,自己得另找門路。

但之前調查過布郎教授的背景,眼下,不用費什麼力氣,方然就大致知道了他的行蹤,這位伯克利大學的教授在寒假開始時,就離開了學校,撥打伯克利生命科學學院的電話,方然被告知,“羅伯特開學前纔會來”。

既然是假期,一名教師不在學校,這似乎很尋常。

不過再想想之前的調查,方然就捏着手機,若有所思,他想起了羅伯特*布朗的歷史行蹤,和亞馬遜等電商的採購記錄,就覺得此人一定不簡單,至少,不太像一個身份單純的生命科學研究人員。

思忖片刻,權衡收益和風險,方然設法侵入了聯邦航空的數據庫。

然後他發現,和之前好幾次的目的地一樣,羅伯特*布朗,他現在很可能待在名爲“比弗利山莊”的地方。

比弗利,聯邦的一個地名,方然略有耳聞。

但是他不太理解,一名在大學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的教授,會和盤踞比弗利山莊的那些億萬富翁、社會名流之間,有什麼樣的交集。

而且看他採購的那些東西……恩,更讓方然感到好奇。

盤算幾天後,他還是打定了主意,撥打羅伯特*布朗的手機號碼,再嘗試一下。

電話接通,確認當地時間,方然儘量簡短的自我介紹,然後提到他遞交的那一份課題報告,交談中,聽着電話另一頭的縹緲音樂,和教授的磁性聲線,他模模糊糊的猜測,布郎教授並沒在獨處,而似乎在參與什麼活動。

“……好吧,我現在有時間,你可以說一說自己的打算。”

主動聯繫教授的學生,動機,無非是爲升學,接下來的幾分鐘,提前準備過這一話題的方然侃侃而談,聽電話的羅伯特*布朗卻似乎有點意興闌珊,他直言相告,高等院校的生命科學研究,和中學生的業餘活動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這並非水平的問題,而是讓方然考慮清楚,去伯克利到底要做什麼:

“總之,你最好先查清楚,研究種羣演化可沒法讓你‘財務自由’,然後再談論你的專業素養;

懷揣功成名就念頭的年輕人,見得多了,我可沒興趣幫他們圓夢。”

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四一〇章 機器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三三九章 牢房第七三〇章 興衰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九五三章 印痕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三十二章 記憶第五六二章 永續第七六九章 混沌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一二〇章 分析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四十五章 建樹第五十章 條件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六八二章 東南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四三九章 經費第六章 渺茫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六九四章 同類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三六八章 大腦第一九〇章 費城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五七〇章 木船第六一六章 收復第五四二章 階梯第六五一章 要戰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二十章 分裂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六二〇章 兩線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二三四章 無用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七一〇章 建設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七十章 遷徙第八二五章 波束第一三四章 探索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四七〇章 時刻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三〇四章 總值第四七九章 替代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八九三章 交往第十三章 沾染第一四九章 虛構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六九一章 意義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三四七章 造訪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四九七章 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