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棄子(下)

是男人,都懂的。

但宋九沒有大家所想的那麼邪惡,回到家,潘憐兒淚如雨下。

幾個孩子一起歡呼起來。

親熱一番後,宋九問潘憐兒京城中的情況。

潘憐兒將這幾年京城發生的大事件一一說了一遍,最後問道:“三大王真會謀反?”

就在一月前,西城外的金明池水心殿成,趙匡義去金明池泛舟往遊,有人告發秦王趙廷美欲乘這時謀反,如若不成功,則詐稱在家中生病。

趙匡義不忍暴其家醜,於是提前罷趙廷美開封府尹之職。但是潘憐兒很懷疑,她聽說了一件事,趙廷美從開封府入朝,必須經過學士院,以前過學士院時,按照規矩,學士院平時皆鎖門。然而趙廷美扣門,孔目吏問其姓名,再將門打開。但事發當天,趙廷美照常入朝,然而當值的幾個學士李昉、扈蒙、徐弦三人卻讓孔目吏提前將門打開,等到趙廷美過後,再將門親上。

也就是趙廷美根本就沒有在家裝病的動態。

而詔書最後一道程序必須有知制誥或者翰林學士起草,方爲詔書。

也就是事發前幾名翰林學士早就知道這件事。

隨後將趙廷美安置到洛陽,兄弟倆,趙匡義“不忍心”,又賜襲衣通犀帶,錢十萬,絹彩各萬端,銀萬兩,以西京洛陽甲第一區爲其王府。

就在前天,由曹彬餞行趙廷美於瓊林苑,趙廷美去了洛陽。

“憐兒,三大王要兵無兵,要將無將,要臣無臣,拿什麼來謀反?”

“不可能全部空穴來風吧?”

“對了。陛下御駕再度御駕親征,到達大名府返回……”

“那時候三大王就想謀反?”

“不可能謀反,憐兒。你想一想,爲何陛下從幽州返回來後。久久不賞?那是誘惑德昭……”宋九嘆了一口氣,這個小傢伙,自己說得那麼清楚了,還不聽。

“妾身還是不懂。”

“那時候德昭自縊了,三大王難道一點想法也沒有?爲何陛下前次親征時帶上三大王,那次親征卻讓三大王留守東京?既然親征,爲何大軍僅到大名府就停了下來?”

潘憐兒明白了。這同樣是計策,讓趙廷美留守東京,偏偏趙廷美內心不安,手中又有權利。肯定會做出一些自保行爲,然而話能這樣說,也能那樣說。趙廷美想自保,可換一種說法,那就是不詭了。這便給了趙匡義藉口。

正好趙普心甘情願地來做這把屠刀。趙匡義終於動手。

“趙普好不要臉?”

“爲了權利,有什麼要臉不要臉的?先帝杯酒釋兵權,高懷德是第一批受害者吧。這讓他與趙普多少有些矛盾。可是趙普來提親呢?”

“他家兩個郎君與官人交情不錯……”潘憐兒說到這裡搖頭,有什麼交情不錯,爲了權利。連臉面也不要了,況且這點交情。

“我還要去順店。”

“這麼晚了。”

“我與盧多遜約好今天晚上在順店碰面。”

“盧多遜也是多行不義則自斃。”

“憐兒,不是多行不義則自斃,若有手腕,無論怎麼行不義,也會長命百歲。”宋九說完,前往順店。

他一來到京城,就擺明了與趙普作對。

然而宋九非是盧多遜。

盧多遜這幾年有功也有過,雖然宰相做得不差,可是權利心太重,候仁寶那件事做得更醜,得罪的人多,也授人於把柄。

宋九則不同,爲了國家,南下嶺南,北上遼東,不說功勞吧,就這份苦勞,也讓大家無可挑剔。

而且在中書幾年,他那讓人笑話的低姿態,也贏得許多官員愛戴。

趙普想扳倒盧多遜容易,但想扳倒宋九很難。況且趙匡義將宋九當成了心腹。

來到順店,小廝將他帶到一個包廂裡,盧多遜早在此恭候多時。

見面就說道:“宋公,悔不該當初不聽你的話啊。”

