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各施其道

滿人出時爲兵入則爲民,是以滿洲人出戰只在三月前,或十月以後,皇太極有足夠的時間安排兵力的調動。他把鑲白旗的一半兵力調了回來,剩下的以漢軍補充,用來防守鎮江;然後用姜弘立的一萬朝鮮人挾制黃龍。對於寧遠一線,皇太極最是傷神,對手是袁崇煥,如果一旦自己八旗衝入長城,袁崇煥不立即回軍,而是殺向盛京,那後果就不樂觀了。雖然他自己也肯定明朝的小天子一定會召回袁崇煥防衛京師,但爲了小心從事,也爲了能夠牽制袁崇煥,勢必要留下萬餘人。最後,皇太極思慮再三,決定滿洲八旗各出五牛錄留下,外加蒙古一旗,由費揚古率領用來牽制和防守袁崇煥。

十月後,除了還不是很成型的漢軍二旗,其他的十一萬人馬陸續在盛京集結。秋風瑟瑟,衆軍按照八旗次序排列,雖然人馬極多,但卻沒有絲毫動亂,整個營地只有馬聲蕭蕭。皇太極滿意的點點頭,一路巡視了各旗諸營。爾後發上諭立軍令曰:“本汗承天命,興師伐明,拒者戮,降者勿擾。俘獲之人,父母妻子勿使離散。勿淫人婦女,勿褫人衣服,勿毀廬舍器皿,勿伐果木,勿酗酒。違者罪無赦。固山額真等不禁,罪如之。”

傳令官飛馬傳諭各營,皇太極祭告天地,拜祭旌旗後,點兵出發向西開去。繳令蒙古諸部也率軍前來助陣,一路上對外只是說大汗遠征察哈爾,各部貝勒原先對大汗出兵的方向也有些疑心,但是後來才知道是繞過寧遠一線,直插入長城以南。

滿洲軍一開拔,袁崇煥就接到消息。雖然當地百姓都說是去打察哈爾,但袁崇煥也擔心皇太極耍計謀,北面長城防衛如何,他是心裡清楚。可他只是遼東督師,總不能越權管到北面去,他馬上找來各路將領議事。

當時爲了東巡,遼東人事做了一番調整。馬世龍,官惟賢守山海關;趙率教守錦州,左輔,朱梅守大小淩河;滿桂,孫祖壽在寧遠。袁崇煥召集只有祖大壽,祖大弼兄弟,吳襄,吳三桂父子,滿桂,孫祖壽一干將領在。袁崇煥也不客套,當下把滿洲軍的動向說了出來,看下大家的意見。

滿桂最是直腸子,知道滿洲人去徵察哈爾,心裡沒有什麼多想。

“督師,你說我們怎麼辦?是去打他家裡還是半路劫他?”

“滿兄弟,別喊打喊殺的,聽下督師怎麼講?!”祖大壽最和滿桂相熟,是以敢打斷滿桂的話,滿桂呵呵地笑了笑。

袁崇煥知道滿桂的脾氣,微微一笑,講起當前的形勢。

“如果皇太極帥軍只是去徵察哈爾,我倒有一方略,那就是去把廣寧打下來,重新修築廣寧城。此城地處蒙古與滿洲交界之處,離瀋陽也近。如我們能佔得住陣腳,以後就有得皇太極煩了。”

“督師,你說是去修築廣寧城?”

“嗯,只要有兩個月的時間,完全就能加厚加高。各種建材寧遠城內還有,只要行動迅速,必可以在滿洲人回師前築好。”

祖大壽說道:“既然如此,那爲何督師還不下將令?”

