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

雖說不尊平倭軍的中軍之令,但楊繼業也不會讓外界抓蠻族軍的錯處。在蠻族軍對外展露行軍跡象之前,先給唐俊詞這個知府去了一封信。

信的大致內容是:王府軍在開拔進寧府之後,見到這邊遍野荒蕪,所有的村寨都成爲無主之地。這樣的情況下,要推進春耕工作,難度大。

還有更令人憂心的是,寧府、臺府等倭寇佔領區域,流民流離失所,官府和大戶們都不敢出城,也不敢將流民放進城內。這些人,到了春季,無吃無穿,完全處在瀕臨死亡之際,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在沒有外力去救援他們,給這些人送去吃物、基本口糧延命,極有可能出現易子而食的慘狀。

蠻族軍得知這些情況,全軍上下,都不忍心,決心出兵寧府府城一線,並帶上米糧,施予給這些絕境中的華族老小。

這一封信,自然是大義凜然,也是蘇杭目前倭寇佔據區域的實際情況。不說寧府和臺府兩地,連紹府、杭城等區域,民衆都苦不堪言。

對於唐俊詞等人而言,雖說處在高位,沒有親自到村寨、城鎮去體察民情,卻也是明白這些情況。

對楊繼業所憂心和蠻族軍所作的事,自然體會到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接到信件,唐俊詞將知府這邊的人員集中開會,討論官府該在接下來的時間做什麼事,才能夠儘可能改變蘇杭底層流民的處境。

另外,抄錄一份傳給身在平倭軍中軍的劉瀟傑,讓劉瀟傑想辦法,影響和說動平倭軍的決策,儘可能往倭寇佔領區域前進,力求幫助到這些瀕臨絕境的人羣。

劉瀟傑拿到信件,才明白爲什麼蠻族軍不按照之前所決定,冒險前往寧府深入。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讓他們這種文人是最爲欽佩的。

蠻族軍的核心是誰,劉瀟傑是明白的,雖說楊繼業從沒說過與蠻族軍之間的關係,但這些人都知道。這次蠻族軍冒死突進,完全是捨生忘死之義舉。

劉瀟傑不能直接對徐金勝大將軍說這些,便找於連欣,將抄錄的信件給於連欣看了。於連欣也是感概不已,但平倭軍的實力如何,於連欣也是心知肚明。苦笑着表示,平倭軍這邊,真要往臺府深入,那可能的後果,會完全出乎他們的掌控。

到平倭軍之後,劉瀟傑也見過前軍在見湖鎮之戰,知道平倭軍的實際戰力。也知道,目前的平倭軍,也就蠻族軍和王府軍可以同倭寇正面一戰。

武夷土軍的戰力確實要高一些,正面與倭寇拼殺,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徐金勝不敢賭,武夷土軍自己也不敢賭。目前,武夷土軍已經按照先前的軍令,從紹府出發,往臺府境內推進。

經過知府、杭城文人們做工作,蠻族軍準備前往寧府救人的行爲,得到傳揚,也得到不少大戶的迴應。願意出糧出錢,甚至出一些人隨軍到寧府那邊去做事。

這樣的反響多少有些出乎楊繼業的意外,對於古代人的認知,又多了一些。文朝體系貪腐嚴重,文人傾軋,武將孱弱,但文人中一些人心懷世人,性情悲憫,又因爲古代對於宣傳的認知不足,只要稍微做一些宣傳,立即激發了大部分人的善心。

杭城這邊的人,在劉裕主導下,聚集了不少人,願意去寧府幫忙,順帶將杭城這邊收攏的米糧帶去。

楊繼業留在杭城的楊家寨和楊家粥場,在鄭明亮等人的主持下,也抽調一批人,合起來有幾百人一起,準備前往寧府,與蠻族軍匯合。

榮盛鏢局的第一批物質運送到杭城外楊家寨,便同這批人一起走。雖說軍兵不多,可榮盛鏢局的保鏢戰力不若,加上人數多,倒不擔心有人搶掠。而官府方面,也不想讓所有的好事,都落在王府軍頭上。

這些人一路走,都有官府接應,也有沿途的人加入。離開杭城進入紹府,這個團隊已經擴展到千人,影響面也在急劇提升。

這樣是楊繼業事先沒想到的,但如此一來,好處很多,令人擔心的也有。倭寇如果針對這一團隊進行襲殺,他們的抵抗力量很弱,除非有比較堅實的寨子或城堡,不然,完全經不起倭寇衝殺。

對於這樣的風險,蠻族軍這邊暫時沒有多少力量來支援,只能請劉浪把留在紹府的駐軍部分,派出兩千人隨同推進,進入寧府。

一時間,蘇杭所有的注意力,都落在這個援救災民的團隊上。每一天,都有不少信息在蘇杭傳遞,也有不少人自告奮勇地加入進展也的援助團裡。

但凡加入進去的人,都有官府方面的新因,人員來歷可靠,還得自帶米糧。對於這一點,蘇杭各處都是理解和接受的。

楊繼業等升山鎮和橋臺鎮的事情處理差不多,帶上巫豹、楊猛等前往寧府,準備與巫虎匯合。他不進軍營,但會出現在粥場上。這種事情,自然出面,對於他這個遊學的書生,是非常獲讚的行止。

楊繼業在杭城那邊的文名已經響亮,粥場的事情也在上層人物間傳開。到寧府再辦粥場,也不會有人質疑。至於辦粥場的投入,來源在何處,也不會有誰追問。

這種只付出,沒有收益的善事,誰會問米糧的來源?只會有人拿自己家積存的米糧,無償地贈送給粥場。

實際上,升山鎮和橋臺鎮運送工作還在緊張而繁重中,不過,將金銀、財寶運走,安全抵達見湖鎮和杭城外的楊家寨,剩餘的大量米糧,楊繼業就不會繼續留在慈西州這邊,免得他長時間沒露面,反而會令人疑心。

楊繼業從升山鎮出發前,問了倭寇的反應。對於蠻族軍向寧府推進,蠻族軍在寧府做保障春耕的工作,勢必會引起倭寇的不滿。甚至,升山鎮和橋臺鎮被攻破,很可能倭寇會有察覺。

倭寇與升山鎮之間的關聯有多深,原本是問過李明傑和齊洪波的,但之前他們的聯絡都不定時,可蠻族軍進入寧府後,雙方的往來和交換情報就比較密集了。倭寇一旦得不到升山鎮的信息,自然會察覺升山鎮已經被攻破。

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113章 產業規劃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217章 玉滿懷第498章 議婚事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530章 新婚了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698章 殺無赦第18章 縣學內第690章 輸得徹底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148章 第一戰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90章 知與行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330章 沒信心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27章 笨死了第287章 行動了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383章 逼 問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293章 假 打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31章 逃 學第19章 三個問題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524章 同一天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707章 密 談第400章 天不負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123章 讀與考第63章 一路衝殺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217章 玉滿懷第704章 安 睡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15章 巫 龍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175章 斬馬腿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390章 奇襲見湖鎮(二)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510章 孺慕心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524章 同一天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8章 闖王府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710章 密 謀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198章 降不降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21章 再抄詩第539章 約 戰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90章 知與行第61章 豹虎鬥第633章 信誠苑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62章 殺匪虎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28章 酬 謝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