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大將軍指揮不動

三月中旬王府軍開始往寧府推進,之後,蠻族軍突然出現在祥山鎮。駐紮祥山鎮五六天後,楊繼業聯絡到杭城,與唐俊詞等人溝通,決定讓蠻族軍從祥山鎮開拔,緩慢推進,目標已經明確,就是寧府府城——寧城。

徐金勝作爲平倭軍的大將軍,對於蠻族軍的行動,一直都跟不上,更不要說干涉了。得知蠻族軍出現在祥山鎮,都是蠻族軍駐紮祥山鎮三天後的事情,中軍這邊擔憂倭寇圍困蠻族軍,孤軍深入的後果是什麼,大家都知道。

可沒等徐金勝反應過來,研討出對策和安排應接事宜,新的情況再次傳到中軍:蠻族軍三千人馬率先往寧城推進。

徐金勝滿肚子怒火無處發作,王府軍確實能戰,敢戰,但畢竟只有三千人啊。倭寇在蘇杭有多少人?至少有三萬到五萬。而寧府,最大的倭寇股匪宮崎山就盤踞在這裡,僅僅宮崎山的嫡系人馬,不會少於一萬五。

三千對一萬五?這不是憑險而守。野外對戰,很可能倭寇會事先設伏,將整個蠻族軍都包餃子了。

前軍上次攻擊或者,損失五千人馬,實際戰死沒有五千,但失蹤和傷亡總和卻有這麼多。前軍企圖招兵,填補空餘,雖然招收了一些人,但徐金勝也知道,這是不可用之兵。

如果蠻族軍折損在寧府,平倭之重任又該如何去做?

蠻族軍和王府軍自聚軍與蘇杭後,就一直躲着中軍,也在躲着軍令。徐金勝知道,之前監軍張濤所爲,更讓蠻族軍與中軍離心。

於連欣和劉瀟傑一起到來,於連欣說,“大將軍,可有最新軍情?”

徐金勝壓下一肚子怒火,說,“情勢危急。蠻族軍三千人孤軍深入寧府祥山鎮,如今更是往寧府府城而去。這次推進,他們根本就不掩藏行軍的路線,似乎專門讓倭寇得知。於參軍,你說蠻族軍意圖何在?”

“大將軍,且不急吧。”於連欣說,“劉大人也帶來一個軍情,請劉大人說說。”

劉瀟傑也不推,說,“下官是接到唐大人的一封信。這封信裡,有楊詠石些給唐大人的一封信。信中說,寧府入春以來,流民飢寒交迫,老人、孩子、病殘之輩,再無接濟,勢必餓斃於路旁。

蠻族軍不忍見這番慘狀,往寧府府城推進,所過之地,會施粥放糧,讓寧府村寨及流民,能夠苟延殘喘,活到秋收……”

劉瀟傑說着,將信件遞給於連欣。於連欣讀過,感嘆一聲,說,“楊詠石之心懷,蠻族軍又如何不拼死向前?不過,楊詠石也不是魯莽之人,蠻族軍勇猛用命,只要沒被倭寇圍住,總能夠找到憑險而守,與倭寇一戰。”

徐金勝對於已經成爲事實的情況,心裡極爲不滿,但楊繼業那種救民於水火,他又如何說得出蠻族軍違抗軍令之事?

“如今,平倭軍和蘇杭地方該如何接應蠻族軍,纔是我們最緊要之事。”徐金勝說,“平倭軍的戰力本來就弱,分開來,力量更弱,倭寇更有可乘之機啊。”

“大將軍,平倭軍重兵集中於紹府、寧府邊界,隨時可應接王府軍。武夷土兵在臺府,也可威懾臺府境內的倭寇。至於王府軍和蠻族軍的具體戰況,我想,未必是平倭軍都開過去是上策吧。”於連欣說。

對於平倭軍的定計,劉瀟傑不會過多參與。他到平倭軍中來,主要是協調地方與平倭軍之間的關係。有何多事務,需要注意一個人來處理。特別是軍需方面的,沒有地方大員看着,地方上未必肯按數運送。

一旦平倭軍沒有得到補給,這些軍兵在外亂起來,吃虧的依舊是蘇杭地方。

對於蠻族軍所說出的理由,徐金勝也不好直接反駁,但平倭軍就這樣子,面對倭寇,誰敢說能夠不敗?

