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山溝溝裡轉

翻過這道樑又走進了那條溝,前面的山嶺和溝溝坎坎數也數不清,這種地方走上半天,會讓人覺得絕望,好像永遠也走不出去似的。

支離破碎的地形,無窮無盡的溝和嶺,並不只是在黃土高原上,兩京之間的嵩山餘脈,這些低矮的土山也是如此。

徐平騎在馬上,擡頭看着前方的山嶺。這山嶺並不高,最多也就是幾十丈,而且山勢非常平緩,完全可以騎着馬直衝上去。這山並不可怕,甚至還可以直接開墾成梯田,土層也極爲深厚,只要能夠澆得上水便是良田。可怕的是無窮無盡的這種山,翻過了一座前面還有無數座,好像永遠也走不完。

進山之後沒多久徐平便就問導路的嚮導,問前面的村子在哪裡,嚮導悠閒自在地說翻過前面的兩座小山就到了。那山看着一提馬繮就能衝上去,徐平只覺得兩個村子離得不遠,哪裡想到整整走了半個多時辰。

後來徐平便就學乖了,不問翻過幾座山這種傻話,直接問還有幾里路。這一座座不起眼的小山,翻過一座去六七里路就出去了,與平路的概念完全不同。如果從地圖上看,明明是隻有不到十里路的直線距離,實際走起來二三十里都是少的。

郭諮最早跟徐平說起引洛入汴的時候,就說洛水的引水口應當在沙口鎮,不管是徐平還是其他人對這一點都沒有異議。原因無他,那裡是離着汜水縣最近的地方。

汜水縣和沙口鎮之間的這片山地地形支離破碎,只能憑蠻力硬挖硬堵,直線最短的路線就是最佳的路線。真正到這裡看過,徐平才真正理解了這一點。這也好,不用再去費心找什麼最佳路線了,只要直着挖過去就好。

魯芳在徐平身邊皺着眉頭看着四面八方連綿不絕的山坡和溝溝坎坎,不由嘆了口氣:“直娘賊,這個鬼地方比我們邕州的地形還古怪,好像走不完一樣!”

徐平笑了笑:“在邕州那裡,只要沿着河谷走就沒有錯,而在這裡沿着河谷只能夠轉圈圈,一不小心就要迷路。邕州走路最怕上山,這裡卻正好相反,最怕的就是不上山只在山溝裡轉,地理不同而已。”

說完,一帶馬繮,帶人向着對面的山上而去。

這裡的路時而沿着河谷,不知什麼時候盤盤繞繞就又上了山,都是本地居民千百年來摸索出來的最適宜路線,外人根本摸不着頭腦。這裡的地形就已經如此難纏,更加破碎的西北是個什麼模樣,徐平想想就覺得頭痛。

到了山頂的一株大梧桐樹下,嚮導指着前面道:“官人,再翻過前面的那兩座小山,就到鞏縣的沙口鎮了。我們緊趕一點,應該能在晌午前到那裡。”

“好,我們便就先去沙口鎮那裡看一看,先把引水的路線理清楚。”

嚮導摸了摸頭,看了看周圍橫七豎八的山溝,對徐平道:“官人,真地要在這裡開渠?你看這大大小小的溝歡,水渠如何過得去?小的愚昧,可是想不出來。”

“怎麼過?當然是逢山開山,遇溝堵溝!這些山溝都是歷年的山洪衝出來的,平時看起來沒有什麼,等遇到了洪水大的年節,全靠着它們排泄山洪呢!這裡的河渠越直越好,越短越好,最怕的就是水積在這裡,山洪一發,什麼堰也擋不住!”

而且,還有一件難辦的事,你根本就不知道哪些山溝來的洪水大,誰知道哪塊雲彩會下雨?這種事情簡直是防不勝防,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縮短距離,裁直河道,讓洪水來的時候能夠快速流出山去。

見離着沙口鎮不遠,徐平吩咐大家便在山頂上歇一歇,這裡有大片的松林,剛好可以避避陽光。說起就是這點好,這裡的山都是土山,土層也深,山上的樹木繁茂。

一路陪同前來的縣尉陳優中上前道:“官人,這一帶最近時有虎狼傷人,不如我們還是趕緊一些,直接到前面沙口鎮再歇吧。”

徐平翻身下馬,對陳縣尉道:“怕什麼虎狼,我們這裡近百人手,什麼野獸來都收拾了,也算是爲地方除害。安心歇一歇,消消暑氣。”

陳優中應諾,去安排隨行的弓箭手和嚮導。

徐平看起來年紀輕輕,可如今已經是龍圖閣待制,永寧郡侯,在陳優中眼裡那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被點了跟着徐平出來,陳優中一路上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一點紕漏。好在徐平雖然少年得志,但並不跋扈,並沒有讓陳優中覺得難做。

分了幾個人看着把馬匹散放在山坡的草地上,其他人都到了山頂的松樹林裡。劉小乙的馬上一直帶着交椅,早早找個通風的地方支起來,讓徐平坐了。

不一刻,陳優中手裡提了一個籃子走了過來,到徐平面前道:“待制,這是本地產的一些瓜果,雖然不是十分香甜,好歹解渴去暑。”

劉小乙接了過來,尋個有山泉小溪的地方洗了,提回到徐平身邊。

徐平看籃子裡,除了半熟不熟的桃和杏,一些瓜果自己也叫不出名字,想來都是這裡土產的不知什麼瓜,估計都是甜瓜之類。這些還真是農家自己種了吃的,看起來沒一點賣相,瓜又小,長得又都歪扭扭,幾乎就沒有端正圓潤的。

這種山區基本沒有什麼商業,更加不可能種瓜果去賣,賣的時候耽誤的功夫遠不如隨便做點農活。自己吃自然也不講究,隨便種了結多少算多少,結出來什麼便就吃什麼,也只是個意思罷了。

交通不便,一應需要鮮食的蔬菜瓜果對山民都沒有意義。若是到了秋天,這裡漫山遍野的掛滿紅彤彤柿子的柿樹,也沒有人摘,任憑落在地上化爲泥土。

不是因爲山民懶,而是摘了也沒有用處,自己吃的房前屋後幾棵就足夠了,山上的摘了也換不來錢。

這羣山深處,便就是有的文人思慕的世外桃源了,一處宅院幾畝田,耕耕種種便就夠一家的吃食,還有青山綠水好看。山裡面有各種野味,各種野果,沒事了可以打打牙祭。但也只限於此,除了滿足自己之外,能夠換錢的東西那是少之又少。

第167章 獵犬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78章 彈劾第180章 轉機第238章 做事難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1章 太后崩殂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14章 蠟丸第53章 查稅第34章 雜事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55章 官衙送別第308章 怪物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9章 白沙鎮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26章 峰迴路轉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68章 別有出路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76章 增兵第82章 別機機杼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53章 秦二第172章 農事第96章 貴客盈門第83章 炸城門第78章 彈劾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29章 攻略(一)第1章 太后崩殂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45章 安撫第51章 大典(下)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22章 三司集議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20章 破陣子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152章 糾纏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34章 一城二虎第50章 防秋第29章 端午(上)第69章 失意者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11章 李覯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81章 準備迎駕第54章 解散佛社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314章 偷營第89章 定論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151章 新市場第9章 白沙鎮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14章 心經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82章 立足於打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92章 餘波未了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98章 三人成虎第161章 開課第7章 雜談第86章 兩全其美第35章 三輪車第66章 同年知縣第64章 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