那時候將趙普弄出去,那怕做一個節度使,也不會發生今天的故事。

“盧公,唯今之計,你主動退吧,於朝會上說候仁寶那件事上你做得不好,請求陛下罷免你的相位。”宋九說道。

“宋公,我在相位上都無法自保,一旦離開中書,還會有活路?”盧多遜驚訝地說道。

趙普來到中書後,索性對盧多遜挑明瞭說,俺在中書,你得離開中書。

就這樣說的,還說了不止一次。

這個與宋九一樣,叫先聲奪人。

宋九馬上服軟,趙普會放過宋九嗎。不如將矛盾公開化,反而讓趙普不大好下手。

趙普這種做法同是一理,俺胡漢三又來了,並且力壓盧多遜,諸位招子亮一點吧,快快向我投順。

盧多遜見勢不妙,可他捨不得手中的權利,或者如他所說的,一旦離開中書,更沒有了活路,因此緘默不語。

“盧公,挑開了,反而一條活路,不挑開,纔是死路。”宋九說道。

他已經明白盧多遜想法了,想與自己聯手對付趙普。可這時候太遲了,爲了換取趙普支持,趙匡義已經將盧多遜做了棄子!

道理很簡單,相信盧多遜也察覺過來,如何選擇宋九不再過問。

各自懷着心思,雖然順店是美味佳餚,皆吃得不開心,宋九回到家中又讓婢女做了晚飯端上來。

宋寶眼巴巴地看着父親。

宋九說道:“我在遼東時派人打探過了,你母親在遼國皇后身邊安然無恙,有時候負責教一些貴婦人讀書算術。但不會太久。”

一旦阻卜那邊再有功,遼國就會出現重大的危機。

縱然蕭燕燕無比好勝,也不得不向宋朝求和。

特別自己擔任了樞密使,那時候蕭燕燕會乖乖地將玉蘋送回宋朝。

潘憐兒嘆了一口氣:“兩個人,一在天南,一在海北……”

“窅娘這時候更不能帶回京城,她在南海還好嗎?”

“還好。這丫頭無心無肺的,僅是聽到李煜死了,大哭一場。”

李煜不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一個好情人,他死後。據傳趙匡義派太監將小周氏賜死,有人自殺,但不是小周氏自殺,而是李煜另一個寵妃黃保依悲痛萬分,雖然她無關緊要,隨後自殺了。

潘憐兒又說道:“韓二郎也送到了洛陽。”

也就是韓重贇的二兒子韓崇業,大兒子韓崇訓在西北。二兒子娶了趙廷美的女兒,受到牽連,隨着趙廷美一道送到洛陽看管起來。

這對兄弟倆與宋九交情皆不錯,比高家兄弟交情深得多了。

“看情況吧。但這時候我不能伸手援助……”

“恩……”

沒有再說話了,接下來發生的事纔是趙匡義所想的那件事……

……

宋九第二天去了西府。

西府不掌兵,但有調兵之權,所有軍事行動皆是西府決策。

曹彬在宋九班上,但因爲能力問題。曹彬自覺地將政務交給宋九接手。他沒必要得罪趙普,但同樣沒有必要因爲趙普而交惡宋九。況且他幾個孩子與宋九並且更好。

同時宋九又派斥候打探西北情報。

馬上要打通羊皮商路了,派斥候打聽也很正常。實際這些斥候還帶着一個命令,那就是打探拓跋李家諸人的消息,也包括李繼遷。

然而讓宋九失望。盧多遜同樣不聽他的話。

實際上盧多遜自己退,比趙普出手後果會好得多,他自己退,趙普就沒必要施黑手了。

那樣趙普也不能震懾羣官。

但如何施的黑手宋九不清楚。

隨着趙普就出手了,他也擔心宋九與盧多遜聯手。先是派人抓捕了中書堂吏守當官趙白,一頓毒打,趙白招供盧多遜以中書機事密告趙廷美。又讓趙白言於趙廷美,願宮車早宴駕,盡心事大王。

宴駕是指皇帝之死。

之所以有這個說法,那是趙匡義在幽州捱了數箭。

但這可能嗎?

