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天大的功勞

聽見說起女兒,徐平不由笑了起來:“世叔,你是知道我這個人的,從個普通經紀人家的孩子做到今天,還有什麼不滿足?將來不管怎樣,都靠我自己的本事,是絕不會拿自己的子女去換前程的!盼盼將來要嫁什麼人家,總要她自己願意纔好!”

李用和嘆了口氣:“我也只是隨口一說,盼盼是我看着長大,也不能看着拗着她的性子找人家。算了,該說的我已經說過,你自己拿主意吧。如今不比小時候,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世叔還能勸勸你。現在你進士出身,做到待制,不管是學問還是官職都比我強到不知哪裡去,見識更不是我能比,由着你的心思做吧,只要心裡有數就好。”

“我明白,世叔是自家人,我有話直說。事情我已經知道了,心中自有主意。天下間的事,白的黑不了,黑的白不了,我大道直行,何必去管別人說什麼!”

兩世爲人,徐平對這個年代看得比別人更清楚。這個年代,官場不是登山,落後一步便再難趕上,領先一個身位便步步領先,沒有那回事。如果仕途沒有波折,對自己也不是什麼好事情,官場上的能量也需要沉澱。

如今朝堂,能夠領袖羣倫一呼百應的,其實也只有王曾、呂夷簡和李迪了了數人而已,就連張士遜都還差這幾個人一個層次。他們現在的地位哪裡來的?絕不是靠着曾經當過宰相,當過宰相的人現在還有好多呢!王曾和李迪兩人都是靠着多年官場沉浮,上上下下,以自己的能力和品行讓人由衷佩服。呂夷簡是靠着超強的在官場上輾轉騰挪,拉幫結派的能力,屹立不倒。

徐平知道自己,是學不來呂夷簡的,那種天生做官的本事,也不是能學來的。他能夠鞏固自己地位的,只有踏踏實實地做下去,真正做到捨我其誰。

這個年代在後世地位最高的王安石,歷史上不正是在官場上沒有困難也要創困難,踏踏實實在地方上做足一二十年,天下矚目,入朝堂之後一飛沖天的嗎?徐平已經在三司開了一個好頭,自己能幹什麼已經展示在了衆人的面前,在勉強待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了。

不過,自己哪怕就是離開,也不能讓人這麼窩囊地趕走,這次修引洛入汴水渠的事情,還真就跟王沿槓上了。他說不能修,自己偏要修給他看!哪怕離開京城,徐平也要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的離開,而不是以一個無奈的失敗者離開!

想明白這些,徐平便就轉過話題,不再談論這些。

看看天近中午,徐平對李用和道:“天色不早,我讓劉小乙準備了點酒菜,與世叔好好喝上兩杯。說起來,自我回到京城,兩家離得近了,但我們兩人坐在一起的日子卻還是少之又少,全不似少年時無憂無慮的日子。”

“可不是,那時候你阿爹做個小生意,我做個小武官,都算不上大富大貴,但日子過得開開心心。現在什麼都有了,身上背的包袱也重了,反不如從前的日子。”

李用和雖然謹小慎微,但身份擺在那裡,朝野上下盯着他們一家的人可是不少。

窮慣了的人,一下子乍富驟貴,要麼尾巴翹上天,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要麼小心謹慎,生怕一不小心行差踏錯。這中間能夠拿捏好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

不大一會,劉小乙帶着人上了酒菜來。荒野之地,也沒有什麼好物,無非是大魚大肉,外加幾盤嫩藕黃瓜,少了精緻,多了幾分粗獷。

喝了一杯酒,徐平對李用和道:“河陰小縣,地方偏僻,也沒有什麼好菜。只是這豬肉是從孟州來,確實比京城的更加肥嫩細膩,世叔嘗一嘗。”

肉是徐平吩咐用前世的紅燒肉做法文火慢煮出來,入口即化。這道菜傳開來,只怕以後也就沒有什麼“東坡肉”的說法了。

李用和挾了一塊在口中慢慢品嚐,連連點頭:“果然好味,更難得的是肥而不膩!”

提到了肉,李用和便說起了自己這次到原武監的目的。

“徐平,那個什麼人工授精,到底是怎麼回事?真能改良馬種?”

徐平正挾了一塊嫩黃瓜到嘴邊,聽到這話,筷子上的黃瓜差點掉到地上。

“世叔,這個話題不太適合在吃飯的時候聊。這樣,先吃飯,我們吃過了再說。”

李用和滿臉疑惑地搖了搖頭,但看徐平的樣子,也不好再追問,只好喝酒。他接這個羣牧副使還沒有幾天,忙着看各種文書,見手下官吏,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具體怎麼繁育新馬種根本沒來得及瞭解。以前徐家的中牟莊園一直都是林素娘在管,從徐平離開後他便沒有去過,對什麼人工授精實在是一無所知。

爲掩飾剛纔的尷尬,徐平便轉換話題,跟李用和聊些家庭的瑣事。

因爲有事,喝過了幾杯酒,吃過了飯,便就讓劉小乙收拾了下去。白天李參和孫標到鄉下處理蔣家田地的事情,等他們晚上回來,再擺個筵席。孟州他們是地主,李用和國舅之尊,來了他們自然是要意思一下的。

上了茶來,徐平和李用和漱過了口,才繼續剛纔的話題。

徐平道:“世叔,天下馬種無數,爲何只有西北的馬纔是最上等?”

