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過往

麥芽走近了看,發現這些蓮藕苗以及菱角苗,跟村裡普通種植的不同,不僅小苗的形狀不同,連着育苗的盆子裡面擱的淤泥也不同。

花娘抱着牛牛走過來,對她道:“這兩樣可不是普通的苗子,是我找人從外地買來的,種植的方法也不一樣,我都給你記下了,可一定得照着別人的法子去養,土辦法是養不出來的。”她話沒講完,王媽媽就掏出了幾張紙給她。

麥芽打開來看了下,她不大看的懂,都是繁體字,連一半都認不到。好在,李元青聰明,跟着孫夫子,也學了不少字,只要拿給他看就行了。麥芽把紙收起來,又對着花娘一番道謝。

花娘笑道:“你若是把我當成好姐妹,就不要總把謝字掛在嘴邊,這樣倒得生份了。”

麥芽想想也是,便道:“好姐姐,不謝就不謝,等你需要我幫忙的時候,千萬別客氣,不過呢,今天這頓謝禮還是要的,中午我請你吃燒烤,等下要不要跟我去撈魚?回來我烤東西給你吃!”

花娘眼睛一亮,“早就聽說你會做什麼燒烤,一路上小二還直唸叨,說你做的菜好吃,看來我今天是有口福了。”

一直在旁邊默不作聲的小二,一聽說她們中午要燒烤,也趕緊湊了過來,滿臉希冀的問道:“你們要去撈魚嗎?那帶上我,我可以幫你們拎拎水桶,扛個東西啥的。”

他的話,把麥芽跟花娘都逗樂了。

李氏把牛牛接過來,“你們去玩吧,牛牛也要睡覺了,等你們回來,牛牛正好醒了。”

麥芽道:“噯,那我們早去早回,我順便帶花姐姐去我們家的果園瞧瞧,娘,中午飯你就別弄了,等下我們回來,自己燒。”

她轉身去拿蝦網,也叫小二拿上水桶,至於花娘,還是空着手比較好,省得回頭再把她衣服弄髒了。

李元青這會也不在家,麥芽就去隔壁叫來鄭玉,她在家也沒啥大事,跟着一起去玩唄。

他們在小溝裡撈了不少的小魚小蝦,還有不少泥鰍呢!麥芽告訴他們,這泥鰍刨洗乾淨之後,拿鹽跟佐料稍稍醃過,就能放在炭火上烤着吃,那味道可不比紅燒差。

花娘看着水桶裡扭來扭去的泥鰍,覺得頭皮都有些麻麻的,低喃道:“我還是隻吃烤魚吧,這泥鰍就留給你們吃了,我可不敢吃。”

鄭玉笑道:“花姐,等這泥鰍烤出來,我保管你一定搶着吃,你可是不知道麥芽調出來的佐料有多香,這泥鰍一旦入了味,好吃着呢!”

麥芽的廚藝,小二最瞭解,聽她們形容的,弄的他都快流口水了,就催她們快些,再過不久,就要到晌午了,他肚子早都餓的咕咕叫。

花娘巧笑道:“我還沒去果園看過呢,你要實在餓的很了,不如就地洗乾淨了,生吃了唄!”

小二聞言,悶不作聲了。

麥芽安慰他道:“要不你先拎着水桶回去,我們三個去果園看看,我嫂子那邊有早上新滷出來的滷肉,你要實在餓的緊,就去吃些。”

鄭玉也道:“那滷肉都在廚房呢,不過還沒切,想吃的話,自己弄去吧!”

小二樂呵呵的直點頭,他真不願意跟在幾個女子後面走,感覺怪怪的。得了話,小二趕緊下山往田家去了。

麥芽招呼鄭玉跟花娘跟上,沿途的景色真是很美。

遠遠的就能看見一片嫩綠,還有淡淡的粉色,那是桃花的顏色,這一批的桃花開的極早,眼下雖還沒到農曆三月,但桃花都已經半開了,粉色的花骨兒,美極了。

花娘顯然不太經常運動,爬到山頂上之時,就已經累的氣喘吁吁,鄭玉跟麥芽倒還好,臉不紅,氣不喘的。不過爲了顧及花娘,她們找了個片草地坐下了。

這一路走上來,風景隨着山勢的升高,也越發漂亮。特別是此刻,站在山坡頂上,往下看去,能將榆樹村的全貌都看盡了。還能瞧見李家跟田家的屋子,已經房前屋後栽種的果樹。他們兩家的房子,就藏在這片綠色之中,顯得絕世而獨立。

花娘感嘆道:“趕明兒,我也到你們這裡蓋幾間房子,跟你們做鄰居,這麼好的山水,即使神仙日子,也不過如此吧!”

