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五等戶制

徐平嘆了口氣:“牛如此,還有河南府附近的桑田也是如此。最近州縣來的文狀,說是不少地方因爲桑樹入戶等,民戶伐桑種田,糧絲兩失。”

各路甚至各州對戶等的標準不一,同樣的家產,在開封府可能就是下戶,享受免差役的待遇,到了京西路可能就成了中戶,河東路就成上戶了。反正差役就是那麼多,官府是無論如何也要分下去的,承擔差役的上戶和中戶必須保證一定的數量。

感嘆了一會,坐在一邊的李參突然道:“真要說起來,牛入戶等確實不對。既然農具已經免了稅算,爲什麼耕田的牛不可以不入戶等?這應該是勸課家桑啊。”

“不獨是牛,還有馬、驢、騾、駝等各種役畜,入戶等都是不利的。這些日子我也在想,一些物產,是不適合算進戶等資產裡去。乘着這兩天有空,不如我們商量一下,哪些應該在算戶等的時候單獨出來。物產還是要計,只是算戶等的時候不計入。”

徐平說着,看了看在座的幾位。大州的知州都已經回去了,徐平留下了幾位通判和汝州、蔡州和唐州的知州,要商量後續的營田事宜及三司鋪子的事務。大臣任知州,一般都不會敢這些雜事,他們留在這裡也沒有用處。

天下的賦稅差役,與戶等息息相關,這是晚唐五代以來形成的新局面,不但與以前不同,實際上也與宋後不同。兩宋不抑制土地兼併,甚至有的地方鼓勵土地兼併,都與這一政策有關。只有中上戶的數量多了,地方政府才能徵收更多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下戶和客戶再多,那也是遊離於官方財政之外的。

兩稅是按土地徵收,是屬於朝廷的,由三司統一掌管。但還有額外的支移和折變,地方不同,數額不同,就與地方有關了。支移和折變的原則是“先富後貧,自近及遠”,實際上是落在上戶和中戶身上。再加上種科配時估,大多都是採用的相同原則。

所以地方上熱心於土地兼併,上戶越多,就越是增強了地方官府的權利。但對於百姓來說,則千方百計地降低自己的戶等,差一戶等承擔的官方義務就有巨大差別。所以富戶們到了臨界點,不買地,不養牛羊,甚至不種桑樹,有的還故意不蓋大房。

鄉村戶分五等,一般來說,一等和二等是地主,財產多寡不同。三等戶位於中間,既有地主也有富裕的自耕農,四等和五等戶就是貧窮的農民了。這五等戶都是在地方上有資產的,爲主戶。再之下,一無所有的僱農則爲客戶,不計入五等戶之內。當然,官方統計地方戶口,主戶和客戶分列,但說到地方人戶,則就是兩者相加了。

租庸調製崩潰之後,代之而起的是對百姓的資產徵稅,針對耕地的兩稅,實際上是一種特殊形式。資產越多,官府徵收的稅越重。這資產並不僅僅包括佔有的耕地,還包括住的房屋、墓地、水渠、渡口以及磨房等等各種資產,各地有細微差別。甚至住的房屋,有的地方會細算到有幾根樑、多高多大、用了多少瓦等等,相當繁雜細密。

顯而易見,實行五等戶制官方是不可能抑制土地兼併的,土地越是集中,越是利於官方徵稅賦安排差役。上等戶越多,地方官府治理地方的能力越強。這一點,與宋之後的土地兼併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五等戶制是在制度上消除民間的貧富差別,但在實際操作中地方官府會盡力擴大貧富差別。沒有五等戶制,只實行兩稅,制度上會鼓勵貧富差別,官方在原則上則抑制土地的兼併,盡力保證減小貧富差別。理論上說,窮人越多,地方官府的施政能力越強,在具體施政上當然會盡力保證有更多的小農。

事實證明,官僚的節操和施政能力與制度安排的影響力完全不是一個級數,任何時期制度導向的影響力都是遠遠超出官府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兩宋民間對土地一直不熱衷,到了最後的歲月,甚至把天下的耕地全部收歸官有,也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動。便就是有五等戶制在上面壓着,平民百姓並沒有瘋狂聚斂資產的勁頭。

