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定(中)

“這是你要的情報,”趙匡義將一大堆斥候打探來的情報送到宋九手中。

宋九翻看。

本來在貝州有一支軍隊,但被趙廷溥帶到莫州,俺們防禦了莫州,瀛州。事實宋九說他好回來養老啦,不是冤枉他,讓他去瀛州是進入戰場,增援劉廷讓的,若是防禦,還不如呆在原地不動了。

因此情況越來越惡化。

遼國小皇帝與蕭燕燕呆在君子館一帶,並沒有離開,用此掣肘東西兩路的宋軍。蕭繼遠帶着大約一萬五六千兵力長驅深入祁深二州,此時正在深州,正分兵進入冀州,貝州與德州,林牙謀姑魯與蕭繼遠一道下祁州,也率近萬兵馬橫跨趙州,拿下邢州後,復北上趙州,南下洺州北部地區,大肆抄掠。太尉林八率近萬鐵騎,由瀛州向東,攻打束城與文安。也就是大名府與與博州北部,除真州外,全部遭到遼國的抄掠。

而且不是抄掠那麼簡單,當時宋九撤出來時,向民夫發放武器,不然也丟掉了,就是如此,事後遼國打掃戰場,所得器甲如山。甚至反過來用宋朝製造的一些武器來攻城撥寨。因此有一些百姓自發反抗,導致遼軍兇性發作,所過之處,金帛搶之一空,然後將丁壯全部殺死,老幼女子俘獲,然後餘下的民舍建築,焚之一空。

宋九看得兩眼噴血。

這與後來的那些倭人進中國有何區別?

但好消息就是如宋九所料,確實遼國大意了。將兵力分散了。

也不算大意,河北後方沒兵了。這樣分兵若無宋九那個玩意,還是沒錯的。

“朕之百姓啊。”

“陛下,讓臣去吧,天氣越冷越有利,馬上就到了元旦節,天氣回溫,此計不可能執行了。”

“這裡有一份奏摺,宋卿。你看看。”

宋九打開一看,是劉廷讓寫的奏摺,大敗了,便要推卸責任了,於是往李繼隆頭上推。然而宋九制訂的計劃,主要便是與李繼隆聯手,先行向樂壽方向靠攏。然後再與李繼隆商議。王沔卻提出向劉知信方向靠攏,畢竟劉知信證明過自己(劉廷讓即劉光義)。

最後趙匡義還是同意了宋九的提議。

然而接到劉廷讓的奏摺,趙匡義又有些猶豫不決。

“陛下,曹彬在巴蜀立下的功勞並不比劉將軍少,然岐溝關一役如何?遼軍非是後蜀軍可比擬。臣以前在西府一直留意諸將表現,老將早就表現過了。臣在心中一一比較,能勉強與耶律斜軫持平的不過潘美與崔彥進二人,因此臣就在注意後進之秀。非是一役就能證明的,有時候一些戰役有一些偶然性。因此想判斷將領軍事天賦,必須數役才能證明。故臣說李繼隆、李繼宣、荊嗣、楊延昭、王超、範廷召、石普等將,郭守文、田紹斌、劉知信、呼延贊雖隨臣撤出來時表現不錯。但想達到臣要的高度,還有待判斷。實際自從滿城一役,再到河東,再到西北,臣一直在觀注着李繼隆,與他外戚無關,甚至與他年齡無關,而是他的軍事才華。勝要看到其缺點,敗要看到其亮點。郭進將軍白馬山一役,耶律斜軫敗了,但幾人是其敵手?曹彬平江南勝了,但他是不是耶律休哥敵手?若無潘美相助,若無劉遇與王明皖江口大捷,又會是什麼光景?”

宋九堅持重視李繼隆,趙匡義無奈了。好歹還是他的小舅子呢。

因此問道:“有沒有準備好?”

“訓練得差不多了,而且保密也做得很好,崔將軍這次是發了狠心,想將功恕罪。各監司也沒有怠慢,所用的物事一起搶製出來。”

“要小心啊。”

“臣知道,若是李繼隆這一役表現合格,河北有人了。臣畢竟是文臣,就是一些軍事知識,也不過是小心加着威望,實際還不如大多數將領呢。再上前線,也不大合適。”

這個結果也不大是趙匡義想要的。

但李繼隆是否能勝任,是未知數,就是勝任了,如宋九所說的,潘美也老了,河東那塊怎麼辦?