就算盧多遜有膽子詛咒趙匡義早死早投胎,憑什麼讓趙白代這句話?

不要說趙白只是一箇中書堂吏,就是他是盧多遜的妻子,盧多遜也不敢讓他帶這句話。

最搞笑的趙白還供出下面一句,趙廷美聽後大樂,樊德明報盧多遜,承旨言正合我意,我也想宮車早宴駕。

難道趙廷美是傻子不成?

然而這就成了證據。

趙匡義下詔命翰林學士承旨李昉、學士扈蒙、衛尉卿崔仁冀、膳部郎中知雜事滕中正嚴查此案,抓到了一個實證,趙廷美送了盧多遜弓箭,這是真的,但宴駕的神馬,也太侮辱大家智商了。

繼續往下查,趙廷美的親信閻密恣橫不法。同時趙廷美派使求訪歌舞妓,王繼勳藉機怙勢取貸,贓污狼籍。有沒有宋九不大清楚,但這樣一來,趙廷美的名聲會越來越臭。

樊德明與趙白不用說了,趙廷美又累派親信趙懷祿,私召其弟軍器庫使趙延俊,也同樣多次說過願盼趙匡義早早宴駕之類的話。

何必呢,不如學習秦檜,索性來一個莫須有。

趙廷美又派親信閻懷忠去錢俶府上求犀玉帶,金酒器。錢俶爲了自保,廣送錢帛。但說趙廷美勒索錢俶,誰能相信?趙廷美要那麼多錢幹嘛,用來謀反不足,用來消費,難道錢不夠用嗎?或者他學趙匡義收買人心,但又收買了誰?盧多遜?可盧多遜時至今天,得用多少錢帛才能收買下來?

又查到趙廷美派閻懷忠送了許多禮物,給趙廷美的岳父潘璘。此潘璘非是潘美父親潘璘,那個潘璘早死了多少年,這個潘璘是開封人,御前馬軍都軍頭。

“證據”蒐集齊了,太子太師王溥帶着七十四名大臣奏盧多遜及廷美顧望呪詛,大逆不道,宜行誅滅,以正刑章,趙白等請處斬。

於是詔削奪盧多遜官爵,並家屬流崖州;廷美勒歸私第;趙白、閻密、王繼勳、樊德明、趙懷祿、閻懷忠皆斬於都門之外,籍入其家財。

而且最惡搞的是後來,盧多遜家裡的祖墳在河內,在他倒臺時,忽然天降震雷,林木皆焚。

試問這真是老天下的雷火嗎?

惡搞了盧多遜家的祖墳還不夠,盧多遜到了崖州,在半路上一個山裡的客棧休息,店中老婦健談,就說到京城的事,老婦不知道盧多遜的身份,說她家裡以前是東京城,好幾代都出任官員,一個兒子在州縣裡做事,一次盧相公違法處判一個案子,我兒子不同意他做法,於是被誣陷,只好逃到南方。剛到這一年,家裡人全死光了,只剩下我一人。盧相欺上罔下,天道昭昭,早遲要得報應,肯定會往南方走這條路,如果我未死就能看到他。

盧多遜未等飯做好,就急忙騎馬逃走。

且說宋朝制度,州縣各自有審案權,除非大案要案,或者犯人不服,那麼上交到朝廷,這個斷案是御史臺,管中書屁事!

讓中書插手的案子,那可是得要登天的,老婦兒子判了什麼案子,居然讓盧多遜插手?

就算可能沾到盧多遜利益,盧多遜強行插手,老婦這句話不能算是比盧多遜更有遠見的直覺,算是詛咒吧。可京城去海崖千里萬里之遙,盧多遜怎麼那巧就撞到了老婦,還進了老婦開的客棧?

