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野望(下)

王沔在西府幾乎沒有作爲,又暗中搞了一些小動作,宋九不想他破壞西府團結,便說王沔短於軍務,卻長於吏政,調到東府去。

王沔信以爲真,事實他的權利心也很重。

李昉在,王沔很老實,人家是兩國三朝老人,再無爲,他也不敢搞小動作。趙普上來後,他更老實。

趙普下去,難道俺對呂蒙正還要老實嗎?正好呂蒙正重大體,爲人馬虎,這給了王沔機會。於是開始在中書大包大攬,加上他爲人機敏,會察顏觀色,將趙匡義馬屁拍得舒服,因此漸漸將權利從呂蒙正手中一點一滴奪過來。

可是他犯了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做人沒有誠信。

北宋開國之初,從趙大時起就是一個多疑的國度,由於忌諱宰臣權勢過大,因此對大臣在家裡宴見下屬十分不喜,宰相就更嚴厲了。當然,也不是不行,不過大家都在注意着。

因此包括宋九在內,在家裡接見官員很少的,特別是他與趙普在長慶樓宴聚,更是萬人矚目。所以百官無論公事或私事,都是在上值時去中書或西府找宰相。這就要看,若是宋九與趙普、盧多遜,非是公務,皆不得接見。但若是鬆一鬆,往往一天能會見上百個官員的來訪,其中能有九成是屬於私人請託性質。

實際包括李昉在內,同樣都是有選擇性的接見,否則一天接待上百個官員,不要說看美妹唱歌跳舞了,也不要處理公文了,就是這一百個官員一一談話,從早也要忙到晚。

然而王沔開始放行,每天將中書弄得就象會客室一樣。

呂蒙正皺了皺眉頭,心想這小子喜歡見客,由着他吧,然後躲在一邊默默地批閱公文。

喜歡熱鬧也沒有錯。王沔又喜歡賣弄人情,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到,但凡有人請託,全部一律答應。實際東府也不能所有事務都能做主的,許多重大事務還必須要交給趙匡義做最終拍板。況且他上面還有一個呂蒙正呢。

因此王沔拿了好處費,又甜言蜜語地給人家承諾,然而事後卻一一失信。失信一兩件承諾問題不大,大家能理解嘛。然而大多數承諾都失信了,這些官員會怎麼樣想?於是痛恨他的人越來越多。

趙匡義隱隱聽說一點,非是對王沔失望。而是對呂蒙正有些失望。

王沔是參知政事。與西府的樞密副使一樣。是監督者,協助者,也是考察者,但非是決策者。隨時可以更換。

自從聽宋九上了一堂彗星天文課後,加上災害連年年,他對天災看淡了,連帶着修建寺觀的熱情也淡了下去。天災不怪你,可你身爲首相,得將東府經營好,當初趙普推薦,宋九推薦,趙匡義對呂蒙正同樣充滿了期待。可現在呢。

治國如治家,這些年,無論是趙普,或者盧多遜,或者宋九。或者宋琪與李昉,至少東西兩府內不會出現如些失控的狀況。司內都無法掌控,況且天下大小政務?

但趙匡義也不怪宋九與趙普,就是自己,又能找到誰來接任首相之職呢?就一個宋九可以放心,然而暫時確實不能離開西府,除了宋九,自己找誰去?

因此想考察更多的人才。

於是將宋九喊來,問了一句:“誰可接任寇準?”

宋九有些蒙,看着趙匡義。

趙匡義道:“今年開春蝗災嚴重,恐怕……”

他說完,君臣二人都苦笑。遼國那邊這兩年沒動靜了,一恐怕讓李繼隆打苦了,二他們同樣要休生養息。可這個寶貴的時間,災害連連。春天又發生特大蝗災,看樣子今年還得繼續“休生養息”。不過宋九終於明白趙匡義意思,他是急吼吼地想用小寇。

然而這個人選讓宋九感到爲難,不僅是滄州知州,那怕就是未來那個計劃發起的人選也好找,但不僅如此,這是打算替朝廷將來順便培養着樞密使的人選。

宋九遲疑地說:“呂端如何?”