“陛下,勿要擔心,臣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要小心啊。”趙匡義再次叮嚀。

“陛下,勿要擔心,但臣想懇請陛下給臣一道詔書,不然河北不好收拾。”

……

“哈哈,這小子終於出洞啦。”林八大笑道。

他攻打束城與文安還有一個用意,那就是引李繼隆出洞。

這股宋軍不多,然而呆在樂壽,正卡在幾股擄掠兵馬中間,讓遼軍很難受。若無這股宋軍,那麼抄掠得會更歡快。

看到遼軍胡作非爲,不但搶,還大肆屠殺,李繼隆忍無可忍,終於率四千兵馬走出樂壽城。不過他很小心,不敢對付束城這股遼軍,而是順着永濟渠河岸向東,意欲殲抄文安這小股遼軍。

林八十分開心。

早盯好的。

以爲小心就可能了嗎?

在這個冰天雪地裡,一羣步兵能有騎兵快嗎?

留下一部兵馬看押擄來的百姓與大量財物,來到宋朝腹地,遼兵瘋了。河北本來就是宋朝絲絹最好產地之一,自從宋九推廣圈養後,河北地勢並不大好,低窪,多沼澤河流湖泊與鹽鹼地,然而這種環境卻生長着一種優秀的飼養,蘆葦,在春天裡將嫩蘆割下來曬乾,做飼料不亞於紫苜蓿。而且棉花在漸漸推廣。

因此河北百姓比史上宋朝河北百姓要更富裕。

這讓遼國此行收穫滿滿。

搶得連蕭燕燕與遼國小皇帝都不想回去過春節了。

林八帶着主力部隊撲了過去。

李繼隆害怕,立即藉着冰封河面。想逃向永濟渠南邊的南皮。

然而他無論如何逃,哪裡有遼國鐵騎快。第二天下午便被林八追上。

李繼隆只好紮下營寨防禦。

林八發起進攻,一個時辰下來,雙方死亡慘重。

“這小子,不簡單,”林八說道。天也晚了,於是下令紮營,明天再打,不過就幾千嚇破膽的步兵罷了。前面因營地所逼,只能在永濟渠邊紮下大營。

這也沒有關係,遼軍在營裡歡哥載舞,一會兒休息。

夜色越來越深,這是都是臘月二十二了,沒有月色的夜晚,北風呼嘯。外面漆黑一團。漸漸到了四更時分,守值的遼兵忽然聽到遠處有響聲,一種很奇怪的響聲。

他們不由往西南方向看去,似乎是從永濟渠河面上傳來的。然而一個個警惕起來。這時河面不是夏天河面,在這段河面,河水平緩。早結上厚厚的冰凍,不但人能跑,連馬都能在上面跑。

然而聲音快得出奇,迅速就接近了,然後看到大團大團的黑影從河面上疾馳而來。一眼望不到邊際。

守衛衝響了號角。

可是來不及了,無數的宋軍腳下穿着一種奇怪的鞋子。眨眼之間就到了他們身後,開始在河面上列陣。

林八也驚醒了,他都來不及穿衣服,匆匆從營帳走出來,而這時宋軍開始大踏步排着方陣,舉着盾牌,走向岸。可能因爲腳下那種鞋子的緣故,走得不習慣,方陣略有些散亂。

林八大聲喊道:“備戰,備戰。”

然後讓侍衛替他披盔甲。

然而這時宋軍已接近,舉起盾牌,從背後拿出短矛,非是弓箭,可能它的距離不遠,但不會受天氣冷掣肘,殺傷力更勝於普通的弓箭。

一排排短矛象巨大的雨點拋射而來,接着遼軍便傳出無數慘叫聲。

“上馬,衝刺,”林八急切地吼道。

然而後面繼續一批批宋軍到達。

林八忽然想到他們在河面上前進的速度,又想到宋朝整個河北的河流密佈,忽然毛骨悚然。

這便是宋九的計策。

弓箭不行了,可以用短矛代替,沒有馬匹的優勢,但可以有另外一樣東西,再配以優勢兵力解決。然後就是溜冰鞋。跟後世比肯定有不小的差距,不過隨着鋼質量在提高,鑄就工藝也在提高,以及遊樂場的收益,它也在陸續改進。不過以前是爲了玩樂的,根本就沒有想到軍事上。

第一個遼國境內適用的範圍只是在幽州的東南地區,與河北一樣,湖多河多,然而人煙比較稀少。其次它只能用於嚴冬之時,而冬天出兵顯然對宋軍不利。因此以前趙匡胤似乎對它產生了興趣,立即被宋九否決。

限制性太大了。

但在這時,卻正好派上用場,遼國所抄掠的地區多是河北平原地區,至於太行山邊一窮二白,或者西山地區,易守難攻,遼國幹嘛派軍隊過去?

