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楊家幺兒

對於老爸返回京都,會有不小危險,楊繼業早就有所預判,但他相信老爸對其中危險也會有精準的判斷。伯權大師隨行,路上肯定沒什麼危險,可到京都後,伯權大師還會留在楊家嗎?

太子劉靜如今自保都難,皇權爭奪,或許比預想要殘酷得多。太子府沒多少勢力,短時間內,能夠有自保的力量嗎?

不過,力量大小,主要還是看文昭帝的意思。只要文昭帝覺得要保住太子劉靜,其他人想動太子劉靜就不可能成功。

楊家這邊,鐵叔他們會不會將之前的舊部,召集返回右丞相府?榮盛鏢局這邊的力量,在京都確實太薄弱,又沒有什麼人才可用,對於京都的勢力爭鋒,榮盛鏢局的人沒有什麼經驗,應對起來會更難。

如此看來,自己是不是該快一些返回京都?到文朝一年多,楊繼業對楊家的認同已經順利完成,對楊爸、楊媽也完全接受,作爲這一世人的父母,他不想他們受到任何傷害。

“劉老,太子府這邊勝局有多少?”楊繼業說,隨後解釋一句,“太子劉靜這個人,我覺得堅韌寬厚,如果是他的對手來坐上寶座,我們經營的大環境可能就是另一種勢態……”

“楊詠石的顧慮,老夫是明白的。”劉裕說,“皇上突然召回右丞相,我琢磨這不算好事。

這不是對右丞相而言,而是皇上身子可能有大問題,然後纔會有這樣的落子。我這樣猜想,或許京都那邊也有類似猜想,然後,街頭行刺的事就做出來了。至於,宮內有什麼動靜,我們遠在蘇杭,就沒法得知,也就不好推論了。”

楊繼業點點頭,表明自己懂這個事。

劉裕微微沉思,隨即又說,“假設皇上身子出問題,那他該怎麼做?選擇要保太子,纔會加急召回右丞相。這些天,太子府和右丞相都處在高度危險之中,但如果闖過這一關,我想太子府就會逐漸接手皇權,京都的局面,一時半會,還不可能明朗……”

“那還好,我們時間上還算夠用。”楊繼業覺得只要京都那邊,一時半會沒有真亂起來,他可在蘇杭這邊多停留幾天。

實際上,他即便返回京都,估計也難有作爲。按照劉裕的推測,文昭帝可能身體有不小問題,但暫時還不會發作。右丞相到京都後,太子劉靜可能會開始監國,權力逐漸轉移,這樣一個過渡時間,權力之爭激化是必然的,但文昭帝那邊肯定也會支持太子劉靜。

“楊詠石,你對京都的消息更多一些吧,有沒有什麼最新不進展?”劉裕說。

“劉老,京都那邊確實有我們一些人手,開了幾家店。不過,他們還得從街上打聽,真正機密的信息,是無法得到的。”楊繼業想了一陣,覺得還是將自己背後的一些事情,透露給劉裕,這樣彼此之間更多信任,“劉老,右丞相有三子一女,老大戰死北地,老二不過一八品小官,女兒女婿也不得意。那個幺兒……”

“哦,楊詠石對右丞相一家比較瞭解啊。”

“能不瞭解嗎,那個幺兒,就是小子……”楊繼業笑起來。

“……”劉裕看了看楊繼業,搖搖頭,苦笑一下,“楊少爺瞞得緊,老朽早該想到纔是。荊蠻楚地出來的楊姓,除了右丞相一家,誰還有如此的文采與才幹?蠻族軍能夠折服,本身就不一般之事。”

“劉老,小子並非有意隱瞞。我出來,與家父確實沒有絲毫關聯。家父在荊蠻楚地,一直居家讀書而已,與蠻王見面,不過是每年的端陽節。小子在蘇杭這邊的事情,家父也僅知曉一二,不會過問……”

“楊少爺的手筆,與右丞相不走相同路。也因爲這,才讓老朽沒想到楊少爺出自右丞相府啊。楊少爺才華橫溢,千古一人,那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劉裕不吝嗇讚譽之詞。

“劉老,這個事情還請您老不外傳,京都那邊,我看你過些時日會過去,卻不想讓京都得知我們在蘇杭所作的事情。”楊繼業說,“蘇杭這邊的商會,除了在內陸找貨源之外,對內不做其他貿易,儘可能減少我們對國內市場的影響。當然,從海外得到奇物、新品等,在國內商貿,也不是不可,但要走正規商路……”

“楊少爺的用意,老朽明白了。你放心。”劉裕說。對於楊繼業的新身份,只會讓蘇杭這邊的股東們有更安全的感受。

“楊少爺,京都形勢詭秘,但想來右丞相一定有所防範。雖說右丞相離開京都六年,京都人對右丞相還是最敬佩的,特別是士林中人。右丞相就是士林的一面旗幟、一座最高峰,號召力和影響力不容置疑。如此,右丞相返回京都,纔有定鼎京都之力……安全問題,想來更不需擔心……”

過楊繼業的身份後,對於右丞相府的態度,自然不會是冷峻分析和側目觀察的態度。劉裕對楊盛文顯然也是崇拜的,他如此說,或許與京都的現實並不相符。

楊繼業表達了感謝之意,對於老爸返回京都,明爭暗鬥,身處危險,也確實無能爲力。從實際情況而言,榮盛系列根本沒有力量可影響到京都的勢力結構,甚至都無法插手其間。

雖有無奈,但楊繼業只能接受這樣的事實。

關於蘇杭這邊集團的發展與佈局,討論差不多,形勢明朗,往後不過是落實而已,資源和資金充足,但要做成楊繼業的構想,卻要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

眼下可做的事情也多,一來是廣招工匠,儘快突破對材料的研發,對武器的更新,特別是火炮的製造和威力的提升;二是海戰軍兵的招收和訓練,這方面也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事情。

蘇杭平倭之後,流民必然會返回各地,恢復生產,休養生息。到時候,招收兵源會縮減,難度會更大。招收的海戰之軍兵訓練,楊繼業也有了規劃,那就是乘着平倭之勝局,乘勢攻佔一些海島,在海島上訓練軍兵,蘇杭這邊的人都不會得知,能夠做到完全的隱秘。

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535章 來戰——第74章 露臺上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49章 鷹巢山匪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672章 心與善第156章 二對二第63章 一路衝殺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6章 過 關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90章 知與行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524章 同一天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249章 第一招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296章 孫家助力第280章 百十斤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383章 逼 問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406章 祥山鎮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710章 密 謀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623章 初戰有功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480章 死亡線第420章 不缺膽氣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198章 降不降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510章 孺慕心第51章 冬梅殺到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400章 天不負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80章 單 挑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8章 闖王府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27章 笨死了第528章 赴北地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482章 前無路第480章 死亡線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156章 二對二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123章 讀與考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717章 算你狠第50章 倩影再現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94章 應對問答第658章 陳老頭第480章 死亡線第124章 馬 事第182章 第一親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347章 芒勁角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85章 刮骨療法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13章 到 手第408章 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