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棄子(上)

“弄臣!”

趙普不屑地說了一句。

敘職這件事上糾纏沒意義了,趙普心中還幸慶趙匡義來得及時,否則自己一走,將事情鬧大,自己反而不可收拾。

但趙普也不相信宋九有這麼忠心,某些方面,宋九確實能用弄臣來形容。

這也是他的表態,否則自己緘默不作聲,宋九爲了國家,南下嶺南,北上陌生寒冷無比的遼東,兩次都立下赫赫的功勞,挾借這股風勢,馬上就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他正在弄盧多遜呢,若默視宋九,可能自己前功盡棄。

宋九淡淡說道:“我沒那麼好心思,弄臣就弄臣吧,反正我也不想做諍臣,諂媚陛下,忠心陛下,也不算醜事。但不弄沒辦法啊,陛下若不保護我,天知道我未來是怎麼死的。”

“你們一人少說一句!”趙匡義喝道。

“陛下,別的老臣不說,宋九虛名在外,說是仁愛百姓,仍因宋九,遼東一方百姓將會生靈塗炭,老臣不忍也。”

“哈哈哈,”宋九大笑起來,但不說,趙普這句話在宋朝會有影響,例如李昉的那句,吊一方傒後之民,趙匡義出兵燕雲當真是爲了解救燕雲百姓?人家領不領情?若那樣,幽州城百姓都不會那麼頑強的反抗了。那些兵,那些民是什麼族人?非是契丹人,九成是真正的漢人!

但這句虛僞至極的話可能會成爲宋朝的主流。

宋九又道:“不過趙相公說得對,臣是有一些名聲,可那虛名在外,臣與先帝,與陛下先後說過,臣非是良臣,只能說勉強算是一個忠臣。甚至我對百姓也說過。我也貪圖享樂,去了遼東,心中叫苦不止。很想回家,所以一些百姓對我的評價是虛名。我從來也沒有承認百姓的評價是對的。”

沈義倫與盧多遜低下頭悶樂,宋九自貶太牛了。

那還能說什麼?

宋九話音一轉:“去了遼東雖苦,無奈也,畢竟沒有國就沒有家,不收回燕雲,塞外鐵騎隨時能南下,不說陛下子孫。就是我的子孫也將不保。這是小我上的犧牲,成全了大我。戰事一起,遼東百姓是苦了,但我教導他們種植。建立制度,我朝又提供大量支援,這也能算是額外的補助。同樣是小我與大我之分。而且趙公,你有那麼大公無私?都無私到遼東的番子哪裡去。”

趙匡義看着他們針鋒相對,表示很頭痛。

說道:“你們去政事堂吧。”

別吵了。得辦正事。

如今兩府大臣換了許多,薛居正病死了,王仁贍讓趙普弄得氣死了,楚昭輔自然不用說,也免掉了相位。可能不久。盧沈二人也要罷免相位。

即便是趙匡義爲皇帝,趙普的性格也要獨霸爲尊!

他豈能坐視這些政敵位於兩府?

東府是趙盧沈三人,以及郭贄與竇偁兩位參知政事。

西府是曹彬,以及石熙載與柴禹錫兩位樞密副使。

郭竇石柴四人皆是趙匡義舊日藩邸功臣,他們與趙普有沒有關係就不清楚了。

趙匡義等大家坐下,想了想看着宋九說道:“宋卿,你於塞外呆了近三年,有大功於國家,朕賜你爲樞密使之職吧。”

相比於東府,西府確實太單薄了,有曹彬,可能指望曹彬做什麼事?

而且宋九一回來就與趙普勢同水火,若同在東府,三天不下來,會使整個東府燃燒起來。

“謝陛下,”宋九沒有猶豫就答應下來。

西府好啊,雖實權遠不及東府,但對於宋九來說,這時還有什麼比軍事更重要嗎?

兩府中武人起家的只有曹彬一個人。

宋九再將經過與計劃說了一遍。

曹彬三人瞠目結舌。

“難怪……”曹彬喃喃道。

高梁河一戰之前,宋九做了數次提醒,又於涿州安定軍心,是有大功於社稷的,可後來莫明其妙弄到登州,登州是什麼所在,海濱,而且北面大海上就是沙門島!

