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皇上?

麥芽也道:“採筍最好的時候不超過半個月,十五天,要是光靠背,還不得累趴下!”

牛牛待在田氏懷裡也不老實,一直盯着他娘看,小手伸着,就想着去夠她,好像是看能不能夠到孃親,自己再爬過去。

田氏也不管山上的那兩個傢伙,她看着牛牛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麥芽,沒好氣的道:“你娘又沒跑,瞧把你給急的,娃娃抱不是一樣的嗎?就不能讓你娘歇歇手?照這個樣子下去,我看你斷奶的時候咋整!”

麥芽也覺着這樣的依賴不好,斷奶時肯定很麻煩,這小子現在胃口越來越大,她都快跟不上了,要不是因爲沒有奶粉喂,她早把奶斷了,“斷奶的時候,要不弄只母奶回來,叫他喝羊奶?”

田氏直搖頭,“盡說傻話,這養娃,要麼你一開始就讓他喝羊奶,要不中間就別換,直到斷奶,然後再餵飯,他已經吃習慣了,羊奶沾都不會沾,等再過一個月,就能喂些稀飯吃着,慢慢給他添糧食。”

這個麥芽瞭解,即使田氏不說,她也準備熬米糊,或是稀飯給牛牛吃。她現在的奶裡,已經沒什麼營養了,是該添加些米糊糊。

冬生跟李元青跑起來也挺快,因爲要留一個人在山上,只由一個人扛着繩子往回趕,這回來的是李元青,看他扛的那樣累,麥芽便跑去接他,等跑近了,李元青卻直襬手,叫她別管,不過要在中間撐着,不然不好捆。

林德壽這時家裡往後山這邊趕來,“你們這是在幹啥,咋拉那麼長的一根繩子?”

田氏回頭見是他來了,便道:“還不是冬生跟元青兩個人想的點子,說是採竹筍的時候來回背下山太麻煩,乾脆從山上拉個繩子,直接讓籃子滑下來,也省得來回往山上跑。”

林德亮驚奇道:“這點子不錯,要是真給做成了,可是一件大好事。他遠遠的看着麥芽撐繩子撐的很吃力,就急着跑過去幫忙,路上遇上往這邊走的李元青,兩個人簡單說了幾句,林德壽又繼續往前走,接過麥芽手裡的活,她一個女娃子,哪有那麼大的力氣。

李元青走到大路邊之後,從家裡找了個梯子,爬上他選定好的那棵樹,比劃了下兩邊的高度,最終選了個位置把繩子套上去。可是問題又來了,這麼長的距離,繩子垂在地上,要想把繩子拉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他爬下樹,試着拽了拽,繩子卻重的跟鐵絲圈似的。

冬生遠遠的看他栓好了這邊,也料想到他一個人拉不動,便往回跑。

可就算加上他們三個人的力量,也只能勉勉強強,讓繩子離地,可是那彎度太低了,籃子掛上去,肯定得着地,這樣不成。

麥芽瞧他們累的直喘氣,便提議道:“你們咋不用石磨做個滾輪子,讓馬兒拉着石磨轉動,這樣繩子自然就繞上了嘛!”

林德壽一拍大腿,直呼道:“看我這腦子,真是急糊塗的,往年我們大河裡打魚時,那些大船放下的漁網太大太沉靠人力拉不上來,就用驢子拉轉盤,靠着轉般的力量,可比人拉省事多了。”

冬生跟李元青雖然不打漁,但他倆也不笨,況且現在不過是一根繩子而已,可比泡過水的漁網輕巧多了,也不用費那麼大的周折,只要稍稍改進下方式方法就成。

三個人又是一番倒騰,過了小半個時辰,纔算把繩子固定好。

田氏招呼他們趕緊拿個籃子去試一下,籃子矮一些,不像水桶那長高,試過就知道差多少了。

爲了精確的驗證效果,冬生還弄了幾塊石頭,照着竹筍的重量裝的,看看放下來是個什麼情況。

還是冬生揹着竹籃上山去了,他站的那塊山邊,正是竹林的方向,高度落差有大概有幾百米,而且路上還有幾條小河溝,趕上冰雪融化的季節,就得蹚水過去。

麥芽一轉頭,看着繩子打結的地方,突然想到一點,急的她扯着李元青慌里慌張的道:“這個樣子不行哪,快去弄些稻草,越多越好,得把樹圍上擋住!”