“自然是因爲那裡的馬種好,風土又適宜養馬,這是中原比不了的。”

“風土是沒有辦法,但馬種可以引啊!什麼是馬種?無非父精母血,這個人工授精就是用人取好種馬的精出來,讓更多的馬受孕。中原沒有那麼多好馬,還是因爲沒有那麼多好的種馬,生下來的良馬就少。這技術,說穿了就是一匹好種馬當千百匹用。”

其實遺傳學的道理沒有多麼難懂,關鍵的還是經驗總結和深入的研究。但李用和終究是個粗人,也不在這上面花心思,徐平便也沒想具體講給他聽。等到回京城見了王素,再細說這些理論上的問題不遲。

粗略的遺傳學知識人們從感性上是早有認識的,只是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也沒有很好的手段去實現。動物的人工授精,植物的人工授粉,再加上基礎的遺傳學知識,一旦普及下去,就會帶來農業品種的大暴發,這纔是最有意義的。

就像是豬一樣,中國原種豬肉質細膩,但都是中小型,體型不大,出肉不多。歐洲的則正好相反,體型大,肉質粗糙。所以中國人吃鮮豬肉,歐洲人吃醃豬肉,在雙方交流密切前是常態。不是歐洲人不知道新鮮的豬肉做出來好吃,是因爲他們那裡的豬品種不適合,煮出來跟木柴一樣的豬肉沒人喜歡吃。

歐洲開始培育良種,引入了******的血統,把這兩種優點結合起來,便培育出了各種著名的品種。徐平前世的那些大量養殖的豬品種,幾乎都是來自歐洲,便是這個道理。從血統上來說,其實是******和歐洲豬血統混合,甚至******的血統更重一些。

如果這個年代中國人先開始用這些技術培育良種,甚至從全世界引進種源,那麼後世的良種就會全部來自中國了。

豬是如此,牛馬之類自然也是如此。一旦開始了人工授精,人工選擇之路,動物便就可以按照人的意願進化,從而代替自然選擇。畜牧業一看自然環境,這些人工的因素也不可以小視,這纔是這技術最大的意義。

李用和哪裡能夠想到那麼多,搖頭嘆了口氣:“你自小便喜歡想些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小的時候胡鬧的多,大了之後倒是經常有神奇的點子。你這樣說,想來是有你的道理。只是馬政從太宗皇帝起,便就一年不如一年,你這法子真能重新搞起來?”

“世叔,事在人爲!你只看我莊裡這幾年,養馬纔多少年?現在一年也能出幾十匹好馬。等到了下年,我估計一年出個一兩百匹也不是難事。我一個莊子都能夠做到的事情,朝廷幾十處馬監,只要用心,一年還出不了幾千匹好馬?甚至做好了,一年一兩萬匹也是有的。”

李用和聽了連連搖頭:“嚇,一年一兩萬匹,哪個敢這樣想?這幾年禁軍裡缺馬缺得厲害,真能有那麼多好馬,他們就不缺了,這可是天大的功勞!”

徐平微笑道:“不是天大的功勞,聖上怎麼會千方百計地讓世叔來做這個羣牧副使?你只管聽我的,安心用這法子搞下去,再想方設法從吐蕃那裡買些優良的青唐馬種來,幾年之後,禁軍裡的馬可能就真地不缺了!”

“真地能夠做到?就靠着這——”雖然他的心裡還是不信,但眼睛裡已經透出希望的光彩。憑着妹妹做到今天的官職,而且皇上還一勁地認爲他升得太慢,李用和心裡經常感到不自安。如果真有這樣一件天大的功勞在身上,那可就真是太好了!

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30章 分道揚鑣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50章 抓捕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155章 接風第69章 國子監第76章 增兵第125章 歸正人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101章 抽血第91章 災年第63章 官聲第57章 原則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142章 配合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24章 煩心事第252章 驚夢第64章 歸來第270章 震懾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148章 軟着陸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56章 緊急措施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99章 前奏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100章 虎威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156章 銅版第154章 攻城(中)第145章 三不朽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215章 合夥第52章 童七郎第19章 匪訊(上)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70章 兩個榜樣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35章 災民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27章 小隱君第40章 清香白酒第26章 慶祝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72章 三個關節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17章 自己的路第34章 磨鍊第242章 交涉第295章 強兵策第18章 春忙第238章 做事難第41章 亂局第128章 換相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24章 留客第13章 治術(四)第13章 治術(四)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30章 分道揚鑣第14章 規劃第196章 補丁第210章 狄青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46章 忠州事發第51章 大案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284章 新軍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58章 夜戰(中)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30章 烈士暮年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173章 佈置第27章 小隱君第167章 有虛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