麥芽揶揄她道:“你在縣城裡有那麼大的產業,我可不相信你捨得把產業丟了,跑到這窮鄉僻壤的地方,跟我們學着做起村姑來。”

鄭玉想像着花娘穿着粗布花衣,扛起鋤頭的身影,禁不住笑道:“花姐這細皮嫩肉的,哪禁得起風吹日曬的過日子,這事啊,你想想也就罷了,可萬萬使不得。”

麥芽趕忙道:“我嫂子說的是,你呀,還是安心的做你的花房主人,在暖房裡待着,偶爾來這裡過幾日倒是可以的。”

花娘被她倆左一句使不得,右一句要不得,弄的好笑不已,“本來我就是隨口說說,可照你們這樣講,我倒要體驗一下,這村姑的生活有啥難的。”她做勢要站起來去扛鐵鍬,卻被麥芽拉住了。

麥芽笑道:“花姐,明人不說暗話,你就別跟我們打啞迷了,快說說看,你到家裡來找我,究竟有啥事?我嫂子也不是外人,你有事,但說無防。”

心思被點破,花娘只是悻悻的又坐回草地上,難得扭捏一回,“哎喲,好端端的,不能等回去吃罷飯再說嘛!”

麥芽道:“別,你還是說清楚的好,要不然我該吃不下飯了。”花娘無緣無故的跑來榆樹村,起初麥芽想着,或許她真的只是爲了看風景而來,可再瞧她上山的這一路上,竟走神了,風景倒也看了,可一心二用,另外所心思,早跑沒影了。

鄭玉瞧了麥芽一眼,很顯然,她沒想那麼多,也是,她對花娘並不熟悉,不瞭解也屬很正常。

花娘張了張嘴,幾番想說,卻又給嚥了回去。

麥芽好笑道:“你啥時候也變的婆婆媽媽了,不就是秦大哥的事嗎?這有啥不好開口的,你現在這個樣子,可一點都不像你的風格哦!”

花娘有些無措的摸了摸髮辮,“妹子,既然你都知道,那我就直說了,我聽說你婆婆給語堂說媒了,還見了面,是有這回事吧?”

麥芽明瞭的點點頭,“沒錯,也就是前幾天的事,喲,沒想到你消息還挺靈通,莫不是一直關注着秦大哥的事,一聽說他相親,就坐不住了?”

花娘嬌笑着擰了下她的臉頰,“現在叫你們抓住機會嘲笑我了,是不?”

麥芽擋下她的手,斂了笑意,正色道:“那閨女,我嫂子也見過,人長的挺標緻,就是膽子小了些,其他各方面都還可以,而且她可是一眼就看上秦大哥了,可惜秦大哥對她好像沒啥意思。”

鄭玉補充道:“豈止是沒感覺,他是壓根沒往那方面考慮,花姐,你要是爲了這事擔心,那就完全沒必要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你何須去在意?”

花娘臉上說不清是喜還是憂,很多情緒摻雜在一起,半晌她才道:“他豈止是對那個女娃沒意思,這世上就找不到讓他心動的女子,真是不知道他究竟想要怎樣?難不成以後真要出家當和尚去?”

麥芽失聲笑道:“什麼出家,他咋會出家呢?雖說他性子冷了些,不像我們村裡的男人,一笑起來,便露出滿嘴的白牙,可也不至於要到出家的地步吧!”

