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

對於橋臺鎮一戰,楊繼業早有預計,實際的戰況與推演吻合。隨後的工作進展,也與先期預測一致。

只是,齊洪波蒐集的財物比預計要多出一些,倒是意外之喜。

寧府這邊的情況,比起杭城周圍,慘況要嚴峻得多。楊繼業手裡有如此多的財物和糧食,倒是考慮到一個時期,那就是在寧府各州周圍,建粥場,讓這裡流民有找到一口吃物之地,免得餓死那些老人、孩子。

過年之後,寧府、臺府等地,沒有逃出地域的流民,多聚集在府城、州城、縣城周邊。遇上倭寇殺來,便四散逃走,進入荒山躲避,期間肯定會死傷大半。

在冬天之時,這邊但凡可以吃的東西,也基本吃光。大族大戶對外施捨,也在進行,奈何流民人數多,難免力有不貸,餓死、凍死的人也不少。

如今春季,缺少食物更嚴峻,如果不能及時施予米糧。餓死的人會驟然增加,這方面,官府也在想辦法,開倉放糧。

不過,寧府、臺府的倭寇比較多,活動範圍也廣,使得各大小城,都不敢開門救人,最多就是在城外成立粥場,施粥。

這種局面,雖說還沒親眼見到,但從杭城那邊的情況,就可以推知這裡的狀態。

“二哥,目前我們推進往寧府,威逼倭寇,吸引人們注意力,兵力有缺了。想要在各州府做粥場,該如何是好?”楊繼業也是擔心,辦粥場固然是好事,但也需要有人保護才行。

粥場人員、維護秩序、甚至運送過去的米糧,都需要人手來看護。蠻族軍顯然是不可能再分兵了,勢單力弱,爲倭寇所乘,那就太冤。

“少爺。這方面我可沒主意,”巫虎說,“不過,辦粥場總能夠招到人手的,這麼多流民,還選不出一些人做事?至於米糧的安全,平倭軍的名頭完全可威懾那些人了。”

“想來也是,”楊繼業笑了笑,“如今要找人做事,有一個安穩的生存環境,誰不願意,誰還不盡心。”

大年前後,蠻族軍招收的人員,包括輔兵在內,沒有出現過做事耍奸、需於應付的現象。固然是在招收人員時,做了初步的選擇,更主要的是。這些人經歷了戰亂,知道安穩來之不易,所以格外地珍惜。

“二哥,那麼,等橋臺鎮那邊的軍兵返回歸隊,我們就可以出現在前往寧府的路上。”楊繼業說,蠻族軍不能在升山鎮附近出現,不然,升山鎮的戰事就脫不了關聯。

外面對李明傑和齊洪波的罪證固然不足,但一旦人們猜疑起來,以後蠻族軍承受的壓力也會大了。

目前,大家都不知蠻族軍在何處,還以爲主力在祥山鎮那邊。返回祥山鎮是沒必要的,就直接出現在祥山鎮往寧府府城的路上,直接亮出旗號,吸引寧府這邊人們的注意力。

等與倭寇接戰之後,人們發覺升山鎮和橋臺鎮消亡,也只能亂猜,因爲蠻族軍確實沒有時間去滅這兩個鎮子。

“少爺放心,留在這邊的人手和返回的軍兵,都已經分派好了。該休整的休整,該獎勵的也都發放。”爲禍說,對於給軍兵的獎勵,楊繼業一直都是主張儘快兌現,讓軍兵們拿到手,這樣他們纔會安心。

當然,獎勵中主要是金銀,也可存放在榮盛鏢局,等戰後再領取。如果戰場被殺,存下的金銀,榮盛鏢局會將這些金銀交送到各人家中。特別是對蠻族軍而言,榮盛鏢局是值得信任的,因爲那邊的人是來至生蠻各支。

所以,不少軍士都是拿到獎勵和軍餉之後,都存到榮盛鏢局去,身上只是拿着憑證。這樣的憑證,各軍小隊也會有登記、造冊,讓軍兵們完全不擔心自己的財物安全。

招收的輔兵大多沒什麼家人,但蠻族軍正兵是有家人的。他們所獲,寄送回家,那是他們的願望。

橋臺鎮和升山鎮等他們走後,這裡的人們肯定會逃逸,變成死域。榮盛鏢局的人過來也快,先來了一部分,接受蠻族軍手裡的事務,與留下來的軍兵一起,處理餘下的事情。

運送金銀、財寶,奇物等,有些需要比較專業的操作,像銀錠、金磚等,只要掩飾好,不外泄露,只管車拉馬駝。一些奇物,古字畫,就需要很好的保護。

這方面,榮盛鏢局當初就招收一些專業的人員。來負責這一塊。至於這些人到升山鎮來,見到寶庫裡的物件有多少驚訝,那不是外人所知的。

蠻族軍的主力隨着巫虎離開,楊繼業和巫豹等還留在升山鎮,也是要鎮守着升山鎮和橋臺鎮兩地。這邊有兩位大宗師坐鎮,哪怕留下來的人主要是輔兵,也會安全得多。

巫豹前往橋臺鎮那邊留守、看護着,楊繼業則在升山鎮這邊,留在李明傑的主宅中。有楊猛、樹崗等人在身邊,完全不擔心安危的。

三天後,巫虎的信鴿傳過來:王府軍的主力已經抵達祥山鎮,蠻族軍開始往寧府府城行進,威逼寧府府城。

至於平倭軍那邊有什麼意見,蠻族軍這邊僅是將軍士行動向上彙報,也與杭城那邊官府告知,請唐俊詞通知寧府這邊的官衙。

平倭軍原本就分兵三處,當初蠻族軍進逼祥山鎮,就讓平倭軍徐金勝擔心不已。平倭軍主力雖說推進往臺府,實際上不過是從紹府邊界過去一點點,如今,王府軍從祥山鎮繼續往前推進,逼向寧府府城,那時要徹底與倭寇對決了。

然而,徐金勝擔心也是白擔心,他知道蠻族軍兩次全殲倭寇五千餘,不會聽他所指揮。如今,只求蠻族軍別過於前突,孤軍深入,被倭寇所圍困。

於連欣坐在徐金勝邊上,老人各一杯茶,看到大將軍憂心重重,說,“大將軍,你覺得蠻族軍是輕敵冒進嗎?”

“之前兩戰兩勝,又與中軍發生衝突。蠻族軍心裡不滿,又覺得倭寇不過如此。他們不知倭寇的兇殘、暴虐,孤軍前往,地方上又有誰敢同他們呼應?”作爲平倭軍領軍大將軍,徐金勝也是苦惱不已。

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704章 安 睡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284章 孫大炮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408章 好東西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554章 留火種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32章 蘿蔔乾第448章 去皇宮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560章 阿德到來第243章 爭 辯第28章 酬 謝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54章 逃得掉嗎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15章 巫 龍第427章 殺伐果敢第60章 大火阻路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510章 孺慕心第339章 挽 留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42章 太子劉靜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499章 議清剿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285章 趕時機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350章 粥場鄭明亮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13章 到 手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146章 態度粗暴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136章 難取捨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93章 初進縣衙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340章 平時多流汗第99章 研討槍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202章 開 倉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123章 讀與考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136章 難取捨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499章 議清剿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524章 同一天第62章 殺匪虎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440章 敢不敢第308章 知書堂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539章 約 戰第214章 娶 你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704章 安 睡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335章 倭寇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