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迂迴策略

皇太極問及對大明的應對之策,范文程想了下,答道:

“微臣有一策,可使我滿洲能夠盤活遼東這盤棋。”

“先生快說!”

範文臣搖晃着腦袋,對一旁的姜弘立說道:“此事還得姜將軍多費些功夫!”

姜弘立也不糊塗,當着皇太極的面表示自己的忠心。“先生客氣了,有什麼用得着的地方,末將自當出力。”

“大汗,微臣看那張十三可以運貨物來遼東,是經過旅順的黃龍總兵批准的,他家主人雖然與黃龍總兵是故交,但是一般的交情還是不能使黃龍冒着殺頭的風險放他們進遼東。”

“先生的意思是,他們還給了黃龍另外的好處!”

“漢人有云:人爲財死,鳥爲食亡。微臣以爲那張十三的主人,自是跟黃龍坐地分利。這黃龍既是貪心之人,就必爲我滿洲所用。只要派人前去招攬,許以高官厚祿,此人多半會和我們合作。如果不成,我們就可以張十三的事作爲威脅,不怕他不就範。只要我們得到他的戰船,袁崇煥就是守住寧遠又如何?!我們可以直接渡海殺入山東,然後北上南下任滿洲鐵騎馳騁。”

皇太極呵呵一笑起身,“好,範先生好計謀!這事就交給姜將軍去做吧,你下去好好招待那張十三,通過他和黃龍聯繫上。就按範先生的計策行事。”

“末將,定不負大汗的厚望。”

姜弘立馬上單膝跪下行了禮後,就告退下去。

此時崇政殿就只有君臣兩人,皇太極深有意味的看了範文臣一眼,說道:

“文臣,恐怕你的策謀不止這麼簡單吧?現在沒有其他人,你可以放心對本汗說。”

範文臣裝得誠惶誠恐的說道:

“還是大汗瞭解微臣,方纔的策略也是可行的,不過,這世上識俊傑的人未必多,知道大勢所趨的更少。如今朱明仍舊佔着天下,所失去的不過就是遼東而已。加上二月給袁崇煥在海州一鬧,更是堅定了明人的抗戰的決心。所以現在去說降,恐怕沒有什麼人願意歸順我們。漢人最重正統,大明的皇帝仍在,大多數人就不會投向我們。”

皇太極聽到後,不禁問道:

“那豈非沒有辦法去化解這一弱勢,如今寧遠有袁崇煥守着,前個月濟爾哈朗帥着數千人去經略錦州一帶,死了五六百人才掠回三千奴隸。現在那邊都不能去了。”

“大汗,那寧遠一路不就是有個袁崇煥嗎?!大汗的大軍繞過那不就行了!”

“繞過!?”

“正是,微臣仔細研究過明朝的邊防,其中九邊中,以這遼東最爲嚴謹,是以先帝也沒有打過去。但是大明長城的北面則是另一番模樣。如今蒙古分裂,已經許久不同明朝作戰。那裡的戰備很是鬆懈,臣仔細問過西來的蒙古人。所以大汗只要我們借道蒙古諸部,揚言攻打林丹汗。到了長城北面,就縱馬南下。那時明軍精銳都在遼東,袁崇煥再厲害又如何來救!等他來了還不是疲憊之兵,怎會是我滿洲大兵的敵手。這樣只要過了長城,攻下遵化便可直指京師。”

“遵化?京師?”

皇太極聽得來神了,這個計劃確實大膽,一旦成功那就是給予明朝極大的打擊,那原先海州的偷襲就什麼都算不上。

“大汗,此舉還有種種好處:一是,遵化是明朝的產鋼之地,打下後,我滿洲可得自少數十萬斤的好鋼。第二就是今年春,遼東各地都遭了災害,可以掠奪當地的人口財物。第三,可以逼袁崇煥回援,只要我們兵臨京城,當今大明皇帝不過是個小兒,他們幾代都沒有經歷過戰場,自然嚇得要命。勢必會召回袁崇煥勤王。這樣便可在京城腳下與袁崇煥一戰,那時他沒有火炮,急行軍下能帶多少人!只要除去袁崇煥,以後誰能阻擋我軍鐵騎。”第四點那就是隻要我大軍一勝,天下人就知道誰纔是強者。那黃龍自會投降我們這邊,以後我們可以藉助水師把皮島的明軍清除,這樣我滿洲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全心對大明用兵。”