難道盧多遜中了比六合彩機率更低的億年黴彩嗎?

然而沒多久,這件事就在京城活靈活現的傳揚開來。

但還不夠,盧多遜去了崖州,隨後趙普調了一名牙將去崖州擔任知州,他一去崖州,立即向盧多遜求婚,你快點將你漂亮的女兒嫁給老子。

盧多遜會嫁嗎?

盧多遜沒有同意,可這個牙將及同僚的對盧多遜百般凌辱與脅迫。萬般無奈之下,爲保全女兒性命及一家親屬的安全,盧多遜只得忍辱嫁女。

但宋九緘默。

比起盧多遜的不自覺,沈義倫很自覺,很早時候就多次請病假,不得罪趙普。盧多遜前面一倒,後面沈義倫上表求致仕。

趙普哪裡放過他。

在他進諫下,趙匡義以盧多遜包藏逆節,沈倫與之同列,不能覺知,責授工部尚書。主要沈義倫作風清廉,雖在相位上沒多大作爲,可是一個老好人,平時不得罪人,而且信佛釋,多做善事,鄉人借他的粟至千斛,年底時沈倫將其借券全部燒燬,這些鄉親可憐,不用他們還了。

於是先造沈義倫的謠,想找缺點豈不是太容易,說沈義倫微寒時老婆又老又醜,後來富貴,將妻子安頓在太康,以田氏爲魯國夫人。

然而那一個男人不好色,這個污點雖讓趙普放大,實際未必起多大作用。

於是索性將沈義倫的兒子沈繼宗從班薄裡剔除了都官侍郎的職位。

自趙普上臺時,就開始瘋狂的報復,手段殘忍之極。

宋九終於站了出來,沒有指責趙普,人家連臉都不要了,樹不要皮,人不要臉則天下無敵,說了也等於沒說,宋九是看着王溥。就在朝會上直接問:“老太師,看到近來發生的這些事,你滿意了沒有?”

趙普搞盧多遜,還能說盧多遜不知天高地厚,囂張跋扈。然而沈義倫是老好人啊。趙普不要臉,你老王溥素有清名在外,要不要這張臉皮?

第212章 哥哥第412章 鐵血之路(十二)第26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上)第154章 清明(上)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115章 流民(上)第9章 歪才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479章 不動如山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10章 製造標準第208章 遊園(中)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380章 交鋒(下)第354章 誰想不到的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252章 寶寶第143章 事了(上)第163章 想不通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23章 父輩(上)第36章 果子(上)第343章 矯正(上)第306章 不殺人第284章 春闈(下)第451章 亂戰第62章 我的地盤第290章 郭成儀(下)第352章 安定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346章 輕敵第98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第62章 我的地盤第378章 驚弓之鳥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504章 開始了第269章 謀劃第206章 簡單如何演繹成複雜(下)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488章 要翻天第361章 黑遼河第348章 必死(下)第386章 禮物第94章 一把手的問題(上)第472章 驅(下)第328章 憐奴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210章 錢啊第533章 大結局(一)第262章 辭戟(上)第235章 比較第252章 寶寶第452章 西北最強第20章 拒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第87章 巡察(下)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45章 摺紙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306章 不殺人第286章 落幕第48章 後院第108章 走後門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82章 誘、惑(下)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204章 老韓第428章 烏鴉嘴(上)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24章 父輩(下)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196章 國舅(下)第320章 大江(上)第54章 獨一無二第504章 開始了第320章 大江(上)第519章 病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52章 比較(上)第445章 高處不勝寒(下)第164章 新知州第151章 花蕊夫人(下)第126章 影響第59章 七幅畫第211章 思念第518章 皇對皇第181章 功名(上)第503章 遺言第225章 大宋第一戰將第519章 病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352章 安定第273章 中傷第211章 思念第503章 遺言第274章 反擊(上)第134章 荒野(下)第260章 保護(上)第270章 危機