袁崇煥感嘆了一聲:“此時是修築廣寧城的最佳時機,但是我是怕滿洲人不是去察哈爾,而是從北長城突入,直指京師。”

衆將聽了,也覺得有這可能,都不由低下頭。深知放過這回,等滿洲人打敗了察哈爾,以後接沒有這麼好的時機了。

“督師,何不派人跟蹤打探滿洲人的動向,我方做好兩手準備,一則準備騾馬運材料,一則整裝待發,只要滿洲人向南進發,我軍便飛馳入援。”

袁崇煥一擡頭,看到說話的是個年輕的將領,正是在義州伏擊戰中英勇殺敵的吳三桂。

“如今只有這樣了。一定要打探清楚敵人的兵力,皇太極也是深懂用兵之道,不要給人騙了!我軍作兩方準備,如果皇太極真的是去察哈爾,我們則立刻去攻城。如果是來犯我大明,則回援京師。”

袁崇煥一錘定音,偵察之事就交給了吳三桂。他剛要散會,讓衆人準備,卻看見孫祖壽欲言又止,似乎有什麼話要說。

“孫偏將,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孫祖壽一咬牙,道:

“督師,這話我不吐不快,也不知道從哪傳來流言,說我們遼東將領貪生怕死,揹着朝廷與滿洲議和。更有人說督師要背叛大明,如今戰事將來,要是朝廷不信任我們,督師可就危險了。一旦滿洲人入侵長城,我軍長遠馳援,朝廷懷疑的話,便會多有制肘,我軍則危已。督師,請三思而行。”

袁崇煥聽了不由臉上肌肉抽搐了下,然後平靜的說:“在座各位都是忠義之輩,爲勤王事常年與滿洲人血戰。外人如何說就由他們去吧,清者自清!我來時,皇上曾和我有約,不會輕易上這些流言的當。退一萬步講,即使朝廷疑心我等,難道我軍便不去救嗎?!昔年嶽武穆明知回臨安必死,仍舊慨然而行。我輩雖不及嶽武穆,但這報君之心還是有的!”

衆將聽了不禁肅容,都言:“我等皆聽督師號令!”

袁崇煥覺得剛纔氛圍太蕭煞了,笑了笑說:

“大家別往壞處想,這只是最壞的情形。你們下去按原先的安排吧。我寫份奏摺上奏皇上。”

“是!”

我接到王承恩的報告已經是滿洲大軍出發一天後,看來這次滿洲入侵的時間仍舊沒有改變。我緊急召見了內閣及兵部大臣,商量下應對之策。此刻兵部尚書王永光心裡惴惴不安,遼東出了這麼大件事,他卻沒有半點情報。他心裡開始暗怪那些車駕清吏司的人,居然這麼重要的軍情都不六百里加急上報回來。

“朕得到情報,至少十萬的滿洲鐵騎在向西進發,估計於十二日後便可到達老河一帶。”我指了下牆上的地圖,繼續說道:

“此處離長城東北面的大安口,龍井關、洪山口三個關隘不足百里,滿洲騎兵每人至少有兩匹戰馬,這樣的情況下,一天的功夫敵軍便可南下進入我大明地境。”

衆人見皇上說得嚴重不禁擔心起來,這裡面只有孫承宗和兵部的人知兵,其他人只能在一旁聽着,不好貿然出言。只望兵部他們能想出好的退兵之策,自己等人在旁替着謀劃周全,把漏洞補上。

“皇上,請立刻在緊要關隘佈防,以保證京師安全。可調遼東人馬回防。”王永光見事情緊急馬上考慮京師的安全。

“臣也以爲王尚書的意見較爲穩妥。京師乃天下根本,不容有失。”韓枰渤鏨膠汀?br /

我也知道京師不容有失,但總不能龜縮在京城,讓滿洲人打到天子腳下來吧。如果這樣,我好容易有的一點名聲,一點威望就付之東流了。我看了下一直還沒說話的孫承宗道:“遼東軍回防是肯定的,但要防對方向。要用遼東軍遏制住滿洲人。孫愛卿可知我軍會與敵軍相接於何處?”

孫承宗看着地圖,又想了片刻才緩緩道:

“皇上,以微臣愚見,我軍必與滿洲人戰於遵化。”

“哦,何以判定?!”