花娘揪了棵野花在手裡把玩着,無奈的嘆氣道:“你們不知道,這話是他以前說過的,等他老了,便去廟裡頤養天年,既然是要做和尚的人,自然也不會娶妻生子,不過,現在的情形可能不一樣了,他都認了你婆婆做乾孃,或許他想通了也說不定。”

麥芽盯住她問道:“花姐,你老實說,是不是喜歡秦大哥很久了?之前我在他的藥鋪裡見過你,那時候就覺着你看他的眼神不對,還……你是不是故意的?”她指的當然是那次陳二順生病,他們去秦語堂那裡看望的時候,花娘半路衝進來,又在外面,跟秦語堂膩味了那麼久,她所做的一切,好像都在挑戰他的極限似的。

花娘笑的肩膀都跟着顫抖,麥芽跟鄭玉相視一眼,鄭玉眼裡也有笑意,其實她倒是挺喜歡花娘的性子,不似那般扭捏做作,爽朗大方,敢於把想法表達出來,這樣大膽的作風,在現代或許不算什麼,可在思想極度封閉的古代,可謂是別具一格。

等到花娘笑夠了,她才慢慢講起跟秦語堂的過往,這些事她從沒跟人提起過,也無人可以傾訴,時間一長,累積的情感得不到宣泄,她背的也累,也快喘不過氣了。

有些事並不像表面看到的那般輕鬆,就像她跟秦語堂的事,也不似青梅竹馬的那般美好。

雖然他們從小就認識,但並不是情投意合,所有的感情都是她一廂情願。

花娘本不姓花,她本姓,上官,單名一個雲字,光聽這名字,就知道她來歷不凡。

上官家祖上就是花匠,在京城裡以養花爲業,養出的極品花卉,很多都送進宮裡,供皇帝,嬪妃們賞玩。

但老話不是說,富不過三代,到是花娘爹爹的這一輩,上官家人才凋零的極爲嚴重,只有她一個女娃,本來是可以再生的,豈知他父母雙親都得了重病,病勢來的很快,不過半年,就相繼去世。但花娘還有個表兄,花娘是女娃,沒有資格當主家。

在這之後,又發生的種種的變故,那時候的花娘,還只是個十歲的小女娃,便被逼無奈的帶着兩名老僕,遠離他鄉,到了莊縣開了間花坊,維持生計。

因爲身份的原因,她也不便對人說明,就編了些其他的經歷,以求個安穩。

而她與秦語堂的相識也是在很小的時候,她跟着父親送花之時,無意中認識的,當時秦家與上官家還有些交情。卻不想,兩家先後都遭遇不測,兩個都背井離鄉,孤身一人,也算得上是同病相連。

想起過往的事,花娘臉上輕浮的神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深不見底的哀傷,“從我見他的第一眼起,我就喜歡他了,那時,我跟爹去他家裡送兩盆極品蘭花,他就坐在府裡的臺階上,手裡捧着本書,認真的背誦,他小時候的聲音可好聽了,我那會就是不喜歡唸書,爲此,我爹還時常訓我,可就在那天,我聽見他誦讀的聲音,一下就被吸引住了……”

花娘也就是從那時起,慢慢懂得喜歡一個人,後來家裡的變故也沒抹去對秦語堂的愛慕,直到在莊縣再度遇上他,於是,花娘就開始了慢慢長征路,期待有那麼一天,能走進他的心。

聽完她的故事,鄭玉跟麥芽都沉默許久沒有吱聲。跟花娘比起來,她們幸福的沒處找了,即使有那麼一點點的磨難,也實在算不了啥,畢竟堅守一日容易,一年也湊合,可要是堅守十幾年,只爲一個無法敞開的心,這樣的堅守,實在是太苦了。

見她倆都不講話了,花娘苦笑道:“哎呀,我說這些事,可不是要搏你們同情的,就是一個憋悶的久了,想找人說說而已,你們也知道我身邊只有兩個老僕,這事可不能跟他們講,我明白強扭的瓜不甜,所以啦,一切還是順其自然吧!”她說完便站起來,深吸了一口林間的清新空氣,感覺整個人都活了過來。

麥芽拉着鄭也站起來,麥芽瞧着她瘦弱的背影,說道:“你放心,你跟秦大哥的事,我們一定拼命的撮合,要是能成就是最好不過,可要是不成,你也得想開,這世上又不是隻有他一個男人,興許你還能找到個更好的呢!”

鄭玉也道:“就是啊,幹嘛非得在一棵樹上吊死,回頭也叫李嬸給你介紹幾個,讓你過過目,說不準備還真有看對眼的呢!”

