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去皇宮

蠻族軍隨王府軍出征蘇杭,要與倭寇作戰,荊蠻楚地是知道的。蠻族軍出征後,一直沒見間斷與荊蠻楚地的信息溝通,物質上也是如此。

到蘇杭後,第一戰在李家寨外殲滅倭寇兩千餘,繳獲確實不多,但也有不少戰兵得到較多獎賞,將這些獎勵寄送回家。

除了寄送物質、錢財,自然也會有信件傳送的。讓荊蠻楚地對蠻族軍一直都有了解,也得知這些人是平安的。特別是大年之前,整個體系都下發了一次豐厚的獎勵,軍中除了獎勵還有軍功兌現,那就更多實惠,通過榮盛鏢局或榮盛百貨的人,傳送到各自家人手中。

荊蠻楚地這邊,有巫龍在主持,他與楊繼業、以及垣武城都是緊密聯絡的,知道蠻族軍推進和勝利情況。

特別是蠻族軍在見湖鎮全殲我看三千人的消息,傳回荊蠻楚地,這邊的人自然高興,也對蠻族軍的實力有了更明確的瞭解。

巫家寨夜校,如今也更名爲知書堂。學校裡,少年和中年男人一直低調地隱居者,他們通過在知書堂讀書的少年口中,得知外界的情況,得知楊繼業在蘇杭殺敵立功。

少年躲在知書堂裡,對着黑板說,“楊大哥,我一定好好讀書,好好操練,過兩年,我也要出去征戰……”

中年人和少年都知道目前他們的處境,如果他們的蹤跡暴露出來,可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樣的結果。但過些年,朝堂和宗室會有什麼變化,誰能夠說準?中年人見少年立下這番志氣,也甚是欣慰。

過一會,少年看着中年人,突然神情黯然,“你說,爹爹身子會不會好一些?爹爹會不會堅持不住……”少年說着,眼淚忍不住流下來,不過,他卻很快擦掉眼淚,“我不能哭,我要努力,不能讓爹爹失望,也不能讓楊大哥失望……”

與此同時,遠在京城的太子府,劉靜已經五十七歲。接到外面傳回來的戰報,蘇杭平倭軍殲滅我看於見湖鎮,殺敵五千餘級。

看着戰報,劉靜沉思錄一刻鐘。對身邊的人說,“備車,去皇宮。”

對太子劉靜而言,已經四五年沒有去皇宮裡,沒有見到父皇文昭帝。對外界而言,太子劉靜這些年來,不過是在苟延殘喘,就像風中的火燭,不知下一陣風會不會將飄動不定的燭火就吹滅了。

從年前身子逐漸恢復,臃腫的體態已經有了變化,雖然皮膚上依然是色澤斑斑,但明顯是好轉的跡象。劉靜也知道,他藏在太子府,不如出去,將自己身體變好的信息傳揚出去,兒子得知這個消息,說不定就會返回京城。

父子見面事小,但對大統之爭而言,兒子迴歸京都,讓朝堂那些大臣看到太子府依然有傳續,纔會換得更多的支持。

其實,對劉靜而言,早就不想圖謀那張椅子。然而,生在皇家,不爭的結果是什麼?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死亡,而且是全家滅絕的那種。

作爲太子,他已經沒有選擇和退路了。這條路,只能走下去,走到底,哪怕荊刺滿徑。

劉靜也明白,這時候去皇宮,會驚動敵手,很可能讓敵手再下死手。目前的太子府已經沒有抵禦之力,可如果自己不出去,太子府同樣也會沉淪滅亡。

找這樣一個機會去皇宮見父皇,劉靜覺得也是萬不得已的選擇。既然決定,他還是要做一些準備,當即令人將太子太保張洪庭請到太子府來,還有韓立仁這個文華殿大學士,有這兩人陪着自己去皇宮,才能在京都引發更多的關注。

只要太子能夠主持事務,名義上太子府的權力,應該逐漸迴歸。哪怕身邊沒有可信度人手,架子搭起來後,纔會讓天下府、州、縣得知太子府的情況,也會讓天下讀書人得知太子府再次運轉。

張洪庭這幾年,在京都已經是一個比較閒散的該機官員,轉而謀求在文道上的提升。是因爲他不可能改變自身太子太保的身份,而太子府已經名存實亡的事實。

接到太子府傳信,張洪庭還以爲太子劉靜到了最後彌留之際,急急忙忙往太子府趕來。不管如何,他與太子劉靜之間的關係總是分割不開的。在太子彌留之際,他過來相送,也是一種大義。

到太子府外,見到韓立仁也到了。韓立仁忙過來見禮,說,“大宗師好。”

“立仁無須客氣。”張洪庭面色稍微嚴肅,不是對韓立仁有什麼不滿,而是因爲太子府這邊的情況,不容他們說笑。

估計韓立仁也是如此想,當下對張洪庭點頭,說,“大宗師,太子府……”

“先進去吧,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說。”張洪庭原本與韓立仁關係也不親近,但上回代楊家到韓家求親,彼此之間反而有了關聯。

兩人聯袂而至,進太子府,卻見太子劉靜站在中堂。張洪庭見了,頓時放慢了腳步。這個變化,大出乎他的意料。

張洪庭確實有好久沒見過太子劉靜,這時候見劉靜站立,身材也不是之前那臃腫虛浮,顯得有精神。雖說臉上依舊能夠看到病態,相比前幾年,那是完全不一樣了。

劉家的根脈都長壽,太子劉靜目前才五十七,說不定還能活過二十年。往後這二十年,誰知朝堂會有怎麼樣的變遷?

“太子,老臣……”張洪庭說着,做勢要跪下拜見。韓立仁則已經跪下去,兩眼流淚,顯得驚喜,說話已經不暢了。

太子劉靜見張洪庭和韓立仁到來,看着張洪庭要跪見,便上前兩步,伸手將張洪庭挽住,說,“張師,免禮。見張師神采如故,小王也是高興。”

“殿下……你身子已經大好?太好了,大喜啊。”張洪庭說,顯然也是激動,倒不是裝出來的。“天佑文朝,該舉國共慶。”

“張師,小王也僅是好轉,還算不上大好。”劉靜說,隨即將韓立仁也扶起來。

沒等張洪庭和韓立仁多說,劉靜說,“張師、韓大學士,今天請兩位過來,是想辛苦兩位,陪我去皇宮……”

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13章 到 手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288章 收糧與佈局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188章 消滅掉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86章 裝傻啊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672章 心與善第91章 劁 豬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336章 殺 賊第646章 三部表態第249章 第一招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707章 密 談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66章 多寶和尚第178章 勝 出第63章 一路衝殺第619章 殺上去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138章 仿製成功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342章 七嘴八舌第5章 抄 詩第1章 穿楊箭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402章 一飛沖天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697章 欽差到第343章 耍蠻氣第355章 殺回去第62章 殺匪虎第382章 槍來——第250章 告官府衙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116章 削勁哥第69章 精銳齊出第124章 馬 事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217章 玉滿懷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633章 信誠苑第96章 再進王府第70章 攻楊家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52章 獻 詩第490章 與禮不合第172章 打 獵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178章 勝 出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298章 夜裡出貨第701章 春塘江口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163章 竹 詩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62章 殺匪虎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717章 算你狠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48章 耶律鍾玉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168章 劉耀輝出面第62章 殺匪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