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強軍鐵軍

回到知府衙門,坐着喝茶。自然是分爲兩桌,楊繼業陪着唐俊詞和衙門的其他兩人,韓玉芝等人則是由唐俊詞夫人引着去後衙。

韓玉芝是京都韓家之女,巫素貞是蠻族蠻王之女,同時也是巫虎這位猛將之妹,都是身份不一般的存在。蠻族的蠻王對於文朝官員們而言,確實不會放在心上。但蘇杭這邊的人卻不一樣,寧府能夠如此快速地恢復安寧,就因爲蠻族軍的幾次殲滅戰的戰果。

唐俊詞夫人親自接待,這個待遇確實比較高。楊繼業自然不會放在心上,韓玉芝也能夠應對這樣的交往。

劉裕等人也得知楊繼業返回蘇杭的消息,他們在知府衙門才坐下喝茶,劉裕等三四個人就趕到了。一起坐下,劉裕等人自然要向楊繼業賀喜,送給兩位新夫人的禮品,也是帶了過來。

楊繼業笑眯眯地收下,表達了感謝,客氣一番,彼此之間也不虛套。唐俊詞等府衙的人就看着他們之間的客套,過楊繼業在蘇杭人脈有多深厚。

唐俊詞作爲知府大人,任期滿了,或其他因素朝堂將他調離,就脫開蘇杭這個圈子。但像楊繼業這樣形成的人脈,將牽扯很深。

重新上茶,唐俊詞說,“楊詠石,之前你提到小王爺要打倭寇的事。劉老這些蘇杭賢者也在,再說說吧。”

對倭寇作戰,知府這邊只是做地方工作,爲軍方做好後勤需要。真正決策的,還是平倭軍的大將軍徐金勝。只不過,中軍戰力孱弱,無法主導戰事的推進,才使得平定倭寇之戰的主導權無法掌控。

“那就聊聊,小王爺也沒多說,小子說不定能夠讓各位滿意。”楊繼業笑着說,放下茶杯,“三天前,我到見湖鎮。小王爺過來,問王府的事情。順便聊到臺府與倭寇對峙的事情,平倭軍這邊,經過這些時間的操練,軍兵們戰意高昂,將士們都想打。

小王爺說,這次打倭寇,完全是攻堅戰,他會先同徐將軍溝通,然後邀約武夷土兵一起進軍。至於對戰結果,我還是比較看好的。這一次對戰倭寇,王府軍中的蠻族軍一支,因爲在寧府的損失一時間不能補充,實力大損,巫虎將軍不會直接出兵,但肯定會在王府軍中,協同小王爺與倭寇作戰。”

“蠻族軍元氣還沒恢復,無法直接參戰,確實讓人擔心。”唐俊詞說。

“唐大人,成軍容易,要成強軍可不是兩三個月就可達到的。少則一年,多則三五年,才能夠將百鍊軍將操練出來。”楊繼業說,“之前的蠻族軍一支,我在荊蠻楚地時,就看到他們勤苦操練,整天在山野裡奔跑,熬打出鋼鐵一般的作戰意志,哪怕面對十倍之敵,才能做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從軍兵戰意和軍心上說,與敵會戰,己方戰損過兩成,軍心還在,軍兵戰意猶存,那就是強軍了。面前十倍或百倍於己的敵人,依然義無反顧地往前衝殺,纔是鋼鐵一般的戰士,這纔是鐵軍……”

聽楊繼業說起操練軍兵,這種百戰而不敗的強軍,面對任何敵人都不畏懼、敢於衝鋒殺敵的鐵軍,確實是傳說中的事。

或許,之前的蠻族軍可達到這種程度,但因爲與兩萬餘倭寇對戰,損傷不少,也是必然,使得至今蠻族軍都無法恢復戰力。

這不免讓人噓唏,這些人自然感嘆一番。至於說會不會有人疑惑楊繼業沒說真話,心裡即使在想,也不會說出來。因爲蠻族軍的戰功擺在那裡,不容人懷疑。

“楊詠石,那麼如今的王府軍和武夷土兵戰力如何?”劉裕說,有些話,唐俊詞是不好直接問,他卻無關緊要。

“劉老,平倭軍目前的戰力,比之去年,完全可說是脫胎換骨了。與倭寇對拼,至少不會如去年前軍那般不堪。勝負之數,還得看各種因素。兵者,詭道也。誰敢說是必勝之局?”

“聽你這樣說,我心裡有底了。”劉裕笑着說,“對於征戰,老朽確實不知,但對你這個楊詠石,算是有些瞭解。從沒說一句誇大之詞,知府大人你說是不是?”

唐俊詞就笑起來,對楊繼業虛點幾下,說,“少年老成,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楊詠石青春年少,本該意氣飛揚,卻陪着我等老傢伙在這,確實委屈他了。楊詠石到蘇杭遊學,給蘇杭帶來什麼,我們心裡有數就好。別的不多說,等會在酒席上敬他幾杯酒。”

“唐大人如此說,小子如何敢當。”楊繼業微笑地說,“小子游學蘇杭,得到唐大人、劉老等諸多先賢指點,收益匪淺,終身難忘。小子以茶代酒,敬各位前賢……”

傍晚,知府唐俊詞招待楊繼業一家子晚餐,而劉裕等人陪同,期間,其樂融融。

得知平倭軍要對倭寇進行開戰,不論勝敗如何,對蘇杭而言都是好事。再說,蠻族軍雖說戰損較大,可並非沒有一戰之力。只要倭寇敢出據點,平倭軍絕對會給他們迎頭棒擊。

韓玉芝、巫素貞等女有唐俊詞夫人陪同,哪怕這些女子年輕,可知府夫人也明白,這是未來右相家人,不會錯過交好的機會。

天沒黑,酒宴卻散了。楊繼業知道,這些文人吃酒,吟詩作賦,歌詠相和,興起來後,就沒有什麼時間觀念了。

楊繼業對此有觀念,如果沒有多少事務纏身,倒是樂意奉陪。不過,他與唐俊詞等人終究是有些代溝的,說什麼能夠融洽,那都是各有所需。

如果與孫曉君他們胡鬧,才真的可以放開。文朝與前宋風氣差不多,文人聚集,往往會選擇在青樓等場所。這一次,在知府聚餐,那是因爲楊繼業帶了新婚家眷到蘇杭來。

離開杭城,與劉裕、董老等一起走,一羣人出城,張靖海、鄭明亮、趙佩龍、王敬寶等體系裡的重要角色,都出現了。對於少爺到來,這些人才有主心骨,與劉裕等重要成員,也是熟悉。

再者,少奶奶過來,作爲體系中重要成員,他們也要表達內心的敬意。

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3章 老 媽第580章 鏖戰寨牆第241章 見學政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135章 談崩了第619章 殺上去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49章 鷹巢山匪第11章 一拳之威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696章 破王家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456章 追與逃第356章 挺過來了第37章 劉浪出題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63章 一路衝殺第94章 應對問答第284章 孫大炮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21章 再抄詩第440章 敢不敢第655章 勝三傑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51章 冬梅殺到第175章 斬馬腿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568章 軍營破第55章 冬梅落陷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92章 族羣分別第668章 見先生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554章 留火種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241章 見學政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28章 酬 謝第405章 出兵寧府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355章 殺回去第84章 又見啞巴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424章 接戰前第14章 巫 家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633章 信誠苑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160章 三戰議定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665章 無戰損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9章 找王爺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568章 軍營破第349章 新規劃第717章 算你狠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533章 多高士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