花娘黯然道:“這世上男子千千萬,可秦語堂卻只有一個……”

麥芽心知她是陷的太深了,若是秦語堂最終沒能愛上她,對花娘來說又是一次極大的打擊。

三人在山上又轉了會,麥芽還找到不少的野薺菜,可以用來包餃子,現在這個時節,薺菜最嫩,也最香,再過一個月,薺菜雖然沒有開花,可也老了,不中吃了。

等她們從山上回來時,李元青也從地裡回來了,他跟小二,已經把撈回來的魚蝦還有泥鰍,都清理乾淨了。麥芽經常用來醃製的佐料都是配好的,所以他索性把這些東西都醃好。

小二早急不可待的支起炭爐,就等着她們回來燒烤。

麥芽進了院子,放下東西,先去餵了牛牛。鄭玉在路過家門口的時候,先回去幹會活,只說等會再來。

牛牛這麼久瞧不見孃親,一看她回來了,又躺到熟悉的懷抱裡,撲騰着兩隻小胳膊,笑的口水都出來了。

麥芽抱着親了又親,“臭小子,你在家乖不乖啊?這麼盼着娘回來,是不是小肚子又癟?”

牛牛聰明的很,才兩個多月,就能發出簡單的聲音,偶爾能蹦出個“嗯!”更多的時候,還是蹬腿,伸胳膊,因爲講不出來,急的直吐舌頭。

李氏從廚房走出來,拿着毛布彈了彈身上的草屑子,笑道:“他早都餓了,你沒瞧着他衣領都溼了那麼大一塊嗎?是被他舔的,誰抱着舔誰的衣服,剛纔他舅舅來過,直把他舅舅衣服上的扣子當果子啃着吃呢!”

花娘笑着逗號弄他,“哎喲,都是姨娘不好,拉着你娘在山上玩了這麼久,倒把咱們的小胖墩給餓壞嘍!”

麥芽笑道:“小娃餓餓沒事,餓了,他下頓還要會吃些。”她坐到小板凳子上,掀開衣服,給牛牛餵奶。牛牛真是餓狠了,急吼吼的貼上孃親的胸口,大口大口的吸起來。

小二自覺的背過身去,逗着大黑玩。

王媽媽幫着李氏在廚房燒米飯,見着自家小姐回來,趕忙跑出來,對她問長問短。她是擔心花娘從未走過山路,怕她經不住。

李元青忙好了院子裡的事,便去了木工房,過了正月,他又從黃大全那裡接了一單大活,是縣城裡某個有錢富戶要做傢俱,他得先打個樣品出來,給人家過過目,要是成了,可是一筆不小的買賣。

院子裡的炭爐是現成的,麥芽喂着牛牛時,就招呼小二自己動手,讓他幫着烤,總不能叫花娘自己動手吧!

小二本來就肚子餓,一聽說可以烤了,立馬洗了手,奔過來熟練的擺上鐵架子,用火鉗撥了下炕內的火。

這烤肉的爐子,是麥芽特決找城裡的鐵匠定做的,還有這鐵架子也是,方便烤肉。

李氏道:“反正飯也煮好了,我幫你串。”

醃製好的材料要用竹籤子串上,再擺到鐵架子上烤。慢慢改進的工具,以及方法,還有麥芽蒐羅到的香料,都已經很接近現代的燒烤,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這裡的水土,沒有農藥殘留,也沒有化肥污染,一切都是動植物最原本的味道。所以,這烤出來的東西有多想,你儘可以想像。

被醃過的魚跟泥鰍,一放到火上烘烤,立馬就冒出一股子煙霧。小二按着麥芽的吩咐,一邊轉動竹籤,一邊用刷子上面上抹上炸過的菜油。

油遇上火,冒出茲茲的聲音,香味也隨之後飄了出來。

大黑也聞着了,圍在二小腳邊,不停的磨蹭他的腳。小二用腳把它的扒拉開,“現在還輪不到你吃哩,再說,你也不能吃這魚,小心卡住了,回頭我烤兩個泥鰍給你吃,不過就只限兩個哦,要不然我就沒得吃了。”

花娘聞着味就過來了,蹲到小二跟前,好奇的看他手裡轉動的竹籤,問道:“這魚會不會給烤焦了啊?要是焦了,可就不能吃了。”

小二自信的笑道:“就咱這技術,咋可能會烤焦,哦,這兩個好了,等下我撒些香料,姑娘先拿去嚐嚐。”小二拿着另一把刷子蘸了些花椒、胡椒,還有辣椒粉跟孜然,每樣都撒了點。這燒烤的香味,忽然變的就不一樣了,“給,不過你得小心些吃,剛出爐的,可燙呢!”

