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上位(中)

但宋九不敢揭破,道:“陛下,傷敵一萬,自損七千。河北百姓雖然遭到遼寇塗炭,然而陛下,河北百姓是陛下子民,河南河東百姓也是陛下子民。況且戰至今天,國庫吃緊,稅務增重,百姓怨憤。但相信遼國那邊同樣不好受。唯今之計,我朝抓緊休生養息,比拼恢復速度。誰先恢復過來,誰就能贏得勝機。還有一件事,臣也納悶兒……”

“什麼事?”

“自我朝開國以來,與遼國發生了多次戰爭,包括太祖之時。但陛下你看,原先遼國在太祖時與我朝就是數次交鋒,與北漢合夥入侵遼州,兩次石嶺關戰事,田欽祚在河北逼退六萬遼軍。這幾次皆是我朝勝利,但兩次是在我朝境內,兩次是河東境內,非是在遼境。接着是陛下時,河東雁門等數次戰役,包括去年年底的入侵,河北更嚴重,滿城等戰事,但除了去年我朝因岐溝關之敗,兵防略有些空虛外,都是我朝大捷。可是僅有的兩次北伐呢?”

“你是說天時地利人和?”

“也是也不是,其實我朝與遼國兵士戰鬥力差不多吧,即便敵寇是騎兵爲主。在我境,有堡砦城池做倚靠,地形熟悉,百姓支持,故勝多敗少。但到了敵境,地形不熟悉,百姓不是很支持,又無堡砦城池倚靠,速度又不及騎兵。因此到了敵境往往會大敗之。”

“漢朝爲何擊敗匈奴?”

不能用唐朝軍隊相比,唐朝軍隊中也有不少步兵,但騎兵數量很多。甚至多支軍隊裡是清一色的騎兵。爲了供養這支騎兵,朝廷牧監一度在西北養了六七十萬匹戰馬。

但西漢軍隊打敗匈奴時的軍隊卻與宋朝很相似。有騎兵,在關中養的馬。可騎兵數量很少。

“陛下,漢時騎兵不同,那時還沒有馬蹬,此物直到南北朝時才正式出現,這個馬蹬未出現,匈奴人就不能在馬上更順利地騎射格鬥,限制了騎兵的戰鬥力。”

“有這回事?”趙匡義先是茫然,最後不悅地說:“你是說我朝必須等着捱打?”

“也不是……”宋九說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這時候說,趙匡義能聽得進去了。

“這樣啊……”趙匡義沉思。

宋九回到家。

潘憐兒不在。窅娘說道:“她讓皇后接到宮中敘話了。”

以前的時候,宋九說李處耘不當在湖南吃戰俘的肉,做爲李處耘女兒,肯定有些不快活。可她也沒有辦法,這時候外戚、宦官與後宮勢力都很小,宋九在爲宋朝拼命,如果她在宮中打宋九小報告,弄不好就會失寵。因此從她進宮後,一次未召潘憐兒進宮說話。不過隨着宋九力捧李繼隆。大約因此李皇后感到開心,這纔將潘憐兒喊到宮中談話。

宋九皺了皺眉頭。

他推薦李繼隆是其是人才,與他國舅身份可沒有關係。

而且他也不想與後宮,或者宗室有什麼瓜葛。功勞到這地步。避諱都來不及,自己想找抽啊。

況且趙匡義的那個三兒子與李太后也沒有關係。

萬娘笑嘻嘻道:“父親,你又打勝仗啦。還是父親行啊。”

“別瞎說,是李繼隆。楊業與崔彥進他們策劃指揮的,我只起了一個居中調度的作用。”

“爹爹好虛僞哦。”

鬧了一會。宋九說道:“窅娘,去用小柴胡給我熬湯藥。”

“官人……”

“沒事,來的時候快了一點,淋了一些雨,受了風寒。”

但宋九知道,去年在岐溝關自己吃了一些虧,自己說岳父老了,自己同樣人至中年,身體也漸漸開始衰落,想再象以前那樣玩,自己身體肯定會吃不消。

然而這個難關還得慢慢熬啊。

這個情況宋九是不會說出來的。

窅娘帶着萬娘下去熬藥。

宋玉悄悄過來打小報告,道:“爹爹,前幾天大姐與沈叔叔那個姓鐘的學子約會了。”