雪藏了很多年,雖然他一度是趙廷美的人,可趙廷美也死了多年,好用了。

“不行,朕也準備重用此人。”

“陛下是說爲將來打算的?”

趙匡義額首。

“這就有些難辦啊,能看出來的,陛下將要一一重用,暫時看不出來的,臣同樣也看不出來啊。”

“故朕與卿商議。”

“臣倒有一個人選,畢士安如何?”

趙匡義搖頭。

這個人名氣很大,然而曾擔任很長一段時間趙元僖的王府記室參軍,雖現在提爲翰林學士,可中間彎彎繞繞很多。宋九卻在心中一聲嘆息,心想呂蒙正很有可能要悲催。趙匡義雖在培養趙元僖,然而對兒子還是防備的,呂蒙正卻不知,與趙元僖走得那麼近……

然而宋九都不知道怎麼勸說呂蒙正,難不成對呂蒙正說,沾到皇權,父子也不行!

宋九心中冥想,過了一會兒說道:“宋湜如何?”

此人乃太平興國五年進士,也就是與小寇他們一樣,做官時間不長,然而名氣不小。父親溫故後晉進士,叔父溫舒後周進士。父親早逝,然宋湜與哥哥宋泌勵志苦學,事母孝敬。叔父溫舒曾撫背說,此兒真國器,恨吾兄不及見也。

但最讓他聞名天下的還是楊徽之,趙匡義提撥神童楊億,楊徵之不以爲然,卻對自己這個外甥宋湜大加欣賞,認爲宋湜纔是國器。現在擔任着判任刑部。

也就是名氣大,然而真正才華可能還沒有展現,暫時不需要重用他。

趙匡義想了一會道:“就是他吧。”

未來能重用更好,不能重用,相信知一個滄州問題也不要緊。

於是兩府開始大的調動。

先是將張宏罷免,這個人才能比較差,加上西府有一個強勢的宋九與一個能幹的張齊賢,因此徹底消失,就是王顯還能偶爾幫幫忙,但張宏除了見胥吏拱手勞揖,什麼事兒都沒了。

實際聽詔書說將自己罷爲吏部侍郎,張宏反而感到幸慶。不是自己不想做事,然而對軍務不懂啊,如何做事,罷了也好,省得呆在西府尷尬。特別外界在議論,說是淳化年間的西府乃是宋朝開國以來最強的西府,然而一提起這個最強西府,自己懦謹無能便被人翻將出來議論,難不難受?

消失的還有一個人,辛仲甫。這個人有些類似西漢第一地方良吏黃霸。在地方上政績赫赫。無人能及,然而到了宰府裡,卻沒有了作爲。

當初宋九因爲其在地方政績,對其倍加稱讚。趙匡義也認同。事實到了中書後,連趙普都看不下去。

這次變動中也被罷免。

然而與張宏不同,聽到宋九將辛仲甫喻爲黃霸後,趙匡義啼笑皆非。因此雖罷其副相之職,但錄其在地方,特別是在巴蜀的赫赫政績,數子皆錄用。

接着提撥,讓張齊賢與陳恕擔任參知政事,張遜與溫仲舒、寇準併爲樞密副使。

張遜早就在西府做事了。雖能力差一點,但與王顯一樣,不是很多事,不多事宋九就喜歡了。

對溫仲舒宋九不大瞭解,他上位是呂蒙正推薦的。宋九還聽到一段故事,溫仲舒任知汾州時,與監軍家婢女有染,監軍不服氣上訴,削爲庶民。溫仲舒窮困潦倒之下只好來到京城,爲了重新被朝廷起用上下奔走,在那一年內嚐盡了人間溫暖。幸好他的好朋友呂蒙正到了中書,重新起用了溫仲舒。這個也沒有關係,是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

而且溫仲舒授命下達,還沒有去西府時,呂蒙正再次向宋九推薦,俺這個哥們是一個人才,望宋公多加提攜。

宋九未置與否,是不是人才,他要觀察後才能斷定。畢竟西府與東府的人才有一些區別,這些進士們未在邊塞呆過,懂軍事嗎?或者汾州,那是河東前線嗎?