於是搶制了一批鞋子,然後從京畿附近緊急挑選三萬禁兵,封閉起來訓練了數天。同時派人與李繼隆聯繫,商議計策。

並且它的速度真的很快,一個時辰能跑七八十里,從京城帶上乾糧,幾乎不到兩天就滑行到這裡。甚至在河面上滑行,都能借助河面冰塊的反光,不需要白天的光線行軍,都是夜晚神不知鬼不覺地滑到了。若不是有的兵士不熟悉,時不時滑倒,拖累了一些速度,速度還會更快。

在一批兵士傷亡後,遼軍終於清醒過來,披掛整齊,準備利用戰馬衝刺。

宋軍前面方陣後撤,繼續拋投短矛,後面卻閃出另外武裝的宋兵,手中皆持着短斧,然後滾向地面,滾向遼軍的馬蹄下,抄起短斧向馬腿砍去。雖有許多宋兵被戰馬踐踏,然而更多的戰馬受驚,痛楚地嘶鳴着,將一個個遼兵從馬背上掀翻下去。

李繼隆軍營同時也吹響了號角,敲起了戰鼓。

“逃!”林八急了,都說漏了嘴。

然而往哪裡逃?

這四周有無數條大大小小的河流,即便騎馬都未必有宋兵在冰面上滑行得快。一隊隊宋軍繼續列成方陣狙擊,無論逃向何方,宋軍都象瘋狗一樣追上,然後撕咬。

有的遼兵看到不對,慌忙地趴在地上舉手投降。

林八倉皇之下,都不知道逃到哪裡。大約是向東逃吧,東邊人少啊,只能向東邊逃了,可沒有人想過,往東逃逃向哪裡,難道逃向滄州逃向大海?可林八不知道答案了。幾股宋軍順着河面追過來,其中有幾個力氣大的,奮力拋起短矛,一根短矛正好插在林八的胸口處。

林八大叫一聲,翻身落馬。

這時候他的親兵也不顧救他了,繼續向東逃竄。

這時候林八還沒有死,又看到兩個宋兵用奇怪的步伐走過來,手起刀落,他的腦袋被削飛。

契丹人的惡夢自這一天起,開始拉開了帷幕……(未完待續)

第349章 王氣第195章 國舅(上)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503章 遺言第319章 五字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490章 大秘密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95章 一把手的問題(下)第163章 想不通第34章 第一張畫(上)第70章 神奇(中)第19章 分岐第184章 求實(下)第298章 飛虹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324章 棋子第448章 南方有風第50章 火花四射第250章 暖冬(中)第40章 挖祖墳(上)第13章 從此醉(下)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352章 安定第405章 鐵血之路(五)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461章 走馬燈第276章 良臣第463章 前戲(中)第270章 危機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374章 交鋒(上)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440章 妖星(上)第174章 嘉禾第412章 鐵血之路(十二)第527章 好鄰居(下)第521章 無恥第419章 荒誕(下)第178章 開業(上)第380章 交鋒(下)第504章 開始了第224章 皇后(下)第193章 朝會第329章 毒狐第497章 鹹平軍第285章 論語第192章 上朝第275章 反擊(下)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17章 約戰(下)第352章 安定第455章 熱愛和平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502章 黎明第259章 槍桿子第221章 夜宴(六)第184章 求實(下)第221章 大婚(中)第258章 天堂的**第261章 保護(下)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79章 勇退第50章 火花四射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123章 兩重天(上)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鬥(上)第12章 從此醉(上)第107章 最危險的職業(下)第336章 東華門第54章 獨一無二第302章 高下(下)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37章 果子(下)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336章 東華門第69章 神奇(上)第108章 走後門第494章 朕累了第305章 不殺人(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45章 摺紙第503章 遺言第145章 祭文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407章 鐵血之路(七)第399章 未卜第534章 大結局(二)第476章 一(下)第134章 荒野(中)第466章 很短的飆風(中)第285章 論語第168章 鏡子(下)第138章 草芥第136章 夜審第183章 求實(上)第175章 聘禮第195章 國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