花娘接過來,仔細看了看,覺着香味是真的,就是這顏色有點讓人不敢恭維,黑乎乎的,也不知吃了會不會壞肚子。

王媽媽擔心的想攔住她,“小姐,要不我先嚐嘗,要是能吃,你再吃也不遲啊!”

花娘躲開她的手,“哎呀沒事,我又不是紙做的,哪能說壞就壞。”她試着咬了一口泥鰍肉,剛入口,有煙燻的香氣,以及香料的味道,很容易就勾起人的食慾。再接着就是泥鰍肉的味道,因爲是用調料醃過的,所以吃起來,沒有一點土腥味,又香又辣還有孜然粉特殊的香味,混雜有一起,說不出的好吃。

王媽媽眼巴巴看着她瞬間就解決了手裡的東西,她還是頭一次見到自家小姐毫無吃相的模樣,不禁有些咋舌。

李氏道:“王媽媽,你也過來嚐嚐吧,我們家做的燒烤,再大的館子也吃不到,你要是不吃,也得虧嘍!”

小二動作也挺快,在他們講話的功夫,已經烤了不少出來,放在盤子裡擱着。花娘吃完了手裡,又急着再去拿,她見王媽媽猶豫着不動,便拿兩個塞給她,“吃吧,沒事的。”

遠處的村裡,林虎是何等的鼻子尖,離這麼老遠,他就聞到燒烤的香味,不用想他也知道是誰家在做燒烤。他趕緊跑回家,把林娟往林德壽手裡一塞,便跑到錢家,把錢勇喊了出來,他一個人去也不好意思,拉個墊背的。

不過,也不能空着手去,想了想,兩人又各自回家掏了些能烤的東西,麥芽告訴過他們,只要是吃的菜,都能拿來做燒烤。所以,他們用揹簍裝了些土豆,還有豆腐乾,林虎還拿了些他爹早上新買的五花肉,錢勇更是從家裡翻到一些鵪鶉蛋。這是他藏起來的,之前他們上山從鳥窩裡掏的。

兩人揹着東西,飛也似的往田家奔去。

王媽媽也吃上勁了,再不提這東西是不是乾淨的,能不能吃之類的話。她作爲婆子這麼長時間以來,一直都是循規蹈矩,因爲是大戶人家出來,就是連吃飯也得守着,不出聲,不掉飯,不暴食,三不原則。

可這吃燒烤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張嘴去咬的時候,必須把嘴巴長的大大的,等把肉從竹籤上順着竹籤咬下來時,嘴角全是油渣,甚至衣服也保不住,十幾根肉串吃下來,上面沾了許多灰。

林虎跟錢勇氣喘吁吁的跑進李家,一路跑的連氣都顧不上喘,等跑到門口時,累的靠在門框邊上,學着大黑的模樣,直吐舌頭。

麥芽已經喂完牛牛,可這小子精神好的很,她便抱着牛牛,正準備也搬個凳子過去跟他們一起吃燒烤的,就見着他倆氣喘如牛的模樣,“喲,你倆是鼻子比大黑的鼻子還靈,這麼老遠就聞見燒烤的香啦?”

林虎嘿嘿的笑,拖着步子走了進來,“誰讓今兒是順風,正好刮到我家門前,我能不聞着嘛,不過我們也不是來白吃的,還帶着東西哩!”

他一揮,招呼錢勇把籃子拿進來,麥芽伸頭一瞧,還真有東西,她好笑道:“你們來就來吧,幹啥還自帶東西,這些我家裡都有,你們還是帶回去自己家吃吧!”

