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離開河陰

河陰縣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熱鬧過,蔣家的田地重新立租佃的規矩,牽扯到了一小半的鄉村人家,幾乎人人都在談論。

李參與徐平曾經仔細討論過農民合作社的規模,綜合考慮了各種情況,最後兩人達成共識,規模宜小不宜大。原則上以五戶到十戶爲一社,共養一頭牛爲標準,其他的農具均與此配套。這樣一個小組織,剛好能夠互幫互助,而且與以前的什伍之制相合,也不與現有的鄉、管、裡這一級的鄉村行政層級衝突。

最古老的鄉村組織,源頭應該找到周朝去,其實就帶有互助合作的性質,不過越是到後來行政管理的色彩越濃,秦漢的裡和亭應該算是高峰。此後的朝代,基本以裡和鄉爲主,而地方豪強的興起,使裡和鄉的管理體制也名存實亡。

大宋立國,太祖時候曾經推行過“管”制,廢鄉里改管,以差役管理。不過這政策半途而廢,還主要以南方的新附地區爲主,此時其實是鄉、裡和管並存。

最基層是合作社的小組織自治,上面繼續使用原來的里正、鄉書手和耆長的管理體制,這樣衝擊最小,而又能收到實效。

至於更高級的消費合作社和供銷合作社,現在的條件還不成熟,要等到商品經濟更進一步才適合推出。徐平壓根就沒向李參提過,他自然也不會向這方面去想。

這些事情的種種細節,徐平沒有過問,他的心思現在都放到了勘查河道上。

王沿瞞着自己上有奏章,其實核心還是要把水渠修成。勘查了這些日子,徐平心裡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引洛入汴是必定可行的。

水量不足根本就不足爲慮,洛河可以截水,大不了以後洛河裡的船不入黃河,直接走新渠就是。而且水渠中間還要跨越汜水,能夠把汜水的水納入進來,原來的汜水河道剛好用來排渠裡的水,控制運河的水位。新渠所經過的地區正位於索水和黃河之間,本就沼澤衆多,這些陂塘整修之後也可以用來調節新渠的水位。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渠徐平一定要修成,讓想看自己笑話的人閉嘴。

無數的水鳥在黃河兩岸的灘塗上空飛翔,伴着陽光下水塘裡的節奏的蛙鳴,看着遠處的藍天白雲,這一切都讓人心曠神怡。

徐平騎在馬上,一路沿着黃河岸邊向前行去,看看就要繞過廣武山。

身邊的劉小乙忽然道:“郡侯,看那裡有人!這裡已經遠離河陰縣城,用不了天黑就可以到汜水縣了,荒僻得很,怎麼會有人在那裡?”

徐平擡頭望了望,道:“想來是要過河的人吧,前方不到十里便是孤柏渡口,周圍幾個縣要過黃河都是取道那裡。”

另一邊的魯芳道:“那些人站在那裡不動,不像是要過河的行人。”

徐平笑道:“我們隨行的有一百多軍士,難不成還怕那幾個人是強盜?管他們怎麼!你們想知道是什麼人,打馬走快一點,上前看看不就是了!”

說完,一帶馬繮,帶着衆人加快了速度。

只用了盞茶的時間,便就看清了站在那裡的幾個人的面目。

劉小乙叫道:“呀,原來是那個孫豐年,帶着孩子站在那裡,不知道要做什麼。”

徐平勒住馬,吩咐劉小乙道:“看樣子說不好這父子是專門在那裡等我們,你去把他們帶過來,問問有什麼事情。”

劉小乙應諾,一提馬繮,飛一般地向那裡去了。

不大一會,便就帶了孫豐年父子到了徐平馬前。

“小的父子兩人見過郡侯。”到了馬前,孫豐年向徐平行禮。

徐平道:“不必多禮。我路程趕得緊,就不下馬了。你可是在這裡等我?”

“不錯,小的聽聞郡侯今天離了河陰縣,特意帶着二郎等在這裡。”

ωwш ●tt kan ●C○

“等我何事?莫非是我交待李通判的事情,他忘了沒辦?當日在八角鎮,我曾經答應過你,願意留在河陰縣便就罷了,如果不願意,必定爲你找一個好去處。李通判回報我,說是你一家不想搬遷了,想留在河陰縣過活。可有此事?”

孫豐年道:“稟郡侯,此事是有的。李通判特意來問過小的,說是郡侯的吩咐。”

“哦,他問過了就好。”徐平點了點頭,“那你今天等我,可是還有什麼難處?”

“沒有了,小的現在一家都好。如往年一樣,我家裡依然租了蔣家的地種,與相熟的幾家組了一個社,共養一頭牛,州里又免了今年的稅,日子還能過得去。而且李通判做主,減了租,跟其他地方一樣,我們種地的能夠分到六成,一切都好。小的今天帶二郎等在這裡,是送郡侯一程。若不是路上遇到郡侯,我們一家只能夠一路乞討去開封府討生活,哪裡有現在這樣安穩。”

徐平笑道:“原來如此,你們父子有心了。我們當官做吏的,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是職責所在,這點小事你不用放在心是,以後好好過日子就是。”

“唉,話是如此說,可真能爲我們這些小民着想的官員,等閒哪裡碰得上呢?郡侯離去,現在時節也沒什麼好送,我們這裡沙土肥厚,產的好山藥,小的挑好的理了一捆,郡侯帶上,勉強也算我們這裡小民的一點心意。”

說完,讓孫二郎提着一大捆山藥到了徐平馬前。

現在並不是山藥收穫的季節,徐平知道這必然是鄉民留下來的。

見孫二郎走上前來,徐平急忙下馬,把那一大捆山藥接在手裡,對孫豐年道:“你們有心了,我便留下。這些土產,也算是我來過河陰縣了。”

說着,把山藥遞給了身邊的劉小乙。

轉過身,看着身前的孫二郎,徐平問道:“這孩子今年多大了?”

孫豐年答道:“今年十二歲,窮人家的孩子,沒東西吃虧了身子,看起來小一些。”

徐平點頭,示意劉小乙掏了一點散碎銀兩出來,遞給孫二郎:“這些銀兩你帶回家去,找個先生讀書識些字,以後莫要再耽誤了。”

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41章 串香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25章 官身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8章 父母妻小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86章 有錢人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42章 動盪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25章 你們不懂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68章 別跟着我第77章 賬目第28章 月夜第297章 伎藝人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37章 夜對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24章 富貴田園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51章 大案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21章 煙花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93章 多方牽連第70章 兩個榜樣第53章 萬民雲集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40章 軍令之外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55章 接風第63章 在路上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214章 僵局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116章 對衝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258章 拆借第115章 開戰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316章 大火第11章 清貴之選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2章 父老第28章 蟾宮折桂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59章 合謀第2章 準備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102章 首告第12章 煙花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43章 熊二焦五第83章 有放有收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09章 階下囚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54章 解散佛社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65章 智雲法師第113章 教閱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5章 公路第79章 坐觀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