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有錢纔好

與喜慶把碗裡的涼粉吃完,孫二郎擡着看着天出了一大口氣:“好吃!”

“那你下次來,我再請你吃!我跟你說,冷淘這好物,京城都沒有這裡的味道!”

喜慶一邊着,一邊站了起來,摸出幾個銅板,給了鋪子主人。

兩個人拉着手,蹦蹦跳跳,喜慶道:“我們去看看天津橋,有時候能在橋下河裡看到魚呢!天津曉月是西京城有名的風景,可惜你來的時候不對,見不到。”

到了橋上,兩個人趴在橋的欄杆上看下面的洛河水。此時已到深秋,河水顯得更加清亮,更加冷冽,好像也不那麼活潑了。

孫二郎忽然想起了什麼,從口袋裡摸出兩個大石榴塞到喜慶手裡:“給你,嘗一嘗我們河陰縣的大石榴。這是貢品,可好吃呢!”

喜慶接過來,一個小心收好,要帶回去給鄭主管,自己拿着一個慢慢剝着。

孫二郎嘆了口氣:“三司的鋪子裡收土產,可惜不收石榴啊這些水果什麼的。要是收的話,每年我們那裡能摘好多呢!現在多的賣不出去,吃不完都爛掉了。”

喜慶品嚐着口裡石榴籽的甘甜,含糊不清地對孫二郎說:“你急什麼?我聽說,下年就有可能收一些新鮮的果蔬土產了,不過都要不容易爛的,像是竹筍蓮藕之類的。石榴也不比那些差了,應該也會收吧。”

“要是收就好了,你不知道,鄉下人沒什麼賣錢的東西。養幾隻雞,還要一個一個攢起來,換點顆鹽針線之類的。我們這賣東西的小鋪子,要不是不賺自己人的錢,也是辦不下來的。要鄉下想攢幾個銅錢,那是千難萬難。”

喜慶笑嘻嘻地道:“可以賣糧食啊!我纔不信,你們每年收的糧食都吃掉,總有一些剩下來的。多餘的糧食賣掉,不就可以換來錢了?”

“你這是說的什麼話?若不是到了活不下去的時候,哪個種地的會捨得賣糧食!喜慶你不知道,糧食就是農人的命根子,無論如何都不能賣的!在鄉下,遇到天澇天旱,蟲災雹災,還有青黃不接的時候,就全靠着那點糧食活命呢。鄉下比不得城裡,你們城裡人實在餓了,隨便打點零工也可以買點米煮來吃。災荒年景,鄉下地方只有等着餓死,你既找不到地方去賺兩個銅錢,也找不到地方去買米。唉,不存糧食誰活得下去?我家裡都算是過得節儉的,今年天旱,還不是一樣要逃荒?”

喜慶是城裡人,印象裡都是沒錢了便想辦法去賺錢,賺了錢可以買吃的,可以買到想要的一切,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鄉下是個什麼地方?在他想來就是滿地的糧食,有河有池塘可以捕魚玩耍,至於那裡的衣食住行是怎樣的,他一無所知。他並不知道,真到了要命的時候,錢在鄉下是沒有用的,糧食纔是萬能。

兩個人在天津橋上玩耍了一會,盡興了纔回到三司的鋪子。

看到旁邊的驢車上堆着的貨物,喜慶吃驚地道:“怎麼這一次進這麼多貨?出了什麼事情?二郎,是你們那邊人突然多起來了嗎?”

“當然是啊!你還不知道?再過一兩個月,就要開挖引洛入汴的水道了,我們那裡要多好多做工的人。他們總是要買東西的,我們自然是要多備一點。喜慶,這一次如果做得好,我們那裡的人就可以過個好年了。等到年節,手裡有了錢,可以買好多以前不敢買的東西。我爹說了,只要年底手頭寬裕一點,要給我做一身新衣服呢!”

“好,好,好,二郎,你還是幾個月前我們見面時的那身衣服,破了舊了,早該換了!”

此時太陽已經開始懨懨地滑向西山,紅紅的霞光籠罩住西京城,天津橋下的洛河水泛着金光。秋天已經來了,但世間還依然是暖暖的。

從十月開始,引洛入汴的水道便就要正式開工了。大量的廂軍和民夫將會調往黃河岸邊,在廣武山和河道之間挖出一條水道來。大量人員的突然聚集,管理不好對當地就是一場災難,管理好了就是一個機會。

徐平給陳堯佐撥了大量的現錢,一應開支,全部使用現錢,不許用折支。京西路零星的也有銅礦,數量不多,也沒有鑄錢監。徐平正在派人勘查境內的金、銀、銅資源,看有沒有建一處鑄錢監的可能。雖然說這些山川礦產,都是天子私財,理論上要入內藏庫,但總有折衷的辦法。比如用其他物品代替,而把錢留下來。

如果能夠建起一處鑄銅錢的監務,再加上鑄的小鐵錢,轉運司手裡的現錢就會充裕起來。有了現錢,才能做很多的事情,沒錢總是不行。

商品經濟不發達的年代,紙幣只能是補充,廣大的地區還是要以實錢爲主。尤其是民間的小額交易,一下子就過渡到紙幣根本不可能。而實錢過重,這個年代的交通水平,運輸成本是很高的。本地鑄造的錢越多,相應的商品經濟也就會越繁榮。