田氏跟鄭玉也看向她指的地方,田氏也驚呼道:“哎喲,是哩,快快快,趕緊的,這要是這個樣子滑下來,那籃子還得撞碎了。”

她一講明白,李元青跟林德壽也反應過來。繩子系在光禿禿的樹幹上,籃子滑下來時,速度又快,撞擊力也更大,還不得雞飛蛋打。

他倆趕緊回家拿鐵叉,去叉稻草,但是高度又不夠,繩子離地有兩米高呢,這得叉多少稻草才能墊起來?

還是林德壽想到了點子,他把田家院子裡的大桌子搬出來,又搬了好幾個籮筐堆上去,再在籮筐上面堆稻草,這只是臨時的辦法,等到真用的時候,還得再用其他東西加固一下。

四周都是山,迴音很好。

冬生在山上嚎了一嗓子,李元青也迴應了一聲,有了迴音,他纔敢放籃子下來。

遠遠的,衆人就瞧見剛開始一個小不點,慢慢的朝這邊來了。

田氏抱着牛牛,叫上鄭玉,躲得遠一些,免得被連累。

不過,籃子到達時的速度,卻出乎衆人意料,竟然在離樹兩百多米之外的地方停住了。原來,籃子本身也有重量,加之繩子拉長之後,整體的重量會因爲引力而加重,所以籃子沒有到達大樹。

林德壽很滿意這個結果,雖說還有兩百米,可那也比上山下山的強多了,“我看就這樣吧,這繩子先這樣繫着,等收完竹筍,再收起來,等回頭秋天的時候,還得再栓上,咱們不還得上山撿板栗嘛,回頭可以把運送到工具改良一下,比如可以用麻袋裝,也就不用擔心東西從半路上漏掉了。”

忙活完了這一頭,田氏就得趕緊回去做飯,陳二順回了縣城,中午還得回來吃飯呢!冬生下午也要去放牛,李元青就得去放馬,牛跟馬可不能在一起放,得分開了。

麥芽瞧見牛牛在田氏懷裡也挺乖的,就想偷個閒,讓田氏抱着,她去做午飯,中午兩家人在一塊吃。

家裡有的是鹹貨,那鹹肉也有不少。麥芽想着用鹹肉炒青蒜,反正菜園裡的青蒜長勢正好,用來炒鹹肉是最好不過。

香菜也得趕緊着吃,不然天氣一暖,香菜也得長薹,長了薹就老了,不能吃了。不過中香她不想燒鍋子,就想做幾個涼拌菜,嚐個新鮮。

說起涼菜,就不得不說她發明的皮蛋,拿到臨仙樓之後,效果好到不行,只可惜,她做的不多,剩下的也不打算拿去賣,留着自己家吃就成。這個季節鴨子也產蛋。但是數量不多,所以她想着用變雞蛋,雖然效果不如變鴨蛋好,但聊勝於無。鴨蛋得慢慢收集,可以分批做。算好日子,到時候也能準確的知道哪些是變好的,哪些是沒變好的。

鄭玉不好長時間彎腰,麥芽就讓她歇着,中午飯她一個人就能搞定。

麥芽拎着菜籃子,拿了把小鏟刀,換了雙舊鞋,便去菜園子挖香菜。香菜也叫芫荽。其實這裡的人還是習慣把香菜叫做芫荽。

田氏種芫荽的時候,是跟菠菜在一起種的,麥芽挖芫荽的時候順便也挖了些菠菜。這兩樣可以放在一起,做涼抖菜。就是擇菜比較麻煩,得一棵一棵的挑撿。麥芽又拔了不少青蒜,這些青蒜有的都已經開始長蒜頭了。