“啊。”

“在河南那個小湖畔,我看到的。”

“不要亂說。”

“是。”

宋九喝着柴胡湯,看着萬娘,女兒也大了,想了想來到沈青衣家。如今宋九家人口增加,實際就是沈青衣他們皆成家立業,還有張海他們也將家人帶來。隨着人口擁擠,宋九便在河洲買了房屋,用以房換房與周邊鄰居換來了幾套房屋,然後擴建。也不是宋九對家中的僕擁們好,實際大多數豪貴對家中親近的僕擁都不差,包括趙普他們。這些人可以替他們做很多事的。

沈青衣仍在書院教書,不過據宋九所知,他收了好幾個親近的學子。

這是沈青衣的自由,宋九沒有過問,因此找到沈青衣,問道:“青衣,你有一個姓鐘的學子?”

“鍾勳啊,宋公,爲何要問他?”

“就是問一問,他家境如何?”

沈青衣想了想說道:“不算太好吧,以前他父親是一個指使,但在高梁河一役中戰死了,然後孤兒寡母的,朝廷照顧,便讓他進入書院學習。我看這孩子平時很懂事,對數學十分精通,便刻意培養了一下。去年他畢業後,留在了高班繼續學習。”

簡短的一句話,宋九得到好幾個信息。

一是烈士子弟,這些年無數將士戰死,朝廷給了一些優厚的撫卹。但爲了鼓勵將士英勇奮戰,又從中中低層將領或士兵中選撥出一些子女,進入書院學習,甚至因爲河洲書院招收學生能力有限,有的調到白鹿洞書院。還有嶽麓書院,那個書院同樣也變了性質,一半是蠻人子女,快成了民族學院。但在各地善戶或者士大夫、官府組織下。陸續又建設了一批中小型書院,以及一些僅爲了教導學生識幾個識。會簡單算術的學舍。

不管是誰的功勞,但這種全民開化。甚至讓蠻峒夷獠蕃羌一起開化,在史上還沒有出現過的。

因此在文治上,讓趙匡義感到很自得。

爲了避嫌,宋九未過問。但通過沈青衣這句話,知道朝廷還做得不錯,至少部分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其次這個孩子很有天份,不然沈青衣不會看中。

然而宋九還是不大放心,在宋玉之後,潘憐兒又替宋九養了兩個女兒。念娘,暖暖,人稱宋家六枝花。不是她們長得漂亮,教導有方,有才有貌,還有龐大的嫁妝,以及宋九的身份,或者一娶宋九女兒,馬上翻身躍龍門。就象這個鍾勳。可能他前面一娶萬娘,後面趙匡義就授予官職了。

不介意是寒門,但人品宋九要問一問,於是喊來郭大。讓他私下裡去查訪一下。

第二天郭大回來稟報鍾勳家的情況。

鍾父是指使,指揮使已經算是不錯的將職了,以前家中生活很好。高梁河一役後,鍾父下落不明。只有一種結果,可能戰歿了。但也有可能被俘。因爲不清楚。朝廷給了一些錢帛敷衍了事,又將其獨子放在書院讀書。除了這個鍾勳外,還有一個妹妹。但丈夫不在世了,家道開始中落。現在還沒有好轉,儘管高班學子開始拿薪酬了,但只是高班一年級,薪酬少,只能勉強說養活一家三口人。

因此從家境情況來看,鍾家情況很差了。

但郭大又反饋出一個消息,說鍾母人很賢惠,幾乎都未與街坊紅過臉。一度差點改嫁,不過宋朝的規矩,改嫁後子女也要換姓了,最後沒有同意。

郭大同樣不清楚宋九爲什麼要查這一家子,宋九說道:“他與我家萬娘約會,你跟蹤一下,看看這小子的手段。”

“啊,這小子膽大包天。”郭大怒了。

“別激動,萬娘大了,遲早要嫁人。”

“是啊,宋公,這是你不對啊。”

宋九苦笑,就是現在萬娘又有多大?但誰讓女兒生在這個悲催的時代?