由於流通過程中的現錢不足,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大量使用實用折變。折變一次就增加了一次的交換成本,對商業來說非常的不經濟,所以但凡可能,徐平都要求治下使用實錢,避免折變。這樣好是好,但會導致官方手裡的錢幣大量流出,再缺乏回籠手段的話,便就造成現錢短缺。這種短缺是相對的短缺,不一定是民間真地缺少錢了。不過由於官府是市場行爲中最大的交易主體,手裡缺錢會造成經濟的蕭條。

官方回收錢最便捷的途徑自然是收稅,但兩稅一方面多收實物,另一方面屬於朝廷中央,只有地方上的商稅纔能有效補充現錢。偏偏河南府不是商品經濟特別發達的地方,收上來的商稅並不多,在京西路還要少於南部的重鎮襄州。徐平要做大工程,首先就要想方設法補充手裡掌握的現錢,有了錢,工程才能進展順利。

這個時候徐平需要的錢是真的錢,不等於掌握的財富,再多金銀緞匹,換不成現錢也是無用,進入不了流通領域。而補充錢,快捷自然是去鑄造,賺根本來不及。

河南府以南,與鄧州之間是連綿的大片山區,伏牛山和桐柏山雖然不高,卻是淮河與漢水的分水嶺,礦產資源衆多。這個年代那裡人口稀少,開發不完全,只是零星的有金銀出產。徐平前世的印象中,那裡的主要礦產是鉬,這個年代基本無用。但是銅礦也有,以鄧州內鄉縣最多。鄧州知州趙賀回去的時候,徐平派了魯芳手下橋道廂軍的人隨着一起到了那裡,查探內鄉的銅礦是否可以開採。這些人隨着徐平早年在邕州查過當地礦產,雖然說不上是多麼專業的人才,比這個時代的堪輿先生還是靠譜得多。

依靠在三司的人脈,初期徐平可以借錢來用,但後續必須有辦法還上。如果境內有一處像樣的銅礦,一切困難就都應刃而解了。

河南府衙裡,祝籤判對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的李若穀道:“知府,明天最遲後天新任的通判王堯臣就要到了。他是天聖五年的狀元,朝野懸望,不好怠慢了。”

李若谷淡淡地道:“一切朝廷自有法度,他來了,把河南府的事情管起來就好。你們只要照常做事,也不用驚慌,更加不需去揣測新官的心思。”

祝籤判應諾,又問道:“知府,不知下官是不是要與劉錄參一起去迎出城去?”

“迎一迎吧,不要再讓人說我們河南府不把新來的官員放在眼裡。”

祝籤判鬆了口氣,急忙答應了。

本來河南府通判離官守孝,一應事務應該是祝籤判代理的,沒想到莫名其妙手裡的權被孫沔奪了去,心裡老大不痛快。等到王堯臣這新通判來,終於可以不受孫沔的閒氣了。

孫沔是天禧三年的進士,資歷老,本人又有手段,行事霸道,在他手下做事不是個好差事。不僅是祝籤判,河南府的幕曹官都多有怨言。換個官來,總能老上一些。

李若谷最近懶散,自然定了整修河道的事情交給轉運使司,便就基本不管政事了。孫沔也有,手下的其他官員也罷,由得他們鬧去,各憑自己的本事。

前些日子與徐平爭了一下對洛陽城的掌控權,已經惹出了不少麻煩。兒子李淑現在朝裡任知制誥,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之一,前兩天給李若谷來信,說趙禎因爲與徐平爭權的事,私下裡有換掉李若的意思,只是一時還沒有合適的人選。

這樣一來,李若谷還爭什麼?他倒不是害怕趙禎真地把自己換掉,一是也沒有那麼容易,老朋友韓億也做到宰執了,肯定會爲自己說話,再一個自己也老了,看來這一生升宰執無望,有個地方養老就好。可自懷無所謂,兒子李淑的前程卻不得不考慮。如果因爲自己失了聖意,影響到了兒子的仕途,那可是太划不來了。

所以現在的李若谷,就是在河南府安心養老,“河南大尹頭如雪”,這就是個養老之地麼。至於下面的政務,全部都交給了通判。現在是孫沔,等到王堯臣來了,便就是他們兩個人分權。至於兩個人會不爭鬥,怎麼爭,李若谷是不會操那個心了。

雖然分工上,留守司通判和河南府通判各管一攤,互不干涉,河南府通判的實權要大上一些。但同處一城,總有很多職權交叉,真正實權,還是要看兩人鬥法。

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66章 以民爲師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29章 邕諒路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288章 分岐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314章 偷營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26章 前奏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77章 訣別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50章 牛羊滿欄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43章 重逢第1章 宰相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47章 法外之地第145章 將校營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28章 月夜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304章 話從前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45章 安撫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24章 富貴田園第45章 安撫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54章 將要離去第14章 邊亂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11章 治術(二)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45章 白砂糖第172章 夜戰第58章 仙人跳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312章 郵寄司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53章 甘谷歸附第42章 劉小妹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2章 父老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76章 稅改第20章 匪訊(下)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36章 釀酒第129章 刻漏社第101章 七源州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23章 生意第37章 月夜雜談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199章 外任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章 再臨鄭州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0章 野味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86章 應對第160章 公平交易上架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