柴禹錫也喃喃道:“遼東啊。”

柴禹錫是柴榮叔父柴守義之子,趙匡義擔任開封府尹時,因他與柴家有關係,將柴禹錫調到府中做事。

趙匡義能用柴禹錫,卻不會重用柴榮的後代,無他故,柴禹錫雖與柴榮同祖父,但沒有了大義,而且也能獲得一個善待柴家人的好名聲。

“玄圭,當初我與陛下在涿州商議此事時,陛下也不想我去,然而女真各部分散,人煙稀少,其他人去要麼沒有能力組織,要麼有能力卻沒有資歷承擔,於是陛下才讓我去了遼東。”

“宋公大義,我敬重也。”

“若無陛下,那有臣之今天,從昔日我是一個不知輕重的野小子陛下就在指導幫助臣,才讓臣一步步成長起來。臣就是爲陛下以死效勞也不能報答,況且僅是去了遼東辦一回差。”

趙普又想罵宋九是弄臣,然而話到嘴邊終忍了回去。

現在不是時候,宋九風塵樸樸地從遼東返回來,自己若過份了,上下皆不會滿意。

於是說道:“陛下,老臣擔心國家經濟啊。”

“僅是增屯一些兵力,又能花費多少,頂多幾瓶金瓜子。”

盧多遜再笑,這是影射錢俶送趙普那幾瓶金瓜子。

“並且這也有關陛下的臉面,陛下稟程先帝基業,於是征討燕雲,且你也說過,先南後北,如今南方皆定,也到了經營北方的時候。難道趙相公你坐視燕云爲契丹侵佔,無數漢家兒女受遼人壓迫?或者說你不想陛下一心想做一個有作爲的皇帝,爲子孫後代打下一個基石,做一個好榜樣。”

“巧舌如簧,蠱惑人心,天下百姓爲你所誤也。”

“趙公,是我巧舌如簧,還是你有滔天的手腕。翻手爲雲,覆手爲雨?”宋九譏諷道。然後轉過頭來看着趙匡義道:“陛下,當想在遼東聽到趙相公重新做了宰相時。臣是什麼想法?那時感覺是太陽從西邊升起來的了。”

“趙普,宋九。若你們繼續如此,朕會將你們全部罷免,貶出朝堂。”趙匡義終於喝道。

“喏,陛下,可容臣說最後一句,以趙公之能,若是安心做首相。臣也贊成,無論趙公或盧公,皆有這個能力。但能否言事不言人?若是臣真的做錯了,趙公藉機打壓臣。臣也無話可說。但臣沒有做錯,不能因爲打壓臣,就將臣所提議的全部否決。若那樣,非是用臣,而是培養王莽之輩!”

“宋九。你越來越驕狂了。”

“是。”宋九乖巧的將話頭打住。

然而話說開了,趙普再爲了反對而反對之,那就墜了下乘。

趙普卻陰森地看了宋九一眼未說話。

說完了增兵一事,趙匡義又道:“河南府近遭大旱,百姓飢困。多爲盜,諸卿有何良策?”

趙普道:“河南府雖有旱,非是舉國有旱,朝廷可以派一良吏任河南府,再從江南調運糧食賑濟,河南府自定。”

趙匡義看着宋九,宋九道:“臣爲樞密使,此中書與三司之職,臣不會語也。”

趙匡義快要無語了。

但宋九通過數次試探,至少現在趙匡義還捨不得將他做棄子。

趙匡義又說道:“宋卿,你回來正好,你提議研發的那個紡織機械有了眉目。”

黑遼河一役讓趙匡義信心倍增。

一個女真就讓契丹頭痛了,若是再來一個阻卜會如何?

實際阻卜作用沒有那麼大,而且有種種不利,遼東雖寒冷,仍能耕種,阻卜卻是真正的大漠所在,人煙更稀少,又不象烏舍國與安定國那樣建立了所謂的國家。

不過若是措施得當,會起一些牽制作用。

並且宋九對西北一直不放心,如果這條皮毛之路打通,阻卜那邊只要略有反叛,國家就會對西北重視。

如果沒有西夏,或者李繼遷反叛後,及時地重視起來,扼殺在搖藍裡,不讓西夏重新出現,不但朝廷以後不會缺少馬匹,而且沒有西夏牽制,專心於北方,宋朝就不會有金人南下危機。

其實說老實話,若是拋開武功上的不足,論內治,由柴榮開始,直到趙大趙二,北宋內治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然而想到了李繼遷,宋九不由想到了另外兩個人,一是李自成,一是太祖,李繼遷幾乎是這兩人的結合體,無論是太祖的游擊戰術,或者李自成不要臉的假降戰術,李繼遷都將它發揮得淋漓盡致。