菜園裡的土質酥鬆,這全是陳二順的功勞,他就喜歡沒事的時候,拿個鋤頭在菜地裡,這邊刨刨,那裡鬆鬆,菜園子被他拾掇的,簡直跟藝術品似的。

鄭玉雖然不能長時間彎腰,但擇菜還是可以的。田氏就抱牛牛,在外面轉悠,過一會,又去李家,順便叫李氏中午別燒飯了,過來吃飯。

冬生跟李元青一塊去承包的水塘看了看,剛栽下的菱角以及其他東西,因爲沒經驗,所以也不敢保證能不能存活。

麥芽跟鄭玉一邊敘家常,一邊擇菜。

芫荽跟菠菜,洗乾淨之後,得用開水,快速燙一遍,燙的時間不能長,倒掉開水,再用冷水泡一會,隨後把菜時的水攥幹,切碎了,再加入乾紅椒,以及新蒜瓣,加鹽,醃進味。

麥芽又剝了幾個皮蛋,洗過後,切成四瓣,在盤子裡擺好。撒上剁碎的蒜瓣,跟辣椒,加了增加香味,還要擱些沒有燙過的芫荽,直接切碎了擺在盤子的正中間就行了。

至於青蒜炒鹹肉,她做過很多次了,實在不算啥難事。

田氏早上有發麪,準備中午蒸饃饃吃的。但是麥芽想到應該加些玉米麪在麪粉裡,這樣蒸出來的玉米麪,口感會更好。想着便去做了,她又另外和了些玉米麪。

把整個的麪糰搓成長條之後,用刀切成長方形的小塊,這樣做出來的饃饃,形狀也更好看些。

鄭玉見她一個人在廚房忙的團團轉,便進來幫她燒火。

饃饃下鍋蒸,涼菜也弄好了。麥芽正準備炒菜時,就聽見冬生在外面叫她。很快的,冬生就抓着一把香醇頭進來了,“妹,這是我們從外面摘的,剛冒出來的芽,還嫩着呢!”

麥芽雙手捧着他遞過來的香椿頭,放在鼻間聞了聞,的確很嫩,“這麼嫩,要不還做涼拌菜吧,就用香椿頭拌豆腐,可是家裡沒豆腐了。”

冬生撓撓頭,“那我現在去林大姑家買些豆腐回來?”

鄭玉也道:“你快去快回,她還有兩個菜沒炒呢,你買回來正好能趕上。”

冬生道:“噯,那我這就去!”

其實麥芽是想說,沒有豆腐就算了,這香椿頭也不是隻能吃一天,明天也可以做涼拌菜,今天可以煎了雞蛋吃嘛!可是沒等她張嘴,冬生就跑沒影了。算了,買就買吧,嫩香椿最好的食用方法還是得涼拌,只有這樣才能還原食材本身的味道。

等冬生匆匆買完豆腐回時,麥芽已經燒好,青蒜炒鹹肉,又另外用新鮮的五花肉燒了鹹菜,這是去年醃的,現在用來燒五花肉是最好不過,等會吃饃的時候,把鹹菜夾在饃裡面,最下飯了。

因爲中午是吃饃,麥芽又蒸了些黃豆醬。

鍋裡的饃饃很快就蒸好了,熱氣一上來,再悶一會,就差不多了。

看鄭玉懷孕挺辛苦,麥芽就從院裡的水池子裡撈了兩條胖頭魚,刨洗乾淨,先用少量的油炸了下,再加入冷水中燒開,燉成一鍋鮮美的魚湯,加入泡發的蘑菇,這湯的滋味,不用說,也是奇鮮無比。其實不光鄭玉得喝魚湯,她自己也得喝,因爲她發覺最近奶水少了,都快不夠牛牛吃了,不補可不行。

燉好的魚湯,怕涼了,麥芽就用火鉗從鍋洞裡夾了幾塊炭,等會放在炭爐子裡,再把裝魚湯的湯鍋垛上就成。忙完了這些,鄭玉從鍋臺後面站起來,拍了拍手,深吸一口氣,誇讚道:“你做菜真香,爲啥我做,就覺着沒這麼香呢?”

麥芽對她笑了笑,接着給小鍋裡上些水,待會好刷鍋,“你燒飯的時候,被油煙熗的狠了,聞油煙就聞飽了,哪還有肚子吃飯,你快出去透透氣,廚房裡面悶,等老爹回來,咱們就能開飯了。”

鄭玉甜甜一笑,“噯,你忙完了,也出來吧!”