“只是袁崇煥在大明深得軍心,有他統領恐怕多少有些麻煩!”皇太極提出疑問。

“大汗,既然如此,可再加一層以保萬無一失。我們何不用昔年諸葛亮忌憚司馬懿復出,而使的謠言之計。我們只要傳言袁崇煥私下與我滿洲議和,欲圖不軌。袁崇煥手握重兵,明廷能不忌他嗎?到時我大兵南下,袁崇煥此人愚忠,必然會不顧猜忌,率兵進入京師。那時外危主疑,就算皇帝不拿他下獄,也不會讓他統領各地來援人馬。如此我滿洲鐵騎則所向披靡。”

“先生真是神人,如此奇謀都想得出來。真是天佑我滿洲。”皇太極聽到這麼好的計劃,彷彿天下唾手可得。他想了下就說,

“此事需要機密行事。還有就是如果實行此等計劃,現在滿洲的旗兵是不夠用,滿州八旗也就不過十萬人馬,就是加上蒙古兵士也不夠用。如今我滿洲要防守鎮江,又要防守寧遠一線。”

“大汗,臣以爲現在遼東漢人越來越多,何不組建漢軍?!”

“漢軍?!”皇太極沒有想到範文臣會提出這樣的一個建議,在他心目中,漢人完全是羸弱不堪。

“大汗,年初海州損失近萬,要迂迴作戰,兵力不可過少。如果一隻老虎來領導一羣羊,那麼羊也會變老虎。但是一隻羊來領導一羣老虎,那麼都會是一羣綿羊。漢人和滿人現在就是這個情形。只要遼東的漢人跟滿人一起,自然不會像南邊的漢人軍隊一樣。”

“嗯,範先生的話,本汗好好考慮下,”

皇太極對建立漢軍,心裡還是有些顧忌,雖然他不像他父汗那樣猜忌漢人。不過後來在范文程又上了一道奏摺說:

“大汗欲一統天下,必先以天下之主居之。惟有心懷各方黔首,百姓方能以大汗爲主。若大汗稱雄一方諸侯,則滿洲十萬足已。若要吞併朱明,無漢人襄助,南疆廣袤之地豈是十萬可守。如天下一家,不分滿汗,有識之士皆往來相效,何愁大明不平,天下不定。”

“天下之主”這四個字看得皇太極心中一陣激動。他想到範文臣的伐明之策,於是下令召集衆貝勒。

如今原本皇太極登位時,是四貝勒並肩而坐,處理軍政大事。後來,皇太極拽住代善曾經犯過錯,挾制代善取消四貝勒議事。特別是阿敏戰敗後,失去旗主地位後,剩下個莽古爾泰孤掌難鳴。衆貝勒聽到皇太極傳喚,不敢怠慢,齊刷刷的走進崇政殿。皇太極看到各位貝勒蒙古大公都到齊了,於是起身說道:

“我滿洲自從二月來,各地都出現了饑荒,就連蒙古諸部也是如此!不知道各位貝勒有什麼好辦法!”

衆人聽了一時都沒有說話,性急的莽古爾泰首先打破沉默,

“大汗,我們去漢人拿搶就是了!”

大家都知道這是個主意,但沒有想到這蠻漢說得這麼難聽,都不禁笑了出來。莽古爾泰看着四周的人,沒有意識到他們笑什麼。拉開嗓子道:

“笑什麼?!不去搶,我們去哪弄財物?!”

皇太極皺了皺眉頭,說道:“五貝勒說的也是辦法,現在連蒙古都受了災。不過如今袁崇煥在寧遠堅守,我滿洲又無攻城利器。長久耗下去不是辦法,需得想計策打擊明人。”

濟爾哈朗是皇太極的親信,自然領會到其中的意思,忙出來說:

“大汗自是有了定策,大汗不妨說出來,我等自當聽從大汗的號令。”

“本汗欲徵集大軍伐明以解危機!”

話語一出,好戰的貝勒都轟然稱是!裡面的大貝勒代善最爲穩成,他說道:

“大汗,如今我滿洲三處受敵,如攻寧遠,沒有十萬恐難以奏效。但皮島在我後方,旅順的駐兵也是不是來騷擾。這些地方都要留守兵丁。還有盛京也要留人在這。還不算其他各地守衛,這樣我滿洲兵力不足。”

“嗯,大貝勒一語中的,知道我滿洲的不足之處。本汗也是因爲這個招大家來商量下。本汗已經有伐明的計劃,就是因爲兵力不足。在這裡本汗提出個擴軍計劃。”

豪格出來道:“大汗,如今女真人都已編入旗人,哪裡還有人可以參軍作戰的?”