但對小寇宋九抱着殷切地希望。

然而小寇一到西府,馬上毛病就發作了,開始大包大攬,宋九啼笑皆非,說道:“平仲,莫學王沔,讓人貽笑大方。”

“宋公,我錯了。”

“也沒有做錯,敢擔當纔是名相的象徵,我以前在中書擔任參知政事也果斷地處理許多事務。不過用心要純正。”

“宋公,我明白了,你放心,王沔那樣讓我學我也不恥會去學。”

然後寇準反而更加大包大攬。

宋九更是啼笑皆非,最後想了想,還是算了,春天蝗災終於緩了下去,一旦計劃實施,西府必須要有得力的人選,自己才能下去,於是反而配合寇準,然後細心在邊上教導他,哪裡做對了,哪裡做錯了。

西府是平安無事,畢竟任誰都要給宋九面子,那怕是能爲上位不擇一切手段的溫仲舒。

但東府那邊事兒來了。

首先陳恕,但凡這些名臣,大多敢擔當,敢擔當就必須對權利抓得緊,要辦事啊,手中沒有權利如何辦好事?只不過趙普盧多遜寇準呂夷簡這些人不但抓權,而且爲人固執,欺上凌下,目空一切。宋九王旦呂蒙正這些人性格要平和一點,能容得下人。陳恕也是這類人,在做事啊,所以對權利抓得緊,性苛察,因爲才幹被宋九推薦擔任鹽鐵使。

王沔去年因爲政務與陳恕有所交接,陳恕哪裡看得起王沔,於是不聽王沔調遣,兩人便有了矛盾。

陳恕還好一點,特別是張齊賢,那是宋九與趙普都看重的人物,又有代州大捷奇功。幾乎戴着一道道光環來到東府。

可是王沔很悲催,以前在西府時宋九看重張齊賢,這讓王沔很不快,以至後來搞了宋九一些小動作,對宋九的小動作那是背下的,不敢當面來,但與張齊賢就正面發生衝突了。

這兩人往東府一調,王沔的表情可想而知。俺弄來弄去,是爲了上位,但要的可不是替東府塞來兩個冤家對頭啊。

特別是他在東府所做的一切,若是被這兩人得知,一定會用來做文章的,怎麼辦?正好上早朝,看到了大嘴巴王禹偁,王沔大喜,本家,不好意思,用你來做俺的槍頭吧。

第198章 牛(上)第474章 背嵬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325章 拜第134章 荒野(下)第86章 巡察(上)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2章 人心第172章 死(上)第448章 南方有風第104章 太不現實了第306章 不殺人第218章 夜宴(三)第416章 一地雞毛(中)第483章 奇葩(上)第456章 忠心第10章 製造標準第415章 一地雞毛(上)第502章 黎明第67章 高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79章 勇退第261章 保護(下)第304章 打獵(下)第449章 風起第289章 郭成儀(上)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46章 正八品第20章 拒第298章 飛虹第341章 傲嬌的戰友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349章 王氣第392章 打臉(下)第504章 開始了第219章 夜宴(四)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198章 牛(上)第449章 風起第311章 同病相憐(上)三百九十章 封禪下第528章 黑土地第108章 走後門第275章 反擊(下)第51章 負荊第399章 未卜第419章 荒誕(下)第393章 持續性的打臉(上)第92章 地圖(下)第83章 夜郎(上)第468章 均貧富(上)第234章 快樂島第361章 黑遼河第399章 未卜第263章 辭戟(下)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135章 夜戰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67章 高第284章 春闈(下)第52章 地震第221章 大婚(中)第425章 上位(上)第131章 詰問(下)第516章 持中與未來第508章 口袋第451章 亂戰第61章 愛因斯坦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486章 南方(下)第373章 原因第82章 誘、惑(下)第256章 兩知州(下)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292章 小魚(上)第85章 內幕第309章 碩麥(中)第176章 真是他第389章 封禪(上)第333章 入相(下)第227章 雙子星第119章 變化(上)第534章 大結局(二)第85章 內幕第453章 山後第221章 夜宴(六)第115章 流民(上)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476章 一(下)第59章 七幅畫第200章 父親(上)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12章 從此醉(上)第8章 神奇第493章 原因第371章 那一年第523章 第三十七計(下)第265章 折騰第53章 比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