麥芽點了點頭,大鍋裡饃饃都已經拿了出來,不過鍋蓋還是挺熱乎,她便把幾個炒菜,擱在鍋蓋上,再蒙上乾淨的布,這樣就能保溫了。涼菜就不用了,反正都是涼着吃。

忙完了廚房裡的活,她又去院子的牆根下,翻開其中一個大水缸的蓋子,一股濃郁的酒氣,撲面而來。這是去年釀的李子酒,酸甜可口,不似白酒那般辛辣,但是後勁有點足。

她拿了個小酒壺,從缸裡舀了些李子酒出來,中午可以叫他們喝一點。

陳二順揹着包袱,從外面進來,笑呵呵的道:“真香啊,我離的老遠就聞見了,還是家裡的飯菜香啊!”

麥芽擡頭笑道:“老爹,你回來的可真準時,我剛把飯做好,正在打酒呢!”她把缸子重新蓋好,把酒壺拿到院子的大桌上。

陳二順大笑道:“那是,你老爹我,就是踩着飯點回來了,你娘呢,咋不見他們回來吃飯?”他進屋去擱下包袱。

麥芽站在院子裡提氣,高喊一聲,“吃飯嘍!”

那邊,李家的方向,傳來一聲迴應。鄭玉剛纔去洗了把臉,見着陳二順回來,也忙打了聲招呼。

來吃飯的人,很快就過來了,這回連着搖籃車一併擡過來的,原因無他,牛牛睡着了,可不能把他一個人放家裡睡覺,不放心。

田氏進廚房幫麥芽端菜,看見弄了好幾個花樣,她笑道:“現在氣溫又不高,你炒那麼多菜,也不怕放涼了。”

麥芽咧嘴笑,“沒事的,你沒看着我放在鍋蓋上溫着呢嗎?”

三盤涼菜弄的都很精緻,臨上桌前,都淋了芝麻香油,特殊的香味,引的人口水直流。

裝魚的湯鍋也被點了起來,饃饃用竹扁裝着,上面蓋着布保溫。

李元青把牛牛的搖籃車擺到背風,又有太陽照到的地方,又仔細給他蓋好了被子,這才坐過來吃飯。

陳二順這一路趕回來,累的夠嗆,接連吃下兩個花捲,喝了一碗魚湯,外加一杯李子酒,才緩過勁來。

田氏看他吃的狼吞虎嚥,禁不住叮囑他吃慢些,“又沒人跟你搶,你急個啥?”

陳二順正掰開饃饃往裡夾菜,聞言,呵呵的笑,“我早上就喝了點稀飯,昨晚也沒睡好,以前在那個宅子待着,也沒覺着有啥,可現在睡着就是不習慣,還是家裡睡着舒服。”

麥芽揶揄他道:“老爹,我看你是因爲娘沒在身邊,所以纔不自在吧?下次再回縣城,記得把我娘稍上,省得你半夜爬起來看月亮!”她一說完,衆人都跟着笑了。

陳二順更樂的嘴巴都合不攏,田氏可生氣了,狠狠瞪了麥芽一眼,“你這丫頭說話越來越沒規矩,啥話都敢往外講啊?”

李氏正吃着麥芽盛給她的魚湯加魚肉,“我倒覺着麥芽說的對,你們幾個也這樣想的吧?”

李元青他們一直忍着笑,本來想笑的,可看田氏的臉色,又只得忍住,但李氏一問,他們一個個的就死命點頭。

鄭玉打着圓場,道:“噯喲,老爹跟娘就該在一起,這有啥不好意思的,不都說老來伴嘛,老了不就得搭着伴嗎?娘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老爹照顧好了,這樣我們才能放心。”

麥芽笑道:“嫂子說的對,你們現在只管享受生活,其他的事,都交給我們好了,婆婆也是,等有空的時候,便叫他倆不管哪個趕着馬車,帶你們出去逛逛,我聽說每年端午的時候,大運河那裡都有龍舟賽,好多人都去看了。”

陳二順迫不及待的插話道:“你不說龍舟,我還想不起來呢,我聽說,今年的龍舟賽,皇上也會來看呢!”

皇上?