“滿洲人如破長城關口而入,大安口,龍井關、洪山口三個關隘最爲方便,其他以西關口都有重兵駐守。如今雖知滿洲人要攻入大明,卻無時間在長城一線佈防,惟有把戰線後撤。這樣也可給各地入援京師的隊伍時間。遵化是必經要道,是入京師的最後防線,也是南下的關口。臣…”說道這孫承宗看了一眼皇上才接着說道:

“臣知皇上曾命徐光啓大人在遵化鑄有重炮,可媲美佛朗機人的紅夷大炮。臣以爲在遵化決戰最爲有利,臣請調遼東精銳進京拱衛京師。只要把遵化,薊縣,遷西三屯營守衛住,在南邊滿洲人便寸步難行。西面長城依山而建,不利迂迴,也不利衝鋒,滿洲騎兵必不會走西向,同時可令大同駐兵守住長城以西。東邊只要發旨給袁崇煥,命人守住山海關以南。然後堅壁清野,等待滿人糧盡。”

我點了點頭,幾乎和我想的一樣,也就是說按照後世的歷史而言,這是正確的應對之策。歷史上袁崇煥也曾上疏,請皇帝在三鎮駐兵,後來還是因爲‘沒錢’,都沒有兵馬在那,所以給滿洲人一直打到北京城下。

“好,既然如此,內閣擬旨下去。將馬蘭營、馬蘭口、大安營,漢兒莊、潘家口等十餘駐地兵丁撤到主防的各城,留下一部分人守營。戶部準備好糧食,戰後總是要救濟百姓的,現在遷移百姓總是來不及了,而且容易讓滿人看出我們有準備。命遵化,薊縣,遷西三地整頓軍馬備戰。薊縣亦是重地,要防止敵軍偷襲,朕命王永光前去鎮守,不可讓小隊人馬襲了。遷西就有勞孫愛卿前去節制,朕恐朱國彥鎮不住那。遼東回援軍馬則到遵化駐守。大同駐兵到長城西線佈防。此時軍情緊急,全用八百里加急發出去。各位有差使的愛卿立即去辦。同時下旨給洪承疇,朕兩日後要去三營校場閱兵。讓他集結好部隊,時刻準備出兵作戰。”

旨意剛發出,第二天我又收到了袁崇煥的八百里加急的奏摺,這袁崇煥果然是個人才,居然也意識到皇太極的野心。而且還提出重建廣寧城。這正是一個戰略反攻的好時機,步步爲營的向瀋陽靠攏。我想了想,一個大膽的計劃在我腦海裡浮現。

我馬上飛鴿發旨給袁崇煥,讓滿桂帥兩萬騎兵入援遵化,袁崇煥則按計劃行事,修築廣寧城。並在旨意中言明,我已發大軍在三鎮駐守,要求他把山海關南面防衛起來,使滿洲人糧草不繼而退!同時讓他務必在皇太極回軍前修好廣寧城。

第55章 壓力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161章 自找麻煩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33章 錦州城內第186章 疑雲重重(上)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298章 應勢(上)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117章 未雨綢繆第4章 巡視三營(下)第261章 駐兵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146章 遼東換帥第164章 爭權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18章 雪上加霜第43章 寧靜遼東第73章 結交好友第156章 君臣相爭第38章 堅守待援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153章 五點要求第33章 錦州城內第286章 回京任職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291章 見識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66章 居然生病第42章 南退第118章 騎兵之戰第260章 召回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55章 回程第12章 文華殿的雷厲風行第6章 額哲歸國第87章 朝鮮使者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184章 再見福晉第255章 探視第144章 兩個侍衛第29章 憂天杞人(上)第316章 試探第251章 會師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10章 陝西流民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42章 獨斷專行第81章 夏季攻勢(上)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35章 攻城初戰第102章 竭力應對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195章 破城(下)第174章 判決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120章 紅顏似知己第187章 疑雲重重(下)第4章 出宮第84章 釘子第159章 朵喀一戰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37章 兩向夾攻第285章 構建平衡第22章 女真對策(中)第20章 戰前風雲第200章 另類策略(中)第98章 廣寧之失(二)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148章 公平交易第34章 秀兒進宮第127章 物盡其用第279章 決裂(下)第84章 南北對峙(下)第197章 屠戮(中)第312章 將計就計第87章 鼎立局勢第151章 重建察哈爾第107章 奇怪的旨意第57章 退兵(下)第290章 難處第175章 遇見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20章 戰前風雲第168章 鬥法第221章 升空第206章 暗含殺招第65章 預謀南巡第18章 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