一聽她這樣講,林虎可不幹了,“我家裡還有,你不是說過有自助燒烤的嗎?我們現在也是自助的,但是我不會切這五花肉,削皮倒是可以。”

李氏見他倆一臉的認真,便道:“行了,自備就自備吧,虎子,你去把肉洗乾淨,再把案板跟菜刀拿來,我來切,這剩下的泥鰍跟小魚我也串完了。”

林虎高高興興的應了,跟錢勇兩人分工協作,洗菜的洗菜,削皮的削皮,還順帶穿串子。

王媽媽也過來幫他們一起幹,人多力量大,不一會,鐵架子上又多了幾樣東西。

五花肉烤着就是不一樣,比魚肉油多,烤着的時候,那油直往炭火裡滴,又是茲茲的聲音。

麥芽招呼李元青也過來吃些,她自己卻不能吃太多,吃的時候也不敢放辣椒粉,吃個味道就成了。花娘今兒算是破天荒的快把自己的肚皮撐破了,本來吃的差不多,可一瞧見五花肉烤出來也這般香,又忍不住來了幾串。

吃到最後,中午飯一口沒動,林虎他們也是,那土豆削了皮,再切成薄片,烤出來也很好吃,至少很對他跟錢勇的味口。他倆帶來的土豆很快就吃完了,李元青便去地窖裡又拿了些沒發芽的土豆。這個季節,土豆都要發芽了,他正平整房屋旁邊的土地,準備播種了。還有山芋也要育苗,還有很多很多的菜,都要開種。等最後一撥的倒春寒過去,就要開始種了。

花娘是在傍晚時分走的,她撐的很,直嚷嚷連晚飯都不用吃了,吃一頓管好幾頓了。

王媽媽臨走時,臉上凝重的神色,難得舒不少,看上去也沒那麼嚴肅。

至於花娘的心事,卻不是那麼容易化解的,一切還得看他倆的緣分。

之後的幾天,李元青跟冬生忙死了。

先是屋後的那塊水塘,要種蓮藕跟菱角,後來林德壽又送了些茭瓜苗子過來,說是從其他水塘裡挖的,只要栽下去,到了秋天,就有茭瓜吃了。

幸好去年清淤的時候,把水塘擴大了些,要不然這麼多的東西,還種不下呢!

除了屋後的水塘外,冬生還承包的村裡的另一塊水塘,那塊水塘前年清過一次淤泥,所以可以直接用抽水車進行抽水,之後再到河裡專門打撈大肚子的魚,扔進水塘裡,就行了。

河裡的魚適應能力強,也更強壯,畢竟在河裡沒有在塘裡容易生存。

養魚也只能用這樣的法子,要不然上哪去買魚苗去?之前是聽說其他地方的人,養過魚苗,黃大全親自跑了一趟,結果發現,人家養的是錦鯉,專給有錢人家玩賞用的,價格貴死了。

不過,土法有土法的好處,至少這樣一來,不會因爲魚苗放的太多,密度太大,而影響收成,也是等於野生的環境生長。冬生包的那塊魚塘可比田家屋後的那塊大多了,所以魚得餵食,不能光靠吃土。

所以,他也弄了不少的茭瓜苗種在水裡,蓮藕不行,種蓮藕的水不能太深,否則荷花莖長不出來,也就沒辦法長出蓮藕。但菱角可以,在夏天的時候,還可以給魚提供遮陰。除了以上幾種之外,麥芽還提議哥哥去河裡撈些水草,家養的魚都是吃草的,而河裡的水草就是魚的最佳食品,水草也容易養,放在水塘裡,也不用管它,靠着魚在水裡產生的糞便帶來的營養,就足以存活。也得防止水草長的過於茂盛,這東西長瘋了,也很可怕。

弄這幾樣東西,他們都沒經驗,雖然花娘有把養殖技術寫下來,可真正的上手去做,跟紙上談兵,卻是兩碼事,還得一步步摸索着來。

最後一輪倒春寒,是在農曆三月初的時候,正趕上滿山桃花盛開,這場倒春寒來的很猛,氣溫陡降,跟着人下也半日的雨,緊接着便是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雖然氣溫降了,但相比臘月裡的寒冷,卻是有所不同,沒有寒徹入骨的感覺。

有了前兩年的經驗,田李兩家今年幹起小買賣來,可謂是得心應手,臭豆腐,涼皮涼粉,綠豆粉,還有火鍋滷菜等等。所有應季而生的小買賣,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本來多了鄭玉,人手應該夠了,但鄭玉是新媳婦,新媳婦首要的任務是生娃。就在鄭玉焦急着肚子一直沒動靜時,終於等到月事晚了。