皇太極微笑着說:“滿洲人已經都是旗人了,所以本汗想建蒙漢旗兵。蒙古四旗,漢人兩旗。”

下面的人聽了象一鍋粥樣炸開了,各個都似乎痛心疾首的勸諫:

“大汗,不可,蒙古四旗也就罷了,漢軍決不行。漢人本就不服我滿洲人,如今讓他們建軍,豈不是把自己的脖子旁邊放把刀。”

範文臣知道是時候自己出場了,他上前道:

“各位,大汗的意思是組建蒙漢旗兵,這裡面漢人只有兩旗,在兵力上是不足與滿洲八旗相抗衡的。只要行軍打戰,滿軍爲正,漢軍爲輔,就不會生事。各位想必知道,大汗不僅作遼東之主,也要做天下之主。如果只是依靠滿洲的兵力是不足以佔領朱明的國土。就是漢人,也不是全部反對大汗,就現在滿洲國內也有極多爲大汗效力的漢人。”

這話說得殿內的漢人官員點頭稱是。

皇太極乘着總結道:“範先生的建議不錯,這樣又可以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也不必擔心有人作反。本汗就決定這樣了,下面商討下由誰當任蒙漢六旗的旗主。”

在場的貝勒中,很多都是靠向皇太極的,代善又是個老好人,多爾袞,多澤年紀還小,因爲皇太極態度堅決,所以很快就通過了。依次以昂坤杜棱,畢力克圖,奧巴及代達爾漢爲蒙古四旗旗主,漢旗的任命稍微有些牴觸,協商後以佟養性作爲漢軍統領,下面設了兩個甲喇額真。

因爲在六月間,滿洲人都是農活時節,是以皇太極只是將蒙古,漢軍八旗召集,當時的蒙古四旗都是以投靠滿洲的蒙古部落來組建,原先的明滿作戰,蒙古人多有損失,四旗建的勉強,每旗只有二十牛錄。漢旗反而人員充足,按照定製,每旗二十五牛錄。集結後讓滿洲將領加強訓練,爲冬季的伐明做好準備。其他的滿洲貝勒知道皇太極要出征打戰,卻不知道其意何處,大都猜想是去寧遠,找袁崇煥回報兩次之仇。

袁崇煥在滿洲的探子得報,立即報會寧遠。袁崇煥接到密信後,知道事關重大,立刻上密奏回京,自己也加緊訓練騎兵。我接到奏摺後,知道滿洲人的情況,看來在遵化一戰是少不了了,只希望歷史不要重演,這可是真正意義上,大明和滿洲大規模的軍事對抗。

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84章 釘子第68章 京察(上)第301章 意第68章 太原第55章 回程第175章 遇見第299章 應勢(下)第169章 過招第320章 説客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3章 巡視三營(中)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25章 廷訓第183章 結果一樣第38章 朕是校長第161章 自找麻煩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322章 展望第191章 快刀亂麻第303章 手段(下)第111章 -兵部瀆職第244章 誓約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109章 年內計劃第255章 探視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34章 秀兒進宮第95章 事發突然第257章 團聚第282章 問題(下)第2章 巡視三營(上)第157章 交鋒第44章 進犯朝鮮第111章 攻佔雙方第305章 御史大人第256章 封賞第82章 夏季攻勢(下)第160章 強硬政策第321章 應允第19章 大同會盟(上)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65章 預謀南巡第198章 屠戮(下)第40章 北伐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249章 消息第84章 南北對峙(下)第35章 皇上也使奸計第95章 平沈戰前第141章 發配東南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144章 水淹盤山第121章 淮南雨旱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129章 對酒當歌第65章 預謀南巡第293章 發明第138章 悉心運作第149章 三敗林丹汗第50章 會兵城下第99章 廣寧之失(三)第275章 爭奪(上)第255章 探視第246章 遠征第258章 冊封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204章 計劃有變第68章 京察(上)第11章 年前第112章 演習開始(上)第142章 水師參軍第78章 河南之變第167章 圍城第90章 說服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90章 收與不收?!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61章 援兵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48章 糖衣炮彈第41章 會戰第15章 兩方責難第152章 暢談局勢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209章 推算第212章 奪氣第193章 破城(上)第133章 繁忙九月第118章 熱鬧詩會(中)第67章 臣子的無奈第278章 決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