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最後處置

徐平左右看看,見不遠處的樹下面有幾塊大石,對張大有道:“損之,我們到那裡石頭上坐下,你慢慢把事情說給我聽。”

張大有點頭,與徐平一起到樹林邊的石頭上坐下,理了一下思緒,說了事情經過。

原來主簿崔在平聽說自己帶的人中有一個衙前是當地的大戶,當即讓人把他找了過來,讓幾個差人隨着他,回家去給王沿準備好酒菜帶到山神廟裡。

衙前就是給衙門辦這些雜事的,陳都得了吩咐,沒奈何,只好帶人騎馬回家。

之所以被稱爲重役,一個原因就是衙前辦這些雜事,很多時候衙門裡面是不給錢做經費的,全由應役的人自己掏腰包。當然真正讓人傾家蕩產的還不是這個,而是衙前押運保管官物,或者被任命管理酒樓之類的商業,不管是被偷被盜被搶了還是經營虧損了都要自己掏錢補上,官府那裡收的錢是不能少的。

陳都回到了自己家裡,說了來意,父母自然不能不給,不然兒子回去就要打板子了。但是抓雞的時候卻出了亂子,陳都的妻子和弟婦吵了起來。

陳都兄弟三人,平時感情還好,但娶的妻子一個比一個厲害,相互之間根本容不下,三天一罵五天一打,沒有辦法只好分開來過。他們分開家財卻不能明確分,父母俱在,官府不允許別居分家財,賬籍那裡他們還算是一戶。

父母在不許分家這個時候倒不是爲了宗族觀念之類的,最主要的是防止民戶借分家的名義降低戶等,逃避賦稅。道德問題官府那裡還有情面可講,經濟上面可就沒半分顏面了,哪怕陳都這種明顯過不到一塊去的,也絕對不允許分家產。

陳都應差,爲了兄弟臉面錢物當然是自己家裡出,這樣一來就把他妻子惹惱了。

去當差不是爲了陳都自己,名義是這一戶的差役,自家已經搭上了一個人,哪裡還有自己承擔錢物的道理?陳都的妻子堅決要求這次的酒菜三兄弟分攤,自己家裡出米出面出油,連青菜也一起出了,兩個弟弟一個出酒一個出雞,湊成一桌酒菜。

事情便就這樣鬧了起來,二弟好說歹說,把自己的妻子壓下,拿了酒出來。出雞的三弟那裡卻是怎麼也勸不住,三弟的妻子死死護住自家的幾隻雞,無論如何不讓捉了去。平常倒也就罷了,這幾隻雞卻正是下蛋的時候,三弟媳婦每天天不亮就檢查雞窩,生怕被兩個哥哥家裡偷了自己的雞蛋去,要把雞抓走還不跟要了她的命一樣。

陳都的妻子站在門口罵,三弟媳婦護住雞窩門對罵,讓帶着人在院子裡的陳都裡外不是人。自己可不是一個人回來,是帶着與自己一起當差的幾個人一起回來,這傳出去還怎麼做人?實在忍無可忍,陳都打了自己妻子一巴掌。

聽到這裡,徐平實在聽不下去,對張大有道:“原來只是一戶人家的雞毛蒜皮的家務事,怎麼就惹出人命官司來呢?損之,你挑重要的說!”

張大有苦笑:“若是沒有王副使牽扯在裡面,這就只是一件平常家務事。唉,也不知道是我倒黴還是王副使倒黴。”

說完,張大有繼續說事情經過。

原來陳都的妻子也是出自大戶人家,自小嬌生慣養,嫁到陳家帶的嫁妝又多,是個從來沒有吃過虧的主。陳都在這麼多人面前動手打她,她面子上如何掛得住?與陳都廝鬧一陣,一哭二鬧三上吊,最後真地上吊去了。

還好陳都知道自己妻子的脾氣,看得緊,發現地及時,搶救了過來。

心提起來的徐平聽到這裡,出了口氣道:“還好,人救過來就好,要是真地鬧出了人命,這事情還就真說不清楚了。”

張大有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重重嘆了口氣:“是啊,事情如果就此結束,也就沒什麼了,或許到不了我的案頭。可偏偏,偏偏這纔是個開始啊!”

徐平吃驚地道:“怎麼,這都要出人命了,這家人還繼續鬧下去嗎?”

張大有點了點頭,話語裡透着無奈。

陳都的到妻子救了回來,愈發地不依不饒,哭鬧不休。這樣一來,全家人都開始數落三弟媳婦的不是。三弟媳婦又心痛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雞,掙扎着被人拉開,眼睜睜地看着被抓走,再加上所有人數落自己的不是,氣急攻心之下,真地去吊死了。

聽到這裡,徐平目瞪口呆:“那個婦人,就真地——真地這麼吊死了?”

張大有點了點頭:“我連夜帶人驗過了屍身,真地是死了!”