這個年代,不孕不育的人少,除非天生殘缺,否則不會發生生不了娃的情況。當然了,還有另外一種特殊的情況,生娃不順利,導致身子毀了,這種情況倒是不少。

小娃長的就是快,麥芽還沒感覺到,牛牛就已經三個多月大了,整天沒事就在那唱,“依依呀呀”,這傢伙還流口水,田氏說小娃流口水就說明要長牙了,一般都在四個多月才流口水長牙,可能是牛牛營養好,所以才三個月就要長牙了。

瞧他整日哈喇子不斷,李氏給他做了不少的圍嘴子,都是用軟呼的棉布做的,溼了就換。

不光如此,麥芽還發覺這小子吃奶的時候,喜歡用牙板磨了,雖說他沒長牙,可真咬起來還是疼的很。

幾次夜裡李元青都被麥芽的驚呼聲吵醒,瞧着自己的娘子被咬的眉頭直皺,李元青真是又好笑又好氣,牛牛的小屁屁,還打不着呢!

他只得嚇唬他幾句,或者拿眼瞪他,沒想到這小傢伙也學會反抗了,啊啊哦哦的跟他對上了。

半夜裡,經常聽見他們爺倆相對着吵架,麥芽也懶得管,讓他們倆鬧去。

春天到了,後山上的竹筍也到了採摘的季節,也是因爲有了去年田家帶頭弄的竹筍乾,所以今年上山採筍的人格外多。採筍最費時間的就是往下運揹簍,一來一回,時間都耽擱在路上了。

冬生跟李元青商量,想着有沒有什麼辦法,能把竹簍直接從山上接下來,不用再來回跑,這樣效率快了可不止一點點呢!

他倆講話的時候,李氏正坐在旁邊搓麻繩,這是家裡漚的最後一批麻秸,現在他們都用從縣城裡買來的漁網繩,聽說是加了什麼膠的,又滑又結實,比麻繩強多了,雖說貴些,但是耐用,相較之下,也是一樣的。

聽着李氏搓麻繩的聲音,李元青回頭看,冬生也是,突然,他倆幾乎在同時,都想到一個點子,也不算是新點子。記得他們小時候,經常用這招,做鐵環玩。

這方法做起來,最簡單,卻也是最方便的。

在後山上找棵對着田家附近的大樹,在山下也要找一棵同樣的樹,在兩棵樹中間栓上結實的繩子,利用高度的落差,就能把山上的竹簍滑下來。

兩人湊在一起,一琢磨,覺着這個辦法,於是就趕緊着手準備。

漁網繩家裡有現成的,反正放着也不會壞,所以他們買的較多,中間甚至都不用打結,直接就能拉下來。裝竹筍的簍子,可以換成竹籃或是水桶都可以,只要保證中途不會撒落就成。

天氣漸暖,麥芽跟牛牛都脫了沉重的冬衣,只有早上,或是傍晚時,纔要添加衣服,其他時間只穿單衣。牛牛最近學會認人了,賴在她身上,就是不願意撒手,到了晚上更狠,誰抱都不行,非得是她。

孩子認人,是最磨人的。麥芽現在啥也幹不了,被他捆的死死的。

這不,瞧着外面太陽挺好,她便抱着牛牛出來曬太陽,走到院子裡,就看他倆在那倒騰着什麼。

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想從山上拉個繩子下來,“你們就只做個繩子,什麼都不用嗎?”

李元青停下手裡的活,擡頭看了看他們娘倆,微笑着道:“只要能用就成,等用的時候,在繩子上抹些油,肯定不會卡在半路上,外面的樹我們也找好了,就在大路邊上,看這高度肯定是夠了的。”

冬生道:“我覺着應該行,我們在後山找棵高些的樹,到時候再做個勾子,把籃子掛上去,不過還是得試一試,不試又怎麼知道不行呢?”

