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

暮春三月,細雨如煙,這雨就這麼下了一整天。釣上來的魚吃不完,做了魚膾讓幾位年輕官員帶了回去。這幾位尾魚看着不起眼,真要去買還是要花上幾貫錢的。

衆人盡興而歸,到了州橋的國子監附近,拱手作別。

徐平帶着劉小乙和幾個莊客緩緩行走在大道上,在如煙如霧的春雨中想着心事。今天金明池的聚會,一是與下層的館閣詞臣聯絡一下感情,再一個就是與范仲淹交換意見。

政治從來都少不了黨派,無非是關係緊密還是鬆散罷了。大勢所趨,呂夷簡多年把持朝政已經成了靶子,中層官員因爲種種原因無法形成合力與之對抗,便給了剛入仕途沒多久又有比較高的政治地位的館閣人員機會。范仲淹因緣際會,成了這些人的共主。

范仲淹並不植私黨,年輕官員聚在他身邊是因爲政治觀點相同,也有人是被其個人品格吸引。范仲淹本人,是被推到共主這個位置的。

而因爲三司條例編修所的關係,徐平身邊也聚集了一批年輕官員,兩人身邊的人還有許多重疊。現實情況如此,他們不得不把一些話說清楚。

徐平的政治觀點不明朗,態度顯得有些曖昧,引起了身邊一些人的不滿。但徐平不打算改變,說白了,不管呂夷簡倒還是不倒,對自己的政治前途都沒有什麼影響,爲什麼要跳出去做那個惡人?尤其是從前世歷史中知道範仲淹失敗的情況下。

徐平現在要做的,是藉助三司這個機構,把與經濟有關的社會秩序理順。只要做到了這一點,現在朝政的很多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理財,卻又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從今天與范仲淹的談話徐平就感覺得到。

歸根結底還是范仲淹說的那一句話,天下之財有數,在官則不在民,朝廷的財政收入多了,就必定損害了民生。不解決這個問題,與范仲淹思想上的深層衝突就一直存在。在推動大農莊的問題上范仲淹願意先退一步,那是因爲這些年來徐平理財的政績,無論是邕州的蔗糖務,還是京城裡三司開的新場務和鋪子,都沒有損害民生,還惠及民生。

一旦在這一點上出了問題,雙方合作的基礎就不存在了。

白天在金明池邊,當時徐平很想回答范仲淹一句,勞動才創造價值,一切財富都是基於人類勞動基礎上的。既然勞動可以創造價值,也就可以創造財富,那麼有效勞動力的增加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就都可以增加財富。

在徐平前世這是常識,這個年代卻未必。

認識到財富可以被創造出來,對於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後世的經濟發展和經濟政策都是建立在這個根基上。只有認識到了這一點,纔可以把經濟問題從專注於財富分配中擺脫出來,轉移到擴大生產和生產力的發展上。

中國古代的經濟家,理財能臣,都是專注在財富的再分配上。重農抑商如此,抑兼併如此,鹽鐵專營也是如此,主張輕徭薄賦就更是如此。從管仲桑弘羊,到唐朝的理財能臣劉宴,這一思想一直傳承不變。

他們不能回答財富從哪裡來,政策也就失去了連續性。

每次財政改革都面臨的“與民爭利”的拷問,思想根源正在這裡。答不出來官方增加的財富來自哪裡,不能明確的說明不是從小民的口裡搶來的,改革都會灰飛煙滅。

勞動創造價值,這不僅僅是一句話,而是經濟制度的根基,必須要在這一句話的基礎上發展出一整套的理論,才能顯現出這句話的威力。說清楚了財富的生產和增殖,並使之成爲社會的共識,就指明瞭經濟發展的路。不用徐平費盡心思想出什麼賺錢的點子,其他官員就能想出無窮無盡的辦法。他們都是優秀的人才,只是還沒找到路在哪裡。

現在的徐平卻沒有能力完成這一套理論,不管前世學到的東西,還是這一世對經典的學習,徐平的知識都不成系統。偶爾冒出兩句讓人不明覺厲的話是可以的,系統地闡述一個學術問題卻力有未逮,這是徐平的無奈,有時候覺得自己有心無力。

回到城裡自己家的小院門前,徐平對劉小乙道:“今天我歇在這裡,你回去告訴家裡一聲,不用等我了。”

劉小乙應諾,帶着幾個莊客去了。他還要照看城外的酒樓,並不能時時隨在徐平身邊,今天是因爲要的個得力的人張羅,才把他叫了過來。

小廝出來牽了馬,徐平進了院子。

進了客廳,抹了一把臉上的溼漉漉的水汽,徐平出了口氣,在椅子上坐了下來。煙雨天氣出去遊玩是挺有意境的,不過也真地不怎麼舒服。

直到洗了熱水澡換了衣服,渾身的冰涼一掃而空,徐平才真正地舒緩過來。讓取了一盆炭火來放在身前,徐平烤着火,渾身暖洋洋的,不知不覺靠在椅子上沉沉睡去。

不知什麼時候,門外腳步聲把徐平驚醒,一下坐直身子,纔看見外面李覯正到門口。

見了禮,徐平讓小廝搬把交椅來,讓李覯在自己對面坐下。

烤了一會火,徐平問李覯:“今日殿試,自己覺得如何?”

李覯恭聲答道:“學生自己覺得,文章雖不出色,但也無出格之處。”

“嗯,確定沒有雜犯就好。”

“先生一再吩咐,我都記在心裡。寫完之後,我檢查再三,沒有出韻和別字,雜犯應該是沒有的。”

雜犯是第一次參加科舉的文人好犯的毛病,出韻,別字,或者是寫了犯忌的話。評卷前這些全都提前挑出來,直接黜落,根本沒有參加評比的機會。李迪那種運氣,雜犯了還能中狀元,是多少年來的獨一份。

此時天近傍晚,一直如同濃霧的小雨開始有些大了,漸漸有淅淅瀝瀝的聲音。春天本就是乍暖還寒的時候,這種天氣,到了這個時候不免有寒氣有襲來。

正是因爲有寒氣,雨夜烤火才格外地覺得舒服。

徐平坐在椅子上,只覺得渾身暖洋洋的,閒極無聊,對李覯道:“左右雨夜無事,你拿紙筆把殿試的文章寫出來我看看,心裡也有個底。”

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92章 可以招兵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230章 約定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98章 破上思寨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38章 軍法第174章 砲戰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4章 邕州城外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22章 新米第77章 你倒黴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88章 百官圖第239章 馬帥第191章 反擊第41章 中間派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50章 防秋第46章 忠州事發第69章 做做樣子第11章 德政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14章 治術(五)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41章 購置新宅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80章 小人難纏第134章 救星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58章 步步爲營第213章 預算第9章 問道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53章 秦二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155章 攻城(下)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28章 唐大姐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4章 治術(五)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133章 殺人不見血第231章 購物券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10章 治術(一)第27章 牧草換豆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1章 宰相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68章 田園風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54章 家賊第104章 學生第87章 我們投降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74章 埋伏第191章 梁園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