徐平前世歷史學得一般,對這一時期的五等戶制一無所知。到了這個世界,自己家在白沙鎮是第一等的大戶,父親徐正到處使錢推脫一等戶該承擔的差役,如里正和衙前,這纔有個初步的認識。後來中進士做官,到了地方纔算了解這一制度造成的影響。但邕州地處邊陲,又是蠻族地區,認識得還是不夠深刻。

直到進了三司,真正掌管財政,纔算是對五等戶制有了清醒認識。總的來說,租庸調製、五等戶制和純粹的兩稅制,對民間經濟有完全不同的影響,不能一概論之。

徐平作爲京西路的轉運使,有權在本路對五等戶的標準進行微調,他現在考慮的,是怎麼利用劃分標準,促使民間資本向自己希望的地方集中,而不要沉澱下來成爲無用資本。

牛和農具便就是一個例子,把牛和農具計入戶等資產裡,農戶便就沒有養牛買農具的積極性,用到的時候候寧願去租。這也是地方州縣有大量官牛和農具的基礎,不愁租不出去,而且還可以利用自己手裡掌握的這部分資產,推行一些特定的政策。

哪些不計入戶等資產,哪些減少佔的權重,哪些要加重權重,可以從制度上調節民間資本的流向。比如牛計入,而驢不計入,則民戶肯定會多養牛而少養驢,其他的一些生產資料可以據此類推。這種效果,是靠官員具體施政所不能達到的。

趙諴也道:“委實是如此,每到家耕時節,民間缺牛,爲此引起的紛爭不可計數。而官府手裡的耕牛,又被主管的官吏賴此爲奸,不獨收受賄賂,而且傷害民生。不如牛不計入五等戶的劃分之內,勸民養民,省多少麻煩。”

徐平想了想,對在座的蔡州王質、唐州王贄和汝州的趙諴三位知州,以及孟州的李參和鄭州的盧革兩位通判道:“到底有哪些不宜算入五等我戶的資產裡,你們每個人都寫份書狀來,轉運司參詳。對了賈提刑也可以說一下,民間紛爭最多的是什麼,統一考慮。”

說完,又對楊告道:“你行文各州縣,讓他們也同樣寫書狀來。乘着這次閏年錄剛剛編完,大家的印象還都深刻,把這件事做了。我說幾個原則,你們記下來,合不合適也可以提不同的意見。一是土地是重中之重,自然是第一項。但是種糧食的土地是一種,最好由轉運司參詳地方州縣的意見,定下一個價格來,不要到了時候按糧價去估。再一個各地水土不同,官府又勸勉農民種一些作物,是不是可以打一個折扣?如此一來,可以讓百姓主動地種一些合適更好的作物。而不種糧食的,如何去定價?比如桑田、蘆葦蕩、竹林、藕田以及養魚養蝦的這些,怎麼去折扣甚至免掉。也是一樣的原則,定個價下來,不要到了時間按市價讓官吏去估錢數,讓他們上下其手。”

趙諴笑道:“都漕如此做,是利民的好事,只是有些不容易。”

“就是不容易,纔要由我們做啊。若只是安坐官衙處理些雜務,又怎麼顯出誰是能吏來呢。今年冬天,我要主持修河,同時把這件事做了,也顯得我能幹事。”

想到這裡,徐平又道:“對了,鄉村民戶定戶等,其他也一併考慮,這次都定下來。比如房子該怎麼計價?我聽說有的地方,定戶等的時候,到民戶家裡數房樑,甚至看窗戶用了多少木材,這不是胡來嗎?依我之見,定一個簡便易行又合理的規例出來,讓各地按規例做事。鄉問的水渠、磨坊、渡船及水井等等要別立規條,不要按着造價去算進百姓的戶等裡,那樣誰還去建這些?不能不算,又不能那樣算,同樣要立規條出來,勸諭民間。”

幾個人一起笑道:“都漕說得不錯,渡船最是無謂。本來是方便百姓出行的,結果卻要算用了多少木材,花了多少人工,一起計入戶等。現在一般地方,都沒有民間渡船了。”

徐平點頭:“定戶等是個精細活,一定要用心考慮周全了,才能利國利民。如果只是讓公吏一味胡來,每到閏年地方上都要折騰一次。”