看他們倆人幹勁十足,麥芽也沒攔着。很快繩子就弄好了,他倆便一塊上山去找繩子,因爲繩子長,兩人拿了根扁擔擡着。

鄭玉因爲有了身孕,家裡的重活,田氏都不讓她幹,陳二順也被她叫了回來,酒館裡的錢是賺不完的,還是家裡的人重要。

冬生跟李元青擡着繩子走了,麥芽便抱着牛牛,晃到孃家去。

因爲鄭玉懷孕的事,家裡的滷肉便拿到臨仙樓去做了,實在是騰不開人手幹。陳二順現在好歹也是家裡的長輩,有些該承擔的責任,他肯定是當仁不讓。

大黑現在成了牛牛的專職保鏢,牛牛走到哪,這便跟到哪,一如此刻,麥芽抱着牛牛走在前面,大黑就搖着尾巴跟在後面,不緊不慢。

牛牛趴在麥芽肩膀上,看着後面跟來的大黑,對它依依呀呀的講個不停。

田氏老遠就聽見牛牛的聲音,他們還沒走到門口,她就迎了出來,“哎喲,我的小寶貝來啦,快讓姥姥抱抱,瞧瞧小哈喇子淌的,比咱家門前的小溪溝的水還多呢!”

麥芽笑着問道:“嫂子呢?”

說曹操,曹操就到。

鄭玉從大門裡頭探出身子,“我在這兒呢,咋了,才一個晚上沒見,你倆就想我啦?”鄭玉自從知道自己有了身孕之後,整個人都開朗不少,也愛開玩笑了,時常跟麥芽對着揶揄一番。

麥芽道:“是哩,你可真聰明,一下就叫你猜對了,要不今晚我跟你睡吧,叫他們倆個人睡一個屋去,你看咋樣?”

“你行,我就行,”鄭玉顧不得跟她說話,已經跑去逗牛牛玩了,田氏顧及她有身孕,所以現在不讓她抱,她也只能逗着玩玩,過過乾癮。

麥芽說起冬生他倆去山上栓繩子的事,田氏也好奇着,三個人便走到大路上,遠遠的還能瞧見他倆擡繩子的身影,正往山上走呢!

田氏親了下牛牛,道:“都不曉得能收多少竹筍,幹啥還費那麼多事,背幾次不就揹回來了嘛!”

鄭玉一手扶着腰,一手撐在額頭,擋着陽光,看向他們,“揹着多累啊,照那樣揹着,挖竹筍就不划算了,今年雨水好,山上的竹筍也多,要是來不及採摘很快就老了。”

第184章 死人了第131章 別有一番深意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47章 送麪粉第115章 出去約會第19章 辣味包子第49章 砍油菜第94章 新花樣第122章 傻妞第32章 去看李氏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71章 泡菜包子第116章 烘筍乾第148章 該打第38章 第一次買賣第4章 打牙祭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93章 終於定親啦!第42章 澡盆子第102章 美味又來襲第174章 來了大人物第89章 鬥 架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83章 大雜燴第79章 小貓仔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82章 智鬥何秀第161章 找鋪子第123章 籌備親事第101章 籌錢第75章 請客第135章 有喜第17章 來客了第20章 黃豆香第82章 智鬥何秀第52章 餵魚湯第70章 臭豆腐第54章 忙播種第158章 二妞的店第64章 黃鱔籠第26章 洗面粉第90章 臉紅了第44章 又下暴雨第96章 板栗來了第70章 臭豆腐第112章 麻煩終得解第60章 見一次,打一次第163章 你要幹啥?第90章 臉紅了第75章 請客第156章 過往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126章 過門第一日第163章 你要幹啥?第176章 飯菜飄香第167章 瀕臨崩潰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16章 孵出小雞仔第174章 來了大人物第182章 幹鍋兔肉第38章 第一次買賣第74章 要蓋房了第143章 田氏住進陳家了第69章 殺雞第176章 飯菜飄香第92章 這話夠毒!第12章 擀麪第26章 洗面粉第27章 做涼皮第99章 看病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時第23章 去後山第75章 請客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132章 剪辮子第60章 見一次,打一次第12章 擀麪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4章 打牙祭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時第184章 死人了第54章 忙播種第76章 望門樓子第180章 都生了第11章 薔薇花第100章 自己的店面第28章 韭菜豆芽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83章 送飯第172章 被狗咬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20章 黃豆香第113章 二妞成親第49章 砍油菜第92章 這話夠毒!第163章 你要幹啥?第18章 煙燻鹹魚第168章 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