郭大下去。

但不成想郭大下去就辦壞了。

春天來臨,正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好時光。

萬娘悄悄與鍾勳約會。可能做了一些過火的小動作,比較如拉拉手的什麼,結果郭大惡相膽邊生,一下子撲過去,將鍾勳按在地上,大聲喝道:“小子,你找死。”

萬娘嚇傻了眼,郭大力氣大啊,將鍾勳拖到宋家。

宋九無語了,連忙派家中僕役去找大女兒,然後與妻子解釋。

妻子同樣無語。

這事兒是包不住火的,便細細打量這個鍾勳,長得很象宋九,就是塊頭不小的那種人,但比宋九長得要英俊一點。這個無所謂,關健品行如何,不得而知。然而事兒鬧將出來,得立即解決,否則對女兒名聲不好。氣憤地斥責郭大下去,然後盯着鍾勳問:“你叫鍾勳?”

“是。”

“你坐下說話。”

“謝過大娘子。”

“僅氣度,你不如宋公也,”潘憐兒不滿地說道。丈夫當年追自己用的小手段也不光明,自己也半偷腥,但丈夫爲了追自己敢擔當,敢努力。就憑這一點,眼前這個青年遠不如丈夫。

鍾勳耷拉着腦袋,心中也委屈啊,與你丈夫比,那是天上地下無雙的,獨一無二的大宋名相,俺只是一個學子啊。

沈青衣也聽說了,匆匆忙忙帶着翠兒帶領後院。

潘憐兒沒好氣地說:“青衣,你教的好學子。”

沈青衣訓得莫明其妙。

宋九在邊上打圓場,道:“別嚇着這個孩子。”

“幾個孩子讓你教得都無法無天了。”

“說正事,說正事。”

“鍾勳,我給你一千緡錢,你離開萬娘,以後不得糾纏。”

“大娘子,士可殺不可辱。”

“還可辱呢,官人帶着幾萬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時,你都不知道辱字是怎麼寫的。”

“啊,”沈青衣總算明白了,便想拉着翠兒往後溜。

“青衣,你敢跑。”

沈青衣只好乖巧的站着。

鍾勳一看總算明白了,原來這個家是潘憐兒說得算啊。

“還有一個選擇,你入贅。”

其實入不入贅在後世真的不重要了,但在時代,那可是要命的。然而兩家巨大的懸差,足以讓潘憐兒說出這句話。(未完待續。。)

第440章 妖星(上)第195章 國舅(上)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221章 夜宴(六)第166章 鏡子(上)第347章 必死(上)第217章 夜宴(二)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306章 不殺人第224章 皇后(下)第263章 辭戟(下)第39章 信(下)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510章 膠着第67章 高第228章 猛人哥第286章 落幕第418章 荒誕(上)第216章 親征第399章 未卜第218章 夜宴(三)第55章 爹爹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412章 鐵血之路(十二)第43章 燙手的承務郎(上)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6章 金子第37章 果子(下)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405章 鐵血之路(五)第468章 均貧富(上)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459章 小妾第491章 狼來了第449章 風起第53章 大笑第473章 真相第507章 求和第172章 死(上)第69章 神奇(上)第158章 勁弩(下)第148章 背後(上)第448章 南方有風第53章 比較(下)第366章 幕後者第462章 前戲(上)第435章 神的黃昏(四)第457章 我非張說,彼非姚崇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481章 等的人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382章 中策(上)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99章 加碼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50章 火花四射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365章 唯快不破第196章 國舅(下)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323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161章 提親(中)第283章 春闈(上)第507章 求和第363章 棄子(上)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525章 選擇題(下)第93章 兩道詔書第238章 宋無敵(下)第250章 暖冬(中)第173章 第一槍第374章 交鋒(上)第293章 小魚(中)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19章 分岐第25章 殺傷力第14章 陌生的小蘋第308章 碩麥(上)第318章 搖擺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186章 用(上)第352章 安定第99章 加碼第369章 拓跋第130章 詰問(上)第156章 清明(下)第314章 才子(下)第521章 無恥第425章 上位(上)第144章 事了(下)第205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上)第199章 牛(下)第185章 釘子戶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第211章 思念第265章 折騰第424章 定(下)第259章 槍桿子第337章 窅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