可能他不及耶律休哥勇敢,也不及耶律斜軫狡猾,但很好地將兩人優點結合起來。這讓宋九十分頭痛。

不過來到西府了,應當還來得及。

趙匡義繼續說道:“正好,我們一道去書院看一看。”

一行人來到河洲。

如今河洲變成了宋朝頂級繁華場所,並且也爲朝廷帶來大量收入與人才,於是趙匡義於南汴水處又打開一個城門,命名南水門,讓貨物直接運向倉儲區,用於分散人流。

一行人先看了學子。

時至今天,宋九的烙印已經很輕了,而且這種新式教育辦法,培養了許多實用性的學子,有的人頗爲出色,即便是趙匡義也不得不用。

於是趙匡義偶爾也來書院,將書院的學子從宋氏子弟變成天子門生。

不過學子看到宋九回到京城,還是很開心的,可能他們與宋九沒有直接聯繫了,然而趙普上臺,許多人也擔心趙普恨屋及烏地報復,個個以爲宋九真讓趙匡義貶到登州。現在回到京城,原來就是參知政事,最少也是一個參知政事職位吧。

趙匡義說了幾句話,又來到河南。

非在試驗室,而是在河南那個刺繡作坊中。

宋九看了看,有飛梭,這個飛梭如宋九所提示的,使了彈簧,它使織布布面更寬,而且效率更高。還有針織緯編機,針織經編機,以及其他幾組機械。

爲此花了許多錢帛,用了八九年時光,去年纔將這些機械研發出來。

然而對它大家皆不懂,不知道能不能推廣,於是趙匡義傳了一道口旨,讓學子與織工們繼續改進。

宋九說道:“你們做個樣子吧。”

主要就是能否紡織棉布與畜毛,以及混紡。

織工們開始操作,效率總體而言還是不錯的,但能否趕得上十八世紀以後歐洲工業革命時的紡織技術,宋九就不大清楚了。

宋九道:“行。”

趕不趕得上無所謂,只要能紡棉布與羊毛就可以了。

它的出現,宋朝能出現羊毛衫了。

然而另一個方面讓宋九有些失望,火炮至今進度不大。

不過看到天色漸暮,宋九也沒有心情了,他去遼東來回幾達兩年零九個多月,實際離家時間更長,自大前年春天隨軍北伐太原就離開家了,這一分別就快三年多時間。

因此說道:“陛下,臣要先回去了。”

趙匡義忽然臉上露出古怪的笑容。

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139章 派系第46章 正八品第123章 兩重天(上)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497章 鹹平軍第80章 **(上)第515章 捉貓貓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195章 國舅(上)第162章 提親(下)第132章 搶老婆第369章 拓跋第319章 五字第348章 必死(下)第427章 上位(下)第381章 鬥吧第22章 麻煩來了(下)第57章 可憐的老師(下)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146章 桃花第218章 夜宴(三)第168章 鏡子(下)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114章 教材(下)第275章 反擊(下)第270章 危機第495章 第一權臣第537章 大結局(四)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267章 海貨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436章 神的黃昏(五)第491章 狼來了第373章 原因第338章 坦白第232章 王者之城(下)第210章 錢啊第480章 不殺第134章 荒野(中)第180章 開業(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242章 撫桑第359章 翻雲覆雨第216章 夜宴(一)第476章 一(下)第130章 詰問(上)第258章 天堂的**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290章 郭成儀(下)第243章 插花第397章 自作聰明(上)第258章 天堂的**第504章 開始了第393章 持續性的打臉(上)第383章 中策(下)第200章 父親(上)第428章 烏鴉嘴(上)第198章 插釵第21章 麻煩來了(上)第429章 烏鴉嘴(下)第153章 燒酒會(下)第409章 鐵血之路(九)第209章 遊園(下)第416章 一地雞毛(中)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220章 大婚(上)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211章 思念第222章 大婚(下)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90章 又玩大了第295章 詛咒的國家第74章 南方(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114章 教材(下)第39章 信(下)第502章 黎明第79章 勇退第137章 對峙第200章 父親(上)第412章 鐵血之路(十二)第481章 等的人第325章 拜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419章 荒誕(下)第17章 約戰(下)第159章 核心第440章 妖星(上)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81章 誘、惑(中)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99章 加碼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25章 殺傷力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206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下)第348章 必死(下)第521章 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