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二八分賬

有了照顧巫小陸功名這個基礎,接下來的談話就少了一層隔閡,彼此不再完全是套路性質的。

“楊詠石,據說你在露臺下,手擒魔教一女。那人是魔教妖女耶律鍾玉的侍女,對吧。”

“縣尊大人,是的,也是因緣巧合罷了。那天誦詩之後下露臺,準備回家的。誰知才下露臺,被妖女挾持。好在沒走多遠,遇上小王爺到來。小王爺見我受困,當即不顧安危,施於義舉。救我於危難之中,才脫離了妖女的挾持。

交鋒中,巫小陸、家人楊猛也是出了大力,纔將妖女擒下。原想將妖女押送縣衙送審的,誰知路上遭魔教人襲殺,將妖女奪回,逃走無蹤。”

楊繼業避重就輕,這個事情小王爺劉浪看着的對戰,還有很多圍觀者,甚至露臺上也會有不少人看到,自然不可以否認。而楊繼業也不想隱瞞自己身有戰力的事實,在文朝,文人爲儒將的事情,也是可以被文人集團雖接受,甚至讚譽的。

“楊詠石,你這是文武雙全,是爲傳奇。楊老大人對楊詠石的培養,令人羨慕啊。”賈紹民說。

“縣尊大人,學生慚愧啊。”楊繼業說,“家父在我幼年時,就言說,聖人聖言有云:君子六藝。射與御,亦是君子立身之本啊。年幼不能領悟,到荊蠻楚地後,倒是有直接的感悟。

只是自己所修習都是淺嘗輒止,沒有什麼建樹。”

“楊詠石是太謙虛了,連王爺都感概於你,說少年英傑,不外如是。”

“大人,孔聖先賢於春秋,多戰亂,亦多盜匪。孔聖遊學天下,雖有從者,但每遇危險,孔聖總是率先抗敵,當是戰力無匹,才能確保安危。”楊繼業說,“今我文朝,亦是外侮於西北,虎視眈眈;內有匪患,清剿不絕。我輩當從孔聖先賢,苦修六藝,繼往開來,纔不負自己的功名。

前朝大帥鵬舉有云: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闊飲匈奴血。我輩後人,當向前輩看齊。”

“好志向!妙哉,妙哉,妙哉!聞斯言,當擊節而歌!”賈紹民也是一臉慷慨之態,顯然是觸及到他的心裡深處。

“國泰方能民安。”賈紹民稍沉默,繼而又說,“楊詠石少年志高,下官慚愧。右丞相之志在民生大衆,救萬民於水火,強國強軍,已是文朝上下所知……楊詠石繼承大人之志,發揚光大,令我輩汗顏,深感尸位素餐矣……”

“縣尊大人謙虛,大人牧柳河以來,地方安寧,經濟高速發展,民衆日富;文風日盛,生蠻、山匪均安伏。這次之亂,也因魔教造勢,擾亂地方,那是意外之災,非縣尊大人……”

楊繼業對同賈紹民的對話,是必須要進行的,以後在荊蠻楚地的所有活動,有時候會藉助賈紹民的力量,至少他要默許才行。

賈紹民擺擺手,對這次縣城變亂,雖說很快壓下去,將魔教的人剿殺大半,使得魔教折損良多,雖不至於傷到魔教根本,但對文朝而言,已經是一個絕大多省裡。這些功勞的分配,賈紹民都不需要自己去爭取,有鎮邊王府對上呈報。

也因此,到秋後或來年春,賈紹民調任高升,幾乎是百分百的。他自己心裡也明白,也因此,與右丞相楊家之間關係的升溫,是有必要的。

何況,對楊家這個小公子展現出來的能力、志向、情商、文采詩才,具爲上上之選。賈紹民目前不到四十歲,遠景不可期,但他卻不想一味迎合上面的意思,給自己留一些後路。

最爲主要的,賈紹民自己對左相等勢力所做,是不滿的。覺得這些人是在誤國,他雖不能力抗,卻不願隨波逐流,更不願自污相隨。

“楊詠石,你在端陽節期間,手擒妖女,爲地方安寧立下大功。可有想要的獎勵?有何想法,皆可提來。”賈紹民也知道,之前答應幫巫小陸一下,那是巫家的人情。

這一次,巫家寨在魔教之亂中,戰功赫赫,巫家兄弟更是了得。王府、縣衙都會有表示,巫小陸的功名問題,都在不言中。

“縣尊大人,學生沒什麼要求。安心讀書,就是我心裡大願。”楊繼業微笑地說,“對了,我聽巫龍小蠻王提過,這次城內幾家門店面,原本是山匪隱藏的據點,被清剿之後,不知縣尊可有打算?”

賈紹民也知道,目前,楊家沒什麼經濟來源,沒有什麼經營。之前,右丞相作爲文士、高官,有俸祿養家,如今卻沒了這份來源。到柳河縣城五年來,都是各方贈予財物或生存所需。

楊繼業特別提出這個,自然是借用巫家寨的籍口,要這些門店面。賈紹民笑了笑,說,“楊詠石,如今對這些門店面都還沒有處置,雖然商會和幾家大戶都問過,我這邊還沒打算。既然巫龍有意,讓巫家寨來經營,很恰當的。”

“多謝縣尊,我想,巫龍大哥也不會全部吃下。縣尊大人,是三七合理還是四六更恰當?”楊繼業笑呵呵地說。

知道這些門店面,如果當真直接拿走,肯定讓賈紹民有所不甘。王府那邊,也會對這些門店面有想法,商會和大戶,估計真有人找過這位縣尊大人了。這邊開出一些條件,讓出一些利益,在賈紹民高升之前,處理好高興,以後,這位升任到府裡任職,說不定會留下一條路。

這次見賈紹民,確實名利雙收。至於借用巫家寨的名頭,要那些門店面,楊繼業不擔心巫家寨會有想法。

聽楊繼業說出這樣一個條件,賈紹民倒是一愣,真沒想到這個少年還會有這種操作。隨即,賈紹民搖搖頭,說,“巫家寨那邊有這樣的心意,我亦不好過於推辭。就按二八吧,這些收益,我用到縣裡養老院……”

“縣尊高義。”柳河縣城確實有一個贍養孤寡老人的所在,開銷則由縣衙發起捐贈。至於賈紹民具體如何操作,楊繼業自然不會關注。

賈紹民開口拿兩成的利潤,也不多,具體營運後,到時候再讓人具體接洽。

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35章 認死理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650章 互相揭短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73章 三尊炮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269章 欺負人第112章 土茯苓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52章 獻 詩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214章 娶 你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440章 敢不敢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269章 欺負人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360章 覆 滅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9章 找王爺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714章 不經打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243章 爭 辯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18章 縣學內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424章 接戰前第223章 攤子大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424章 接戰前第99章 研討槍第535章 來戰——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241章 見學政第433章 三段式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221章 沒找到第528章 赴北地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37章 劉浪出題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431章 有刺客第197章 破關卡第99章 研討槍第44章 一幅對聯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285章 趕時機第530章 新婚了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287章 行動了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87章 戰後相見第17章 夜校之議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90章 知與行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443章 傳假令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74章 露臺上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