乍一聽到這兩個字,倒讓麥芽呆住了。她來到這個異世兩年多了,除了縣太爺之外,還沒見過比他更大的官,更別提什麼皇上太子公主了。

她在這裡已經生活的習慣了,若不是穿着不同,她真要以爲這裡是現代的某個偏僻小村莊,好像非洲原始部落的那種,不與外界溝通。今天恍然聽到皇上兩個字,這才覺着原來她真的在古代,是封建統治者的天下。

不光是她呆住了,其他人也聽傻了,他們跟麥芽一樣,有生以來見過最大的官,也是縣太爺。皇上一詞,在他們看來,簡直跟神仙一詞差不多,遙不可及。

陳二順見他們都不說話,好奇道:“你們咋都沒反應啊?我還心想着今年端午帶你們去見見世面,大運河邊上的碼頭鎮,有我的一個老朋友,他託人稍信來,邀我去看龍舟,要是想去,咱們多僱輛馬車,一塊都去!”

李氏直翻白眼,“咱們都去,家不要啦?反正我是不去,我留家裡看門。”

田氏道:“你咋能不去?你活了這麼久,見過皇帝長啥樣嗎?現在不去看,難不成等入了土,你再去瞧他?”

李氏不在意的道:“皇帝有啥好瞧的,還不是一個鼻子,兩隻眼睛,也沒多長個腦袋,沒啥可瞧的,哦,爲了幾他一面,我把自己弄的半死不活,我傻呢!”

田氏見她反駁的很有力,也來了興致,兩人邊吃邊爭論。

鄭玉避開她倆,小聲的對麥芽他們道:“你們都去,我跟冬生在家看門就成了,反正我身子也不方便,可受不住長途跋涉。”

她這話倒是真的,馬車跑起來顛的很,就是胎氣穩固了,也不宜長時間在馬車上顛。這一路,從榆樹村去碼頭鎮,少說也有一百多裡地呢。

麥芽想了下,道:“哎呀,還有一個多月呢,等到時候再說吧,計劃趕不上變化,誰知道到時候是個啥情況,皇帝的心思怪着呢,說不定他臨時改了主意,看上別的新奇玩意了呢!”

陳二順點頭道:“這話說的極是,先吃飯吧,到時候再說。”

快吃完飯的時候,麥芽問起他二妞開店的事,牛牛還小,她也不方便帶着他進縣城,也不知道她現在的情形怎樣。

陳二順吃青蒜炒鹹肉,正吃的香,聽見她問二妞,直言不諱的道:“依我看,她那個生意難做。”

麥芽心裡一涼,“怎麼會難做呢?本錢小,雖說利潤不大,但保本總沒問題吧?”

李氏也道:“是啊,我也覺着不應該難做,去年我們在廟會上賣臭豆腐,生意也好着呢!”

陳二順直搖頭,“我不是說她做的生意賺不了錢,我是說,她那個生意難做……”

他指的難做,是因爲二妞他們租的鋪子,斜對面不遠,大概三十歲的距離,就是宏家客棧。臭豆腐的味道,順着風就得飄到客棧裡。試想一下,誰願意自己的店鋪裡面,整天瀰漫着臭豆腐味?他又不是開飯館。

這臭豆腐的味道,田李兩家人是最瞭解的,今年麥芽又泡了不少,比去年還要多,兩家的院子都擺滿了臭鹹菜罈子,後來擺不下了,還埋到屋後去了。當時就是想二妞的店開起來之後,臭豆腐的銷量肯定好,所以才了這麼多,就是現在賣不出去,擱在那裡,也不會壞。

聽陳二順的口氣,宏家人肯定鬧過了,要不然,他也不會如此擔心。

李元青道:“這倒真是個問題,大家都是開門做生意的,以後也還要長久相處,要是關係鬧的不好,怕是要招麻煩。”

田氏嘆氣道:“莊縣太小了,擡頭不見低頭見,要是擱在平常,得罪就得罪了,可要想求個安穩,就得把生意做的和和氣氣的,儘量少生事端,否則三天兩頭的找麻煩,那生意還咋做?”

陳二順喝了口酒,道:“宏家酒樓現在做的挺大,把其他差不多的小客棧也都給擠了,現如今,除了縣城外,有幾家民宿還在之外,只剩他一家獨大,他當然猖狂了。”

田氏呸了一口,“他還不是仗着他女婿在縣衙裡當官,咱們這些小老百姓,哪敢真的跟他們對着幹,就算有事,也只得忍了,忍着忍着,也就忍習慣了,他們就更翹尾巴了。”

她現在已經可以很自然的當着麥芽的面,提起謝文遠這個人,就像提及一個不相關的陌生人。

其他人也沒在意,甚至連麥芽都忘了謝文遠跟她有啥關係。

李氏擱下碗,道:“等哪天咱們有了錢,也去縣城開客棧去,把宏家擠跨嘍,看他還咋狂!”