“至於城鎮的房廓戶,也要別立規條。以前房產是第一大宗,這自然不錯,但算得太過複雜,也儘量簡化下來。比如城裡分坊,哪個坊的地價高一些,哪個坊地價低一些,相差不會太大。還是把地價作爲最主要的,做起來簡便一些。最多分個幾等,特別華麗的那些多算一些就是了。有的房不是用來住的,而是租出去收租錢,或者爲店鋪,這些算起來與住房自然不同,也要立規條。至於各行各業,最好都有規條出來,家裡開質鋪是一個算法,開茶鋪又是一個算法,客店當然也應該有不同。不僅僅是按着一年賺多賺少算,還要把官府鼓勵百姓做什麼,不希望百姓做什麼,這些統統都算進去,以爲獎懲勸諭。這些都要立規條出來,一個原則,儘量不要讓辦事的公吏隨心估計,而是有個準繩。”

公吏上門做這些事情,你好酒好肉招待是一回事,只能端出一碗清水是一回事,有的時候就靠他們的一張嘴。施政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高素質的官吏不是沒有,但只能在一時一地,長久看起來是不可能做到的。儘量減少他們的主觀意識佔的份量,以客觀的標準爲主,雖然不能完全做到,總得有這個意識。

見衆人都不說話,徐平笑道:“唉呀,說起坊廓戶分戶等,那可比鄉村五等戶麻煩得太多。分十等還是十二等,各地不同,按多少錢劃,各地不同,物產怎麼折錢,那就更加不同了。洛陽城是天下第一個劃坊廓戶等的,說明什麼?說明這城裡,不分戶等官府根本無法施政。所以說,對西京這個坊廓戶的分等尤爲重要。按我所想,坊廓戶的分等,也要遵循一個原則,就像鄉間把牛、驢、騾等單獨劃出來差不多的意思。能夠賺更多的錢,給官府交更多的稅的,可以算的少一點,坐吃利息的,算得多一點。”

見衆人有些迷惑,徐平又道:“錢,爲什麼是錢呢?是因爲能生出更多的錢來。你看鄉間小農,他只指望着地裡的糧食,便就不愛用錢,而城鎮人家,離了錢寸步難行,那就把錢看得比什麼都重。這麼說吧,同樣一家鋪子,一家是裁縫鋪,一家是質鋪,最大的區別是什麼?裁縫鋪會僱人做衣服,賺了錢會僱更多的人,會做更多的衣服,是不是。質鋪就不一樣了,賺再多的錢,他也不會去多僱人,因爲沒用啊!那些多出來的錢,無非是被主家吃掉喝掉,更離譜的是在家裡藏起來,這錢不就是白賺了嗎!所以,裁縫鋪這種和質鋪這種要有不一樣的算法,才能讓收的稅越來越多嗎!至於房子就更是如此了,就要算得重一點,是不是?你算得輕了,都去買房子,房價一天天推上去,有什麼好處?無非是貧苦人住不上房子,那錢還在房子裡成了死錢,不能生錢了。如此種種,必須要通盤地仔細考慮,才讓地方上越來越好,不至於繁盛一時,你們說是也不是?”

只有流動起來的錢纔有資格稱爲資本,這流動的錢,進入商品經濟的生產環節了才真正成爲資本。對商品經濟來說,單純看錢的數值意義有限,要看參與進商品經濟循環的錢的數量,那纔是有效的。

藉着五等戶制,讓錢不要沉澱,儘快地流通,是徐平想做的。

第32章 位極人臣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91章 反擊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128章 換相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9章 進殿面對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49章 應有權變第99章 搞事情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91章 反擊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5章 閒事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6章 書生張載第47章 吃點苦頭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155章 解套第11章 遇仙樓第48章 下忠州第28章 殿中議事第62章 新場務第139章 朝爭第231章 購物券第111章 封堵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56章 驚變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59章 掃雪第16章 還錢第36章 釀酒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155章 攻城(下)第15章 擺攤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73章 田二第66章 以民爲師第230章 審計司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168章 交權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20章 早朝第82章 祭奠續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47章 帶毒的餌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21章 矛盾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25章 你不明白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5章 分工第20章 繡花枕頭第23章 蔡襄之錯第95章 垂釣黃河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58章 仙人跳第34章 移民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318章 解甲第125章 歸正人第161章 有樣學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