蠻族軍只有三千人馬,一旦被圍困,然後,倭寇圍點打援,說不定所有平倭軍都要栽在寧府。這樣的局面一旦出現,誰來擔負責任?

實際上,這時候任何理由都沒用。徐金勝面對這樣的局面,除了憤怒、除了想罵唐俊詞等文人禍害,當真沒有別的辦法。

縱然不甘心,如今蠻族軍已經行動,中軍這邊哪怕下令,責成蠻族軍返回紹府,估計蠻族軍也不會聽命。

文人不知軍,以爲楊繼業這番仁慈之念,道德恩澤,蘇杭的人就能夠少死很多人?可蠻族軍一旦被圍殲,蘇杭的倭寇會更加猖狂,會連續攻佔很多城鎮,甚至杭城都不一定保得住。

徐金勝聽於連欣和劉瀟傑還在感概楊繼業的那封信,不由地苦笑,陰沉着臉長長地不出聲。

於連欣是知兵的,可面對這樣不聽軍令的王府軍,平倭軍中軍確實沒有好辦法。關鍵還是平倭軍戰力太弱,自然鎮不住這些邊地過來的軍兵。

楊繼業對蠻族軍的影響力和插手軍中之事,於連欣也很不滿,但楊繼業名義上僅是一個遊學的舉人,並不在軍中,又如何強令對方?

楊繼業在杭城外辦粥場、招攬流民這些義舉,於連欣也是知道的。對於楊繼業要去寧府城鎮和府城辦粥場,軍方又如何幹預?

徐金勝等人頭痛之時,楊繼業已經從升山鎮離開五天,沒有回祥山鎮,而是直接往寧府府城而去。寧城也是一個大城,雖在寧府中心,但一直沒有被倭寇攻陷。

寧府這邊的民衆,無法在村寨呆,聚集在府城寧城周邊。但寧城不敢出城,更不敢將流民放進城。

有時候,倭寇到寧城外哄搶一番,追殺逃竄的流民爲樂。寧城守軍和城中青壯,也只能在城頭低頭不看,屈辱往肚子裡咽。

過了年,倭寇一直都沒有出來打搶,寧府這邊也知道是因爲在紹府見湖鎮,平倭軍一舉滅掉見湖鎮的倭寇,全殲。如此,便威懾了倭寇,使之不敢隨意出來搶掠。

進入三月,得信說平倭軍會出兵,讓蘇杭各地都能夠進行春耕,也極大刺激了流民們的心。

接下來,倭寇會不會有什麼動靜?整個寧府,都在觀望。

第40章 端陽詩會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239章 新朋友第498章 議婚事第89章 一屋不掃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541章 完 勝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223章 攤子大第48章 耶律鍾玉第431章 有刺客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478章 又受挫第498章 議婚事第478章 又受挫第536章 北地多豪俠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214章 娶 你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672章 心與善第98章 忠心換槍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717章 算你狠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632章 幫妹妹第51章 冬梅殺到第70章 攻楊家第433章 三段式第61章 豹虎鬥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382章 槍來——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2章 有鬼呀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550章 順利截殺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518章 美人恩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105章 二皇子劉偉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535章 來戰——第699章 排禾縣第308章 知書堂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231章 上 朝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698章 殺無赦第303章 報 官第57章 攻 殺第403章 三件寶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157章 互 罵第485章 勝利了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379章 領軍需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421章 訴衷腸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714章 不經打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168章 劉耀輝出面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630章 有喜啦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541章 完 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