麥芽呵呵笑道:“娘,開客棧那得要好多錢,就是把咱們兩家賣了,也不一定開的起來呢!”

李氏卻難得固執一回,“大的不能開,咱們可以先開家小的,你們幾個腦子都活,肯定能賺到錢,等有了錢,再開大客棧也不遲,再說了,不是說大運河的碼頭要改道從莊縣走嗎?這可是個好機會,你想想看,那些來往的客商,也不盡是有錢人,他們都精明着呢,宏有成多會算計,人家住他的店,肯定心知肚明,是吃虧了,但是沒辦法,不住不成,所以啊,這買賣,咱們能做。”

麥芽聽她講了這麼一通,也心動了,“可是家裡還有那麼地要耕種,還有果樹,還有一大堆活,我們咋能留你一個人在家,再說,我也捨不得啊!”

李元青也道:“我看這事還是從長計議,現在還不是時候,就像麥芽說的,家裡離不開。”

陳二順卻不同意他們的說法,他打岔道:“等不得了,大運河馬上就要開工修了,可能就在今年秋天,到那時,再想開客棧可就晚了,這做生意,就得有遠見,落到人家後面,可做不成大買賣。”此話一出,大家都不吭聲了。

本來只是隨意討論的話題,被他這麼一說,倒像是刻不容緩似的。

麥芽原本是想過進縣城,卻不是現在。他們一走,李氏就肯定得跟着走,那這屋前屋後,還有那水塘裡的東西,不就都得扔了?

鄭玉瞧他們皺眉沉思的模樣,好笑着道:“這有啥要緊的,家裡有我跟冬生就夠了,娘他們也經常在家,大不了以後少喂些牲口,等店裡的生意穩定下來,到了農忙的時候,你們再回來就是了,現在家裡有馬車,一來一回,用不了多長時間,回頭找幾個可靠的人,幫襯着,不就得了,多簡單的事!”

陳二順讚賞的看着鄭玉笑,“對對,鄭玉說的對,你們看看我,現在不是在家閒着呢嗎?只要生意走上正軌,也不用天天看着,元青也不想種地種一輩子,等生意穩定了,還能帶着冬生一塊幹,到時候咱們全家,就在縣城裡相聚哩!”

田氏瞪他一眼,“八字還沒一撇呢,瞧你說的,就好像他們明兒就要走了似的,趕緊吃你的飯,都快涼透了。”

這一頓飯吃的,可謂是心事重重。麥芽本來還覺着去縣城這事挺遠的,卻沒想到,接連發生的兩件事,卻打破了她的計劃。

不過這是後面的話,眼前的事還多着呢!

晚上,李元青從廚房打了水進來,要跟她一起泡腳。

麥芽剛哄睡了牛牛,看着他呼吸均勻的沉入夢想,她低下身,在他小嘴巴上親了親。孩子長的就是快,他剛出生的情景,似乎就在昨天,可一轉眼,他都會笑,會爬了。

李元青兌好了水,“過來泡一會,水溫有點熱,放下去的時候當心些。”

麥芽坐到牀沿,布襪子早就脫了,連外褲跟小棉襖也都脫了,她只穿着單薄的裡衣。因爲剛纔在給牛牛餵奶,所以衣領也沒扣,就轉過去洗腳。

李元青眼神在她身上瞟了瞟,最終盯在某處,眼神瞬間暗淡了許多。

麥芽正把腳放進盆裡,像他說的,有點燙,她便把腳擱在他的腳上,想等着涼了,再泡下去。一擡頭,就發現他看的方向不對,她低頭一瞧,原來是衣領開了,露出一大片白皙的胸口。

覺查到他的目光不單純,麥芽俏臉紅了,正要動手把釦子扣上。李元青的大手突然就抓了過來,“別扣了,省得待會還要再脫。”

麥芽佯怒的瞪他一眼,“你倒是越來越會貧了,你兒子最近睡覺可驚着呢,要是弄醒了,看你咋辦!”