徐平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這件事情鬧起來,肯定又有人說里正衙前的役太重,想辦法廢了這差役。僱役法也不是王安石憑空想出來的,實際上在他之前就有許多人討論提出過,便就是被這些事情鬧的。

說起來這種差役並不合理,攤在頭上幾乎就是個向官府扔錢的無底洞,碰上個刻薄的官員鬧得傾家蕩產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取消了必須要有相應更完善的政策配套出來,不能一廢了之,僱役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這個年代宋朝的稅賦實際上是累進制的,不過不像徐平前世是按收入累進,而是按照資產累進。資產越多的人交的稅承擔得賦役越重,這一點有其先進合理性,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增加社會階層的流動性,也有利於減小大的社會動盪。雖然這種小的風波不斷,但鬨動天下的亂子也不容易鬧起來。

從這個意義上說,徐平是認可這種累進稅制,只是一些細節需要改變。

至於牽扯在裡面的王沿,徐平倒不放在心上,說來說去就是他倒黴罷了。到了窮鄉僻壤還講究什麼吃喝,好壞湊合過去就算了。認真說起來也不能說王沿過分,不管是哪朝哪代,王沿這種大官到了鄉下,喝點酒吃點肉並不算是多過分的要求。

這就是爲什麼要求官員從基層做起,只有經歷過了底下的艱難,纔會有做官的經驗。這經驗不是知道什麼事情要怎麼做,有什麼前例可循,那不過是老吏罷了。真正的經驗是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下一道命令,做一件事會產生什麼後果,在什麼時候應該小心謹慎,什麼時候可以隨意一些,盡最大努力避開這些官場上的地雷。

這一帶都是不怎麼富裕的小縣,平時承擔的勞役又重,地方物資貧乏,就是鄉村裡的大戶,認真說起來還比不上江南兩浙一帶的中產之家。你一講究吃喝,哪怕就是要吃兩隻雞,到了富戶家裡也是了不得的財產,不定惹出什麼事來。

這也是爲什麼這次出來,從一到河陰縣,徐平一直嚴格自律,就是自己要吃點什麼東西,也一再交待一定要用實錢去買,絕不能從地方上巧取豪奪。當日魯芳帶人去買兩隻孟州豬,便就是因爲徐平要求得嚴,一定要公平買賣花錢買回來才行。

換一個地方,徐平也未必就會這樣,到了兩浙,地方清湯寡水地招待他也不會願意。因爲那裡是富裕地方,隨便鄉下大戶都酒肉不缺,招待自己差了就是瞧不起自己。

但這一帶不行,像王沿這樣,稍微講究一點,就把自己陷進了人命官司裡。

這條人命雖然是家務糾紛,卻是因爲給王沿準備酒食而起,他脫不了干係。人命關天,有人突然橫死地方上不敢隱瞞,必須立即報官。到了縣裡,張大有也不敢把事情壓下來,一樣要報到京西路的轉運使司和提刑司,要報到朝廷裡去。

這被牽連到的官員,哪個會對王沿有好臉色?

張大有見徐平不說話,小聲試探着問:“待制,你看這事情該怎麼處置?”

徐平何嘗不知道張大有的意思,自己與王沿不和他看在眼裡,又與自己是同年當然站在自己一邊,必須要問清楚,自己會不會借這件事情收拾王沿。

想了一想,徐平問張大有:“損之,你心裡怎麼想的,不妨先說出來聽聽。”

“下官想着,事情總是發生在我的治下,應當上章自劾。王副使那裡要怎麼跟他說,還是要轉運使司決斷。”

徐平點頭:“不錯,不管這件事情跟王副使有什麼關係,都不是我們能夠隨便說話的,上章自劾是對的。不過,你除了向轉運使司和審官院自劾外,還要立即用快馬把事情經過寫清楚,上報大理寺、審刑院和御史臺,洛陽李知府那裡更是不能有任何耽擱,必須讓他今天就知道此事。”

“待制說的是,下官清楚了。”

王沿的職務在那裡,別說是張大有,就是徐平也不能隨便說讓他承擔什麼樣的責任。但讓徐平就此放過他也不可能,那就把事情鬧得天下皆知。一個三司副使,出來巡查個河道,竟然就鬧出人命官司來,這屎他得老老實實吃下去。

徐平又道:“不但是你,我一樣也要上章自劾,把事情經過說清楚。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我都是此行的正使,擔子要擔起來。你放心,事情不會讓你一個人擔。”

越是與自己無關,而且肯定會查清楚的事情,那就要先認個錯,這纔是把自己摘出去的最好辦法。徐平爲官多年,這個道理還是明白的。

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50章 大典(上)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7章 實際演示第114章 心經第47章 生意第13章 蠻人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186章 有錢人第71章 意外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37章 閒散日子第111章 封堵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說一下最近情況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55章 接風第41章 亂局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7章 新的產業第23章 生意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31章 能否鑄錢?第39章 按律當斬第27章 西南邊事第5章 報恩第72章 三個關節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54章 解散佛社第60章 釜底抽薪第201章 提舉官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40章 冬雨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145章 將校營第92章 可以招兵第225章 新消息第53章 萬民雲集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104章 學生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71章 意外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92章 收權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5章 理政(一)第10章 新的生意第15章 對抗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298章 夜襲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135章 瘋狂時代(六)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15章 理政(一)第16章 難處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44章 細鹽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227章 拼桌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38章 出仕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3章 一路千里第16章 活在洛陽第187章 包拯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52章 酒鬼亭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27章 西南邊事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29章 刻漏社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284章 告罪使第236章 狂徒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11章 回莊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297章 大政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233章 學習第115章 奇觀第64章 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