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

旁邊鋪子裡的小廝眼乖,見徐平站在一邊不是個道理,喚個同伴搬了一張桌子一張凳子來,放在樹蔭下讓徐平坐,又上了茶。

徐平坐下,喝了口茶,見那些館閣官員圍着兩輛車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搖頭晃腦地轉來轉去,一個個都摸着頭緒,不由心裡有些惱火。

說不出其中的道理沒有關係,理論本就是跨越千年,挑破了看起來簡單,但沒捅破那層窗戶紙確實讓人無處下手。但做事情得有個基本的頭緒,要解決什麼問題,從哪些方面着手,一步一步該怎麼做,即使知識所限走不到底,讓人看着也是那麼回事。

不能左看右看,只想着什麼時候靈機一動,一下子就恍然大悟,這不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讀書人做事該有的態度。不是還沒學知識的小孩子,只想着腦筋急轉彎。

徐平招手讓鋪裡的小廝過來,吩咐他取了紙筆過來,就在桌子上寫了幾行字。

把紙摺好,徐平對那邊有些尷尬的李昭述和葉參道:“李判官,葉判官,郭判官,這是我跟幾個年輕人做遊戲逗個樂子,你們過來喝茶。”

李昭述和葉參兩人正在車旁邊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他們都一把年紀,不能再跟年輕人一起動這個腦子,聽見徐平招呼,忙拉着身邊躍躍欲試的郭諮一起到了樹蔭下。

小廝搬來凳子讓三人坐了,葉參有些不好意思地向徐平拱手:“讓副使見笑,老朽年紀大了,已經做不來這種事情了。”

徐平笑笑:“本就是跟年輕人開的玩笑,我們且坐在這裡看他們。”

說完,把手裡摺好的紙推到葉參面前,對他道:“此事本就極爲簡單,只要按照我紙上寫的說了做了,便爲中格,我買車直接上他坐回家去。”

葉參看着桌上的字條,也不知道里面寫了什麼,不過看起來應是非常簡單,恭恭敬敬地擺好放在桌上,口中道:“那我們三人便做個見證。”

郭諮剛纔已經有了些頭緒,心癢難耐,向徐平拱手:“副使,下官剛纔在那裡看着心裡有些想法,也不是中也不中。不如這樣,我便也在紙上寫幾句話,看看到時與副使的說法相差多少,無非是逗個樂子。”

徐平看着郭諮,笑着點了點頭。

這些人中最可能有頭緒的就是郭諮了,常言道晚慧的孩子都是天才,郭諮八歲纔開口說話,長大後也確實聰明異常。可惜的是他的聰明不在讀書做文章上,而在研究各種實用技術上,這個年代不讓人看重。如果晚生數百年,他應該是個大發明家纔對。

拿起筆飽蘸了墨,想了一想,郭諮在紙上寫了自己想法,一樣折了起來。

太陽漸漸西斜,酷熱的感覺消失,城外涼風吹在身上,發愜意無比。

徐平把鋪子裡的主管叫過來,與葉參三人一起商量着晚上要吃什麼,準備酒水,那邊幾個人還在車邊冥思苦想。

當火紅的霞光映滿天空,徐平高聲道:“諸位都過來吧,天色不早,準備晚飯了!”

衆人到了桌前,徐平指着桌上的紙筆道:“把你們想的道理,都寫在紙上,交給葉判官。我那裡寫得有字紙,對上了就算是中格。”

說到這裡,徐平笑了笑,對衆人道:“你們若是都說中了,我便一人送一輛馬車。以後上朝,館閣人員都乘車,也是朝廷的一樁盛事。”

幾人左看右看,都沒有人出列答話,王拱辰見場面尷尬,出來向徐平拱手道:“不瞞副使,我左思右想,想出來的連自己都沒法說服,便就不獻醜了。”

“這種事情可說不準,搞不好是你一時想脫了,漏過了對的想法呢?不管怎麼想,都寫下來吧,自有葉判官定奪。就是實在沒有,也寫一個‘無’字。”