李元青笑的很無害,“那有啥,咱倆都鑽進被窩裡,就是動靜再大,他也聽不着。”他越說越激動,急着就趕緊洗腳,等麥芽泡過之後,還幫她把腳擦乾淨。

知道他的心思,麥芽也不說啥。就聽見他風風火火的出去倒水,又風風火火的走回屋裡,插上門,吹滅了油燈,緊跟着便摸上了炕。

麥芽剛解了髮辮,還沒來得及脫衣服,他便從後面抱過來,雙手從後方抱住她的胸口,麥芽推搡他,“哎呀,我衣服還沒脫完呢,又不是頭一次,幹啥這般猴急!”

李元青把頭靠她耳邊,呵着氣,“我來……”他把雙手都挺進她的衣服裡,往兩邊一拉,便開了。

麥芽回過頭,捶了下他的胸口,“你今天是咋的了,好像不對勁呢?”

李元青已經抱住她,把她抱在身下,輕輕翻身而上,兩人身軀緊緊相抵,也沒再回答她的問題,而是用滿腔的熱情,點燃她,邀她一同墜入,屬於兩個人屬於兩個人旖旎夢幻之境。

事後,麥芽一身是汗的趴在胸膛上,聽着他強而有力的心跳,只覺得此刻最是滿足,心也是滿滿的。想起白天的事,她便撐着身子,藉着外面的月光,盯着李元青的臉,一手在他胸膛上畫着圈圈,問道:“關於去縣城開客棧的事,你到底是咋想的?不準拿那些大話來敷衍我,我還不瞭解你嗎?”

李元青欠起身,狠狠親了個她的脣瓣,“我只想給你跟孩子更好的生活!”

他說話的聲音很輕很柔,聽在麥芽心裡卻是十分震撼的感動。做爲一個相公,一個爹爹,他是無可挑剔的,麥芽對這一點很知足,沒有絲毫的不滿,可是站在他的角度上想,可能他覺着不夠。

特別是看着謝文遠有了一番成就,男人的好勝心,是不分貧富的。

好比,李元青永遠不想站的比謝文遠矮,讓自己永遠仰望他。即使麥芽不在乎,他卻不能當做視若無睹。

麥芽輕輕貼上他心臟的位置,柔聲道:“我知道你咋想的,可我還是得告訴你,別人過別人的,咱們過咱們的,永遠沒有可比性,有些人表面上看很風光,其實背地裡,你也不知道他過着怎樣的生活,表裡不一的人,多了去了,咱們倆雖然看上去沒有大富大貴,可咱過的開心,過的幸福,這就足夠了。”

李元青眼神飄散在窗外,他撫上麥芽的長髮,長舒了口氣,“話是這樣講沒錯,可這人活一世,總該要搏一回,等到我們老了,便把外面的事情都交給孩子們,咱倆帶着老孃,再回到這裡,守着這山,這水,到那時,咱們種下的果樹,一定都長成大樹了,你試想一下,漫山遍野的梨花,隨風飄蕩,等到傍晚的時候,我拉着你,沿着小路一直走下去。”

麥芽心裡有些酸酸的,算起來,這裡人的壽命平均不到六十歲,像李太公活了快七十多歲,已經算是奇蹟了人。時光飛逝,眨眼間便過去了,也許他們真的應該爲自己的小娃拼搏一番。等老的時候再回榆樹村養老,也是一樁不錯的美事。

想到此處,麥芽輕聲道:“那就先湊租鋪子的錢,等湊齊了再去開店也不遲啊!”

李元青也知道現在買店鋪不可能,也只有先租,可這租店鋪,成本也就大了,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賺到錢。