聽了徐平的話,王拱辰無奈,只好上前提筆寫了,交給葉參。

葉參接過王拱辰的字紙看了,又展開徐平先前寫的,不由皺起眉頭,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看着徐平搖了搖頭。

王拱辰拱拱手,退到了一邊,他自己明白根本就沒有頭緒。

此後其他人都陸續上來,寫了自己的看法交到葉參手裡,葉參一一看過,一句話都沒有說,把字紙揉了收了起來。

歐陽修滿臉懊惱,最後一個離開桌前,實在忍不住,對葉參道:“葉判官,徐副使那裡到底寫了什麼,能夠讓我等知曉否?”

看徐平點頭,葉參把徐平先前交給自己的字紙展開,口中道:“不念給你們聽,你們終究有人心裡不服。徐副使這裡寫的,是隻要有人上前搬起空車走上幾步,然後明確答出兩輪馬車前邊沉重,不需要用力就可以前行的人,就算中格。無人做到啊!”

徐平把手裡的茶杯放下,沉聲道:“其實今天做這遊戲,也不是非要諸位把這兩種車的道理講清楚,還是要看做事有沒有條理,有沒有頭緒。讓你們去找運貨用兩輪馬車的道理,最起碼的要上去搬起車來自己拉着走上幾步試一試吧。那裡有空的兩輪馬車,另一邊還有空的四輪馬車,馬都卸下來了,怎麼可以不去拉着試一試呢?”

說到這裡,徐平的面色確實不太好看:“讀書人,不是隻讀書,讀書只是學習書中的道理,不能就此十指不沾陽春水了!今天這件事情是這個樣子,以後你們到了州縣任親民官,是不是還是這個樣子?耕問奴,織問婢,自己端坐高堂,對世事一無所知,卻自以爲天上地下,陰陽五行無所不曉!這樣做官,一應事務是不是就只能交給手下胥吏,任他們把你們這些官玩弄於股掌之中!道理不需要你們用一會功夫就能夠說得清楚,便最起碼要知道事情該怎麼做,要是個什麼態度,今天可是沒有一個人合格!”

葉清臣和曾公亮等人這時才明白徐平的意思,這幾天他們跟着朱吉學算學,大家心裡都有怨言,自認都是進士高第,何必學這些胥吏手段?有了這種想法,學習的時候便就不認真,朱吉又只是個低級小武官,不敢說什麼,效果很不好。

徐平借這件事就是要告訴大家,有的東西不去學,只讀聖賢書是永遠搞不懂的。以後端着官的架子,對具體事務一竅不通,終究只是胥吏眼裡的泥塑木偶。

見衆人神色各異,徐平又道:“你們是不是覺得我說得簡單?跟你們講,載貨用兩輪馬車的道理本就沒有多複雜,我說的是根本的一條。這樣吧,叫個場務裡的匠師來,給你們好好把道理講清楚,看看你們到底是不是錯在不動手上!”

第123章 出書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89章 魑魅魍魎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32章 春暖花開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28章 月夜第50章 抓捕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24章 嫉妒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90章 各讓一步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18章 春忙第246章 軒然大波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14章 治術(五)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54章 家賊第23章 誥命第61章 裂痕第57章 暗箭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332章 建節第4章 馬政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62章 宰相氣度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38章 青苗貸第27章 辨司馬光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32章 柳八娘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114章 心經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152章 糾纏第229章 圍寨第33章 迷惑第15章 理政(一)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75章 弒父第272章 換將第98章 定策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35章 衆說紛紜第9章 科舉冤家第152章 糾纏第38章 出仕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71章 北巡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79章 一劍平亂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314章 偷營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18章 種士衡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53章 順勢而爲說一下最近情況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54章 買馬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100章 鑄錢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13章 蠻人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01章 七源州第46章 外戚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104章 多賣酒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