一場雷陣雨敲響了小山村的寧靜,也意味着春天的正式到來。

下過雨之後,山上的竹筍也全都冒出來了,此時是採筍的最佳時機,還有菜園裡的好些夏季吃的蔬菜,也得趕緊播種。農家人,在春天的時候總是最忙的。

有了田家門口栓的繩子,運筍就方便多了。

李元青受到麥芽的啓發,找鐵匠做了個滑輪,因爲技術落後,他這滑輪做的很是簡單,但是可以用,多抹些油就成了。

採筍的時候,麥芽把牛牛留在家裡,先喂到一遍奶,之後又熬了些米糊,叮囑李氏,等他醒了,再餵給他吃,有了糧食墊底,他吃奶也就少了,麥芽也能離開的久一些。

她自打懷孕生娃之後,一直也沒能跟着他們上山,就像現在的鄭玉一樣,一點重活都沒幹,可把她憋死了。麥芽的體質比生娃之前好了很多,越來越像個鄉下悍婦的派頭。

鄭玉跟李氏留在家裡,因爲還要剝筍,所以田氏也留下了,麥芽跟着老爹,還有冬生,元青他們,一併上山採筍。

秦語堂可能是從小二嘴裡得到的消息,知道他們要爲了採筍而大幹一番,他自己幫不上什麼忙,就差了李和過來幫忙,也算是他出了一份力。

而村裡的其他人也紛紛跟着冬生他們一起上山採筍。林虎去縣城上學堂了,家裡只有林氏帶着林娟,還有林德壽。

林氏揹着小娃不方便上山,便跟田氏一起剝筍,林德壽上山去了。至於黃家,基本不太可能去山上,黃氏被兩個雙胞胎小娃纏的神經衰弱,已經自顧不暇了,哪裡還能上山幹活。

但是黃年也不想在家閒着,他也想賺些外塊。

陳二順今年採筍出了新點子,要是不直接把筍子採回家,自己加工,便可以賣給田家,又或者田家花錢僱人採筍,這兩種方案對村裡人來說,都是有利的,眼下油菜又沒收割,莊稼地裡也沒啥活要幹,能賺到外塊,何樂而不爲呢!

這烘筍乾,以及滷製筍絲,方法都比較麻煩。其他人家裡也沒這個條件,更沒這個技術。所以,除了自家挖回去燒肉吃之外,其他挖的筍子都賣給了田家。

也有在田家幫工的婦人,也就按天算錢給他們。分工協作的效率就是高,就看着一袋一袋的竹筍被從山上運了下來。

冬生前幾天就多編了好幾個茶熜,也多備了幾個瓦制的炭火盆,用來烘乾竹筍。

麥芽只上山挖了半天的筍,就不得不回家來幫忙,山上留的都是男人在挖筍,他們幹起活來麻溜,再說,家裡也忙不過來,請人幹活,不得管人家吃飯嘛!

在山上幹活的人,中午也不想下山來,來回跑一趟太麻煩,只要有人把飯送上去,或者他們派一個人回去拿來,這樣其他人就有休息的空檔了。

田李兩家的男人都心疼自己的媳婦,陳二順年紀也大,來回跑吃不消,便由李元青跟冬生提前下山回來拿飯。

第172章 被狗咬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23章 去後山第144章 生米終成熟飯第75章 請客第91章 你想幹啥?第73章 另謀出路第41章 摟魚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65章 批發滷肉第174章 來了大人物第114章 補身子第44章 又下暴雨第179章 算賬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180章 都生了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68章 外賣第166章 苦戀第142章 分紅嘍!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121章 被蛇咬第162章 老孃有喜第156章 過往第101章 籌錢第43章 豆腐腦第125章 喜夜第82章 智鬥何秀第169章 回家第74章 要蓋房了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94章 新花樣第185章 如此負責第89章 鬥 架第91章 你想幹啥?第126章 過門第一日第46章 靈感暴發第161章 找鋪子第58章 滷肉第160章 出口傷人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148章 該打第121章 被蛇咬第20章 黃豆香第172章 被狗咬第121章 被蛇咬第106章 上山採藥第124章 麥芽成親第54章 忙播種第53章 說話算話第49章 砍油菜第153章 電燈泡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21章 被蛇咬第71章 泡菜包子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56章 上集市第23章 去後山第155章 給秦語堂做媒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66章 苦戀第31章 掙錢大計第87章 話不投機第81章 放鵝第75章 請客第53章 說話算話第120 章 吃齋飯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20章 黃豆香第152章 小聚第165章 流血了第13章 送小龍蝦第36章 陳掌櫃來家第89章 鬥 架第167章 瀕臨崩潰第1章 醒來之初第99章 看病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12章 擀麪第29章 買驢子第75章 請客第78章 上墳第104章 捂被窩第172章 被狗咬第66章 替二妞看人第81章 放鵝第125章 喜夜第44章 又下暴雨第90章 臉紅了第135章 有喜第102章 美味又來襲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25章 紅燒魚第111章 看光光第81章 放鵝第107章 烀鹹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